《浅谈如何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如何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作者:申小平时间:2012-08-07 16:48:02 新课改的计算教学,既要在具体情境中导入,体会各种运算的含义,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材编排中,计算和应用进行了合并,很多地方没有了老教材的应用题章节,运算循序总结性章节。教材练习安排中,基本题量太少,很多是应用和扩展题,这样就造成学生基本计算技能下降的现象,如何两者兼顾,既保证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上学期我已总结:“结论:抓住加、减、乘、除含义,展开计算教学,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2:加强基本口算训练能提升学生计算的正
2、确率和速度。”本学期既有口算,又有估算和笔算,在坚持上学期观点的前提下,针对本学期计算教学内容又总结了以下观点:结论1:加强基本口算训练必不可少,要让学生说得清楚,算得简便。在教学笔算乘法和除法时,是需要在加强基本口算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计算技能,比如2386 1919,计算时都要以原有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作为基础。且还总结了以下经验,1、老师讲完,不要忙着让学生全体单独做,先指名几位上台板演示范,其他同学评判后,再练效果会更好。2、少讲,让学生多练。3、说明笔算乘法和除法是一种程序化劳动,要一环扣一环,马虎不得。 在教学口算除法时,口算除法算法是否一定要用书面数学语言描述呢?学生往
3、往知道怎么算?也会用自己的话来说:如6003先不看600未尾的2个0,先算63所以6003=200。2403想3( )=24,243=8,2403=80,从学生的这些回答来看,学生已经会算,但只是不会用书面术语来说;我花了不少功夫来训练学生说: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所以6003=200,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所以2403=80。从效果上来看,学生说得还是很辛苦。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拆中的方法,算的时候,就照学生的去做,如6003先不看600未尾的0,先算63所以6003=200。再解释,不看未尾1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十,不看末尾2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
4、个百。不能平白无故的少看0。通过这样的解释,就把算和说分开了,让学生说得清楚,算得简便。结论2:计算教学应重视运用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也应重视相关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简单小数加减法,是在前面所学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就先练习了2道3位数加减的笔算,问: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再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算,对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得出小数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了,数位就对齐了。由于有了对比,迁移,学习效果不错。还例如在乘法教学中,从35排,每排29人,700名学生进场,座位够坐吗?解决实际问题开始导入,说明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3种计算方法的对比,找到估算的最好方法,既又好算,
5、又接近准确性的那种就是最好的方法。由于从解决实际问题导入,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掌握计算方法也就有了更好的动力。 在笔算乘法教学中,也是从实际生活情景中导入,比如算围棋盘有多少个交叉点?1919,一开始我问有哪些学生知道围棋有多少个交叉点,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计算1919,对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探讨,得出计算结果,由于计算结果是学生特别想证实得到的答案,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反过来也就更为深刻。 乘法教学中,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去体会乘法的含义,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也会跟更牢固。还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单元中,也突显了一个计算问题,两步解答的应用题一定要列综合算式吗? “合
6、并成综合算式的能力学生一定要掌握吗?”,教学解决问题重点应放在分析应用题上,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由于教材在例题1有合并成综合算式安排,在例1教学中我也花了些时间讲了怎样把两个相关的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550=250(人)2506=1500(人)合并方法就是用第一个算式中的550代替第二个算式中的250。在例2.练习过程中,我也注重培训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体会列综合算式的优越性, 但随着综合算式的增多,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括号,什么时候不该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分不清?需要复习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在时间上没有安排这一个内容,然而通过对本册以前数学教材的调查了解,
7、也没有这一内容的单独安排,由于课时的原因,我到底教还是不教?在教应用题时为这个计算问题花费太多的时间到底值不值呢?“合并成综合算式的能力一定要掌握吗?”通过讨论也得到了正确处理,加了一课时总结复习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结论3: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下称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新教材中大量的估算教学,开放的教学理念,让我倍感困惑与压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我
8、在教学中所思考和研究的,下面我就自己几年的估算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与做法。一、充分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的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低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其实,估算作为一种能力和意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点滴渗透。在平时教学中,要借助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例,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低年级教学数的概念之前,我首先会让学生对出示的实物估一估数量,再数一数,让学生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增强估算能力。在教学
9、“长度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操场长约( ),一支钢笔15( )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如,1252 3785 你认为估算应该是多少?当然许多学生是把125看作120,把375看作350,350570,这符合“凑整算得快,与精确结果相差尽可能小”的估算策略,可仍有许多学生把125看作124,124262,把378看作375,375575。于是我组织孩子进行辩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教师
10、再适时评价,学生的估算能力无形中大大增强。二、根据教学情境需要,灵活合理运用估算策略。“标准”在第二学段中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学情境是衬衫68元、短裤34元,妈妈带100元钱,买这两样东西够吗?绝大多数学生依然采用是“四舍五入”法:6834100 答案是够了,只有几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让这几个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说:我估算完又准确计算了下,发现买这两样东西要花102元钱,所以我觉得不够;还有个学生说:买东西的时候钱多带一点钱,带少了人家就买不到,所以我就把68估算成70,34估算成40,加起来是1
11、10元,这样带100元就不够。从此案例看出,估算时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不能单纯按照纯粹的求“四舍五入”法求结果,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采取灵活的估算策略。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桶矿泉水约58杯,小明一天至少要喝5杯水,大约这桶水够小明喝几天?答案是11。按照常规的估算方法,58更接近60,应该是12,更接近准确数,是合适的答案,但是后面题目中有一个附加条件(小明一天至少要喝5杯水),也就是到除数最小是5,那么根据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要求,要采用除法估算中去尾的方法,答案就是11。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估算情境,合理渗透估算,采取灵活多变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觉运用估算,提高估算兴趣,
12、形成估算意识,灵活调整自己的估算策略。三、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挖掘估算教学价值。估算作为新课标重点改革添加的内容,自然有非常广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这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这都需要估计。其实估算为判断计算器算得是否准确,包括孩子们口算、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渗透在点滴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的作用,形成先估后算再估检验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往往也进入一个误区: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估算方法的练习,而忽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对
