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2553558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化学教学论新的高中化学分为几大模块?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答:新的高中化学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两个,即化学 1 和化学 2,选修课程模块有六个,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与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作用:必修课程化学 1、化学 2 较好地体现了初、 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 而且在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关键的要求。选修课程则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下功能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 有的着力反映现代化学的原理基础,有的则充分体现化学与人

2、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特色: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由四部分构成: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课程标准的作用:指导、限值、评价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教

3、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时安排教材编写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考核与评价附录术语解释案例案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针对学科,规定了学科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针对学生,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学科知识、 技能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即关注教师的教学,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内容的表达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

4、性、规定性、刚性内容的表达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指导性、启发性、弹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 2、设计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媒体 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4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 教学的过程、 教学的结果密切相连。课程实质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化学探究教学有哪些步骤?1、提出问题 2

5、、猜想假设 3 、实验事实 4 、验证假设 5 、得出结论 6 、整合应用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1、系统的陈述知识模式 2 、解答问题模式 3 、验证知识模式 4 、研究(解决)问题模式 5 、历史发展模式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结果,但不涉及过程,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意图的概括和总的说明,它常常只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和作用?先行组织者化抽象为具体, 有助于在后继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号召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法或

6、思路迁移到新的情景中,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2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事实,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答:要求按模式的结构设计、参与案例:提出问题: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S和 Cl2都是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那么它们之间的氧化性强弱的关系如何呢?猜想与假设: 从它们的原子结构看, 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周期的元素,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 氯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硫强。 而氧化性是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故得电子的能力为:氯大于硫。因而可推测它们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为:Cl2S。实验验

7、证:(1)组织引导学生设计验证的方案:依据氧化性强弱不同FeS FeCl2 可通过反应后检验产物成分判断。(2)学生进行实验验证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 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S把铁氧化为 +2价产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Cl2把铁氧化为 +3价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它们的氧化性顺序为Cl2S 整合应用:下列各物质中,不能由组成它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氧化而得到的是:A、FeS B 、Fe3O4 C 、FeCl3 D、FeCl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

8、必备欢迎下载一、课程解释:(P13)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的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的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二、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P20)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三、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2 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 1 化学 2 6 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四、为什么有必修和选修?(有什么特点)答: 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

9、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是工具性基础课程, 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国的必须课程一般是国家课程, 又大多具有学科课程的同时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选修课程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他从性质上可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五、必修和选修分别有什么要求?答: 必修:侧重基本概念,物质的种类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选修:侧重化学理论、化学应用,对实验探究也有更高要求通过课题研究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为他们将来从事与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六、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P56

10、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4、通过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吗,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七、课程目标的作用 P57 答:课程目标更好的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突出了后两个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不仅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还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 对认知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一、课程改革(1) 改变课程过于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

11、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综合的现状,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

12、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改变课程评价时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先行组织者”的设计目的在教材单元中“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学习前的引导性材料,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提示, 也可以通过设置一段生活中的背景材料、一幅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个具

13、有启发意义的化学问题或一则生动的化学实验,这有助于在后继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桥梁”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召唤力; 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景中,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1、摩尔概念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以上材料将学习摩尔的实际意义和宏观、可称量的物质结合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铺垫。2、在研究元素的科学概念之前,联系学生有关元素的 “前概念”,通过举例具体的生活事例,感知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对初中生而言,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定义复杂、抽象,仅靠文字说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通过以上图示,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

14、。4、电离能数据表给出了重要的信息:从失去电子所耗的能量高低反映出电子本身能量的差异,为“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提供依据。5、有机物的分类涉及各种官能团,比较抽象。通过上述形象的比喻,体现了有机物分类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学生只观察到浅黄色液体,而无黄色的AgI 沉淀,这与原有的“经验”相冲突。实验事实可能暗含着一种学生未知的新的现象,驱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结果,但不涉及过程,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四、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

15、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五、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在课程体系中, 内容标准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承上,内容标准具体反映了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目标; 启下,内容标准又是教材编写、 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内容标准以它清晰、可操作的特点,对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从学习要素和学习水平两方面作了限定,为确定教材的核心内容、 编写思路和评价模式提供了具体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根

16、据现象讨论、归纳分析反应的本质, 让学生在大量的实验中感受浓硫酸的特性,区分吸水性和脱水性,充分理解其氧化性。教学情景设计:写出一种方法且描述合理、 清晰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即可给分,本题参考答案如下:1、化学事件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则新闻报道: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被严重烧伤、双目失明 .引起社会公愤,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硫酸为什么能把熊烧伤吗?这与硫酸的什么性质有关呢?2、直接导入:初中我们就学习了稀硫酸,知道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那么浓硫酸是不是也具有和稀硫酸同样的性质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浓硫酸的性质。3、激

17、趣导入:展示一瓶浓硫酸,让学生观察浓硫酸的颜色,取适量浓硫酸于试管中,将一根木条伸入试管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启发学生思考,木条为什么变黑?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开木条变黑之谜。微型教案设计示例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1、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但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金属铜与浓、 稀硝酸是不是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呢?2、猜想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

18、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铜与硝酸溶液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同学, 反应物是什么呢?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 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以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3、实验事实(或收集资料) :分别演示铜与稀硝酸,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 (1)与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且气体在试管口由无色变红棕色,反应后生成物溶液显蓝色 (2)与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显蓝色,反应比稀硝酸与铜反应更剧烈4、验证假设: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抽象: (1)依据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可知在试管口变红棕色的无色气体是NO ,无色的 NO在试管口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被氧化为NO2 ,NO2 为红棕色气体,溶液显蓝色说明溶液中有Cu2+ 5、结论: 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6、整合应用: 由上式可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铁、铝等金属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