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例研修报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课例研修报告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例研修报告一、课例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1、是推进怎样做课例研修校本培训工作需要课例研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教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校教研水平的提升,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课例研修,对于我校的广大教师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怎样让他们从思想上接纳, 心理上接受,理论上理解,方法上掌握,行为上跟进,活动上推广,成果上凝练都需要进行培训、沟通、交流、学习、强化、改进。2、是提高教研质量的需要以往的教研活动,参与教师事先未做充分的准备。听课前,教研组长把课题告诉学科教师,教师是带着内容去听课,对要研究什
2、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等都没有作充分的准备。 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 参与评课、讨论的过程是你讲, 我听,讨论时,再说两句。教研活动是开展了,学科教师也参与了,但绝大多教师未能从活动中学到一些经验或学到的仅是一点点启发。使对问题的研究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说说而已,甚至完成工作任务即可,至于效果如何?取得什么经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通过研讨,没有解决任何实质的问题,大家仅是停留在就课论课,优点一、二、三,存在问题一、二、三。研讨会就变成了对上课教师的评价,仅评价课上得怎样, 客套话较多,评议时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没问题就是有问题”,教学研讨仅是在面上的讨论交流,未能通过教研,形成有
3、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参与活动的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对指导课堂教学无实质性意义。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是低效的,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不利于指导课堂教学。不作深究。因此,教研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课例研究,需要做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七定”,即定人员、定专题、定方案、定任务、定要求、定时间、定机制。即:定人员。事先确定参与人员并规定相应的任务,明确分工。既分工,又合作。通过主要人员的研究,影响和带动教师的参与,提高教研的有效性。主要人员边研究边总结经验,并整理出文字资料,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于课堂教学
4、。定专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课例为载体,进行小专题、小范围的专项研究。每次活动时,事先应提出明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活动,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定专题后,使教研的目的更加明确,既有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定方案。通过制定详细的教研方案,明确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及资料的整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制定方案后,关键的是落实,应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抓好落实。 定任务。定学习任务和教研的任务。 活动前要明确任务, 提前准备。教研组长要求每位参与教师都要充分准备,事先搜集相关资料,理论先行。讨论时,结合理论及实际进行发言,
5、避免发言的随意性。由于人都由一定的惰性,没有任务的指使,光靠自觉,没有几个教师愿意去做。通过布置任务,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教育教学论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定要求。教研时,要求每位上课的教师写出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参加听课的教师,写出评课稿。对每一个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研讨会上进行发言。每月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一至两篇,把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后记、教学论文等把作为一项教学工作任务来完成。定时间。研究必须有时间保障,要规定个人学习及集体研讨的时间。定机制。要制定长效的教研机制,不能因学校其它
6、工作而影响学校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要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要建立鼓励的机制,要表彰积极参与的教师及先进的教师。同时,要为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创造培训学习的机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3、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执行新课标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创设情境”是数
7、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4、是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但遗憾的是,当前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 “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的差距颇大。如数学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购物”与“乘车乘船”的情境,远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有的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华丽,“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 课堂缺少数学思维含量; 如有的教师情境的设置过于牵强,为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
8、汁,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有的教师对情境图的运用缺少方法,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情境图,图中所出示的数学信息往往是比较零乱的,缺少连贯性,怎样让学生组织这些较为零乱的数学信息,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情境图,老师不知所措。可见,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亟需探究的课题。5、是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9、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二、课例研究过程和方法:1、课例研修的主题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2、主题形成的过程课例研修团队根据我校数学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不会利用主题图、照搬主题图、创设的情境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创设的情境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不会创设情境等现象较为突出,先初定主题然后在观课过程中深化,在第一轮观课后进行讨论提炼加以确定,最后总结形成明确的主题。3、课例研究预期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教材中教学情境的研究,在如
