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7466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是中国

2、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梁建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

3、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明人胡应麟把“筋骨”、“肌肉”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肌肉”相当于语言的运用,“神韵”则是精神气质。在他们看来,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

4、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这是诗歌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也同样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存在的。他认为韵与一些具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而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是各种美达到最高峰的产物。如果没有韵,那么空有美的形式的作品是不会令人信服的;如果作品不能在韵上胜出,那么它的美也就随之失去。对于接受美学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产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读者,因而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是由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跟读者本人的阅

5、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等分不开的。而如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韵又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姚鼐在与王铁夫书中说王铁夫的诗“咀诵之余,别有余韵”,其实就是说诗歌中的话语含蕴在经过了他的咀诵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感受,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的诗歌魅力。“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指向文学生产的整个过程,关乎作家、作品和读者,含义丰富多彩而具有广阔内涵。在多元化的当代诗歌写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赋予古老的“韵”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寻找和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的美学体系,将会对新诗的发展大有裨益。(摘编自文艺报,徐峙“韵”的三种形

6、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梁建文帝在艺术上敏锐的嗅觉让他发现了“韵”与诗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使“韵”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B诗歌美学中的“韵”有三种形态,包括诗人之韵、诗歌之韵和读者之韵,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C“诗歌之韵”有内外之分,外在之韵表现为一种音乐形式,内在之韵表现为一种审美特质,这些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D“读者之韵”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既与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有关,也与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分不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依据文章第二段所引袁枚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缺乏较

7、高艺术修养的诗人很难写出艺术性很高、富有神韵的作品。B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李膺与胡应麟的观点,证明了欲使作品摆脱庸俗、粗鄙的格调,须在作品的内涵、意蕴上下功夫,而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C第五段,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了读者之韵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是读者的一种审美感受。D文章论证上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接着分析“韵”的三种形态,最后总结并提出希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人非常重视音乐修养,因为这种修养可以让诗人形成独特的气质面貌,同时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B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

8、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依据原文,说的应是读者之韵。C李膺、胡应麟和范温对“韵”都有各自的解读,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他们都认为“韵是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D作者认为,“韵”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当代的学人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韵”新的时代精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9、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摘编自人民

10、日报)材料二:因为10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124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当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以往,由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明确受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企业欠下的环境债就没法追讨,很多都不了了之。2017年7月民事诉讼法修改,检察机关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污染行为构成了极大的震慑。据媒体报道,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均有

11、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针对的都是污染环境行为。而以往,涉及国有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缺乏明确索赔主体,导致企业留下的污染,往往要政府买单治理。而现在,这些情况都大有改观。(摘编自智春丽环境债,休想赖,人民网)材料三:在海口,很多党员干部对“三句话”耳熟能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全长约16公里,穿城而过,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前,美舍河也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美舍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臭水河”,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也影响到海口的发展和城市形象。

12、多年来,海口对美舍河的治理一直在进行,主要通过末端截污、硬化河道和清淤等传统模式,但效果始终有限。2016年年底,海口市全面启动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摒弃过去人工化、“三面光”的河道硬化渠化治理方式,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美舍河,逐步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再现了水清、景美、白鹭飞,不仅贏得市民的良好口碑,还赢得各界的广泛点赞。2017年8月,美舍河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近日又荣登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光荣榜”,成为海口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在海口,越来越美的不仅有美舍河。位于三角池片区的东西湖,

13、享有“海口之眸”的美誉。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不少“闯海人”都聚集于此开始他们的闯海梦。后因长期受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2017年5月,海口全面展开东西湖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建设”等方法,重建东西湖水生态。同年11月,启动三角池片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仅用了120天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修复了城市记忆,打造了一个“最海口”的休闲文化体验圈。(摘编自海口日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近些年来,我国在重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重污染等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B. 我国经济发展向

14、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和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有力保障。C. 瑞力杰公司由于之前对环境造成污染,被法院判决支付高达124万元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一案件对促进企业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D. 与美舍河相似,享有“海口之眸”美誉的东西湖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终都焕发出生机活力,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堪称生态治理的典范。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B. 过去那种由于缺乏明确的

15、受损利益主体和公益诉讼主体而导致企业欠下的环境债没法被追讨的现象,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将会得到极大改变。C. 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D. 由“臭水河”到海口生态名片,美舍河的变化说明治理河流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多种生态要素,摒弃不合理的治理方式。6. 以上三则材料都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报道,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画 家 马晓红高速公路在山间蜿蜒几十公里,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山。

16、高低起伏,浓淡相间,宛如一幅山水画。我就在这山沟沟里爬了十几年,“爬”进了县城的中学,“爬”进了省城的大学,“爬”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工作近十年,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前路很是迷茫。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真真假假的网络,有时会不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碧水野果父老乡亲。暮春,请了几天假,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顺便 “思考人生”。汽车越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就是生活过六年的县城。但眼前的县城却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在我记忆里,说是县城,也就两横一竖三条街,街窄房矮树多。每天早读,总是伴着鸡鸣狗吠开始。早读完,跑到街尾买两根油条还能跑回来上第一节课。现在,撞进我眼里的,俨然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

