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1.0.1为适应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改扩建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 1.0.3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充分利用、注重实效”的原则: 1、调查、收集、整理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等历史资料。在综合分析、评价原路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改扩建工程特点,尽可能利用原路资源,节省土地与投资。 2、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注重实效,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经济合理、便利施工的设计方案。 3、重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合地区条件,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2、 1.0.4 本规范中的部分指标根据改扩建的特殊条件与困难程度而规定,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具体分析、合理采用。 1.0.5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2.0.1 高速公路改扩建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在原高速公路路线走廊带内,利用原有道路资源,通过拓宽、改造以提高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性的工程建设行为。 2.0.2改造Rehabilitation 对原有高速公路设施进行更换、补强或增设等的建设行为。 2.0.3拓宽Widening 对路基路面、桥涵进行拼接加宽或分离新建,对隧道进
3、行分离新建或扩挖,以增加高速公路车道数的建设行为;包括单侧直接拼宽、两侧直接拼宽、单侧分离拼宽、两侧分离拼宽等主要形式。 2.0.4 线形拟合Alignment Fitting 根据实测数据,在基本保持原路平纵面现状的条件下,采用线形逼近的方法进行的路线平纵面设计。 2.0.5路基(路面)拼接Subgrade (Pavement) Joint Construction 使新老路基(路面)连接成为整体的工程措施。 2.0.6 拼宽桥梁Widened Parts of Bridge 桥梁的加宽部分及其衔接部。 2.0.7 增建隧道Added Tunnel 原隧道保留利用,同时增加新建的隧道。 2.
4、0.8扩挖隧道Spread Excavated Tunnel 对原隧道结构及设施予以拆除并扩大断面开挖重建的隧道。 2.0.9 隧道改建Tunnel Reconstruction 原隧道主体结构基本保留而进行的整治、加固,或局部提高技术指标、安全性能的改造行为。(原小了,还有局部扩挖、落底等情况条文也有,李总改) 2.0.10 剩余寿命Residual Life 设计寿命和已使用年限之间的差值或经评估确定的能继续使用的年限。 2.0.11交通组织保障 Traffic Orgnization Guarantee 道路改扩建施工期间,采用路网分流、交通组织、安全防护等措施,使道路维持一定的通行能力
5、的保障措施。 3 基本规定 3.0.1 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确定应考虑该工程在路网中的地位、功能、交通量、服务水平以及沿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等综合因素。 3.0.2利用原路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宜在原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降低至二级水平下限之前实施改扩建工程。 3.0.3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起算年为改扩建计划完成年。根据预测的设计交通量、建设条件、服务水平、路段功能和交通量分布特点等,论证确定车道数。 3.0.4 设计速度 1、改扩建工程的设计速度,应综合考虑建设条件、交通量、技术、经济、工程规模等因素,参考原高速公路的设计速度,论证确定。 2、改扩建工程经论证可分段采用不
6、同的设计速度。 3.0.5改扩建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特点与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物、交通流分布、建设与管理难易、经济性等因素确定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断面布置,一次修建或分期修建以及分段修建等方式。 3.0.6整体拼宽不得采用横向分幅分期修建的方案;纵向分段分期修建应根据路段交通流分布特点、交通组织影响范围等进行总体安排,宜将互通式立交作为分段节点。 3.0.7 公路改扩建设计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隧道、交叉、交通工程等。应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合理方案。 3.0.8 公路技术状况、运营现状进行调查、检测与评价。 3.0.9长大隧道、隧道群、特殊复杂结构桥梁的路段,宜采用
7、新建分离式路线的方案,并应做好同向分离路段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安全设计。 3.0.10增互通及沿线服务设施时,应分析间距及其对主线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的影响。 3.0.11交通组织分区域交通组织和局部路段交通组织,应从保障建设期交通安全和通行方面提出专项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 3.0.12安全性评价应重点对改扩建方案、平纵线形标准的把握与顺接、各类设施的拼接、路侧设计等进行,提出控制与改善措施。 3.0.13 保评价应针对改扩建工程产生的新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再生、建设过程中 污染物、废弃物的防范与处治、环境影响程度与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等进行。 4 原高速公路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原路线调查
