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关注民俗,了解民生与民间文化,感受普通百姓内心中的人性光辉!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262700 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 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8 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册第四单元设计。本单元为关注民俗,了解民生与民间文化,感受普通百姓内心中的人性光辉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端午的鸭蛋 吆喝为例;专题二:品味文
2、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云南的歌会为例。专题一: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端午的鸭蛋 吆喝为例。首先学习端午的鸭蛋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端午习俗,把握层层推进的行文脉络,领略作者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品味文章平淡幽默亦庄亦谐的语言,培养学生平淡为文的意识。体会作者对民俗文化、故土乡情的热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培养学生从细微之处品咂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在通过学习吆喝了解旧北京的吆喝声,体会其中的民俗民风,同作者一起关注旧时北京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进而更广泛地关注这一文化现象,体味文章亲切幽默极具北京味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对旧北京生活的怀念。专题二:品味
3、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云南的歌会为例。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专题一是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的文章,从民族的特色以及表现上出发,具有思维的梯度。专题二是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要求扩大阅读面,走进生活,结合经典作品带来的启示,达到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的要求。本单元学习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民俗风情及民间艺人的轶事,且映射出作者对人生世态的深刻体
4、悟,文笔生动,趣味盎然,语言运用及表现技巧极具个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字词,积累词汇;2.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品层次;3.能够通过朗读、默读等读书方法感知文章内容;4.分析民俗的不同表现形式,领会作者从民风、民俗中表现的深意;5.从不同作品中领会表现民生的方法,并有所借鉴。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过程中品味重点语句;2.通过展示和解说老照片和物品,体验民风、民俗;3.讨论赏析重点语段,体会情感。4.通过讨论交流,区分不同民俗的不同
5、表现形式;5.从作者的选材和情感表达中借鉴写作方法。6.学会运用网络搜集有关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文中民俗民风;2.体验领会不同情境中的民俗。3. 对应课标1.在通读文章基础上,理清思路;2.分析主要内容,体味重要语句在与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欣赏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4.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5.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6.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7.能与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主 题 单 元 问 题设计1.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2. 端午的鸭蛋之外还写了什么?重点了解“家乡的鸭蛋
6、”。讨论: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何作用?3.文章介绍了哪些行业的吆喝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旧北京的吆喝?内容形式、声音变化、音韵节奏。专题划分专题一: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端午的鸭蛋 吆喝为例(5课时)专题二: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云南的歌会为例(3课时)专题一专题一: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端午的鸭蛋 吆喝为例所需课时5 课时专题一概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一:感受民风民俗,加深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端午的鸭蛋 吆喝为例。
7、首先学习端午的鸭蛋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端午习俗,把握层层推进的行文脉络,领略作者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品味文章平淡幽默亦庄亦谐的语言,培养学生平淡为文的意识。体会作者对民俗文化、故土乡情的热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培养学生从细微之处品咂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在通过学习吆喝了解旧北京的吆喝声,体会其中的民俗民风,同作者一起关注旧时北京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进而更广泛地关注这一文化现象,体味文章亲切幽默极具北京味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对旧北京生活的怀念。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端午习俗,把握层层推进的行文脉络,领略作者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2.品味文章平淡幽默亦庄亦谐的语言,培养学生平淡为文的意识。
8、3.体会作者对民俗文化、故土乡情的热爱之情及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培养学生从细微之处品咂生活的意识和态度。4.了解旧北京的吆喝声,体会其中的民俗民风,同作者一起关注旧时北京劳苦大众的生存状态,进而更广泛地关注这一文化现象。5.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其“引叙议” 的结构方式及时间顺序。6.体味文章亲切幽默极具北京味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对旧北京生活的怀念。专题问题设计1、文章哪些段落直接介绍端午的鸭蛋?怎样介绍?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2、端午的鸭蛋之外还写了什么?重点了解“家乡的鸭蛋”。讨论: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何作用?3、文章介绍了哪些行业的吆喝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旧北京的吆喝?内容形式、声音变化、音
9、韵节奏。4、从文中林林总总的吆喝声中,你听出旧北京劳苦民众怎样的生活境况和生活态度?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5.两篇文章带给我们写作上带来哪些可以借鉴之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 笔等 . 学习活动设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活动一:配乐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端午的鸭蛋 (共 2 课时)(1 课时) 活动一:小组自主互助识记字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活动二:问题探讨(学生自主互助
