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空气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5010331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6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空气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空气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空气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要点总结空气 .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 考 化 学 知 识 要 点 总 结空 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CO2 0.03% 环境污染 知识 :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大气污染物、酸雨 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 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不可以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中 考 化 学 知 识 要 点 总 结氢 气 的 性 质 和 用 途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性质(1)物理 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 性质可燃性: 氢气在空

2、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还原性: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Cu+H2O 现象: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管壁有水珠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重事项:“ 酒精灯迟到早退” ,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 (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可以燃料,化工原料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 最常用的试剂是:

3、锌粒和稀硫酸,)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ZnSO4+H2 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锌粒和盐酸反应Zn +2HCl=ZnCl2+ H2 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镁和盐酸反应Mg + 2HCl=MgCl2+H2 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 考 化 学 知 识 要 点

4、总 结水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 (即“ 三废 ”)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3.电解水实验 (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通电 (正极 O2 负极 H2 ,体积比1:2) 2H2O 2H2 + O2 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 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 、 水蒸气、 CO2),先通过再通过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 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 、水

5、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中 考 化 学 知 识 要 点 总 结酸 碱 盐 和 氧 化 物氧化物的性质: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

6、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 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硫酸 (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 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 )和硫酸 (硫酸盐 )的不同方法 : 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

7、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硝酸 (HNO3 )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磷酸 H3PO4 氢氧化钠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 式: NaOH) 物理 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 )里称量。NaOH 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 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 性质: (KOH 的化学 性质跟 NaOH 相同 )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

8、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 氢氧化钠跟盐反应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2NaOH CuSO4=Na2SO4 +Cu(OH)2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

9、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 (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 Ca(OH)2 )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 波尔多液 ” ,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 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CO2 +Ca(OH)2=CaCO3 +H2ONa2CO3 +Ca(OH)2 =CaCO3 +2NaO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

10、载常看见的盐a.氯化钠 (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结晶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b.碳酸钠 (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不是碱 )碳酸钠 +酸盐+H2O + CO2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Ca(OH)2 +Na2CO3 =2NaOH+CaCO

11、3 c.硫酸铜 (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CuSO4 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CuSO4+2NaOH=Cu(OH)2+Na2SO4置换反应 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氧 化 碳 的 性 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 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 ” ,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2

12、)二氧化碳的 化学 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 化 钙 反 应 , 生 成 不 溶 于 水 的 白 色 物 质 碳 酸 钙 , 使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2 的存在。( 3)二氧化碳的用途:可用于灭火;做制冷剂、人工降雨;制汽水;可用作温室肥料;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

13、考点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 和稀盐酸。 (2)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3)实验装置: 类似于制氢气的装置,因为实验室制取CO2 是常温下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得的。 (4)收集 方法 :因为 CO2 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检验 方法 :验证: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这种无色气体是CO2。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CO2。 (6)注意:实验室制取CO2 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原因是反应速率太

14、快,不宜收集;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使收集的 CO2 气体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也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生成的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续续进行。二、 能力 与综合考点考点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总结(学科内综合考点)(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若要制取气体,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第二,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第三,需要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2)气体发生装置: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根据反应物的

15、状态和反应条件。常用发生装置: a.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此装置用于实验室制O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或高锰酸钾加热)。在信息给予题中可能出现用该装置制取NH3、CH4 等气体。此装置也可用于Cu2(OH)2CO3 的受热分解、木炭还原氧化铜等;b.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此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2(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CO2(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此装置还可能出现在信息给予题中用于制H2S等气体。(3)气体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常见的方法有:排水法:凡是不易溶于水(难溶、微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

16、体都可用此法。操作时注意事项: a. 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b. 集气瓶中要预先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置于水槽中,注意不要留气泡;c. 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刚开始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后再收集。排空气法可分为: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 ,如: O2、CO2;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相对分子质量29) ,如: H2。操作时注意事项:a. 用排空气收集时,导管要伸入试管或集气瓶底部; b.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倒置于桌上。考点 4温室效应(拓展考点)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

