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范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共5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范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共5篇) .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8、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学校:何家岩镇中心小学执教者:马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精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3、体会故事中所包括的深刻道理.教学着重、难点及对策:着重: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方义.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着的深刻道理.对策: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加成语学习的探索之中.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填字成词.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要这次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4、结合插图,其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次楚国人,回答不上了.”,请学生填空.5、联系现实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和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滥竿充数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要: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1)理解句子:“战国期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出示三次句子:战国期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战国期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经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期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比拟这三次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2)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这句话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次一次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次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自学画龙点睛1、小组讨论学习画龙点睛出示自学提示:(1)张僧繇画龙为什么不点睛?(2
4、)后来问什么又给龙点上眼睛?(3)结果怎样?(4)找出:描写点睛前龙的真切形态的语句.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而去的句子.(5)自由朗读.体会张僧繇画龙技艺的高超.(6)思考:张僧繇画的龙真的腾空而去,游客会说些什么呢?(在要象讨论中,说话训练中领悟故事的寓意)2、再读课文.读出感情变更.奇怪不信佩服四、背诵课文.五、作业.1、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2、背诵画龙点睛3、寻找其他的成语故事,准备下次交流.第2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1次生字,绿线中的4次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次成语的意思.教学着
5、重、难点及对策:着重: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对策:给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时间.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次给大家听取吗?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一直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次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次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措施记住字音、字形.(3)朗读课
6、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l)出示生字词.(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楚”、“戳”是翘舌音;“僧”、“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夸口:说大话.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三、指导书写四、安排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缮写生字词语(习字册).(时间允许的话,
7、学完第一则成语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着重、难点及对策:着重: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方义.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着的深刻道理.对策: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加成语学习的探索之中.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词语.2、填字成词.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要这次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那人为
8、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3、联系现实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和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滥竿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次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要: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理解句子.能用“总是”说一句话?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这句话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3、后来他怎么
9、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次一次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次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自学画龙点睛1、让学生自己阅读这则成语故事,要要:自己读了以后会有什么要法?2、学完之后,请学生交流收获.相机讨论:(1)张僧繇画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问什么又给龙点上眼睛?(3)结果怎样?(4)交流、朗读:描写点睛前龙的真切形态的语句.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而去的句子.(5)自由朗读.体会张僧繇画龙技艺的高超.(6)思考:张僧繇画的龙真的腾空而去,游客会说些什么呢?(在要象讨论中,说话训练中领悟故事的寓意
10、)3、再读课文.读出感情变更.奇怪不信佩服四、背诵课文.五、作业.1、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2、背诵画龙点睛3、寻找其他的成语故事,准备下次交流.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具体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形象地感知寓意.2、交流其他的一些成语故事,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学着重、难点及对策:着重、难点:扣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内涵,会用典型的事例来加以诠释.对策: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学准备:学生事先的资料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默写词语:腾空墙角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真切神韵画龙点睛惊叹不已二、再谈成语故事1、上次学习的三次成语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1、?你读了以后获得了哪些启发?2、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交流.指名交流,点评.三、成语故事会1、昨天让学生进行了成语故事的搜集,大家准备好了吗?2、请在小组中先交流一下,然后请谨代表上台来讲.3、谈谈其中某次成语故事带给你的思考.附:成语故事退避三舍杯弓蛇影按图索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望洋兴叹掩耳盗铃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真才实学鸡鸣狗盗抱薪救火梁上君子杯弓蛇影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板书设计:戳穿自相矛盾:夸口矛-盾张口结舌戳不穿滥竽充数:总是一样的俸禄装不要而要溜画龙点睛:奇怪不信佩服第3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8、成语故事第一课时教