17、城市。宽阔大气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幢高楼大厦。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以广场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路两旁,是一排排新建的高高矮矮的大楼。远处,还有高高的塔吊在云端旋舞。白云的间隙,隐隐约约露出些青绿色。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座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住了。老人身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撑着画架,专注地在画布上涂抹着。夕阳穿过远山,穿过高楼,落在老人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黄。看老人如此专注,我也不忍打扰,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画画。画的内容很是奇怪眼前,高楼耸立,尘土飞扬。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画布上,却是青山巍然,苍松挺立,绿水环绕,茅舍俨然。老人有时抬头看看高楼,低头画上一棵古树;有时对

18、着柏油路凝视良久,在河面描上几圈涟漪;有时观察匆匆的路人,在田间添上几个农夫良久,老人搁下画笔,后退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只见田间阡陌交通,河面白鹭翻飞。一叶渔舟,漂于青山碧水之间。船尾立一老人,青衣白发,弯腰摇橹,河面水波微起,游鱼相伴。船头坐一老妇,红裙青丝,手挽竹篮,篮中红荷初绽,娇艳欲滴。仔细一看,那老人的衣着神态,赫然就是画家自己。突然,我在画上看到了自己:田间小路,布衣草鞋,戴笠荷锄,牵一头褐色水牛,驻足欣赏路边绿油油的水稻和彩蝶似的蚕豆花。“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画的就是这里。”他在稻田旁添上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有些东西也记不清了,只能

19、靠想像了。”“那画里的人”我迟疑了一下。“划船的是我,摘荷花的是我妻子,田埂上牵牛的人就是照你的样子画的。”老人笑了笑,“我妻子一直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但直到去世都我现在带她回来了,可惜家乡变了”“你就是南山先生吧!”我去年参观过他的画展。他的山水油画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画展的主题就是“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就在那边的山里。”我指指远处的群山。老人停了手,看着我。“我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厦,“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挺怀念家乡的山水,可现在”“社会总要发展的嘛!”老人继续收拾画架,“不过”“总是破坏了才知道补救!”我指

20、指周围,“你看,这小小的山城都还在不断扩张。”“是该觉醒了!”画家抬起头,背起画架,慢慢远去了。天色尚明,去广场中心大厦看看,给老爸买点东西吧。大堂正在布置图片展,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一张名为“伟大启航”图片上,县长站在挖掘机前,建筑师一手拿着规划图,一手指着远方的群山。图片下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这个驰名中外的建筑设计师,赞扬他“感恩故里”“回报乡梓”。那个建筑师,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选自玉融文学2019)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记忆中的小城而今俨然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今昔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感慨不已。 B. 本

21、文以“我”为线索,塑造了投身于家乡城市化建设中的南山先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我”由衷的赞美之情。 C.“是该觉醒了”中的“觉醒”是说我们既要城市化,也要给青山绿水田园乡村留出空间,不能盲目发展。 D. 本文在描写画家作画时,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把画家刻画得生动形象亲切可感。8.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南山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9. 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

22、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 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

23、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

24、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成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B.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C.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D.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25、项是(3分)A.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康熙皇帝。C吏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

26、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C邓攸廉洁白守,关心民生。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5分 )(2)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别常征君杜甫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望。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27、【注】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养病。征君:古代未曾做官的人。见及:前来问候。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间之长,超过“一秋”。B. 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在身上也显得又宽又长。C. 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相对泪下,黯然神伤。D. 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层次分明,章法谨严。15.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28、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2)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3)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 ,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 遭遇口碑危机。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比如,有的翻

29、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 ;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 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17.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突显 甚至 粗枝大叶 源源不断B. 凸显 或者 粗制滥造 滔滔不绝C. 凸显 甚至 粗制滥造 源源不断D. 突显 或者 粗枝大叶 滔滔不绝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

30、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B.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C.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D.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B. 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C. 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D. 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

31、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是,很多二维码链接是木马链接,只要扫了,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21.将下面一则消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5分)正在西南印度洋执行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任务的“潜龙二

32、号”无人潜水器,于当地时间4月6日凌晨成功完成第50次下潜,并将在本航次科考任务结束后正式进行技术升级。由科技部支持、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研制的“潜龙二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具备在深海进行热液异常探测、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测、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测和海底照相等功能。“经过50次下潜,潜龙二号的运行状态越来越稳定。”“潜龙二号”装备负责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徐春晖说,“潜龙二号”目前处于升级方案详细设计阶段,在本航次任务结束后将正式进行技术升级。四、作文(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班主任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

33、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四川某小学“戒尺进入课堂”活动的场景。2018年3月,该小学率先启动了“戒尺进入课堂”活动,全校 36 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戒尺该不该进课堂?中国教育报微信就此发起投票调查,结果显示,近8000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94%支持戒尺进课堂,41%的网友认为应该增加教师的惩戒权,以便“给老师充分的权力管教学生”。53%的网友支持对教师惩戒权加以规范,把惩戒范围标准量化,让老师更敢管。当然,还有5%的网友对“戒尺进课堂”持质疑态度,认为动用戒尺是