8、与评价 4.1.1 路线调查内容、方法 1、收集原路竣工文件和相关勘察设计技术总结等资料。 2、运营期间的交通组成和运行速度。 3、运营期间的交通事故调查。 4、对于原路的几何形态现状进行测量,包括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 5、原路平面线形测量采点要求 对于整体式拼接方式的平面线形测量应在左、右幅中央分隔带边缘和硬路肩外边缘布设测点,左、右幅的测点宜基本位于同一断面上。 测点纵向间距一般可为2025m,半径较小的圆曲线路段和特殊路基路段应适当加密。 明式构造物(桥梁、桥式通道、主线上跨的分离立交桥等)桥头100m 范围内测点纵向间距控制为10m。 测量精度:一般路段平面点位中误差5cm,桥梁等重要
9、结构物平面点位中误差2cm。 6、原路纵面线形测量采点要求 为原路纵面拟合而进行的测量采点,应与平面线形布设的测点一一对应。 测量精度:高程测量统一采用四等水准技术要求施测。 4.1.2 评价 应根据原路路线线形拟合的结果对原路路线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与现行标准规范的符合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两个方面,并结合交通事故调查资料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4.2 原路基调查与评价 4.2.1 原有公路路基调查应采取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和勘探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在搜集原有公路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原有路基现场测量,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进行分段,并应选择代表性断面,对路面各结构层、上路
10、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及地基土进行勘探试验,钻孔深度和取样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的有关规定。 2、按照新建路基的要求,进行拓宽改建路基范围的地基勘察。拓宽改建路基的勘探孔宜与原有路基的勘探孔布设在同一路基横断面上。 3、调查原有路基支挡工程地基地质条件、基础形式和使用状况,必要时,应对支挡工程地基进行勘探试验。 4.2.2 原有路基填料试验项目 1、原有填方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进行下列试验: 物理性质试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土粒相对密度、粒径组成、液限、塑限等; 力学性质试验:重型击实、CBR、固结试验、直接快剪等。 2、原有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应在上述试验
11、基础上,计算出下列指标: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平均稠度、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 4.2.3 原有路基现场测试 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老路路基路面几何尺寸、弯沉、承载板测试,确定其回弹模量。各测试均应符合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的有关规定。 4.2.4 原有路基分析评价 1、根据调查、测量、试验和水文分析资料,确定原有路基高程能否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2)中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 2、确定原有路基填料能否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2)中路基压实度和路基填料最小强度的要求。 3、确定路基土的平均稠度
12、及路基所处的水文状态,分析评价路基最小高度能否满足路床处于干燥、中湿状态下的临界高度。 4、分析评价路基边坡的稳定状态、各种防护排水设施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 5、分析评价原有路基病害的类型、分布范围、规模、成因,以及原有路基病害整治工程设施的效果,并提出路基病害整治措施。 4.2.5 软土地区原有路堤分析评价 1、分析评价原有路基的各种地基处理路段的软土地基固结度、固结系数、压缩变形发展规律和抗剪强度增长规律,确定原有路基的各种地基处理路段的软土地基固结度和剩余沉降(包括主固结和次固结)。 2、分析评价原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及其改进措施。 3、分析评价拓宽改建路基与原有路基之间的稳定性和沉
13、降、拓宽改建路基对原有路基稳定和沉降影响程度,确定新拼接或增建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4.3 原路面调查与评价 4.3.1原有公路路面调查应采取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和试验检测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进行原有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计算原路面破损状况指数。 2、根据原有公路的路况进行分段,对路面排水状况进行调查;对沥青路面选择典型部位做现场渗水试验或取样试验。 3、进行弯沉和车辙检测,计算沥青路面强度指数、车辙深度指数,进行水泥路面承载能力评定。 4、在搜集原有公路交通量及交通组成、原路面竣工图和养护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破损状况、承载能力评定、车辙及取样观察、取样试验、渗水试验结果等,综合分析沥青路面病害