17、油、 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人为的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却在不断消失。因此, 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 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那样起保温作用。这就是所谓的 “ 温室效应 ” 。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如严重的旱涝灾害,沙漠地区扩大,对农业、渔业、沿海生态系统、野生生物 等都产生不良影响,人类应高度重视。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使用煤、石

18、油、天然气等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三、创新考点考点 5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开放性考点)鉴别 CO2 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 和 CO) 。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 和 N2) 。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如区别CO2 和 O2) 。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生 活 中 常 见 的

19、 盐一、基本考点考点 1生活中常见的盐(1)氯化钠 (NaCl):俗名:食盐。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用途:a. 调味品, b. 配制生理盐水,c. 工业原料, d. 工业上用来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e.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2)碳酸钠 (Na2CO2):俗名:纯碱、苏打;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3)碳酸氢钠 (NaHCO3) :俗名:小苏打;用途:在食品工业上用作食品添加剂,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4)碳酸钙 (CaCO3):它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及补钙剂。考点 2盐的 化

20、学 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1 ) 盐 的 化 学 性 质 : 盐 与 金 属 反 应 生 成 另 一 种 金 属 和 另 一 种 盐 ; 如Zn+CuSO4=ZnSO4+Cu 。 盐 和 酸 反 应 生 成 另 一 种 盐 和 另 一 种 酸 ; 如 :BaCl2+H2SO4=BaSO4 +2HCl 。 盐 和 碱 反 应 生 成 另 一 种 盐 和 另 一 种 碱 ; 如 :CuSO4+2NaOH=Cu(OH)2 +Na2SO4 。 盐 和 盐 反 应 生 成 两 种 新 盐 ; 如 :NaCl+AgNO3=AgCl +NaNO3 。(3)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

21、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如NaOH+HCl=NaCl+H2O。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考点 3粗盐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以通过过滤的 方法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粗盐提纯时,把粗盐溶解在水里,经过过滤,把泥沙等杂质从食盐水中除去,然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粗盐提纯中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 量筒、 铁架台、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滤纸、酒精灯、蒸

22、发皿。考点 4、的检验方法(1)的检验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试管中,再加稀盐酸,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样品中含有。 ( 2)的检验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试管中,再加入Ba(NO3)2 溶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和稀硝酸,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 (3)的检验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试管中,再加入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中含有。二、 能力 与综合考点考点 5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

23、关系(学科内综合考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可用图11-24-1 表示:三、创新考点考点 6离子的共存(探究性考点)同一溶液中若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物: 如 Cl与 Ag+, Ba2+与, OH与 Cu2+、 Fe3+,与 Ca2+、Ba2+等不能大量共存;生成气体:如 OH与,H+ 与、等不能共存;生成H2O:如 H+与 OH不能共存。另外还应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如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如Fe3+、Cu2+、Fe2+、等) ;pH=1 为强酸性溶液;pH=14 为强碱性溶液。中 考

24、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物 质 的 变 化 和 性 质一、基本考点考点 1物质的变化(1)物理 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4)物理 变化与 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考点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

25、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二、 能力 与综合考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考点 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2)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考点 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

26、途体现其性质。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三、创新考点考点 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 的能力。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制 取 氧 气一、基本考点考点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

27、、 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 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 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 则选择图 2-7-1B 装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 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 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E 。验满方法: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

28、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e.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

29、槽;h. 熄灭酒精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 b. 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 处;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 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考点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 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1)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来正确理解。“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

30、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 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 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3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 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见表2-7-2 );表 2-7-2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

31、变多”,可用通式“AB+C ”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用通式“ A+B C ”表示。三、创新考点考点 4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方法的探究(探究性考点)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时,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减沙自备能源的消耗,二是操作简便易行,三是要减少污染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征多种变一种的反应一种变多种的反应实例共性都是化学变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中 考 化 学 复 习

32、考 点 分 析质 量 守 恒 定 律一、基本考点考点 1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 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 变化而不是 物理 变化;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质量守恒定律中 “ 参加反应的 ” 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 反应中,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

33、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变化中的“ 一定不变 ” :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中的“ 一定改变 ” ;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化学变化中的 “ 可能改变 ” :分子数目可能改变。考点 2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 方法 :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 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 方法 :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

