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的新工人计划项目安全学习基础知识材料教育教学方针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企业的新工人计划项目安全学习基础知识材料教育教学方针培训.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企业新工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教育培训第一部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一、电气安全技术1、电气事故的种类电,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毁坏设备,引发火灾,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电流伤害事故、电磁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电路故障事故。(1)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俗称触电,电流伤害又分电击和电伤。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称为电击,电击会使肌肉发生抽搐,如果不能立刻脱离电源,电流将伤害到神经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的对人体的伤害叫做电伤。电伤包括灼伤皮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2)电磁场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人
2、体在电磁场能量辐射作用下,受到的伤害。高频电磁场会严重伤害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睡眠失调、记忆力减退等;高频电磁场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工作。电磁场伤害引起的人体功能性改变,一般具有可复性特征。(3)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电路故障事故雷电事故属自然灾害。雷击可能毁坏建筑设施,伤及人、畜,造成火灾和爆炸。静电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静电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现场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另外,静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击。电路故障本是设备事故,但设备事故往往会引发人身事故。例如,电线短路可能引起火灾,从而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等等。2、
3、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产生的有害作用。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针刺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危险就越大。(2)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也就越大。另外,由于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会降低,通电时间过长,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电击的程度亦随之增加。(3)电流途径。通过心脏的电流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触电者死亡。通过中枢神经的电流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致死。通过头部的电流会使人昏迷,若电流太大,还会严重
4、损害人脑致死。通过脊髓的电流,会引起截瘫。(4)电流种类。我国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流称为工频电流,此外,还有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它们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5)人体状况。身体越强健,受电流伤害的程度越轻。因此,触电时,女性比男性受伤害更重;儿童比成人更危险。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更大。3、工人安全用电基本知识(1)不要随便乱动车间内的电气设备。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5、出来。(3)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4)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和接零。对接地和接零的设施要经常检查,保证连接牢固;接地和接零的导线没有任何断开的地方。(5)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行切断电源再移动。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导线被物体轧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6)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注意如下事故:必须安设漏电保安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使用单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必须符合单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必
6、须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其中一相用于防护性接零。严禁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7)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灯口不得外露。引线要采用有护套的双芯软线,并装有“T”型插头,避免插入高电压的插座上。一般场所,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特别危险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潮湿的地沟处等等,其电压不得超过12伏。(8)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必须使用时,应经过技安部门批准。临时线应按有关安全规定安装好,不得随便乱拉乱拽,还应在规定时间内拆除。(9)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操作时(如使用汽
7、油洗涤零件、擦试金属板材等等)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导除聚集的静电。(10)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11)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救火时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器设备接触,以防危险。(12)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拭电气设施,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13)建筑行业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05)执行。4、触电急救方法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
8、作迅速、方法正确。(1)迅速脱离电源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电源。抢救触电者的首要步骤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插头拨掉,切断电源。要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关断的不是相线,并未真正切断电源。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线来切断电源。遇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过有关部门停电。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2)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
9、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力争在触电后1分钟内进行救治。(注一)注一:国内外一些资料表明,触电后在一分钟内进救治的,90以上有良好的效果,而超过12分钟再开始救治的,基本无救活的可能。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严禁打强心针。(注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使心脏恢复搏动功能,维持血液循环。注二:触电急救方法触电病人一般有以下四种症状,可分别给予正确的对症救治:I