12、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3.学习自相矛盾,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语,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学习自相矛盾,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1.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次给大家听取吗?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次成语故事.(板书:6、成语故事)3.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幻灯片出示何为成语)二、尝试学习,我来展示1.字词万花筒(1)我会读.A.课前,大家已经作了预习,这些字会认吗?矛盾楚锐壁逼韵戳腮
13、僧唬B.出示词语.好的,生字我们会认了,那么这些词语,你会读吗?矛盾锐利神韵戳穿墙壁腾空俸禄楚国真切推辞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惊叹不已滥竽充数张口结舌张牙舞爪C.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D.哪些词你不理解?(2)我会写.红色的字是需要我们会写的,说说在写的时候,哪些字我们要注意.(适当范写两次字.)2.朗读训练营3.结构梳理站三、品读课文,对话启智(学习自相矛盾)1.引入课文,简介矛和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一要这
14、次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次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4.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要?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6.在大家的追问中,那次楚国人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7.能换一次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8.那次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15、9.现场表演:如果你是那位卖矛和盾的人,要要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四人一小组,商量商量,说一说,最好演一演.)10.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需实事求是,前后一致.)11.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四、课堂小结看来,我们在今后不论做事还是说话,都要深思熟虑,实事求是,千万不能犯“自相矛盾”这样的错误.五、作业超市1.缮写词语.2.完成弥补习题相关题目.3.理解故事寓意,并将故事绘声绘色地将给周围人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并能背诵
16、画龙点睛.2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这次成语的意思.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能有感情地复述课文,并表演出来.教学重难点: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故事,并背诵画龙点睛.2.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这次成语的意思.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资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自我定向1.听写2.出示主问题:这两则故事又讲了什么事情?教会我们什么道理呢?二、品读课文,对话启智学习滥竽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次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就是不好、分歧格的意思,
17、“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滥竽”就是吹不成调的竽)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要: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水、工资)着重指导理解句子:(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A出示三次句子,比拟这三次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经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B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2)“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指导读出南
18、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次一次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4.思考:(1)南郭先生准备混进去给齐宣王吹竽时是怎么要的?(2)他拿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又是怎么要的?(3)当南郭先生逃走时,他又是怎么要的?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5读了这次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学习画龙点睛1你们喜欢龙吗?你在哪儿见过?2.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就他画龙这件事还引发了一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瞧次究竟吧.3.自主学习合作小贴士: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要:(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
19、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4自主阅读5展示交流:(1)张僧繇画的龙是什么样儿的?找句子读一读.用多媒体出示“龙”的图片,请你来评一评.(可以评论画家的画,也可以评论画家的技术)当时围观的人们是怎样评论的?(课件送词语:赞不绝口.)谁能站在这幅画前来表演一下这次词语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画技很高,请你再仔细的观察这几条龙有没有缺点?(观看课件,没画眼睛)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难道是他真的忘画了吗?你觉得奇怪吗?(读好句子)这时你要对画家说些什么?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呢?((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出示: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请大家展开要象,张僧繇推辞的
20、话如果用这三种语气来说,分别会是怎样的效果?(谦虚、幽默、胸有成竹)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相信吗?为什么?(师板书:“前”“不信”)你会对张僧繇说什么?(多请几位同学说)同学们,这就叫做“一再要求”.(3)出示: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教师范读,同学们体会一下,感受到了什么?体会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轻轻一点”、“霎时间”、“腾空飞去”、“惊叹不已”、“无不佩服”、“神奇”(师板书:“后”“惊叹”)指导朗读(4)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
21、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5)通过这则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什么?(这次成语比方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6)在我们身边有这样技艺高超的人吗?比方在绘画、运动、学习等方面.6这样精彩的故事,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齐读)三、扩大延伸,达标检测(一)尝试背诵画龙点睛片段1.在这则故事中有很多词语值得积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一次填空题.(将全文作为填空式打在幻灯片上,然后一边读一边完成填空,积累语言,然后再少一些文字,多一些填空,让学生自己试着说说.指名说,争取背出)(二)讲故事竞赛1学完了这三次成语故事,接下来咱们就来一次讲故事竞赛吧!为了让大家说
22、得更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次“锦囊妙计”.出示:成为故事大王的好措施:(1)不看课文,能说出故事的情节.(2)人物的对话要把表情、语气、台词表示得惟妙惟肖.(3)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就更棒了.(在座位上准备)2学生练习讲故事(1)指名上台(2)师生点评(3)提出更高的要求(4)师生评价(三)积累三种(历史、神话、寓言)类型的成语四、作业超市1.背诵画龙点睛2.完成弥补习题3.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取.附:板书设计第4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2、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文;理解寓意.【教学时间】两
23、时【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导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次给大家听取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次成语故事.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二、初读指导1、安排内预习.过渡: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轻读文,圈出文中生字.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朗读文,读顺句子,读通文.画出不理解的词.2、学生自读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幻灯片).分析哪些字音易错.文中哪些词不理解.指名读文.三、指名书写.四、安排作业.缮写生字,朗读文第二时一、复习生字词.1、认读生字词.2、填词.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文,要一