34、配偶数法等。(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反应物中“+”号读成 “ 跟” 、“ 与” 或“ 和” 。生成物中 “+”读“ 和 ” 。“ =”读成 “ 生成 ” 。条件读 “ 在 条件下反应 ” 。 (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二、 能力 与综合考点考点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5、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 的化学式。(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氧 气一、基本考点考点 1氧气的 物理性质及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 ,比空气的密度( 1.293g/L )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

36、淡蓝色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氧气的用途: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在一般情况下,呼吸和燃烧只需要使用空气就可以了,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使用纯氧, 例如: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炼钢、宇航等都需要纯氧。考点 2氧气的 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表2-6-1 所示:表 2-6-1 (2)

37、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尽相同;但也有共同的现象,即任何物质燃烧时都放出热量。(3)注意事项:做硫、铁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防止瓶中大量的氧气受热体积膨胀,扩散到空气中, 使可燃物不能持续燃烧。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 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另外描述现象时要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烟与雾的区别;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考点 3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但是它们划分的标

38、准不同,化合反应是从物质类别和种类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而氧化反应是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的。注意: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 而不是与氧气的反应, “氧”包含“氧气”。缓慢氧化是不易观察到现象的氧化反应,如:食物腐败、铁生锈等。(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共同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不同点是剧烈氧化如燃烧时发光, 而缓慢氧化不发光, 在一定条件下缓慢氧化可转化成剧烈氧化,如:白磷自燃。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 4臭氧(拓展考点)臭氧在空气中含量极少, 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km50km 的高空, 形成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吸

39、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 生物免受紫外线物质( 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带火星;在氧气中复燃;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淡黄色固体)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细铁丝(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离火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伤害。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 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使臭氧层受

40、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因此要了解臭氧的性质, 采取措施, 防止臭氧层被进一步破坏。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燃 烧 与 灭 火一、基本考点考点 1燃烧(1)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考点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若破坏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41、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以下几种灭火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上述原理:将未燃烧的可燃物搬离火灾现场,就是清除可燃物;用沙土灭火,就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用水灭火, 就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常用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根据不同的火灾,采用不同的灭火器。考点 3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来说, 易燃物指的是那

42、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 自然或遇火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等。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 极易燃烧或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图7-16-3 所示:二、 能力 与综合考点考点 4燃烧、缓慢氧化、自燃和爆炸的关系(拓展考点)(1)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不同点是:燃烧剧烈,缓慢氧化不剧烈,燃烧发光,缓慢氧化不发光。(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3

43、)四者的关系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注:这里的爆炸指的是化学 爆炸。中 考 化 学 复 习 考 点 分 析食 物 中 的 有 机 物【要点精讲 】1. 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2)有机化合物: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但 CO 、CO2 、H2CO3 、碳酸盐等物质,其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2. 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是由 C、H 、O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蔗糖 C12H22O11 葡萄糖 C6

44、H12O6 淀粉(C6H10O5)n 3. 油脂4.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5. 维生素维生素 A:有助于保护视力,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维生素 C :也称抗坏血酸, 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 健康有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 D :有助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等功能。例题解析【例 1】 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素有: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1. 只有 B只有 C. 只有 D. 只有 【解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除碳的氧化物、碳酸

45、、碳酸盐外) 叫做有机物 , 不含碳的化合物叫无机物 , 都属于有机物。答案:B 点拨: 根据有机物的定义来判断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质那些属于有机物。【例 2】维生素 C (C6H8O6 )是六大营养元素之一的维生素中的一种,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它主要存在于(填食物名称)中,它能增强人体的抗病 能力,若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现取粒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 10mL水中,然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 C的水溶液呈性;维生素 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 在高温时易被破坏。 请你想一想, 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解析】维生素 C也称抗坏血酸, 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人体若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由于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被破坏,因此食用黄瓜应避免高温, 加醋凉拌最好。答案:蔬菜和水果坏血酸加食醋凉拌点拨:采用科学的 方法食用食物, 能防止食物中的营养素被破坏,确保人体能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