34、对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的纠偏,但“如果惩戒流于形式,结果可能是兴一时败一时”。针对我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出现的“戒尺走进课堂”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质量调研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2020. 01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答案】A【解析】A.强加因果,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3分)【答案】B【解析】原文表述为“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所以选项的表述“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过于绝对。3(3

35、分)【答案】B【解析】评论的是 “诗歌之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答案】B【解析】“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分析不正确,材料一中提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并不是“居于主导地位”。5.(3分)【答案】C【解析】“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无中生有,且“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也不符合客观现实。6.(6分)【答案】材料一侧重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总体介绍,强调了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材料二以瑞力杰公司为反面材料,侧重从法律方面介绍了破坏生态环境

36、行为中民事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大有改观。材料三以美舍河、东西湖为例,侧重从正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答案】B【解析】小说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歌颂南山先生对家乡建设的贡献,而是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来表现城市建设与留住乡愁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8.(6分)【答案】 出色的画家。南山先生是一个知名画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愁。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个出名的建筑设计师有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设计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充满乡愁的游子。南山先生以前是一位游子,他为了回报家乡,为家乡亲自设计发

37、展蓝图,可是又丢掉了心中的故乡,发人深省。不断自我反思的学者。小说结尾南山先生说“是该觉醒了”,表明他在不断地深思总结,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张与乡愁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笃爱妻子的丈夫。在画作中,南山先生把故去多年的妻子画得美丽动人,表明他对妻子的爱是真挚而浓烈的。(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9.(6分)【答案】结构上照应标题和前文。结尾的“老画家”与标题“画家”照应,也与前文先生作画照应。丰富了人物形象。小说最后明南山先生“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就是一位立体式的人物。深化作品主题。作品体现了“乡愁与发展、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落”等诸多矛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启发读者思考。(每

38、要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答案】B【解析】先理解后断句。句中“贾混”是镇军的名字,下文中的“混”是其省称,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另外,“攸不视”独立成句,不可与下文“曰”字连成一句,故可排除C、D两项。综合起来看,只有B项断句正确。附原文标点: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日:“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平!”混奇之,以女妻焉。11(3分) 【答案】B【解析】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12(3分) 【答案】C【解析】曲解文意。“因未请示朝

39、廷而遭弹劾”错。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救济饥民。为此邓攸遭到弹劾。13.【答案】(1)(5分)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采分点:“比舍”“重”“称”各1分,句意2分)(2)(5分)他性格谦顺和气,喜欢与人交往,对待宾客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略微有些敬媚权贵。(采分点:“善”“无”“颇”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著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

40、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做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晋怀帝永嘉末年,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文书小吏正是邓攸为郎时的部下,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

41、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了一封书信。小吏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荀

42、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邓攸自己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救济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侯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做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

43、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却经常周济有困难的人。他性格谦逊和气,喜欢结交朋友,对待宾客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略微有些敬媚权贵。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有高兴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答案】B【解析】“白发少新洗”应为,新洗过的越来越少的头发。15.(6分)【参考答案】意为分

44、别之后,两人各自追逐浮萍,四处漂泊辗转,别忘了在来信中细说别后详情。诗人以浮萍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和常征君漂泊不定境遇的同病相怜,以及对别后能经常收到常征君音信的期盼。(每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答案】C【解析】凸显:清晰地显露,强调原本存在的事物更加清晰化。突显:突出地显露,强调的是原先看不到的事物突然地或者突出地显露。从“泯然众人”到“

45、口碑危机”构成递进关系,故用“甚至”。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18. (3分)【答案】C【解析】注意关联词的搭配不当和句式杂糅问题。19.(6分)【答案】D【解析】考虑与后文句式整齐,排除A、B。考虑与“发现素材”“创作作品”相照应,故选D。20.(6分)【答案】(1)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 (2) 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 (3)切莫轻易(胡乱)去扫(答对一处得2分)21.(5分)【答案】“潜龙二号”完成50次下潜迎来技术升级新阶段。四、写作

46、(60分)22.【审题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从赞同戒尺进课堂的角度:惩戒是最良好的教育、传统的惩戒教育让孩子身上有责任。从反对的角度进行立意: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在父母的殷殷期盼下,在繁重学习压力的挤压下,有的孩子呈现出了心理脆弱、情绪焦躁等不良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还怎么敢再进行惩戒,应该以更人性化的心灵关怀进行对孩子教育。从辩证的角度立意:“惩戒不等于体罚。体罚指向人,惩戒指向人所犯的事。惩戒的目的不在惩,而在于戒”。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王开东认为,惩戒只能谨慎而为,不能过多使用。惩戒本质上治标不治本,但却是特殊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有效手段。 【评分细则】类别 项目内容结构语言书写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卷面整洁二类卷(5445分)符合题意感情真实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大体符合文体要求语句通顺偶有语病书写较清楚卷面较整洁三类卷(4435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很清楚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书写不工整四类卷(35分下)文不对题观点错误结构混乱文理不顺书写潦草说明:1切入分:48分;2. 没有题目扣2分;3每少50字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