10、、神志尚清醒,但心慌力乏,四肢麻木。该类病人一般只需将其扶到清凉通风之处休息,让其自然慢慢恢复。但要派专人照料护理,因为有的病人在几小时后会发生病变而突然死亡。II、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该类病人应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法可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清理口腔防堵塞,鼻孔朝天头后仰;贴嘴吹气胸扩张,放开口鼻换气畅。III、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或极微弱。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一般可以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6080次。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掌根用力向下压,压下突然收。IV、心跳、呼吸均已停止者。该类病人的危险性最大,抢救的难度
11、也最大。应该把以上两法同时使用,亦即采用“人工氧合”的方法。最好是两人一起抢救,如果仅有一人抢救时,应先吹气23次,再挤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二、机械安全技术各行各业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机械,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机械安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代替手工操作,能够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因为机械结构上有缺陷,组织布局不合理,操作时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可能发生事故。1、机械设备造成伤害事故的种类。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
12、伤害。主要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这类事故主要有:压伤,砸伤,挤伤;(3)刀具造成的伤害。刀具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在前两类伤害中,不再重复。但还应注意,在生产中刀具产生的碎屑也会造成伤害:烫伤。刚切下来的碎屑温度很高,可达600-700,容易造成烫伤;刺、割伤。各种金属碎屑都有锋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飞起的切屑可能伤害眼睛;(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打伤人;(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伤害。2、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不同的机械尤其是专业机械有其特殊的安全要求,这里只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1)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
13、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3)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时会发生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各种灯光信号,或各种警告标志牌等。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相互连锁装置。使某
14、一个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动作。(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的有以下几点: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裸露的地方。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局部照明灯应使用36伏的电压,禁止使用110或220伏电压。(5)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如下要求: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手轮在机动时应能与转轴脱开。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内。(6)机械设备的作业现
15、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7)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3、机械设备操作者的基本安全守则要避免工伤事故,不仅要求机械设备要符合安全要求,更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4)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使用,更不准将其拆除。(6)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得用手测量零部件,或进行润滑、清扫
16、杂物等。(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9)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三、起重安全技术在工厂里经常采用各种起重机械进行起重装卸工作,操作时稍有疏忽,极易发生事故。1、起重机械的类型起重机械可分为三类。(1)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滑车、电葫芦、卷扬机等。(2)起重机。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3)升降机。工厂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是桥式起重机。2、起重事故类型(1)失落事故:在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2)挤伤事
17、故:在起重作业中,作业人员被挤压在两个物体之间,造成的挤伤、压伤、击伤等人身伤亡事故;(3)坠落事故: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从起重机机体上高空处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4)触电事故: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遭受电击所发生的伤亡事故;(5)机毁事故:起重机机体因失去整体稳定性而发生倾翻翻倒,造成重机机体严重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事故;(6)其他事故:包括误操作事故、起重机之间的相互碰撞事故、安全装置失效事故、野蛮操作事故、偶然事故等。2、起重事故常见原因:(1)起重设备质量不好,强度不够;(2)没有保险装置和联锁装置,或者这些装置失灵;(3)没有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4)过道、扶梯、驾驶室和着陆台安装
18、不合理;(5)操纵时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6)对起重机及基辅助设备的使用状况缺乏认真检查,等等。3、起重机械的安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类:(1)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标准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起重机械必须设有关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电气防护性接零装置、端部止挡、缓冲器、联锁装置、夹轨钳、信号装置等。(2)严格检验和修理起重机机件,如钢丝绳、链条、吊钩、吊环和滚筒等,不能用的机件要立即更换。(3)建立和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规程。每台起重机都要详细记载它的规格、性能等有关技术资料,记载历次大修、中修情况,记
19、录起重机的重要性能的变化和重大事故的情况,以备考查。(4)起重机运行的时候,禁止任何人上下;也不能在运行中检修;禁止从一台桥式起重机跨到另一台桥式起重机上去;上下吊车要走专用梯子。(5)使用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时,起重机悬臂能够伸到的区域内不准站人,使用电磁起重机,应当规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不能有人。(6)起重机吊运时,应走吊运通道;不能从人头上越过,在吊运的东西上也不能站人,更不能对挂着的东西进行加工。(7)起吊的东西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停留时,在起吊物品下面要禁止一切人员站立或通过。4、起重机操作人员安全基本要求(1)起重机驾驶
