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2434962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我参加了新区教育局组织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培训会,聆听了主讲老师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解析,以及对具体的实施方案的讲解,使我思路大开,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健

2、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3、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新课程强调改变原有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学生互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单一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促使了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承接。二是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通过学生各种方式的学习,如自主学习、相互间的合作学习等等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开拓思维的能力。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这就直接影响到教师为考核而教学转向为学生接受知识而教学,学生为过关而学习转向为自己兴趣爱好而学习。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不同的差异和基础,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不同的基础上有提高。 二、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1、体育教师将向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二者相结合转变。 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在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做到:一是积极

4、地旁观,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处理即时发生的事情、状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师生关系将更加和谐。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学习的指挥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对学生的评定具有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

5、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方式进行练习和活动,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绝对阻止学生的另类表现,把一些活跃的学生作为差生来处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映,关注学生的不协调音,用公正合理的态度对待练习中发生的教师意料外的事情。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三、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