10、何有效的应用主题图和练习中的情境图以及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方面提供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4、课例研修工作小组组长:孙晓东成员:杨发喜张兴华赵顺芳 凡红梅分工:孙晓东负责活动的主持,兼任“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观察”组组长;张兴华负责活动的主持,兼任“教师问题涉”组组长;杨发喜任“材料使用”组组长;赵顺芳承担授课;凡红梅负责记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5、课例研究的操作流程(1)课前准备活动前,中心小学成立研究团队,确定成员分工,营造研究氛围,商讨研究主题,设计操作流程,制作相关材料,探讨研
11、究细节,通知相关人员。(2)课中实施活动中,召开课前会议,明确研究目的,讲清研究方法,划分研究小组,布置观察任务,了解主题意义,知晓活动流程,记录观察用表,思考上课得失,展开交流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梳理意见建议,修改活动设计,反复酝酿完善。(3)课后提炼活动后,整理活动材料,完成学习成果,撰写活动报告,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涵,推广研究经验,。6、课例研究的具体实施2014 年 2 月 27 日,中心小学成立了以孙晓东为组长,杨发喜、张兴华、赵顺芳、凡红梅为成员的课例研究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进行了成员的分工,拟定了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日期及步骤方法。2014 年 3 月 12 日,课例研
12、究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研究部署教研活动的相关事宜。2014 年 3 月 13 日,举行课例研究展示活动。8:00,第一次课前会议,清点到会人员,分发观察表。孙副校长说明会议的目的意义,提出观测主题,明确目的、方法及要求,划分小组,布置分工使用观测量表。执教教师说课。9:109:50,第一次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执教教师上课,各小组使用观测量表。10:1011:20,第一次课后会议,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分享,执教教师做反思,课例研究小组整理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13:3013
13、:45,第二次课前会议,研究小组说明修改方案,执教教师说课。13:5014:30, 第二次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 执教教师上课,各小组使用观测量表。14:4016:00,第二次课后会议,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分享,执教教师做反思,课例研究小组整理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教学设计。16:0016:15,第三次课前会议,研究小组说明修改方案,执教教师说课。16:2017:00, 第三次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 执教教师上课,各小组使用观测量表。17:0017:45,总结本次活动,布置安排相关事宜。三、课例研究的结果我们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组织了“三课两反思”操作实践,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观察、记录、讨论、整理后得
14、出:(一)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关键问题使用材料教学方法导入认识年、月、日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 天?哪几个月是 30 天?2月有多少天?课件主题图 谈话猜测识记大月、小月怎样记住大、小月的天数?课件答题卡 演示实践认识平年、闰年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有什么样的规律?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 课件答题卡 讲授合作演示观察运用知识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日历 提问思考分小组讨论后,得出以下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1、优点:整节课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关键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体现了面向全体
15、学生;材料使用比较恰当、合理,有吸引力;教师重视问题的补充,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论是教师的脚还是学生的学,都体现了方法多样。2、缺点:关键问题的表述不够精炼,不够开放;主题图的使用上应该多花些时间;难点没能突破,强化训练不够。(二)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关键问题使用材料教学方法感知年、月、日请你说出下列四幅图所呈现的是什么日子?主题图 谈话思考认识年、月、日1、仔细观察年历上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2、怎样计算出全年的天数?答题卡日历 提问观察提问计算识记大、小月怎样记住大、小月的天数?课件 讲授探究演示观察运用知识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并说说为什么?课件 提问思考分小组讨论后,得出
16、以下结论:1、优点:能充分利用主题图,感知效果好,问题开放,训练扎实,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效性;重视了课本的利用,材料的使用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坡度,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增加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体验。2、缺点:放的还略显不够,如怎样计算一年有多少天?对教材的处理太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械。(三)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关键问题使用材料教学方法感知年、月、日请你说出下列四幅图所呈现的是什么日子?主题图 谈话思考认识年、月、日仔细观察年历上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答题卡日历
17、 提问观察提问计算识记大月、小月怎样记住大、小月的天数?课件 讲授探究演示观察运用知识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并说说为什么?课件 提问思考四、课例研究的理论成果(一)情境的创设要注重成效有效,就是要能促进目标的达成和内容的落实;能促使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和为后续学习奠基。(二)情境的创设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普通话标准善于表达的,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计算机技能高的,可以创设些幻灯片、 动漫情景;教风严谨的可以用清楚的调理、严密的论证,用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吸引学生不能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三)情境的创设要
18、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如主题图中“开国大典”、“申奥成功”、“植树节”、“六一活动”四个情境,是要感知年月日,那么,“这幅图讲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就只能是学生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前或课后了解的了,授课时不能过多出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通过学生举手发言、老师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有意义的事件。然后教师根据每幅图提出问题,比如“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的几月几日?”,“你知道北京申奥成功是哪一年的 7 月 13 日?”,“植树节在每一年