20、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2)开车前,必须鸣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亦应给予断续铃声或报警。(3)按指挥信号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4)确认起重机上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电源断路装置上加锁或有标牌时,应由有关人员消除后,才可闭合主电源。(5)闭合主电源前,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置于零位。(6)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动作是否都正常。(7)在轨道上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当工作结束时,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当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对
21、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8)司机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接班的司机。四、厂内运输安全技术厂内运输是工厂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有关的事故统计,由于厂内运输而造成的重伤、死亡等工伤事故占工伤事故的30%左右。从伤亡的人员来看,受伤和死亡的人员,并非都是从事运输工作的人员。由此看来,厂内运输安全是涉及到每个职工的事。1、厂内运输事故的类别(1)运输工具、车辆有缺陷和故障,致使运行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2)道路、道口状况不良或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工伤事故。(3)工作现场不良,如照明度不足、障
22、碍物太多等,引起事故。(4)运输车辆上放置的货物位置不当或者捆绑不牢固所造成的事故。(5)从车辆上卸下的货物摆放不整齐,不牢靠或堆放太高,发生倾倒造成事故。(6)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通规则所造成的事故。(7)现场工作组织不善,指挥不当,发生事故。2、铁路运输安全要求在许多工厂厂区内铺设有铁路专用线。厂内专用铁路在运输中的安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职工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铁路专用线及其附属的设施,每个职工都应爱护,不得随便挪动其位置。(2)铁路专用线及其安全区域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3)通过铁路道口,一定要先了望,看清是否机车车辆通过,不得超车抢道。(4)禁止在铁路专用线上行走,更不允
23、许推车行走。(5)在铁路专用线上停有机车车辆时,严禁人员从两辆车辆中间通过,更不准从机车车辆的下方爬过铁路。(6)火车在装卸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附近停留。更不得在车门附近停留。3、汽车、汽车式铲车运输安全要求厂内大量的运输工作是由汽车来完成的。因此发生运输事故最多的也是汽车。对于汽车及汽车式铲车的运输,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事项:(1)驾驶汽车及汽车式铲车的人员,必须持有驾驶执照。驾驶电瓶式铲车的人员,也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2)汽车、汽车式铲车(含电瓶式铲车,下同)的各种机构零件,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严禁带故障运行。(3)汽车在厂内行驶速度,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
24、定。例如,在厂内道路上行驶,每小时不得超过20公里;出入厂区大门,每小时不得超过5公里。(4)装卸货物,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不得超载、超高。(5)汽车装载货物,如果有随车人员,应坐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不得坐在车箱侧板上或驾驶室顶上,也不得站在车门踏板上。(6)铲车在行驶上,无论是空载还是重载,其车铲距地面不得少于300毫米,但也不得高于300毫米。(7)铲车铲货物时,应先将货物垫起,然后起铲。货物放置要平稳,不得偏重和偏高,起铲后,还应将货物向后倾斜10-15,以增加稳定性。(8)铲车在铲货物时,无关人员不得靠近,特别是当货物升起后,其下方严禁有人站立和通过。(9)严禁任何人站在铲车或铲车的货物上
25、随车行驶,也不得站在铲车车门上随车行驶。4、电瓶运输安全要求(1)电瓶车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方可独立操作。(2)电瓶车在厂区内的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0公里,转向时,出入厂工区和车间大门以及在车间内行驶的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5公里。(3)电瓶车不得超负荷装载。装载货物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2米,宽度不得超过电瓶车底盘的两侧外廓各200毫米,伸出车身的长度不得超过500毫米,且不得拖在地面上运走。(4)电瓶车运送的货物必须放置平稳,必要时应用绳索绑牢。(5)电瓶车在进入厂房内部,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时严禁乘人。(6)乘坐电瓶车人员,一定要坐稳,不得将腿、脚
26、和身躯伸出车箱外。(7)电瓶车不允许驶过距机床、管道、炉子和其他设备小于0.5米处,以及不好的道路或照明度不足的场所。5、人力车和自行车运输安全要求工厂内除了采用各种机动车辆运输外,还采用手推车、三轮车等人力车进行运输。此外许多职工还骑自行车在厂区道路上行驶。因此,必须注意如下安全事项:(1)手推车的结构要坚固可靠,车体下部应装有停放叉架,以使装卸时保持车体平衡,防止降辕撬起打伤人员;无支架的手推车,在装卸货物时,要有人扶住车把,保持车体平衡。(2)三轮车的结构应牢固可靠,必须装设刹车机构和车铃;传动的链条须装设防护罩。三轮车装载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重或偏重,应放置平稳;行驶速度不得过快,更不允
27、许与机动车辆抢道。(3)自行车一定要有车铃、刹车、链条防护罩等安全装置。(4)在厂区道路上骑自行车,严禁带人、双撒把,或速度过快。更不得尾随机动车辆与机动车辆抢道。(5)在厂房内严禁骑自行车。6、为减少因厂内机动车辆管理、操作与维修保养不善而引起的伤亡事故,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除应注意以上几方面外,必须遵照劳动部颁布的1995161号文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五、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在工厂里,防火防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一旦发生火、爆炸事故,会给职工、工厂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不仅要求工厂各级领导和从事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工艺的职工做好防火防爆工作,也要求每个职工都应做好这项工作。每
28、个职工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的安全基础知识。1、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行业的性质、引起事故的条件等因素不同,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类型也不相同,但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1)吸烟引起的事故。(2)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有些工作需要在生产现场云动用明火,因管理不当引起事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会产生静电。例如,用汽油洗涤、皮带在皮带轮上旋转磨擦、油槽在行走时油类在容槽内晃动等,都能产生静电。人们穿的化纤服装,在与人体摩擦时也能产生静电。(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
29、故。例如,超负荷使用电气设施,引起电流过大;电气设施的绝缘破损、老化;电气设施安装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等。(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例如煤堆的自燃,废油布等堆积起来引来引起的自燃等。(7)雷击引起的事故。雷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它能产生高温和高热,引起火灾爆炸。(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带故障运行或管理不善,引起事故。2、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燃烧必须同时具有下列三个条件:有可燃物质。不论固体、液体或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质。有些可燃物质是由单一的元素组成的,如碳、氢、硫、钾等;还有些可燃物质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苯、丙酮、乙