13、学生估算方法的评价比交给他们估算方法更重要,学生的估算策略就是在老师的不断评价、分析中形成的,新课程强调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评价,应结合生活具体情境,判断出估算结果和精确答案的大小关系,即“估大”和“估小”的问题。总之,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会估算方法,灵活运用估算技巧,还学生一个自由、愉快、发展的数学天地。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4、,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计算”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还是几何题、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计算教学应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本人在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15、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凭心而论,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等;同时可以采用计算“免做”的方案(连续三天计算全对者可“免做” 三天计算)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6、,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是:(一)基础性训练 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
17、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两段的时间里进行。一是早读课,一是在家庭作业的最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让学生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个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确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
18、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 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呢?经研究比较和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算的口算有针对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上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
19、数的。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 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
20、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以上三种情况在带分数加减法中口算方法同样适用。 (三)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
21、、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四)规律性的训练 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在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学生往往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使计算复杂化。如2000/168,用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001.5,用
22、化假分数的一般方法计算则耗时多且容易错。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等。 2.规律性训练。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方法略)。 3.掌握一些特例。如较常遇见的在分数减法中,通分后分子部分不够减,往往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 大1、2、3等较小的数时,不管分母有多大,均可以直接口算。如12/7-6/7它的分子只相差1,它差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少1,结果不用计算是6/7。又如:194/99-97/99,分子部分相差2,它差的分子就比分母少2,结果就是 97/99。减数的分子比被减数的分子大3、4、5等较小的数时,都可以迅速口算出结果。又如任意两位数与1.5积的口算,就
23、是两位数再加上它的一半。 (五)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 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当然,以上这些情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老师首先要娴熟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三、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不同,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以“减法简便计算
24、”为例,在探讨287-99的算法时,让学生充分争论、交流,最后得出了这些算法:有把287分成200和87,用200-99=101,101+87=188;有把99看成100,用287-100+1=188;有把99分成90和9,用287-90-9=188;有把287看成300,用300-99-13=188;有用横式直接算得,有用竖式计算的又如“加法简便计算”一课,在探讨289+103时,学生纷纷发表了如下解法:有把289分成200和89,用200+100+89+3=392;有把103分成100和3,用289+100+3=392;再如研究32125时,可以把32写成84,即12584=10004=4
25、000,也可以写成84255=81005=40100=1000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在解决这一计算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四、持之以恒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一页的口算题卡。一张卡片的题量是一定的,并根据内容和题量规定口算时间。这种定时定量的限制,实际上是对准确和速度上的要求,因为计算速度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6、。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
27、,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让你受益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根据学生发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属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让学生养成抄完题检查的习惯;计算结束用估算方法快速验算的习惯,结合题意回头看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练习质量的重要途径。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28、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班级中的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3”写成“5”,“1”写成“7”等,我便通过让他们去练字等手段来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
29、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纸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如方程的检验则可用代入法。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六、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
30、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这里提出我的几点方法,望同仁指正。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增加效益,提高质量?我们应该把握教材,精讲精练,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精讲精练”,
31、使课堂教学省时、省力、高效。改善教学因素,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境、改革评价办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如何提高数学成绩,我想关键是要提高孩子的运算准确率,强化训练,以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率为核心,加强数学运算题的训练。数学运算能力是要在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正确率上下功夫。现在的孩子粗心大意,在计算上会浪费掉大量宝贵的时间。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目前小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如不能得到很好地纠正和改变,将会影响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单从一张考试题来说,哪一种题型中没有计算的?在小学教学教材中计算所占得
32、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学习,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代数、比例和统计等知识也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可见要真正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应该先从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始抓起。为什么目前小学生基本计算能力会下降得这么厉害呢?大家请看一份来自网
33、上某学校通过调查统计后的资料显示:“在对你在做计算时出错的原因有(多项选择)的问题中,最多学生选择计算过程出错,占了(44.7%),其次依次为:没有认真看清题目要求(占36.7%),抄错数字(占34%),检查也检查不出来(占27.3%),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法(占26.7%),精神不集中造成(占24%),看错计算符号(占22.7%),只有6%的学生认为不会计算和8%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见:“在学生的计算错误中,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不是加法当减法做,就是乘法当成了除法,不是小数点忘了就是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
