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7230239(书利华教育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7230239(书利华教育网).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高一生物说明: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只交答题卡。第I卷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整个呼吸作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B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叶绿体和线
2、粒体内含有遗传物质D高尔基体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的功能3下列有关生物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C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D膜蛋白的产生可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4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A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C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D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5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
3、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22 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5个羧基B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 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 6 层细胞膜D将乙肝病毒中全部核酸彻底水解最多形成 6 种产物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NaCl溶液处理抗体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B真核细胞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肽链的肽键一定含N元素,R基团不一定含N元素D利用3H标记某氨基酸可追踪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7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
4、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多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参与ATP形成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衣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小麦根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来源相同 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之后可
5、作为合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A.2项 B.3项 C.4项 D5项.9如图是生理状况相同的油料作物种子在清水中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10d前,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和NB10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从图中可知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D幼苗在黑暗条件下发黄而在光下变绿,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10下图表示一个由1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80个肽键B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R基中含S元素C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
6、180个水分子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80种氨基酸11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吸收K+时,ATP甲+丁和甲+丁ATP速度都会加快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丙物质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12下列实验操作图是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对此实验操作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细胞呼吸释放出 CO2C这个实验可表明细胞呼吸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D实验操作3、5表明金鱼藻光合作用吸收CO213下列生命活动
7、中,需要物质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的是( )A一个叶肉细胞内的CO2从呼吸作用产生至被光合作用消耗BRNA把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核外C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D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丙酮酸到被消耗的场所14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相关酶的催化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中若e点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B乙图中若g点反应体系温度升高,产物不再增加C甲图中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D甲图中若b表示ATP,则机体的放能反应与该反应相伴随15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X、Y、M、N代表
8、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糖原是肌糖原 BX分解产生Y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 D图示能量中,转移到ATP的是少部分16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B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C,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C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D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17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
9、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甲、乙、丙B结构甲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C结构乙中H2O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18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质壁分离
10、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A0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19如图所示,U型管中的半透膜可允许水分子和单糖通过,而不允许二糖通过,m侧是蒸馏水,n侧是0.3g/mL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m、n两侧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向n侧加入蔗糖酶(已知蔗糖酶不影响溶液渗透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m、n两侧不会发生渗透作用B实验开始后,n侧液面逐渐升高,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两侧溶液浓度相等C加入蔗糖酶之后,n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D加入蔗糖酶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
11、时,n侧液面仍明显高于m侧20右图为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5中的化学能B图中ATP可来源于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C该生理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DP、C3含量会升高21下图为蓝藻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 产 生总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为 a 时,细胞中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光照强度为 c 时,细胞中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D光照强度为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 个单位
12、的CO222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过程中还要伴随ATP的水解D过程要伴随氧气的释放,伴随氧气的消耗23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CO2 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 O2 等于生成的 CO2 ,则只进行有氧呼吸C用18O 标记C6H12O6 ,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 NADPH24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
13、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试剂甲乙丙丁无水乙醇水CaCO3SiO2A B C D25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密闭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光照强度(klx)02468101214O2(l/cm2叶面/min)0.200.20.40.81.21.21.2对该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光强为2klx时,叶片光合速率为0B光强大于10klx以后,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光强为12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1.4l/cm2叶面/minD随光强增大,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每空2分,共18分)下面是生物体细胞
14、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 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2) 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是水和_,下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_。(3) b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如作为结构物质、防御物质、_、_、调控物质等。(4) 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e物质水解的产物是_;(5) 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_构成,d中构成生物膜的是_。27(每空2分,共20分)图1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图2是根据该种植物某项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结合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用图
15、中标号回答);经糖酵解产生的物质甲是_。(2)光照强度为_时,a与b(或e与f)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CO2的走向有_(用图中标号回答)。在昼夜长度相等且白天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超过_时,植物在一昼夜时间内能积累有机物。(3)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所以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采用_的方法来提高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影响B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在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4)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是_。28(每空2分,共12分)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
16、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次实验: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问题:(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
17、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_(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在各次实验中,H2O2溶液的PH值不同,可使用PH为5.0、6.0、7.0、8.0的缓冲液;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_;在各次实验的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前,先要把10mL3H2O2溶液与_混合。(5)能否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理由:_ 。兰州一中2018-2019-2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答案1、 选择题1. B 2.A 3.B 4.A 5.B 6.A 7.D 8.B 9.A 10.D11
18、. D 12.C 13.D 14.A 15.D 16.B 17.D 18.A 19. C 20.D 21.C 22.A 23.C 24.B 25.C2 非选择题26、(1)淀粉 糖原 (2)二肽 CONH(3)催化物质(催化或酶) 运输物质(运输或载体) (4)核糖核苷酸(5)b和DNA 磷脂 27.(1) 丙酮酸 (2) l千勒克斯 b、h、c 2千勒克斯 (3)温度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O2浓度(CO2浓度、温度、水分) 光照强度(4) 0.8mol/h 28. (1)酶浓度(2) 增大两组实验中使用的圆形滤纸片数目的差距,增加两组实验酶的浓度差距(3) (4) 相同 缓冲液(5)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较大,若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