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5550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9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联合近日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建捌2008】89号)(以下简称导则),意味着节能减排工作将在我国高等学校校园具体展开,节约型校园建设全面启动。本文作者作为导则的主执笔人,为方便读者对导则的理解,应约撰文对导贝U的出台背景基本原则监管体系建设及技术要点作简要介绍和导读。导则出台背景导则出台的背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来自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2005年我国开始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国务院关于

2、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当时提的是建设节约型学校范围略显宽泛而非具体限定作为校园建设。面向的是所有学校而非单指大专院校。校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教育育人为国家提供科技支撑力量的重要摇篮和基地创建节约型校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2007年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开始将焦点聚集22到了校园中的节能减排实施计划。其二是基本建设

3、及建筑节能的形势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的高潮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过快,效率偏低是我国面临的最紧迫课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建筑存量还是新增建筑量都非常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建筑能耗比率日益上升已成为仅次于工业能耗的第二大能耗领域。建筑节能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高校数量多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 792所,在校学生数超过2300万人。校园设施量大面广资源能源消耗大是建筑节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院校万方数据合并出现了学校规模的

4、巨大化校园的分散化学科发展的多元化等趋势。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在院校合并、扩招等时代背景下也迎来校园基本建设的高峰期。节能环保意识的淡薄导致一些高校出现了盲目攀比,豪华建设、奢侈浪费等现象。我国的大学基本是学生集体住宿制,与国外的大学有较大不同,校园生活设施规模及能源资源消耗较大,地区差异较大。而另一方面教育科研办公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效果比,尚处于能源消费水平较低价段,能耗水平蕴藏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校园设施用能管理方面,大都尚处于专业管理程度低、用能效率较差的状态。另外,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校园建筑设施,从规划,设计到运行都尚缺乏全面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指南。亟

5、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保l四节一环保】的建设目标建设校园。其三是典型示范的作用已凸显出来我国已出现一批在创建节约型校园方面率先示范的高等院校得到了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评价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发挥了引领作用。例如同济大学早在2003年就在全校园全面系统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200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全国节约型校园示范工程;清华大学提出了绿色校园的理念积极实践绿色校园建筑的示范建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一批院校相继开展校园节能节水项目活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积累

6、了一定的经验也为全面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上述背景下为有序而全面地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教育部联合,组织专家结合我国的国情校情,通过经验交流调研和研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编制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导则实施意义导则适用范围定义在高等学校主要是考虑我国各类学校数量巨大但从建设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大学校园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优先开展高等学校节约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引领意义和深远社会意义。导则内容主要围绕校园建设和运营而展开,结合我国校园能耗特点,找准抓手,实质性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导则的出台对校园的基本建设从规

7、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全过程都围绕四节一环保提出了明确的建设与管理原则指导旨在引导学校校园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导则为校园建设及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指导,覆盖校园建设中的主要各类专业和领域,可指导节约型校园建设及管理工作全23面有序的展开。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对创建节约型社会将发挥重要的影响。建设节约型校园可实现降低办学成本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形成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节能减排对社会节能减排做出直接重大贡献。同时,节能环保科技可落地校园,发挥高等学校的科技优势,推广普及到社会为国家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校园节约文化还将有利于树立和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并向社会辐射,发挥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其间接效

8、果将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不可低估的贡献。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导则中明确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总体原则是合理控制各种资源消耗追求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总体思路是科技节能运行管理节能和行为节能三位一体,覆盖校园建设全部环节贯穿全过程,重在全员参与。由于高校的地域性、多元化办学规模大小差异学科门类差异,难以一概全,导则仅提供了原则性的方法和思路,具体实施尚待备高校自行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导则核心内容是监管体系的建设技术要点和宣传教育。这也是贯穿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中运行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1、运行管理节能万方数据因此校园能耗计量既要全面覆盖(尽量覆盖到校

9、园的每栋建筑,又要粗细结合(粗略的分类计量与细分的分项计量相结合)。建设校园节能监管系统的技术路线应该是:对能耗小建筑规模小的建筑设施采取分类(粗略)计量和统计(例如按生活设施教室体育场馆服务设施等分类):对能耗大设有集中空调采暖系统的大型公共建筑设施采取分项计量(按空调采暖,照明,电梯动力等设备系统细化分项):对能耗大的实验室实施专项计量。采用数值式电表、燃气表水表等采集数据,通过网管设备、校园网络进行数据远程传输、建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数据监运行管理节能的核心是监管体系。监管 (5)都是围绕校园设施运营管理的具体节能 控管理。体系建设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实现长 机制和制度建设。 校园

10、能耗数据公示制度是加强校园节能效机制的保障。监管体系中包括组织建设和 校园的建筑设施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水平 监管、强化节能意识的有效手段。在适当的管理制度建设。其中组织机构及责任制度的 低的问题,节能工作方面过去存在重示范轻 范围以适当的方式公示各部门的能耗水耗数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高校校园设施 普及流于定性阔论而缺乏定量评价等现象。 据将有利于对部门的节能监管,可期望收到管理涉及诸多部门机构复杂。节约型校园 校园中能源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吃大锅饭等 低成本节能的成效,也有利于在校园形成节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高层的 浪费现象严重。大多数校园设施没有建立起 约风尚,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监

11、督的局面。协调和统筹。国外也常采用“一把手工程”模 完整的建筑能耗计量系统和统计制度,节能 制度建设需要系统化,各个环节都应有式(T0p Management)。 工作无的放矢,严重阻碍了节能工作的深入 相关制度对应各级责任要明确节能工作为此导则中明确强调,应建立由学 持久的开展。因此,立足于节能运行的管理 及效果评价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样才能校主管负责人挂帅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机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 使节约型校园建设贯穿全过程、实现全员共构统筹行政职能部门和学科共同参与。明确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建立校园能耗统计审 同参与,节能工作深入长久。各部门的责任制度,逐步实现能源费用独立 计制

