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 孔子不仅教弟子学问,自己也在不断学习,虚心请教别人,有次就向老子请教道的哲学,那里面故事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特别兴奋,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2、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慧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肯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消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改变
3、,如同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苦恼之情增。孔丘说明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如同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
4、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毅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茅塞顿开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
5、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高深莫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毅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辞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恋恋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
6、生探望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改变。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问礼 关于孔子问礼,是发生在周朝末期,并且他是向我们众知的老子问礼。关于这个事情的记载有许多,例如史记等都有所记载。但是关于他问礼的次数存在争议,其中史记写到两处,而庄子中写的是五处,这种争议至今都无法解决,当今学者据考证,认为至少有三次以上特地去跟老子问礼,甚至更多。 作为
7、多年探讨老子的专家王学良认为是多次的,他觉得两个人是师徒,孔子是学生,那就得多次请教自己的老师,继承老师的思想。这种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依据目前主流学界的认为,孔子和老子这两个人的学说其实是对立的,在道德经中提到,老子要废弃圣与仁义,认为这二者是无用的,但是孔子却不这么认为。 孔子去问礼,请教的内容中包括礼、乐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因此,他们两个探讨的内容的确难以确定。依据已有的史书记载,却将其进行明显的区分。认为前期孔子前去的姿态是放的很低,是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前往,想要去请教大师老子。但是越往后,问礼的内容就困难了,论述的方面更为广袤,起先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两个人都论述起了文化的根本所在
8、,各抒己见。 依据史书的记载,认为孔子第一次去问礼也许时间是公元前535年,地点也许在巷党,如今的山东境内。当时,周王朝内部冲突众多,而老子身为周朝的官员,遭到陷害被免去他的职位,起先游历于各国。恰巧他来到鲁国之后,他的一个好友在巷党去世,谁都知道老子是一个精通周礼的大家,就请他去支配好友的丧事。 就在出殡的那一天,孔子也去了,那时候他才17岁,但也支配过许多丧事,懂得周礼。两个同样懂得周礼的人碰在一起,必定会探讨周礼,就有了孔子的第一次问礼。 之后,在公元前526年,老子已经官复原职,而孔子也早已有点名气,却照旧觉得自己对周礼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就再次去向老子问礼,其中问的更多的还是丧礼问题。
9、 第三次问礼,就是老子已经辞官归乡的时候,回到了苦县。孔子得知此事,想要探望老子,顺便再次向他请教周礼问题。这一次问礼,两个人起先有了争吵,是在思想上起了不同看法,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彼此劝服不了对方。 之后,孔子还有一次问礼,那时候的孔子已经是一名大家,并且跟老子之前就有了分歧,却丝毫不影响从中再次获得启发。这一次他问到了阴阳以及道,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