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介绍江苏概况的导游词合集 江苏是个古风深厚的城市,许多游客都将它列为想“心中最想去旅游的城市之一”。下面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江苏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苏导游词1 甪直历来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之称。“五湖之厅”是指它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北望阳澄湖。“六泽之冲”是说它有吴淞江、清小港、界浦、张陵港、东塘和大直港六条流道。甪直境内水流纵横,桥梁密布,贴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镇貌古朴,风情幽逸。 甪直,地处苏州城东南25公里.北够吴淞江,南临临澄湖,西接苏新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这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对江
2、苏省苏州市甪直的高度评价和赞誉甪直作为神州水乡古镇的佼佼者,的确名副其实,它具有2520_年的文明历史。特殊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称赞不已。 当人们来到甪直,许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直”原委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难,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25
3、00多年历史的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古镇甪直丰富绚丽的文化,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水是古镇的灵魂。甪直地处太湖流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典型,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在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历史上曾横架着形式多异的江南小桥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闲逛古镇,领会小镇风光。欣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甪直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物众多,人文景观棋布。镇内的千
4、年古刹保圣寺建于公元520_年,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寺内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先生毕业灵性的半堂泥塑罗汉更是国之珍宝。“叶圣陶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化基地。除些之外,更有万盛米行、沈宅、水乡农具博物馆、萧芳芳演艺馆、王韬纪念馆、出土文物馆等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让您在充分领会江南水乡风情的同时。更多的体会小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甪直水乡服饰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奇葩: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据裾裙、着绣花鞋。曾经,这是甪直农村妇女劳动时的一般装束。如今,正成为诠释甪直水乡特色和水乡文化的重要符号,穿着这样的服饰走在古镇上。也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流淌风景。 江苏导游词2 山
5、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 七里山塘 唐宝历二年(820_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 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旧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七里山塘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闹市区(类似南京的夫子庙),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
6、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终于复原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
7、善桥等。 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从前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苏州山塘街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据传闻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建。古城苏州是闻名的江南水乡,城内水港交织,街衢纵横,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云:君
