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557802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读论语的读后感 说到论语,很多人或许都知道。对,它是一部我们中国人不行不读的书,它是我国老一辈思想教化家孔子为我们编著的一部名著,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我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欢迎查阅。 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1 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尝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锐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它的思想主见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

2、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须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当多一点宽容和敬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困难。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唯恐是不行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很多多的小事,为什么肯定要他人明白,

3、肯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敞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常常被人讪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假如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争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渐

4、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2 翻开论语,通篇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宝贵;“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人学会了欲图大业,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无价一本论语包含了通俗却又深邃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的“根”。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部分,而着重论述强调了伦理和教化。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5、。 谈起论语,我们自然会想到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宏大的思想家和教化家,他生活的年头,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爱而肃穆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深思的神态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学问海洋。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见,性近习远的教化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主动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我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学问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经常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着作

6、中的精髓。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字里行间中表达的好学不倦,敬爱友人,修身善养的意义,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至理名言,余音绕粱,代代相传。 宋代学者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对华夏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推动起着重大的作用。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先,始终到清末,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深达治国安邦,浅涉为人处世,论语无处不在,论语惠及四海。 论语不愧为“圣人之言,行身

7、之则”。 自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论语中也不行避开地有其糟粕和消极的一面。人终究是人,谁能要求人(即使是圣人)成为超凡脱俗、至善至美的神呢?更何况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人呢! 环顾当今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而在这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向“钱”看了。“圣人之言”抛掷脑后,“有钱能使鬼推磨”日趋盛行;“行身之则”少人顾及,“刚好行乐”被津津乐道。一部分人浮躁,迷茫,自私,冷漠,懒于读书,得过且过,生活无目的,无追求。 放眼看去,在茫茫人海中,如今还有几多人在诵读论语呢?在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红尘中,还有几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操呢?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是那轮明月高悬,还是那波浪

8、花翻滚,还是那盏灯火闪耀,但有多少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徜徉在论语间? 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3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化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耀着才智的光线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看法。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学问后,就会有新的发觉,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原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觉一些以前

9、不曾留意的新的学问,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厌烦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爱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假如她/他发觉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立刻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当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假如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妙,多么的和谐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终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须要这种

10、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当坚毅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毅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镇静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隐私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毅不屈的品行,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当坚毅面对,鼓起志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4 近来翻阅论语,我在其中了解、领悟。我想对孔子说,你的思想

11、,在经验漫长的千年隧道,依旧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滋长着,不曾停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中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那博大精深的学问的来源。请允许我在此将笔略微拐一下。纵观世界文学史,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旋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你是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化的的权利。在教 育实践上您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当“诲人不倦”,“谆谆教导”,“因材施教”。你认为学生应当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索“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

12、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看法要端正。您的教化思想,至今仍旧有启发和教化的重要意义。 我想对孔子说,当你在世界的某处地方停驻,留下的是你的渊博,教出的是无穷的学子,我为你感到骄傲。你渴望着统治者的赏识,可却从不因此而违反自己的原则。你那谈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学到的学问,别人是拿不走的,因为它已成为个人的财宝,是心灵的才智。只有用自己的才智视察四周的世界,并仔细地思索,得到的答案才真正属于自己。正如一个人的气质,不能拿别人的一样,必需经过个人的学习,长期的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学问渊博,通晓世界的人。 孔子,在你的弟子整理出的论语中,记录了你一生的言语,不管是道德,学问,还是品

13、质我们都得到了升华,如滚滚的江水永不止息,你的学问已贯穿中外古今,你的博大胸怀令你那上千个弟子臣服,更令我惊羡。孔子,我想对你说,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当老师在传授学问时我想起了你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问得到巩固,得到更新,获得更深的体会。你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牢记于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有“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让我明白: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标,假如奋斗方向错了,就应刚好调整,人生坐标定位错了,就要移动生命的坐标。假如所面对的无法变更,

14、那我们就变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变更属于自己的世界。 历史千百次的昭示,千百次啊!当困难绊住你胜利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我想对孔子说,是你让懂得怎样处事,怎样去学习,怎样去面对人生。 中学生读论语的读后感5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宣扬“仁”。在论语中,孝道有着不行动摇的低位。中国人自古认为百善孝为先,把孝道作为道德之根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肯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假

15、如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看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分吗?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分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给,还有精神、心理的关爱。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使父母为自己忧愁。只有自己有疾病时,父母才为自己担忧,其余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担忧。“事父母能竭其力。”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好许多事,让父母欣慰。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限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方法。除了这些人力不行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忧,这样就是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视察他的志向;在

16、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训诲长期不加变更,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化子女的动身点。所以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能够根据父母的意愿、训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告知我们: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说。话说清晰了,却没有被接纳,仍旧敬重他们,不要违逆对抗,接着操劳而不怨恨。这句话明确了侍奉父母不能唯命是从,孔子反对愚孝的肯定无违,应当以道义为标准,客观对待父母的对错;假如父母做错了,却不听从自己的劝说,也要履行孝道,绝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怼之意。 论语告知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座思想的宝库。如何做人,是一个终生的课程。 读论语的读后感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