10、)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活动三:学习课文学习部分。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朗读文章第2、3 自然段。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1 课时)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学生互评。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讨论、交流。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三、研究性学习: (学生讨论、交流)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 用适当的方言
11、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四、拓展训练,感受家乡的风俗: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五、小结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闲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
12、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吆喝1.播放旧北京的吆喝声,引入教学。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1)文章介绍了哪些行业的吆喝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旧北京的吆喝?内容形式、声音变化、音韵节奏。2)找出文中起承接作用的语句,树立文章结构。课文是按照“引入(1-3 段)叙述(4-10)议论( 12-14) ”的方式结构的,在叙述时又按照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时间顺序进行的。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吆喝,凭借自己的理解表演,集体评议。4.找出描写吆喝的精美语句模仿朗读,并作简要分析。(提示:可抓住关键词从措辞内容、声音变化、音韵节奏或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5.思考: 从
13、文中林林总总的吆喝声中,你听出旧北京劳苦民众怎样的生活境况和生活态度?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6.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吆喝声,播放有关影音资料,选择一种吆喝自定角度评议,然后动笔描写下来。7.教学总结。(略)8.布置作业。(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评价要点学习成果评价1. 各组品读文章重点语句的效果评价;2. 学生阅读收获记录评价。3. 学生勾画的词句和质疑的内容。4. 学生写的阅读感受记录。学习态度评价1. 阅读讨论展示过程态度积极,充满兴趣;2. 小组合作,分工
14、明确,配合默契,效率较高。评价指标:1. 文中勾画的数量和恰当程度; 2. 学生写的感受能契合文章写作亲情的特点。专题二专题二: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云南的歌会所需课时3课时专题二概述专题二: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掌握此类文章的写法云南的歌会为例。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品味文中的思想情感,学习本单元描写事物的手法,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本专题设计活动关注三个方面,首先在专题一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要求扩大阅读面,走进生活,结合经典作
15、品带来的启示,感受不同的民俗民风,领会不同的表发方式,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其次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力图实现读和写的结合,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第三,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悟提炼出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写作题材的途径。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2.诵读品析,体味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境界,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层次,品析语言。难点:领悟蕴含在民歌之中的生命之美。创新点:拓
16、展对民风的认识,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带来写作上的启示。专题问题设计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了哪几种场合下的民歌?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及作者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总的来看云南歌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演唱会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3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作文本或练习本, 笔等 . 学习活动设计 3课时一、 活动一:看图片,听民歌,陶冶情操。熟读课文,记
17、准字音字形。( 1 课时)1、云南少数民族的图片2、云南民歌的介绍:云南民歌猜调3、读读写写二、活动二:小组互助合作探讨一下问题。 (1 课时)1、速读文章,明确: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云南的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形式及其特点:形式特点山野对歌山野漫歌山寨传歌2、文章描写了三种民歌形式的不同特点,每种形式描写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形式描写 侧重点山野对歌山野漫歌山寨传歌3、小组讨论: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色?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三、研究性学习:1、多媒体展示: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在去年端午节来临
18、之际,忽然有“可靠消息”( 人民日报)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启迪学生思考?2、拓展写作练习:请使用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方法为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做画像五、小结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的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挚爱。让我们用稚嫩的文字,吟唱家乡的山歌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9、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评价要点评价项目810 分57 分14 分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不同服装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照片展示PPT 制 作 图 文 并茂 , 材 料 准 备 充分,介绍有中心,有 条 理 , 语 言 清晰,自然大方。PPT制作较规范,材 料 准 备 比 较 充分,介绍有中心,有 条 理 , 语 言 清晰。PPT制作简单,材料准备比较充分,介绍语言不够清晰和条理。搜集民俗民风类文章和其他作品搜集作品丰富, 并能介绍和表演, 接受师生的询问。搜集作品较多, 但不 很 熟 悉 作 品 具体内容。搜集作品少, 且和他人雷同。写作能够表现人物的文章,至少学会用环境烘托人物的品格情感真挚, 内容充实,选材合理,层次清楚, 细节刻画细腻生动, 详略得当。情感比较真挚, 选材较合理, 层次比较清楚, 注重细节刻画。内容空洞, 情感不够真挚, 表达方式比较单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