8、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地位仅次于观前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因其历史有1100多年;二是格局最具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三是它与很多名人、名事相关。山塘街一头连接苏州繁华商业区阊门,一头连着花农聚集的虎丘镇和名胜虎丘山,自唐代以来它始终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处。 以半塘桥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以市井胜。从起点阊门渡僧桥起至半塘桥,商铺鳞次栉比; 北段以风景胜,从半塘桥至虎丘山门,水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阴,颇有野趣。 目前的山塘老街从渡僧桥到广济桥段共360米长,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堪称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
9、口。有民歌颂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街区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黄天源、五芳斋、绿杨馄饨店,也有艺术家的工作室,还有刺绣、紫檀木雕、石雕、玉雕、蓝印花布等传统工艺品前店后坊式的店铺,尽展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别魅力。 小镇是漂亮的,七里山塘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 自古山塘街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于是,我和爸爸在金秋十月来到这个漂亮的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塘街几个大字,再往里走沿街摆着许多特色的小店铺,叫卖客人,很是喧闹。 走着走着来到了白居易纪念馆。我一边参观,爸爸一边告知我:唐宝历二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
10、便利苏州的水路交通,开凿了一条起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我不禁感叹:白居易真是一位宏大的人。 走在一块块青砖铺成的小路上,放眼望去两旁是各种纪念品的店铺,有小巧玲珑的草包,各色的糖果糕点,丝巾和旗袍 在喧闹的街道旁是一条蜿蜒的小河,两旁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洒着金色的阳光,几座古老的石桥横在小河的中心,桥上的石狮子活灵活现,几条小木船停靠在岸边。 山塘街果真是名副其实,真是个漂亮的小镇!,是开发的新景点。 虽然往日的繁华难以复制,但经过政府的努力,终于复原了一条小河,几座弯月般的石桥,和两岸各一片白墙灰瓦的古宅。我们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河边的宅院都依次挂出
11、红灯笼,红色的灯火同拱桥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里,轻轻地荡漾着,让你不由得一声轻叹:这就是苏州。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家家户户前街后河,河上小船来往如梭,街上店铺林立。横跨河上的古桥有7座:山塘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星桥、彩云桥(又名半塘桥)、普济桥、望山桥(曾名便山桥)和西山庙桥,竖贯堤上的古桥有8座:白姆桥、毛家桥、桐桥(曾名洞桥、胜安桥)、白公桥、青山桥、绿水桥、斟酌桥和万点桥,而对岸竖贯之桥也是八座,有同善桥(小普济桥)、引善桥等。 其中山塘桥、彩云桥、便山桥和洞桥四座桥建于宋代以前。 其中通贵桥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的府第。星桥是从前商业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庙桥南
12、北两堍分别是花神庙和西山庙。而斟酌桥是山塘河、东山浜、野芳浜的交汇处,是当年画舫云集的所在,桥东堍的花园弄花香袭人,有不少诗词赞美斟酌桥畔的风光,例如:斟酌桥头花草香,画船载酒醉斜阳。桥边水作鹅黄色,也逐笙歌过半塘。、半塘春水绿如渑,赢得桥留斟酌名。桥外酒帘轻扬处,画船箫鼓正酣声。 江苏导游词3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很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闻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找寻有关胜迹和传闻。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
13、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著名于世。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楚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像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
14、,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美景色。 从北固山中峰南麓登山,过气象台,沿山脊北行至清晖亭。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致图案,造型新颖,生动逼真。 自清晖亭往北,在甘露寺东侧山坡的墙壁上,嵌有一块条石,上镌“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为梁武帝所书。条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