30、炔等。有助燃物质。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气)、氢气、及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构能等都可起到火源的作用。如明光、撞击、电火花、炽热物体、自然发热、聚焦的日光、金属钠遇水产生化学能,会自动燃烧、爆炸等。上述燃烧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即燃烧的发生,除了必须有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同时存在之外,还必须要有导致着火的火源。(2)防火的基本措施消除着火源:如安装防爆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隔离和控制温度等;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
31、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隔绝空气: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储存,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3、防止爆炸的基本措施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构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1)化学性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且在爆炸极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性混合物有火源的作用。对于任何一种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性混合物有火源的作用。对于任何一种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性混合物,都有一个最小引燃能量,低于这个能量,混合物就不会发生爆炸。(2)防爆的基本措施防止化学性爆炸3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是预防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
32、基本理论。通过充入惰性介质,排除容器或设备管道中的可燃物防止开成爆炸的基本理论。防止可燃物的泄漏,特别是大量泄漏。严格控制系统的含氧量,使其降到某一临界值(氧限值或极限含氧量)以下。采取监测措施,安装报警装置。消除火源。4、消除静电的基本措施由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在生产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因此静电是火灾爆炸的重大隐患,应当引起注意。(1)静电的产生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大多数静电是由于不同物质的接触或分离或相互摩擦而产生的。例如,生产工艺中的挤压、切割、搅拌、喷溅、过滤等都会产生静电。(2)消除静电的基本措施静电接地。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增湿。提高空气的湿度以消除静电荷的积累;加抗静电添加剂。
33、采用此方法时,应以不影响性能为原则,还应注意防止某些添加剂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静电中和器。工艺控制法。指从工艺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5、灭火措施(1)报警(2)限制火灾和爆炸蔓延一旦发生火灾,应防止形成新的燃烧条件,防止火灾蔓延,如设置防火装置、在车间或仓库里筑防火墙或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等。(3)灭火方法窒息法:即隔绝空气,使可燃物质无法获得氧气而停止燃烧;冷却法:即降低着火物质温度,使之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燃烧的物质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源孤立,火势不能蔓延。灭火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才能将火灾迅速扑灭。六、锅炉、压
34、力容器安全技术1、锅炉广泛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给工业生产带来许多好处。但由于这种设备的特性,极易发生爆炸事故,必须密切注意锅炉安全进行。(1)锅炉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锅炉结构不合理,材质不符合要求,焊接质量不好,受压元件强度不够,以及其他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锅炉使用与管理中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设备失修、超过检验周期,没有进行定期检验;操作人员不懂技术;无水质处理设施,或水质处理不好,其他运行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原因;锅炉安全附件不全不灵;锅炉安装、改造、检修质量不好,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2)锅炉的安全运行与管理锅炉性能的好坏,要在运行使用中体现出来。锅炉的各种事故,大都是在运行使用当中
35、发生的。运行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锅炉的经济效率,而且影响锅炉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锅炉启动与停炉锅炉启动:检查准备,上水,烘炉,煮炉点火与升压,暖管与并汽;点火升压阶段:防止炉膛爆炸,控制升温升压速度,严密监视和调整指示仪表,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冷却;停炉:停炉操作应该按规定的次序进行。锅炉正常运行中的监督调整随时进行调节,保证锅炉负荷和蒸发量、蒸汽参数等运行指标;监督调节锅炉水位,使锅炉水位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通过压力表及压力自动调节装置,严密监视和调节汽压,使压力保持稳定;调节汽温,防止汽温过高或过低;监督调节燃烧,使燃烧情况正常;及时排污和吹灰;严格执行锅炉运行管理制度;搞好锅炉停炉
36、保养。2、压力容器(1)压力容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压力容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成以下几点:设计方面。压力容器设计不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采用一些不合理的设计结构;制造方面。粗制滥造,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等焊接缺陷,焊缝布置不当等;安装方面。现场安装时,由于现场条件较差,焊条未烘干就施焊或强力组装等;使用方面。不按工艺要求的程度开停车。操作人员不懂专业技术等;检验、修理方面。不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容器超期服役,擅自修理,容器结构和用途等;安全附件不完善。失去灵、准、稳;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混乱。不重视安全生产、无视国家技术法规、无严格的规
37、章制度可循、违章指挥等。(2)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有关容器的结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有关纪录;压力容器操作人员须取得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对工作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实行压力容器安全操作挂牌制度和采用机械连锁机构,防止误操作。检查减压阀失灵与否。装料时避免过急过量,液化气体严禁超量装载,并防止意外受热等。随时检查安全附件运行情况。压力容器要平稳操作。压力容器开始加载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突然上升。高温容器或
38、工作温度低于的容器,加热或冷却都应缓慢进行。尽量避免操作中压力的频繁和大幅度波动。七、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1)生产的流动性。施工地点的变化。建筑施工队伍随建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移动;操作场所的变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随施工部位的不同而移动;(2)建筑物形式多样。建筑物因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用途不同,工程的结构造型和材料不同,施工方法必将随之变化。(3)施工技术复杂。使用的物资和设备种类繁多,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4)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5)机械化程度低,仍然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以上这些行业特点,使建筑施工行业的
