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高三的语文学习会越来越惊慌,这时要抓紧时间去复习好自己的语文,尽可能地提高高考的语文成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举荐关于历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参阅。 高三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语文真题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志向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
2、风得意的封建宠儿经常以竹来相互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给予竹以人的品行,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唯恐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hellip;hellip;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躲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
3、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振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尽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立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肩廌(zhigrave;)、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行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
4、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mdash;mdash;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给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憧憬。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观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起先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
5、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行给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敬重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给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今,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行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竹子成
6、为君子贤人等志向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给予竹以人的品行,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给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憧憬。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躲
7、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尽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立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行给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
8、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亲慈子孝”、“敬重长者”等伦理规范给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坚固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报燕王书 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9、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胜利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来宾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lsquo;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rsquo;臣曰:lsquo;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rsquo;先王曰:lsquo;善!rsquo;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
10、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
11、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middot;报燕王书)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报:回复 B.不以官随其爱 爱:喜爱的人 C.擢之乎来宾之中 擢:提拔 D.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 寐:睡觉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察能而授官者 人不知而不愠 B.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
12、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亦犹今之视昔 C.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其若是,孰能御之 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 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毅怕惠王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写了这封信,书信词真情切,富有感染力。 B.乐毅认为圣明国君是“功立而不废”,而“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含蓄表达对贤圣之君及“蚤知之士”的景仰,实则含蓄指责燕惠王。 C.乐毅得燕昭王之恩遇,但却不为燕惠王所赏识。惠王取代其兵权,还有加害责难之意,故乐毅愤而奔赵,欲说赵伐燕。 D.本文铺张排比,气概不凡,同时也运用对偶修辞,阐释了君臣正道、用人原则、功名俸禄等原则问题
13、,可谓遣辞精当婉曲,柔中带刚。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5分) 译文: (2)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 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8.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
14、写出浮桥的特点的?(5分) 9.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详细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