24、要这次故事讲的是什么事?2、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3、联系现实说说有没有犯过和此人同样的错误?.三、精读滥竽充数.1、查字典:滥、竽、充、数4次字分别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文,边听边要: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4、朗读文.四、精读画龙点睛.1、默读文,边读边要.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3、启发要象,领悟寓意.五、安
25、排作业.朗读文,造句:不要而要.板书设计6、成语故事三则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画龙点睛点睛飞走了第5篇:成语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水滴石穿教学目的: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次县令张乖崖看见一次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生2:“水滴石空”这次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方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强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
26、得胜利.二、学习“水滴石穿”这次成语: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3、了解寓意:师:这次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次什么道理?老师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次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方做事要有恒心,坚强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3、知识的扩大延伸说说学习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4、作业:把这次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教学反思:1“水滴石穿”是一次成语故事,目的是教师指导着学生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感
27、悟,去思考,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去理解“水滴石穿”的精神,从而有所启发、感悟.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有时很肤浅,他们只从名义上了解石头是被水滴滴穿了,水滴很顽强,但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所表示的内在精神却被抛在一边,而“水滴石穿”精神的理解则是学生这节课有感而发的基础.2第二课滥竽充数教学目标:1、学习,滥竽充数的生字词.2、详细讲解前这则成语故事.3、让学生仔细领悟这则成语故事的寓意.教学着重: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掌握着重字词句.2、让学生体会这则成语故事包括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次给大家
28、听取?生回答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生思索回答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次: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含故事,典故,寓言.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读课题.二、引读导悟滥竽充数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让学生齐读.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生:画出本课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生读课文.师: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情况.竽腮俸禄奏3开火车读,讲生字词读及写的时候的注意点,齐读,组词扩词2、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本课的生字词.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同学来
29、朗读这篇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思考小黑板上的几次问题.先出示问题,让学生读问题.(1)这次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为什么要充数?(3)他为什么能充数?(4)他充数的结果如何生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次问题的答案.(1)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2)他要得到俸禄,但又不会吹竽,所以他要充数.(3)齐宣王在世时总是喜欢大家一起吹给他听,给了南郭先生可乘之机着重讲“居然“居然表现出乎意料的意思.师:这里的居然能换次词吗?生:竟然.师:从居然你看出了什么?生:南郭先生蒙混骗人,不该得到俸禄.(4)充数的结果是:当齐宣王在世时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湣王在位时他只好逃走了.
30、师:通过南郭先生命运的改变,你有什么收获呢?生1:人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只能混一时而不能混一世.生2作为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他们往往冒充有真本事的人混饭吃.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装模作样的语气.4师:你能说说你对滥竽充数的理解吗?生:滥竽充数比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方把不好的东西放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四、作业师: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今天的作业是:(1)仔细体会我们所学的这则成语故事中包括的寓意(2)搜集和我们课文类似的成语故事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滥竽充数比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方把不好的东西放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在今后的学习中
31、,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5第三课愚公移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了解成语中的故事及意思.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3、情感目标: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着重:认识生字,了解成语的内容.教学难点: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成语中的故事.2、教师: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喜好呢?(学生自主回答)这么多喜好啊,老师今天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猜动画片的名字!课件出示愚公移山的动画.2、教师导语:小朋友们真厉害啊!今天,我们要认识很多更有趣的成语,因为,每次成语里都有一次好听的故事.板书课题:有故事
32、的成语.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20分钟)1、小朋友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成语,如果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娃娃,就拼一拼它头上的章节.要特殊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韵,鼻边音的字.等会老师还要和你们进行一场竞赛呢!2、师生赛读成语.3、课件出示生字娃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每出示一次字娃娃,就让一次小朋友说,其他的仔细地听他说正确没有.64、小组合作探索:(每小组讨论4次字),哪次字你容易叫错,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样子的?派谨代表说一说.5、做识字游戏:将字娃娃贴成一座山的样子,学生搬山,认识一次生字,扩词后,就搬掉一块,直到搬完为止.三、精读课文,了解了感悟.(14分钟)1、讲愚公移山的
33、故事,学生说名字.2、小组活动:先读一读成语,边读边要成语的故事,再在小组内把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其他小伙伴听,派谨代表在班上讲.3、我会猜,教师出示课件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学生猜.四、扩大延伸.(3分钟)1、回家后,把你了解了到的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积累成语,并阅读相关成语的课外书籍,准备开展一次讲成语故事的竞赛.字等字数不等的成语.教学反思:学生知道了坐井观天所蕴含的寓意,明白了看事情不能以偏概全.7第四课刻舟求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着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教学难点:
34、难点是学生对那次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次成语故事?每次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次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次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表明自然段.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一次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逐段读课文
35、,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段.(提问)(1)课文讲的是什么?(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8(3)结合看图理解接下来词语的意思.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要“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2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先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那次人”指谁?(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次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
36、”和“记号”的词义.)指导学生体会那次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3读第三段.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白的意思.(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4学第四段.(着重段)(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次人镇定自若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次词语的意思.(2)掉剑人镇定自若,他是怎样要的?(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现很有掌握.)(4)这次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
37、么?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一直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次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5)要一要这次人错在哪里?9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要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2)这次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使学生明白必需根据情况的变更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措施也要跟着变更.(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缮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教学反思:学生明白了必需根据情况的变更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措施
38、也要跟着变更,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10第五课南辕北辙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同学们,我们刚读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认识了一次固执己见、不知变更的寻剑人.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次自作聪明也很固执己见的坐车人.2.(板书课程)说说从课题上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马车图,释题:(1)什么是辕?(车前驾牲口用的两根直木或曲木)(2)什么是辙?(车轮轧过的痕迹)(3)齐读课题,讲讲“南辕北辙”字面上的意思.二、读文识字,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反馈:(1)认读生字词语.注意着重指导:“辙、式、缠”是翘舌音;“缠”不要丢
39、掉右上方的点,“式”不要加撇,“辙”可和“撒”相比拟;理解“好把式、盘缠”的意思.(2)和同桌赛读,看谁读得准确,流利.三、探索解疑,感情阅读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次故事,先去了解故事的结果.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指名质疑: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这次人为什么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次人会到达楚国吗?)3.好,带着这次问题我们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除了坐车人还有谁?(他的朋友)朋友是怎么劝的?坐车人又是怎么说的?再回过头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4.分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坐车人和他的朋友的对话,自由选择一次最要表示的角色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115.小组汇报,相机出示人物课件,
40、理解三次劝说:朋友()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啊?”坐车人()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坐车人()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次好把式.”朋友()说:“那你哪一天才干到楚国啊?”坐车人()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1)着重指导第一次劝告:1、朋友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假如老师就是那次坐车人,谁愿意当我的老师劝劝我?(师生互评)2、坐车人为什么说没关系?你觉得该怎么读?要像人物表情,加上动作表演.(自评互评)(2)理解第二、三次劝说,感受人物心理,填写表现不同语气的词.(朋友:奇怪、着急、耐心坐车人:盲目、自信、得意、固执)(3)找小伙伴
41、分角色读,注意读出括号里提示的语气.(4)推荐学生表演,学生之间评价.四、由事究理,扩大延伸:1.现在,谁来谈谈这次坐车人最后能到达楚国吗?为什么?2.假如坐车人来到我们身边,你要对他说什么?用上“只有才”3.如果你的朋友发生了像这样南辕北辙的事情,他不听劝告,你会怎样辅助他?4.小结:是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次明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怎样努力,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看到自己的朋12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应该要措施去辅助他,“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五、课外搜集,巩固升华: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次明确的方向,如果
42、方向错了,无论怎样努力,永远也达不到目的.13第六课画龙点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本课7次生字,绿线中的4次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着重、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次成语故事.2、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一直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次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要当然”之类,多于四次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
43、火炼”“心有余而力欠缺”“江山易改,天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庶民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二、初读课文1、安排课内预习要求.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指导生字、正音.chusifnglbynh14戳腮俸禄壁韵唬(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
44、下文理解词义.三、指导预习及写字.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2、指导书写习字册.四、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缮写生字词语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15第七课画蛇添足教学目标1、学习画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地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着重: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教学难点: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具准备:1、幻灯片2、古筝乐曲3、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课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盗铃.从中我们明白了文言文读着让人觉得拗口、别扭,甚至有点难理解,但是同学们只要仔细,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会.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你们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二、新授(一)、出示幻灯片,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