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1 光和影|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1 光和影|教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光和影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 光和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教学目标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和屏; 2、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教学重难点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
2、准确地进行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教师准备: 投影仪、台灯、遮挡物、屏。 学生准备: 每组一个手电筒(自带)一张3开的白卡纸、一块5厘米高的小木块,铅笔、尺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1、 猜谜语: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影子) 2、 板书课题: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同学们做过手影游戏吗?你们会做什么样的手影?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手影游戏,学生上台做各种各样的手影。做这个游戏需要什么器材呢?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两个问
3、题一方面是提示观察的器材准备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学生可能说需要光源、物体,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会说出物体要挡住光才能产生影子。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各组准备好器材后可以开始实验了,还缺什么,可以到讲台上领取。实验成功的小组要准备汇报:看到手影了吗,怎样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准备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大组汇报:通过汇报讨论,得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挡光的物体、屏。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我们平时看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其中哪些是自己发光的呢?大家把见到的发光物体写出
4、来,然后在自己能发光的物体上做记号。 小组汇报、总结:太阳,星星,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的特点 教师:在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书上三个活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吗? 活动(一) 目标:观察在方向和照射角度上都发生变化,影子会怎样。斜射30度、60度、直射、120度、150度影子的长度。画在白卡纸上。提示:光源位置的改变包括光线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过目测光线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大致估计,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师示范并演示实验和记录方法。 小结:(1)、光源的位置发生
5、改变时,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会发生改变。光源照射角度小时,影子就长;光源照射的角度大时,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活动(二) 目标:探索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关系。提示: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变遮挡物离光源的距离。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最近、中间、最远、画出影子的长度。教师示范并演示实验和记录方法。 小结:(2)、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影子越大;越远,影子越小。活动(三) 目标:探索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遮挡物侧面的形状有关。 提示:当光源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使物体离开桌面才能看到影子。光源从上面、侧面照射影子的形状是怎么的,教师
6、师范并演示实验。 小结:(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教师:像活动三中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等。(课件出示投影标志) 三、 巩固运用 练习题(课件出示)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光的哪些知识?我们再做一次影子游戏,全班跟着欣赏的图片动起来(手影模仿)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1、改变光源的位置,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变物体离光源的距离,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 让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侧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教学评价与反思(一)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猜谜语引入课题,再通过玩手影的游戏
7、,让学生感受到影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且通过影子游戏思考影子的形成原因、特点。让学生将活动中的感悟认识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归纳整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实验奠定了基础。探讨影子形成的条件实验得到结论后,我让学生及时明白光源、屏、遮挡物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将这几个条件再清晰地阐述一遍,并将它们通过实验演示,(二)每一次实验前的实验指导、要求、和实验提示都非常详细和清楚,学生能明确进行实验。学生把发现不同侧面、方位照射得到的影子画在卡纸上。在探究影子三个特点实验过程中,我运用投影仪对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图解或示范。学生更能形象的记住影子的特点 (三)实验时没有将存在的实验要求量化。比如
8、,在本课的活动二中,原设计是:光源与屏的距离一定、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改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准确的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更难遵照此要求了。若将此实验的要求用具体数值量化,规定光源与屏的距离为30cm,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3次分别为15cm、20cm、25cm,这样学生在理解和操作上就会有非常直观的要求,指向性更明确。 (四)本科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小学生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科学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我应该保护学生的这种兴趣,多一些激励的语言来表扬学生的思维、操作、纪律等等方面,而不是一味地关注是否是正确答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课堂,从而更加喜欢科学,更加认真听讲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