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七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七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 / 5 南京市高淳区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 3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 30分)1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 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A. 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种植水稻的是A. 元谋人 B.北京人C. 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居住在如右图所示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半坡人 D. 河姆渡人4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
2、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尧 B炎帝 C舜 D黄帝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A. 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 夸父逐日6启继承父位,标志着哪一制度开始了A. 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7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A.2000 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8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9右图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实行A禅让制B世袭制 C 郡县制 D分
3、封制10 2018 年 3 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1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 楚庄王12“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A. 马陵之站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13下列史实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城濮之战武王伐纣商汤
4、灭夏长平之战A B C D14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2 - / 5 15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A. 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16以下商鞅变法内容中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是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
5、人,免除劳役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 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9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A韩非子 B 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 论语20“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A孙子兵法 B论语 C道德经 D孟子21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
6、是A. 庄子 B.墨子 C.孟子 D.韩非子2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24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 夏朝 B. 周朝 C.秦朝 D.汉朝25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在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 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26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7、A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汉朝27“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28“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右图中的事件爆发的地点是A大泽乡 B沛县 C陈 D渔阳2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 春秋和战国 B. 战国和三国 C.秦初和汉初 D.秦和春秋30“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8、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3 - / 5 第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二、非选择题(30 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1( 8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请认真阅读下列“大变革的时代”示意图,将其中的空格补充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和感悟升华。(1)将上述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4 分) A B C D(2)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见解,并相互辩论,形成了什么学术繁荣局面?(1 分)上述学术局面中,哪一学派的思想深得秦国
9、国君的赏识,成为秦国C 变法的指导思想?秦国C变法中的哪项措施使私田合法化?(2分)(3)感悟升华: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探究,你得到什么样的认识?(1 分)32(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李冰修筑A生产力发展私田出现奴隶主B 奴隶农民新
10、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形成变法运动以秦国的 C 变法效果最显著。 D 制度确立起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4 - / 5 (1)根据材料一,“兼爱”“非攻”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思想实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 分)33(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
11、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臣等请陛下分封诸位皇子为王。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至于皇子和众位功臣,国家从赋税中拿出钱财重重给予赏赐就可以了。周青臣说:把诸侯国变成郡县,人人都可安居乐业,避免战争祸患,皇帝的江山可以传之万世。淳于越说:殷、周王国绵延千余年,是因为将王室的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国作为依靠,若废分封,置郡县,一旦发生大臣篡权之事,将无以自救。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意见。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
12、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1)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如果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划上“”。(5 分)秦朝统一后,国家应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人们持不同意见。()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秦朝建立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2)材料二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
13、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3 分)(3)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 分)(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2 分)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开卷,满分60 分) 13 年 11 月第卷选择题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B D C D A B C B D B A D A A B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D A C D A C B C C D C B A D 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14、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5 - / 5 第卷非选择题31( 8 分)(1)A 都江堰 B 地主 C商鞅 D 封建(4 分)(2)百家争鸣(1 分)法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 分)(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潮流)的改革或变法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1 分)32( 10 分)(1)墨家学派;墨子或墨翟(2 分)儒家学派;“仁”(强调人格和协调人际关系)(2 分)(2)焚书坑儒( 2 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 分);(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 分)。33( 12 分)(1);。(5 分)(2)秦始皇(嬴政)。(1 分)不一样,李白的情感是褒扬(1 分),胡曾的情感却是贬责(1分)。(3)秦朝为了抗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 分)(4)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