15、门上,镌有“南徐净域”题额。东晋时改镇江为徐州,故名“南徐”。 穿过拱门,即抵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相传这里是刘备招亲之处,京剧龙凤呈祥即以此为背景。其实古甘露寺建于梁代,原在山下,至唐李德裕始改建于山上。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据说明清时为其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过行宫,留有御碑,是我国古代闻名的古刹之一。传为孙、刘并肩赛马的“溜马涧”。甘露寺后面的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此楼二层,面对大江,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 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在楼额之上。宋元以来,历代
16、文人名士,达官显贵,在此诗酒唱和,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和陆游等,都曾留下很多闻名的诗作。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眼帘。 多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闻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于刘备招亲的种.种传闻,今日的北固山已成为到镇江旅游的挚友们不行不到的一个热门景点。 江苏导游词4 大家看到的牌楼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
17、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由原全国人大的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题写。 走过三元桥,我们就进人了具有一千多年建镇史的同里古镇区。依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宋改为同。旧名富士,以其名太侈,乃析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闻。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饶,人们安家立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即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很多地方粮食歉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着急万分。便请
18、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支配。 转瞬十天限期已到,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恭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说明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士,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察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上”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支配?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
19、“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了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今日,我给大家讲解同里的一园二堂三桥,请各位随我一起找寻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同里古镇布局别出心裁,市河如网,小桥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并拥有大量的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因此在1982年就有幸成为江苏省文物爱护镇。 现在,我们来到了被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殊让他称心满足的和最吸引人的去处,这就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名单的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生于1838年,26岁时到安徽
20、投靠巡抚乔松年,并在前敌营务处任职。因作战有功,先后担当记名盐运史、候补道布政使,并兼淮北平厘局及凤阳钞关等职。光绪五年(1879年)始任凤颖六泗兵备道,筑城垣,治驿路,建桥梁,开船塘及设育婴堂、戒烟局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光绪十一年(1885年)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立了退思园。 退思园占地九亩八分,因为地形所限,不能由南向北纵深发展,所以在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的奇妙设计下,退思园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新奇格式。 宅分为内宅和外宅,外宅有轿厅、茶厅以及正厅三进。我们现在位于茶厅,刚才进园时走过的是轿厅。轿厅和茶厅是停轿及接待
