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七年级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复习有利于生物学问的系统化。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一) 人体的消化与汲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牙根) 咽和食道: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管道 消化道胃: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汲取的主要场所 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出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分解淀粉 肝:分泌胆汁 胰:分泌胰液 胃腺: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 2、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 过程是化学性消化。 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2、具有催化实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4、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试验中,进行水浴时,水温是37,缘由是接近人体内温度,消化酶的作用最强。小明发烧了,妈妈买了很多他平常爱吃的食品,可他不想吃,缘由是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5、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无甜味)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咀嚼馒头有甜味的缘由)。 6、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 7、肝分泌的胆汗不含消化酶,却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8、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
3、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都是能被人体汲取的小分子养分物质。 9、淀粉初步分解是在口腔,蛋白质是在胃,脂肪在小肠。 10、养分物质的汲取:(1)小肠适用于汲取的特征:小肠内表面有绒毛和皱襞(扩大了汲取的表面积)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1、小肠汲取养分物质的主要器官;胃汲取部分水和酒精 ;大肠汲取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二) 血液和血型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他养料和废物 血浆 血液(成熟)无核、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较少、体积
4、最大、有核、能吞噬病菌 2、贫血是指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 红色,在氧含量高的地方简单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简单与氧分别,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血常规化验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4、当某人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可与初步确定此人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等。当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时,这说明患者体内可能有炎症。 5、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的缘由是血液中缺少血小板。 6、血液凝固和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伤口愈合
5、时,血凝块四周的液体是血清。 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7、输血与血型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无偿献血 8、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 致死亡。 9、一般状况下,输血时应当以输同型血为主的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非常紧急的状况 下,才能输入不简单引起凝集反应的异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型、B型、AB型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A型血只能输给A型或AB型血型的病人;B型血只能输给B型或AB型血型的病人。 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三)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变浑浊。
6、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 血液(毛细血管) (1二氧化碳 血液改变: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过程:组织细胞血液 (毛细血管) 血液改变: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吸入的肺泡里的气体,其中的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静脉血就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而肺泡四周毛细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动脉血经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7、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四)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1、泌 肾(主要的)形成尿液 尿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 膀胱短暂贮存尿液 统 尿道排出尿液 2、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 小囊。(或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3、肾小球实质上是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内流淌的液体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很多毛细血管,环绕在肾小管四周。肾结构中的毛细血管网两端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是动脉;人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一端连着动脉、一端连着静脉。 4、肾小囊一端包袱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肾小管瘦
8、长而曲折,最终汇合成集合管, 并与肾盂相连。形成的尿液,通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途径排出体外。 5、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 肾小管 血液→原尿→尿液 滤过作用 (肾小囊内液) 重新汲取 6、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即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7、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重新汲取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管的重汲取作用。原尿含有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汲取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
9、8、 经检测,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或者血细胞(血尿),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病)或者尿量比常人多,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肾小管。 9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0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分出排泄和排遗。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 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 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11、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还带走少量的水。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12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从而杀死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 七年级生物总复习学问点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