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2.pdf(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 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 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3、教材的编排特点: a.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b.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
2、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 善于观察和发现、 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 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 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 我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使
3、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2 、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 、认识数级个级
4、、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难点: 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四、说教法、学法: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5、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 ; 教学游戏五、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
6、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
7、、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六、说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10 个百,一万里面有10 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个位十位 百位 千位 万位)2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利用课件出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
8、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 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 10 个一千是多少?(一万)强调:千位上的10 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 10 个 10 个地数,当数到 10 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 个十万是多少? 10 个一百万是多少?10 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角的度量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
9、年级上册2 单元“角的度量” ,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 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 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
10、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
11、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一)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
12、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学会倾听。(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准备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准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
13、就是情境中的角1 和角 2) 。二、教法与学法:量角器的认识、 用量角器度量角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很抽象,掌握起来也很困难。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3、动手操作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三、教学过程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一创设情景,导
14、入新课;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下面我把这节课的设计教学流程做如下说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请学生来说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创设情境:创设一个情境, 让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进一步推进说说哪个角大多少。一方面让学生回顾第一段所学的知识角的大小跟两边长短无关;另一方面由于角的度数对于多数学生还没接触到,还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因此不能说出准确的度数来。此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到底是大多少呢?之后课件演示“那到底角2 比角 1 要大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到底角 2 比角 1 大
15、多少了。(板书: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1. 认识量角器先让学生自学课本P37 页,给予提示: 量角的大小要用哪个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哪些名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构建起知识框架。之后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介绍量角器,再请学生汇报,与此同时,教师出示 PPT演示,并 加以辅助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知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边顶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观察量角器,找出常见角的大小在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
16、因此先让学生观察90的大小,并体会到与直角相联系, 得出直角就是90。 之后再让学生相互之间找一找304560120有多大。3. 学生自主探索角的测量方法。先小组间进行讨论,如何测量角1 与角 2 的度数, 并动手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之后再组内交流, 得出测量角的方法。最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测量方法,并板书。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同时通过小组派代表汇报,集体评价,学生能自主归纳出测量的过程与方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的
17、必要手段。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1、完成“做一做”第二题、第三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和三角板的度数。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2、小组活动,动手,动脑,用一副三角板制作各种各样的角。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 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角并测一测,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四、板书设计角的度量零线
18、对一边边中心对顶点对边看度数顶点边内外要分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9 页例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 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于因数数位的增加, 计算
19、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中, 让学生建立速度的概念,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去解决问题。【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
20、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说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本课的重点制定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因为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在把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就不知道积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所以本课的难点为: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说教学方法 】一、
21、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 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五一”劳动节妈妈、爸爸和小明计划出游的打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有这样的四条路线从湖州到南京,爸爸决定自驾游, 时间大概是 3 小时,汽车每小时可以行 79 千米。从湖州到云南大理, 如果坐快客的速度是每小时85 千米, 一共需要 32 个小时。从湖州到北京故宫,如果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62 千米,大约需要 9 小时。从湖州到四川卧龙,如果坐火车的速度是145 千米,大约需要 12 小时。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设计意图: 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但这已经是三年级学习的内容,好多学生已经忘记,所以进行复习非常有必要,且很自然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且在具体的情景中,复习和学
23、习新知都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好。(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让学生列出算式“ 14512”,提问:你会算吗?学生可能会出现课本第49 页所列举的方法, 这时,教师适时优化出用竖式来做。生 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 。生 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 ,比 1800少一些, 512=60,1800-60=1740。生 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 。生 4:14512=1740 145 12 - 问题 1:290 怎么来的? 29
24、0 145 问题 2:145 就是 145 了吗?是怎么来的?- 1740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仅理解了新知, 同时在这个充满探索和体验的过程, 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笔算和口算的思考过程是一样的。2、挑学生不同的竖式板书在黑板上,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 当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 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设计意图 :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纠正学生出
25、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归纳算法,着重强调: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的是多少个“十”,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练习是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40 分钟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进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竖式计算13412= 176 47= 42536= 82237=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竖式写在苹果上。 有
26、的学生在计算 82237这种两位数在前三位数在后的乘法时, 不知该如何计算, 这时教师适时引导, 可以把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计算, 以便更好的计算, 练习的设计从易到难比较容易学习和接受。2、要求绕地球 59 周的时间和 5 天比大小,这里要把 5天化成以分钟为单位, 学生可能已经把天、 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忘了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比,需要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设计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明白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需要应用。3、这道题目可以使得学生充分的利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并且以前的知识也运用进去,使得计算题更加充实。4、技巧题: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一行和第二行)规律 如:1311的
27、积的方法是:两头拉开,中间相加。如:12111=1331,两头拉开,中间依次相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由此可见笔算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计算的规律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平时的计算中有很多的技巧,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和观察总结计算技巧的方法。(四)小结反思,回顾新知“ 笔算乘法有哪几个步骤”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慢慢回忆起今天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让学生可以培养说数学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学习,总结,学习”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反思能力。【说板书设计