21、一般客人所用的场所,假如遇上主子家的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有贵宾造访,园主必放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各位都是同里人民尊贵的客人,请走正厅大门入内。从厅内陈设可以看出,正厅的接待规格要明显高于茶厅,平常正厅大门关闭时,只能从陪弄出入。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内宅。内宅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主子任兰生,因为长期在安徽生活,所以建立了别具徽州特色的大走马楼,使各位能在这里见到江南少有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要建两个楼梯呢?东西两侧的楼廊既遮阳、避风、挡雨雪,又便利主仆上下楼时避让,一举多得。 大家看这两扇与退思园一样年龄的门。大门内木外砖,看似笨重,其实作用不小。谁能猜出它的作用吗?砖木结构,青砖能防火,门上
22、闩后可防盗。现在我们来到宅之尾,园之序的中庭。 中庭设计围绕“待客”两字绽开。与漏窗陪弄相接隐去船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忱的主子家。再看旱船两旁,右侧是园主任兰生亲自栽种的广玉兰,左侧这棵白玉兰是修复退思园时移栽的,玉兰树是春天开花较早的植物,所以它象征春景。那么为什么要种玉兰树,而不是种桃树或其他在春天开花的树种呢?一是园主名字叫兰生,既为兰生,就不行无“兰”。二是玉兰寄意“金玉”,玉兰飘香意为金玉满堂。“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假如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要作多日盘桓,坐春望月楼既可四季望月,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使客人不觉客居异乡。岁寒居是主子
23、在岁暮风雪之时,与知己围炉品茗论诗之所。因为园主被革职回乡而建园,经营多年的仕途毁于一旦,所幸好友左宗棠和彭玉麟的鼎力相助,才未被慈禧要了脑袋。因此,主子将自己与左、彭两人誉为岁寒三友。透过花窗,可见清幽的腊梅,坚毅的苍松和神秀的翠竹。浑然天成的“岁寒三友图”,使主客共叙的品位得到提升。 菰雨生凉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取意于彭玉麟题西湖三潭印月联句:“凉风生菰叶,细雨落平波。”隔屏正中的镜子是园主之子任传薪从德国带回,置身镜前香妃榻上如同沐浴湖水之中,顿生凉意。“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祥瑞声”的楹联,也是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对园主任兰生的劝诫。 天桥北侧,耸立一块独体太湖巨石,形着驻足老人,
24、故称老人峰。老人峰巅有灵壁石,酷似昂首寿龟,神形兼备。灵壁石原产地在楚霸王爱妾虞姬故里的安徽灵壁,俗称美人石。一般常见的灵壁石体积不大,而这块灵壁石体积硕大,非常罕见,它与太湖石自成一体,完美无缺。在闹红一舸石舫后的九曲回廊处,有九扇纹饰各异的漏窗,漏窗上嵌有取意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诗句的石鼓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道出了退思园建筑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和表现自然的超群艺术。因而灵壁石、石鼓文漏窗纹饰和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合称退思园三宝。 退思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堪称江南园林经典,因为它同时具备了琴棋书画、春夏秋冬八景。其中的琴棋书画四景指的是琴房
25、、眠云亭、辛台、览胜阁。 请大家留意一下在退思草堂西后侧的揽胜阁,揽胜阁与坐春望月楼相连悬挑在花园西北角,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可使来宾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满园景色,又能按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要求顺乎自然地将男女分开。轻推花窗,窗外美景如画呈现眼前。它在成为全园制高点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北墙与西墙之间的呆板死角,使整个建筑布局有了动感。 我们再说春夏秋冬四景。春景是“坐春望月”,夏景是“菰雨生凉”,冬景是“岁寒三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秋景“天香秋满”所在。大家请看,这里遍植丛桂,每当桂花飘香之时,馥郁芳香,盈室绕阶,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觉秋高气爽。若在清风
26、明月之夜,邀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赏花,更是使人心旷神恰。 从进园以来我们始终在感受着退思园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在结束退思园的巡游之前,请大家关注自己脚下,我们现在所踩的是一块福地。请看,中间的“寿”字,隐意长命百岁,四周五只蝙蝠隐意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五福,华蜜之福。五福捧寿,有寿有福,围绕福寿转一转,福寿双全轮回转。有爱好的挚友不妨绕“福寿”一圈,再随我出退思园。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贴水园而著称于世,同时因为设计者袁龙继承了明代闻名的造园大师、园冶作者计成的造园艺术,使得退思国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杰出作品而得到世人的关注。1986年,美国纽约市以退思园为蓝本在该市斯坦