39、不安全因素更多一些,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比其他业更为复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劳动安全。、建筑施工行业常见的事故,主要是五大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土方开挖,模板支撑及墙体等坍塌、塌落;临时设施和机电设备移动频繁,造成倾覆、损坏等机械伤害;使用各类机电设备等引起人员触电。、按国家有关施工安全法规和行业有关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施工现场工人在施工中应遵守以下各项:(1)施工现场参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学徒工、实习工、代培人员民工)、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架子工、信号工、电工、焊工、司炉工、爆破工、起重机司机、打桩机司机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必
40、须经过专门训练,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施工现场严禁无证作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距地面2米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栏杆、档板或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要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要悬挂
41、“危险”或“禁止通行”牌。夜间设红灯示警;工地行驶斗车、小平车的轨道坡度不得大于。铁轨终点应有车挡,车辆的制动闸和挂钩要完好可靠;坑槽施工,应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疏松或支撑走动,要随时采取加固措施。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施工机械距坑边距离。往坑槽运材料,应用信号联系;调配酸溶液,应先将酸缓慢地注入水中,搅拌均匀。严禁将水倒入酸中。贮存酸液的容器应加盖和设有标志。(2)机电设备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安设防护装置;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
42、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行中修理;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试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组织实施。在架空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不能停电时,应有隔离防护措施。起重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将起重臂落下。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等与
43、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下表规定:输电线路电压1千伏以下120千伏35110千伏154千伏220千伏允许与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米)1.52456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潮湿场所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受压容器应有安全阀、压力表,并避免暴晒、碰撞;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非操作人员不准进入X光射线探伤作业区;对从事腐蚀、粉尘、放射性和有毒作业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体检;(3)高空作业从事高空作业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
44、,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高空企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送物件禁止抛掷;遇有恶劣气候(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60-70度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监护或设置围栏;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桁条、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和作业。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除指派的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
45、臂、绳索和随同运料的吊蓝、吊装物上下。(4)季节施工暴雨台风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高层建筑、烟囱、水塔的脚手架及易燃、易燃仓库和塔吊、打桩机等机械,应设临时避雷设备,对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设施;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夏季作业应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降温措施;冬季施工使用煤炭取暖,应符合防火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第二部分 劳动卫生基础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影响劳动者的健康,扰乱或
46、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人体组织器官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工厂应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控制职业危害。一、职业危害与职业病1、职业危害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要能受到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对于这些不良因素未能消除或预防,使这些不良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这种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称为职业危害因素。(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劳动过程有关职业危害因素;与作业场业的卫生技术条件不良或生产工艺设备缺陷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
47、。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氯气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砂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棉尘、金属粉尘)等;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性疾病最为多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包括不良的气象条件(如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高气压、低气压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及、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电磁场、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生产性噪声;振动等等;生物因素:某些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劳动组织或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或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等;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健康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