28、】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下列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4512= 1、14510=1450,1452=290,1450+290=1740 。2、145150,15010=1500,1502=300,1500+300=1800 ,比 1800 少一些, 512=60,1800-60=1740。3、10012=1200,4012=480,512=60,1200+480+60=1740 。4、14512=1740(最方便) 145 12 - 问题 1:290 怎么来的? 290 145 问题 2:145 就是 145 了
29、吗?是怎么来的?- 1740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高桥小学陈迪辉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二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一、说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2、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5
30、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使它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3、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
31、。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课设计理念为: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 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3)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
32、,经历知识的发生、 发展和形成过程, 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2、画一组平行线。设计意图: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校园情景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讨论交流)
33、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三)认识特征,明确关系。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1、画四边形。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图中观察到很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观察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2、作品展示。(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3、作品分类。(为了
34、叙述方便,将作品编上序号)(1)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根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梯形)4、观察图形。(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2)交流小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
35、平行的四边形。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探究、质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5、验证结论。(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2 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才观察到的结论。(2)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样吗?(3)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揭示概念。同学们的猜想通过验证是正确的,请看大屏幕。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 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掌握图形的特征,还有机地进行了教材的重组,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5)练习。(出示课件: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设计意
36、图:及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成功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生活中的应用。(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设计意图: 数学源于生活, 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
37、载(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分小组讨论,然后交流结果。(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4)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解决问题。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四)引导看书,巩固练习。1、自由看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设计意图: 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反馈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到,再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
38、通过看书讨论,进行整理归纳,使之上升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学生能清晰明了地正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2、做一做: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设计意图:通过分组练习, 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水平,在知识上还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可谓是“一石三鸟”。3、课件出示:剪一剪,P73 3 设计意图: 教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认识,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渗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分割和图形拼组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五)总结反思,评价体验。1、小结全课: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
39、表现。3、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六)布置作业,拓展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巧巧手(1)P74 5 (2)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图形吗?设计意图:将基础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应用要求,让学生思维有发展的空间,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机会,鼓励学生创新,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2、火眼金睛试一试你的好眼力P76 12 设计意图: 这道思维训练
40、题,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序的思考能力。四、板书设计(略)五、课堂评价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 探究学数学, 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两位数除多位数”这部分内容是“除数是三位数除法”这一单元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学生掌握试商方法,教材中采取分散难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写了15 道例题,先讲除数是整十数的,然后
41、讲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先讲在试商中不需要调商的,再讲需要调商的;先讲商是一位数的,使学生掌握求商的方法,然后讲商是多位数的,当学生掌握一般试商方法后, 为了提高试商的速度, 再讲用比较灵活的方法试商,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有时需要几次调商,如果用口算,那就很快的确定出商, 所以本节课主要利用一位数乘两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数的口算来试商,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 :在学生学完除数试整十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用除数进位商
42、加 1 试商法,并通过计算熟练掌握法则。2. 能力目标 :通过口算法、 笔算法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试商法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3. 情感目标 :通过试商和调商,使学生体会试商方法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根据目标以及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把试商的方法确定为本课的重难点, 因为试商是让学生掌握除法计算的关键,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取决于试商方法,因要想完成目标必须突破难点重点,那么如何突破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充分贯彻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以课本为示范。以训练为主线等原则。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以下几个结合:以旧引新,新旧
43、结合;口算笔算结合; 基本试商法与技巧试商法结合;学生尝试与教师指导结合;学生练习与教师讲解结合等。教师和学生处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等地位,这样课堂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爱学,乐学,易学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突破重点 :首位加1(五入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当通过复习首位试商(四舍法) 过度道新课后,以口算和笔算为主线来突出本课的重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突破难点 : 难点是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感到难学的关键性知识点,本课难点是“除数进位商加1 法”的运用为突破难点,我用以下几种方法复
44、习 560363 的计算,复习去尾商减1 法,然后将其除数变为 68,就转化为本节课的例7:560568 从而减缓了教学坡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大胆尝试, 从中发现“除数进位商加1”的试商规律, 以笔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利用儿歌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枯燥无味的问题具体形象化, 我在设计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规律,化难为易。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一些易记的口诀,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熟记口诀定好位,试商方法要灵活,同头够除要商1,同头无除商 8、9,9 除得商要相同,5 除得商要加倍,不够商1 零占位,除首去尾商减 1,除首进位商加1. 这
45、12 句歌诀使试商方法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掌握,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有利于突破难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 统计说课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二、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继续注意结
46、合实际问题, 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
47、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规定,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并绘制纵向条形复式统计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认
48、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3、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分析。4、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为:1. 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 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五、教学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相
49、连,使学生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六、说教法、学法:我认为这个例题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首次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太密切相关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4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活已先于统计到了学生的面前,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大胆地将例题变为学生最常见的事物的信息四年级各班级男女生人数调查结果。其中,学生具体实践的方式和过程并没有改变。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
50、际,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七、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那大一小四年级一共有几个班吗?(7个班)那么同学们知道这7 个班的具体人数吗,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这个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这一环节是为了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出条形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