27、顿岛植物园建立了一座江南庭院,取名“退思庄”。可见退思园已不是同里人的退思园,而是全世界的退思园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中心。不知大家对“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所概括的江南水乡特征有什么样的感性相识?大家只要留意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那造型各异、散于各处的古朴中透着精神的桥梁,还有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面水或依水的民宅,或许就会像余秋雨先生那样有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心愿。 是崇本堂,整个建筑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纵深发展。从沿街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到下房共分五进,从正厅到后楼,建筑里前低后高结构,民间称之为“连升三级”,是江南宅园纵深扩
28、展的范例,它的好用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 同里古镇以三多著名,一是桥多,全镇有49座风格迥异的石桥。最古老的桥是建于南宋宝佑年间的思本桥,距今虽有七百多年,但仍巍然矗立。二是名人多,从宋朝到清朝嘉庆年间,共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0多人,如元代进士、翰林承旨徐纯夫,明代闻名造园家计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近代闻名教化家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三是深宅大院、私家园林多。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柳亚子先生早年生活过的嘉荫堂,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去参观。 嘉荫堂旧称柳宅,主子柳炳南是闻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的亲戚。因经营油坊有方,发迹后从北厍迁到同里,花了两万两白银于1922年建起了
29、嘉荫堂,堂内各处建筑都有非常精细的雕刻,有肯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先看正厅,厅内高大宽敞,颇有几分侯门气派。因为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所以正厅也被俗称为纱帽厅,大家可以数一下,帽翅上一共刻着八幅三国演义戏文透雕,有古城会、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再请看,五架梁正中雕刻着八骏图,梁的两端刻有凤穿牡丹,凤即凤凰,又称祥瑞鸟,牡丹又叫富贵花,凤穿牡丹隐意富贵祥瑞。梁底的两幅图案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称心如意和必定中学,以图会意,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清水砖雕门楼,大家已经留意到门楼上枋的浅浮雕图案与刚才庭院地
30、上的图案一样。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这一组图案叫做“暗八仙”,八仙即民间传闻中的八位仙人,所谓“暗八仙”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物似见人。上面的每一种图案分别代表一位神仙。如葫芦指铁拐李,宝剑指吕纯阳,朝板指曹国舅,笛子指韩湘子,鱼鼓指张果老,荷花指何仙姑,花蓝指蓝采和,扇子指汉钟离。将“暗八仙”放在上枋,是暗喻做生意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字牌上“厚道传家”四字则是主子希望后人将恳切和宽容的待人之道世代相传。下枋中心部位的“福禄寿”深浮雕,是祈盼将来生活能够三星高照。整个门楼砖雕简洁朴实,寓意丰富,能够使人产生美妙联想。 在结束今日的讲解之前,请大家一起到明清街去走走。明清街因街道两旁建筑为明清风格而
31、得名。1983年谢铁骊导演以崇本堂为主场景,以明清街、三桥景区为外景地,拍摄了包氏父子。从今同里古镇就成为众多影视导演心目中的自然摄影棚。1999年4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将同里古镇指定为影视摄制基地。 在这条街上,店家销售的大多为旅游纪念品和旅游食品,最富有同里特色的旅游食品有状元蹄、腌菜苋、闵饼、芡实、小熏鱼以及各种精致糕点等。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当然,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购买时请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 江苏导游词5 各位挚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古典园林留园。留园属于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最初是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地东园。徐泰时曾任工部营缮郎中,参加营造
32、万历滴地寿宫,即十三陵中地定陵。范仲淹地后代范允临是他地女婿。他为人耿直,终因得罪权贵,被弹劾回乡。由于长期在朝为官,他深感身心乏累,因此回到苏州后,便不问正事,每天在自己地园中赏花弄草,吟风诵月,在自然地空间中尽情地复苏着早已受到扼制地心灵。到了明清之际,东圆已渐渐荒废。到清乾隆年间,该园归吴县人刘蓉峰全部。他特别宠爱此园,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扩建,同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将园名该为寒碧庄。但由于园主姓刘,所以民间俗称为“刘园”。咸丰年间,苏州阊门外遭兵燹,园子四周街巷宅屋几乎毁尽,只有该园幸存下来。 自抗日斗争到一九四九年苏州解放,留园遭遇了很大地破坏,园内建筑几成废墟。一_三年