12、度的重要性和技术路线。 2、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技术要点核算、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节能目标定量化。 节能工作需要计量、统计先行,摸清现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技术要点主要体现两管理制度建设包括11)基本建设项目审 状,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有效的节能 方面内容一是校园基本建设过程中的规划查制度;(2)设施运行监管制度:(3)能源 对策。而校园用能设施的特点是量大面广 设计及施工技术;二是针对校园特点的专项消耗统计及审计制度:(4)能耗数据公示制 设施分散,故亟待建立校园节能监管系统, 节能减排技术对策。度;I 5)需求管理制度:(6)绿色采购制度: 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集中 前者带有般建筑规

13、划设计施工的共(7)环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都是校园节能 管理。当今的传感技术、网络数据传输及数 性导则仅对与校园特点相关的部分进行减排工作真正能长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据库技术相对成熟,大多校园已建立了全覆 技术引导,对于国家已制定的许多相关的节其中(1)建设项目审查制度尤为重要, 盖的校园网络,因此,建立校园节能监管平 能设计标准规范,应参照国家现行的规范需要决策部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协调 台具备可行性。目前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 和标准执行。故不再赘述。对后者则重点针各专业、各部门力量科学论证建设项目的 部的主持下在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对校园特点,尽可能提炼出共性问题而论。节能环保对

14、策及经济技术可行性使校园建 监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试点实施。 这里仅是根据目前国内一部分高校在建设节设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校园节能监管体系与城市大型公共建筑 约型校园过程中的经验而作了总结归纳由建设项目的决策失误将导致严重的能源及环 的节能监管系统有所不同。校园设施量大面 于地域性类别、规模差异等因素这些共境的负面影响。管理制度建设(2)、(3)、(4) 广大型公共建筑I超过2万平方米)不多, 性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归纳。24万方数据目前我国校园中能源资源消费主要以水电为主,北方地区的校园的需关注采暖能耗问题。节约型校园建设宜在校园中寻找节能潜力较大的对象和领域,以此为抓

15、手取得节能工作的突破,循序渐进地展开工作。导则在该部分以校园节能专项技术导则形式作了论述。导则列举了目前校园能耗问题较为突出的教室照明能耗的节能控制问题公共建筑的待机能耗管理问题科研实验室的能耗管理问题学生生活设施(宿舍浴室)的用电用水收费系统(一卡通),校园节水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问题期望以此为切入口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条件,制定实施细则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积极开展高校间横向交流,寻找推进校园节能减排的抓手,实质性地推进校园节电节水工作。5、节能宣传教育导则提出加强校园节能宣传,强调节约育人,这是营造节约型校园文化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总体思路”三位

16、一体”中的重要一环。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主体是学生和教职员工,动员全员参与,让人人树立节约理念,将节约理念和技术辐射到社会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理念之一。通过课程设置与讲座的举办,节能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宣传与普及相结合的手段全面动员师生员工的参与。还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等组织学生开展节约主体活动社区活动、科普讲座活动,校园节能督察队志愿者活动等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以上概略地对导则试作导读。导则试行是一个开端,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发现新问题和新方法。期望导则能为各高校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也期望通过实施反馈,进一步使导则得以完善。目题图为同济大学文远楼屋顶绿化生态改造。参尹“;

17、 谭洪卫,同济大学教授,博导;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建。筑节能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发展历程我国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发展经历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概念宣传、21世纪初期示范建设起步到如今的全面实施的几个不同阶段。1 996年,中国国家环保局,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 996201 o年)。并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国际上关于绿色学校的理念起源于更早的时期,1 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会议强调要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

18、、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随后环境教育开始体现在各国政府工作中,并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环境教育行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sustajnabiIjty),要求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建立了环境、人口和发展项目(EPD项目),开始将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1 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召开会议,确定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这标志着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至此,“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以中小学

19、校为舞台,开始渗透学校校园的建设和运营,在中小学校中的环境教育逐步从单一环境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目标,继而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化的“绿色学校”模式。在我国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内空前的院校合并以及所后的扩招,校园建设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正开始形成的时期,我国的一些校园建设却出现了超常规规模扩张、超标准豪华建设等现象。教育部2005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051 9号)。随后在200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建2 5口同济大学谭洪卫设节约型学

20、校的通知(教发(20065号)。21世纪的我国大学校园的建设理念,在国际环境问题的背景形势下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当时提出的范围定义较为宽泛,也难免过于宏观而缺乏抓手,主要是提倡学校的绿色办学理念。一些院校在较早的时期开始提出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其中以同济大学为代表,在2005年率先在全国开始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该行动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部分高校的响应,在大学校园中节能节水行动被贯穿到建设项目的实施中。2006年进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关

21、键时期,建设部加大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力度,校园基本建设受到关注。2007年国家建设部在建筑节能专项计划中将同济大学列为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工程。同年,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建筑部科技司的联合主持下,组织了同济大学(主编单位)、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国内六所大学的建筑节能及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共同编制了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至此,我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路线。为高等学校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了指南。2008年1月,教育部在同济大学举办可持续发展校园论坛,参会的5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同发表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同济宣言”。2008年,同济大学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代表参加全球可持续发展校园联盟大会(苏黎世),同济大学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热切关注,被列入2008年全球能源环境论坛(将于2008年11月在瑞士召开)典型案例数据库。目前,国内已有一大批高校在节能节水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我国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蔚然成风。囝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