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塞山怀古高.ppt(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由刘禹锡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此首怀古诗,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此首怀古诗被誉为被誉为“金陵怀古之冠金陵怀古之冠”。 刘禹锡刘禹锡(772(772842)842),字梦得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家。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
2、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永贞革新” ,反对,反对 宦官和藩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贬连州刺史, , 又贬朗又贬朗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八司马马”。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尚书,世称刘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刘柳”,晚年与,晚年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白”。 他被贬谪长达他被贬谪长达2222年,年, 但但却始终不屈。却始终不屈。他的他的诗诗, ,内容多抒
3、写内心苦闷内容多抒写内心苦闷, ,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心辱志的执著精神。风格雄豪苍劲,语言干净明快。竹枝词、怀古诗是快。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有作品。有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竹枝词。名句很。名句很多,广为传诵。多,广为传诵。 后来,几经多
4、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州担任刺史。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易和他合称为“三杰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紫金鱼袋金鱼袋。 西塞山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公元公元18241824年(长庆四年)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
5、州刺史,沿江东下,途途经西塞山,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即景抒怀,写下此诗。,写下此诗。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821822821822年河北三镇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据、危机四伏的时代。 诗人讲述了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建都金陵的
6、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对国家的赤诚忠心。全诗借古喻今借古喻今,沉郁感伤。,沉郁感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锐气全都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锐气全都黯然收煞。黯然收煞。 公元二八公元二八年,年,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命命益州刺史益州刺史王濬王濬率领精锐水军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直取金陵(吴国都城),(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以完成统一大业。 “下益州下益州”
7、是指自益州而下是指自益州而下,“下下”字置于字置于“益州益州”之前,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势,同时也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黯然收黯然收”三字,既表明三字,既表明吴国吴国军队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首联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 “下下”和和“收收”字用得好。字用得好。 “ “下下”:既有:既有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符合地理形势,由
8、上游向下游进军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西晋攻下了东吴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的意思; “ “收收”字,写出了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东吴的望风披靡。 一一“下下”即即“收收”!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两字对举就渲染出西晋是声势赫赫西晋是声势赫赫, ,东吴是闻风丧胆。东吴是闻风丧胆。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挂。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千寻铁锁铁锁”形容吴军防御
9、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 一个一个“沉沉”字,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字,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 太康元年(太康元年(280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而下,讨伐东吴。
10、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棹,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颔联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将将晋吴之战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形象地描绘绘? 从形象上看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从色彩上看, ,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
11、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限凄惨。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感叹:人世几回
12、伤往事,山形伤心的感叹: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依旧枕寒流。 人世屡经兴亡盛衰,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人世屡经兴亡盛衰,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颈联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人世几回伤往事”句,句,承上启下,把读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具体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 “往事往事”二字二字,包蕴深沉,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
13、代,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的失误而不自省。 “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依旧枕寒流”句,句,诗诗人用人用拟人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识相,偏要凭借山们并不识相,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
14、受到西塞山的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嘲讽。“山形依旧山形依旧”同英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鲜明对比对比,这就更突出了,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他们的可悲。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秋风飒飒。 尾联是诗人的尾联是诗人的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感慨和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规劝。“今逢四海为家日今逢四海为家日”句宕开一笔,句宕开一笔,以褒奖的口吻以褒奖的口吻赞美当世。赞美当世。通过古今通过古今对比对比,诗人深感大唐二百余,诗人深感大
15、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另外,诗人歌颂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另外,诗人歌颂“四海四海为家为家”,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表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故垒萧萧芦荻秋故垒萧萧芦荻秋”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句是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是全诗的主旨。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诗人对往事的“伤伤”是根于当世的是根于当世的忧,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
16、。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 唐朝自唐朝自“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维以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持着统一的局面,但是几代皇帝都宠信宦官,排挤忠臣。挤忠臣。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如诗人认为,这种。如诗人认为,这种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情势若继续维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败,重蹈历史的覆辙。史的覆辙。 所以所以“今逢四海为家日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个暂时还统一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的局面,又是警喻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故垒萧萧芦荻秋
17、”大概将会大概将会成为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可谓义正辞严,可谓义正辞严, 尾联尾联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是提醒,是警诫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的前沿。
18、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山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史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忠告,有一箭双雕,有一箭双雕的效果。的效果。 小结小结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将,将批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并提醒唐朝提醒唐朝统治者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对比、借古讽今对比、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