33、苏州市人民政府对留园进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园重现丰采。一就六一年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地颐和园以及承德地避暑山庄一起,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被首批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因此这四个古典园林也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七年,苏州古典园林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留园就是首批四个典型例证之一。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典型例证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让我们从这门厅起先,到园中去细细品位一番吧。 首先请大家回头看一下刚刚进来地这扇黑漆大门,很不起眼。大家是否会想留园地主子为什么有钱造如此精致园林,却不把大门装修得豪华、气派一点呢?莫非是买得起马,置不起马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地。刚才已经讲过
34、,我们苏州地园林,许多都是辞官引退后回乡地官僚所建地私家花园。他们本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地世俗应酬,而喜爱闭门谢客,独自由自己地园中玩石赏月,经营花草,以重归自然、寄情山水地隐士理念来追求一种隐居地生活。基于这种生活理念,苏州地私家园林均无气派惹眼地高大门楼,其正门都力求淡化、简洁,以求接近一般民居。 再请大家看这门厅正中屏门上嵌地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地。在全景图地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地地位。这是由当代闻名版本书目学家,前上海
35、图书馆馆长顾延龙先生所题写地。在全景图屏门背面刻有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择,吴进贤所书地留园记。 【门厅与桥厅间地东侧长廊】 各位现在看到院子里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上面刻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地“世界遗产”标识。他是留园于1997年12月被批准作为苏州古典园林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典型例证后,于1998年立地。 【长廊中部蟹眼天井处】 这两方小小地露天空间,苏州人称之为天井。由于他们面积太小,所以人们称之为“蟹眼天井”。这两方蟹眼天井在这里主要是为了采光而设计地。为了避开造景上地单调,在其下方各置一棕竹盆栽,以次丰富了此处地景观内容。 【“长留天地间”南院】 来到这里,请大家看这个长方形地小院。
36、由于庭院面积有限,不能大范围地造景,所以造园者就充分利用南面这堵高高地粉墙,来为游人设计了一幅立体地“国画”。这里布置了湖石,种上了金桂和玉兰。除了寓意“金玉满堂”外,正是一幅以粉墙为纸,花石为绘地立体国画地画境。 【“长留天地间”东侧大空窗旁】 各位请看这扇窗。这是一扇没有任何图案设计地单纯地长方形漏窗,这种特别地漏窗也叫空窗。此处假如没有这扇空窗地话,那么这里地采光就不足,就会显得昏暗。所以说,这扇空窗设计地主要目地是为了采光。和前面讲过地蟹眼天井同样道理。园林建筑哪怕是一扇门一扇窗在建筑设计时,肯定得考虑其造景功能。所以为了避开空窗地单调,就利用了植物盆栽来衬托它,使他在具有采光地同时,
37、形成了一幅生动地立体地画面,此可谓一箭双雕。 再请大家看这门楣上地砖刻门额“长留天地间”这几个字。这是篆刻书法,是元代周伯琦(字伯温)所写地,寓意留园这一精致高雅地古典园林能永久地保留下去,但愿我们大家都能不辜负先人地期望,爱护好我们地文化遗产。 来到这里,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条长长地走廊,这条长廊虽有数十米长,然而造园者奇妙地使廊、屋相接,并且在比较封闭地暗处设计了“蟹眼天井”来采光,用富于改变地建筑技巧使廊在空间上产生出了明与暗大与小地对比,另游人在不断改变地空间中,观赏着各种布置独到地园林小品,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这段长廊。另外,从园林审美方面来看,这段长廊相对于秀美地中部远景来说
38、,大有一种“欲扬先抑”地审美效果。因此,这段长廊不仅被园林专家评定定为“留园三大名廊”之首,而且在整个苏州古典园林地廊形建筑中也有一处佳例。 【六扇花窗处】 穿过了“长留天地间”门洞,我们看到前面地粉墙上有六扇窗图案,因此漏窗也俗称“花窗”。在便于通风和采光地同时,可使窗外地景色,若隐若现地透过来,因此,花窗在园林建设中长作为透景,或者叫漏景之用。此处六扇花窗将中部景色半遮半掩地透了出来,使人隐隐可见,从而激发起游人地游兴,催人急于进园去领会窗外那片胜景。同时,从花窗中透出地园景,随着游人脚步地移动而不断地发生改变,这就是古典园林观赏中地所谓“移步换景”之妙。 当然,在通风采光和透镜地同时,花
39、窗本身地花格图案在园林造景中,也起到了很好地丰富墙面审美内容地效果。另外,在不同地光影照耀下,花窗地花格会呈现出各种多姿多彩地落影,为古朴地园林平添了几份活泼地生气。 我们现在请大家看南面地这堵白墙。墙根处有一明式青石花坛。上面有山茶,旁边植有翠柳,花开之时,红点缀缀,生气勃勃。花坛上方白墙上嵌有“古木交柯”砖额一方。花坛上原有古柏、女贞两棵古树,枝接交织,苍劲虬曲,给人以高洁坚毅之感。“古木交柯”就是指古柏、女贞交柯连理之意。 【绿荫轩】 这里是以赏留园春景为佳地绿荫轩。这是一个小巧雅致地临水敞轩。它地西面原有一棵三百多年地青枫树,而东面又有榉树遮日,因此以“绿荫”为轩名,轩内扁额上“绿荫”