14、原因;根据破损状况、承载能力评定结果及排水状况综合分析水泥路面病害原因。 5、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原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检测,计算行驶质量指数、抗滑指数; 6、根据路面病害原因、行驶质量和抗滑性能分析结果,以及拓宽新建路面的结构型式,采用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原路面改造方案。有条件时,宜结合改扩 建后轴载谱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4.3.2原沥青面层取样试验项目主要为抽提试验、筛分试验,必要时可增加动稳定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粘结强度试验或筛分后进行有关原材料试验。 4.4 原桥梁、涵洞调查与评价 4.4.1 桥涵的调查与评价应在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进行,隐蔽结构物利用时可在施工期间
15、补充评价。 4.4.2 原桥梁涵洞调查内容、方法 1、桥涵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试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竣工资料、养护资料等内容。 3、现场调查应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 4、在制定桥涵改扩建方案时,还应调查管线、道路、航道等的现状和规划状况,大桥和特大桥应调查原桥施工临时设施的情况。 4.4.3 原桥梁、涵洞评价 1、应由具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价,局部构件可由具有公路工程桥隧单项甲级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价。 2、桥涵评价的程序和内容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规定,并符合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和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的规定
16、。 4.5 原隧道调查及评价 4.5.1 隧道调查内容、方法 1、隧道改扩建设计前应对原隧道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收集设计图、竣工图、施工变更、施工过程记录及营运养护记录等,获取如下资料: 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包括不良地质、有害气体、地下水侵蚀性,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山体、地表的稳定情况,地质素描、围岩变更情况,围岩渗水、涌水情况,坍方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情况,运营后山体及地表变形状况。 隧道衬砌结构的技术资料。包括主隧道、辅助坑道、风道等衬砌结构的类型、衬砌断面的几何尺寸,隧道修建年代,施工方法和衬砌结构的竣工图。 隧道附属构筑物的技术资料。包括防排水设施、电缆沟槽、各设备
17、洞室、路面结构、隧道装饰,以及通风、照明、消防、监控设备的布置及使用情况。 洞口建筑物的技术资料。包括洞门结构、防排水设施、洞口仰坡、路堑边坡及防护工程等。 隧道营运期间交通事故情况,已完成的养护维修及病害处治情况。 2、原隧道利用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隧道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专项检测和统计分析。调查、检测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对隧道净空、衬砌厚度、强度、钢架、钢筋布置及衬砌背后空洞等施工缺陷进行测量和检测。 应对衬砌剥落、掉块、衬砌裂缝分布、长度、深度进行测量和检测,并绘制平面展示图。对衬砌及裂缝稳定情况应进行必要的监测。 应调查隧道渗漏水部位、水量及其随季节变化的关系;严寒
18、地区应调查冻害及整治情况。 应对隧道路面病害进行调查与检测。 有腐蚀性地下水的隧道,应对地下水的性质、侵蚀类型及侵蚀指标,腐蚀的特征、部位、范围及深度,残存衬砌厚度及强度,以及整治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测。 有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隧道,应对渗入隧道的部位、浓度进行检测,对改扩建施工、运营及养护人员的危害进行分析。 4.5.2 评价 隧道的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原隧道衬砌结构的缺陷或病害检测结果及交通事故的调查结果,评价隧道结构安全及交通安全是否存在异常。 1、对隧道承载结构的安全性判定应符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公路 隧道病害检测评价与处治指南的相关规定。 2、对交通安全的判定应根据隧
19、道运营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事故原因,判定事故及损失与隧道土建、机电设施及交通工程设施的相关性。有明显异常的应结合改扩建工程进行必要的改造。 4.6 路线交叉调查及评价 4.6.1 路线交叉调查主要内容 1、对原有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等的设计和竣工资料进行收集。 2、现有路况状态下的建筑限界指标满足情况。 3、对实际运营情况做详细的询问和了解,必要时,对局部路段采集相关数据或参考样本。 4、收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历史交通量资料,互通立交区内的事故资料,收集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及天桥的周边条件和交通需求。 5、收费站道口数量、设备配置和收费广场运行情况。 6、与铁路及其他管线相交叉的路段,还应调查安全距离、影响范围、规划情况等。 4.6.2 路线交叉评价 1、检查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通道、天桥等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评价其运行状况。 2、评价路线交叉范围内老路及结构物、收费广场设施的可利用条件,并提出利用和改进措施。 4.7 道路交通条件检查 4.7.1 应根据道路交通条件调查和交通量发展趋势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调查和预测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