19、的几月12 日?”,“儿童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等等。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那些有意义的日子,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这样创设情境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也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的价值;再一方面既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又能达到预设教学目标。(四)情境创设要深入了解编者意图,合理使用主题图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更为我们教师的教
20、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主题图情境呢?有以下几点策略:1、深入领会编者意图,理解主题图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主题图, 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充分挖掘“主题图”中与本节课相关教学内容。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 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 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课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如“开国大典”、“申奥成功”、“植树节”与“六一活动”不是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感知年月日的。2、充分挖掘主题图情境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教材以主题图的方式设计
21、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运用主题图时一定注意把握好图中的数学价值。如“开国大典”与“申奥成功”要我们认识的是事件发生的年份而不是图上有些什么;“植树节”与“六一活动”要我知道的是活动的月日,而不是开展些什么活动。3、选择恰当的时机呈
22、现,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情境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尽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信息,为教学的多样性,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能。我们在教学中要仔细钻研教材,对主题图的出现时机需要再三斟酌,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呈现主题图,使它发挥应有的效用。如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师利用猜谜语、圈生日、说纪念日等情景导入新课,占用了较多时间,混淆了公历与农历,致使整节课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训练。 修改后直奔主题, 既节省了时间, 又突出了重点。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其意义和它的价值所在, 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 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与方式,让“主题
23、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五)情境的创设既要真实存在,又要省力实用如现在的数学课本中充斥着大量的“乘车车船”情境,而我们农村的学生很少有这样体验,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比如第一次教学实践中,教师创设了谜语情境“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本来没错,但课件上出现了一大个口衔烟斗的老熊卡通,学生关注的可能就是图片而不是问题了。教师简直是吃力不讨好。(六)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
24、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因此,课堂教学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情境、 游戏情境、 模拟情境、竞赛情境、 观察情境、操作情境等,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能真正的吸引他们。通过教学实践,得出,我们应该从在新课引入时、在新知的探究中、在知识巩固上、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
25、有以下几点策略: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愿望;2、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3、在知识巩固上,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4、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把课本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之,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风格教学特长, 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尽量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
26、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就能教得轻松,学生就能学得愉快。五、课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1、本次课例研究,在转变教师的研究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如何有效、长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的坚持这种研究模式并使之常态化而又不流于形式,任重而道远。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素养始终是制约课例研修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参与研究,乐于研究,主动研究,自觉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
27、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3、本次课例研修为我校的教研实效性提供了新思路。以往的教研活动,通常以完小活动为主。完小活动,面孔太熟,了解较多,不论是活动的组织者、听课教师还是授课教师, 思想上很难高度重视, 完成任务应付了事的思想客观存在,致使活动只讲数量不讲质量。通过这次联片活动,我们得到了启示:学校要在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活动多样上下工夫。可以上下两片联动,年段(学段)互动,让不同学校的同类教师相互交流探讨,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对教师教学研究的跟踪指导,把握数学教学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力争摸索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让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这朵教研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环境下健康成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