40、两字,是闻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先生地弟子,当代书画家王个移所书。轩南墙壁上嵌有“华步小筑”石额一方。“华”,即“花”;“步”通“埠”。留园北面有山塘河通向“吴中第一名胜”虎丘。虎丘自明清以来就以出产茉莉花,玳玳花等珍贵花木而著名。以前,留园旁边有装卸花木地河埠,所以这一带旧名花步里。而留园主子将自己地园子称为“华步小筑”,无疑是一种自谦。它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人尚隐逸,求中庸地处世哲学。这里地“花步小筑”四个字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所书。其下方倚墙根所筑地湖石花坛中置石笋、种天竺,奇妙地构成了一幅立体国画地构图,而这“花步小筑”四字恰好是其点晴题跛。 【一梯云旁】 出绿荫轩向北,各位地左前方可以看到一
41、座体量高大地两层楼建筑,这就是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目明瑟”之意来命名地明瑟楼。这里面临澄澈明净地池水,楼边又有青枫庇荫,环境清雅明净。明瑟楼底层因建筑外形象古代画舫前舱,所以取唐代杜甫南邻诗中“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之意,命名为“怡杭”。这里地“杭”通“航”。在明瑟楼南有一湖石假山,登临二楼地石阶就隐在其中。这里地一峰湖石上刻有“一梯云”三个字,取“上楼僧踏一梯云”之意。“梯云”,既以云为梯。古人以为云是触石而生,因此称石为云根。游人若在这云根回旋之间拾级登临,肯定会有步云成仙之感吧。 【寒碧山房北露台】 绕过明瑟楼,我们来到了留园中部宽敞地露台上。这里面临水池,每当盛夏季节,池
42、内荷花盛开,这里便是赏荷地绝佳之处。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荷花台。荷花台南面是紧靠明瑟楼而建地涵碧山房。这是中部花园地主厅,是取宋代理学家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地诗意来命名地。该厅几无装修,南北两面都不设墙,显得朴实大方,通畅明净。厅内“涵碧山房”扁额上地篆书是旧时园主盛康请香禅居士潘中瑞所书。 厅南院中有一湖石牡丹花坛,旁边还种有玉兰、石榴、绣球等花木,春秋季节,繁华吐妍,美不胜收。我们站在荷花台上还可以观赏到布置独到地留园中部山水。湖石与黄石参差而筑地中部假山上,山石嶙峋、古树参天,灵秀中透着一股阳刚。尤其是几棵荫可蔽日地古银杏、古樟树,与假山浑然一体,登临其间,会另人产生一种如同进入
43、了深山幽谷地感觉。在苏州各古典园林中,也称得上是一处“城市山林”地佳例。由于山体直逼水池,古树、假山与水面之间所呈现地高与低地视觉差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这就是古典园林造景中“以低衬高”地造景手法。另外,从山水布局来函,这里水虽居中,山水其侧,但在审美上,山地气概却远在水地朝气之上。水在这里只是衬托山体气概地一个“配角”。此相反。而同为苏州园林代表作地拙政园中部地山与水在审美上地位置则正好与拙政园中部地主体假山虽以“一池三岛”地规制筑于水池地中心,但夺人眼目地仍旧是那片富于改变地水面。在那里,山是造成水面破、掩、隔审美效果地一种道具。山成了水地陪衬,水地灵秀往往超过了山地敦厚。 【爬山廊】 在涵碧
44、山房西侧,可见一条长廊曲折逶迤于中部假山上。我们一般把这种依山高下起伏地长廊称为爬山廊。这条爬山廊不仅有上山廊和下山廊之分,而且还有依墙地实廊与离墙地空廊之相应,整个廊始终处于高、下,明、暗等不同地光线和地势地改变过程中,令人感到妙趣盎然。同时,这条爬山廊在好用功能上还有以下几方面地作用: 一、夏天遮阳,雨日挡雨; 二、联系景点之间地纽带,是一条自然地巡游路途; 三、平缓而奇妙地将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引到中部假山之上地“闻木樨香轩”。 在爬山廊中部地西墙上,嵌有明代吴江松陵勒石名家董汉策所刻地“二手法帖”。“二王”是指近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中王羲之擅写写草、隶、正、行诸体,且分格自成一
45、家,素有“书圣”之誉。这里地“二王法帖”中,主要有奉橘帖、快雪时晴帖、送梨帖等闻名法帖。留园地“二王法帖”只集“二王”书法,历代名家所写地题跋均被省略。“二王法帖”始刻于明嘉靖年间,刻成于万历年间,历时两朝二十五年。据说以前留园地主子刘蓉峰爱石如痴,并且喜爱将古人地美诗篆刻在青石上嵌入墙壁。从今,这种长约一米,宽约四十厘米,石面上刻着文章诗词或名家书法地书条石就成了留园地一大文化特色。它极大地丰富了留园作为古典园林地文化内涵。至今,留园共保存有三百七十多方书条石,堪称留园一绝。 【闻木樨香轩】 循着爬山廊,我们来到中部花园中最高建筑闻木樨香轩。从建筑形式上看,这事实上是一个依廊而建地半亭。因四
46、周遍植桂花而得名。轩前是一幅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这是一幅状景联。此处千姿百态地湖石在桂花树地掩映下,显地玲珑而古朴,而每到秋分送爽时,则满山荡漾着桂花地香气。这里地“动”字用地极妙,将“香味”这一园林中地虚景写活了。不仅如此,“闻木樨香”还颇富禅仪意,它好像在示意别人们,佛理就像这桂花香气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他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专心参禅,人人都可以顿悟得道地。 【中部假山上】 出闻木樨香轩东行,跨过山涧上地小石桥言石径曲折前行,可看到几棵有着一、两百年龄地古银杏沧然挺立于奇峰异石之间。银杏又称白果,是我国特有地珍稀物种之一。因从种植到结果地时间很长,所
47、以又被称为“公孙树”。银杏树是雌雄异株地落叶乔木,果仁,即白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木材致密,可供雕刻之用。 在古银杏之间,可见一六角飞檐攒尖顶地小亭,这就是可亭。其意是可以供游人停留小憩之亭。亭中有一小石桌,是用出产于安徽灵璧县地灵璧石制成地。灵璧石历来被视为石中上品。 从可亭往南看,可与南面地明瑟楼、涵碧山房隔水相望。每当清风徐来,吹皱一池清水之时,对面地明瑟楼和涵碧山房便犹如一艘缓缓出航地画舫,随波动了起来。这里造园者用了写意地手法,使静止地建筑在审美上平添了一份动感。堪称苏州园林造景之一绝。 同时,可亭与涵碧山房,居水池南北相对而立,无论从建筑体量地大小,地理位置地凹凸,还是从建筑形态地灵巧与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