34、理解的错误等。”这些错误的产生,我认为:有效计算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是主要原因;不会检查或不能在检查中发现错误,也是间接原因;重计算技能的训练,轻计算素质的培养是隐性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做错计算题的情况是屡见不鲜,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误答案”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结合平时计算题训练的作法,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计算正确的愿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教学也不例外,数学科本身没有语文课的精彩,也没有英语课的活跃、体艺课的轻松。沉闷的课堂气氛,枯燥的计算训练已经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
35、趣了,所以在计算教学和训练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算,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我们老师可以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计算训练中,我们还要讲究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用卡片、纸黑板视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计算兴趣,还培养了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在计算训练中每天坚持练一练。在我们班每天都以口算、脱式计算、方程等计算训练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计算训练中的兴趣和意志
36、的培养,增强了学生计算正确的愿望和自信心。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大多数数学问题都必须通过学生搜集来自情境图、表格、对话、文字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与组合,最终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来加以解决。但是小学生由于注意、观察、思考与分析能力正处于形成发展初级阶段,所以在处理数学信息时,往往会因顾此失彼而造成列式或计算错误。因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思考、细心计算和一丝不苟的书写计算习惯,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2、善于估算与验算的习惯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估算和
37、验算意识,是在没有老师或家长检查督促的情况下,学生保证做对题目的手段。经常要求学生算前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计算后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检查,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检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当然,培养学生善于估算和勤于验算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平时教师方法的指导与言语的激励。三、注重加强口算的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了,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学生一定要
38、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进行口算训练,首先要从低年级抓起,教会学生口算方法。如:一年级应使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并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二年级则要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记口诀的基础上,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样为多位数加减乘除计算打好基础。同时各年级各学段还要根据学段特点,让学生熟记一些特殊的算式,如:254=100、1258=1000、502=100、 =0.25、 =0.125、3.142=6.28、3.149=28.26等等。其次,坚持天天练,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9、这句名言就道出了其中的道理。例如:平时我为了加强计算训练,每一节数学课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时间,安排了至少3至5分钟的口算或者听算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现在我班里的同学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同时采用形式变换多种练,注意运用“数学游戏”、“有奖速算”、计算擂台“等方式,引发练习兴趣,磨砺学生不畏困难,创优争先的良好意志品质,增强学生正确口算、听算得自信心。四、算法、算理双管齐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可见,不管是何种计算都应讲清算理,让学生明确算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
40、清晰地思路、简练得讲解和灵活的探究方式,让学生理清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以及计算公式等,帮助学生掌握好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计算中,应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简捷合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加快计算速度。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我力求采用问题情境,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1.20.8=0.96的竖式计算过程,让学生口头表达算理,理解算理,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这样,很好地提高学生计算小数乘法的能力。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得了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
41、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内容提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加强口算训练注重培养估算能力鼓励简算重视笔算练习的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探索。
42、关键词:农村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农村学生整体计算能力较差,计算错误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谈谈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措施。一、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43、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如在教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时课前设计口算铺垫练习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老师的考验吗敢好请看题出示课件5080谁知道是多少4000还有其他的答案吗?他的答案对吗?真棒我们看看下一道4520谁知道对吗?你的反应速度真快大家的口算能力真棒452 1340 6070 1850 9012 开课利用口算的设计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教师
44、设计有层次的口算题用不同的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我在教学二年级万以内的加减法一时创设如果今天让你来当家和家人一起去买一些家用电器你能解决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吗我们先一起来了解商场里电器的价格。教师逐一在黑板上贴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扇的图片。让学生猜价钱你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猜出这几种电器的价格吗指名学生猜 1、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它比700大比900小。800元 2、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和8个十组成。980元 3、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9张100元人民币的钱数。900元 4、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2其它数位上的数都是0。200元学生猜出价钱
45、后老师把价钱也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猜价钱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计算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出不同大小的圆柱性罐头盒指出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通过大家动手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
46、底面积的周长乘高。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搬弄具体事物时,思维易于发散,印象及其深刻,学习兴趣越学越浓。 二、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做题前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核对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
47、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二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三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四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首先要掌握方法。如运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