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984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增速放缓、总和生育率下降以及人口接近深度老龄化等新趋势。为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口形势,2021年5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一些专家看来,“三孩”政策已经满足了中国人对生育的基本需要,但政策成效仍需一定时间才能逐步显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泓谈及生育意

2、愿问题。他认为,中国生育意愿低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育的社会责任大,二是经济负担重,三是婴幼儿无人照料,四是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为加快落实全面三孩政策,汪泓提出以下鼓励生育政策: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孩子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在个税抵扣方面,以新加坡为例,在有第一个孩子时可以要求5000新元的税收回扣,第二个孩子提高至1万新元,之后每出生一个孩子,都可以得到2万新元的税收回扣。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例如,美国将幼儿托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立法保障经费投入和推行质量评价系统,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倡导女性就业平等,并对

3、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四是在住房、教育和医疗上下大力度减负。橙子认为新加坡为鼓励生育,在住房支持上,出台“已育有孩子的夫妻,在申请租屋时具有优先权,且享有租金优惠”等政策;在医疗补助上,建立医疗基金,加大对接受辅助受孕疗程的夫妇给予补贴,补贴额度占到总费用75%以上。“当前的重点是要继续推进三孩政策,加大实施力度,重点解决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生不好、养不好的问题。”汪泓说。(摘编自王红茹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剧中国要不要全面放开生育?)材料二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低生育率的强化和固化,反映出由于婚姻和家庭的变化,家庭制度作为支持生育活动的制度安排的作用在弱化。因此,针对当前的低生育率现象,需

4、要通过家庭制度的变革、通过建设有效的家庭制度来支持人口的生育。应对低生育率社会挑战的第一种家庭制度建设,是恢复和加强家庭的功能,从而支持人口的生育。影响生育行为的一个基本家庭因素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橙子认为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降低生育的相对成本,会带来对生育子女的收入效应,从而增加家庭生育。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税收返还,包括对多子女家庭的税收返还和养老开支的税收返还政策,或者直接为家庭提供生育津贴,对于生育会有积极作用。增强家庭功能的另一个因素是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提高夫妻家庭生活的时间和增加闲暇,本身有利于他们的生育决策和生育选择。此外,研究表明,性别平等亦有利于生育率的提

5、高,特别是在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通过增加男性家务劳动和参与子女养育,会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破坏家庭功能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家庭形成的推迟和大量的家庭分离,这使人口流动对生育表现出中断效应。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生活的支持,减少迁移过程中的家庭分离和促进迁移者家庭的社会融合,将有利于我国生育水平的恢复。应对低生育率社会挑战的第二种家庭制度建设,是将家庭的功能转移到社会,并因此支持家庭的发展和福利。如果我们认识到家庭变迁过程的客观性,就会知道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无法回归传统的家庭形态。家庭功能在日益衰落,因此需要的不是增强家庭的功能,而是减轻家庭的责任,橙

6、子认为通过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来减少家庭的负担,从而支持人口的生育。这包括更加广泛的对家庭生育的社会支持,通过建设社会化的托育托幼制度、建设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可以减少家庭的压力,从而增强夫妇生育的意愿和行为。通过家庭制度建设来加强对家庭的社会支持,另一个策略是增强社区的作用。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通过提供养老、子女照料、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减轻家庭生活的压力。我国未来有相当大的概率将面临长期低生育率的状况,因此,需要将传统的生育政策扩展为家庭政策,通过家庭制度的建设来支持和服务人们的生育。家庭制度建设有两个面向:一是增强家庭功能的家庭制度建设;二是减少家庭压力的家庭制度建设。前者可以

7、说是“再家庭化”,后者可以说是“去家庭化”。(摘编自任远低生育率社会的家庭制度建设)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实施的“三孩”政策足以应对人口增速放缓、总和生育率下降以及人口接近深度老龄化等人口形势,成效正在逐渐显现。B中国目前依然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其中在就业上的不平等和在家庭内部的不平等,都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重要原因。C新加坡为鼓励生育在住房和医疗等方面采取的优惠和补贴政策,可以降低生育的相对成本,属增强家庭功能的家庭制度建设。D社区可以加强对家庭的社会支持,比如组织老年人发挥余热,既可解决养老问题,还可以提供子女照料、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8、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中国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之一是生育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责任,所以需要通过建设有效的家庭制度来支持人口的生育。B人口流动本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但随之出现的家庭形成推迟、家庭分离等问题依然使其成为阻碍人口生育的重要因素。C在家庭客观上已经发生变迁、无法回归传统形态的背景下,减少家庭责任的家庭制度建设比增强家庭功能的家庭制度建设更重要。D要解决低生育率的问题,仅仅靠人口政策是不够的,还应当通过家庭制度的变革、通过建设有效的家庭制度来支持人口的生育。3下列说法来自不同的人口理论,与材料二的主张相吻合的一项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家庭收入的增加,无论抚养孩子的成本是随着家

9、庭收入的上升而增加或下降,还是保持不变,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都会减小。B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家庭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家庭内部财富开始倒流,从父辈流向子辈,家庭及整个社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趋势。C人口的增殖能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D人类繁殖也是按照生物繁殖规律进行的,人口增长在达到一个饱和点后,便会趋于静止,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当达到饱和点之后就不再吸入。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针对低生育率趋势提出了应对措施,且很多是相同的,但提措施的角度不同、形式有别。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不同之处在哪里。5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

10、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携程创始人、北大教授梁建章提出:教育减负是解决生育问题的关键之一。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翠芸相裕亭“王户家的,王户家的,谁是王户家的?”翠芸转过身来,故意装作很是生气的样子,板起脸来问你:“我没有名字呀?嗯”随即,她冲你扬一扬下巴,似乎是在警告你。然后呢,她会换一种口气,教给你:“叫我姐,叫我翠芸。什么王户家的,王户家的,难听死啦!”那个时候,翠芸是刚过门的新媳妇。村里谁该叫她姐,谁该喊她翠芸,或是谁能叫她王户家的,她是分得仔细的。譬如东街的二蛋子妈

11、,人家叫她侄子媳妇,或是叫他王户家的,她都是羞羞答答地答应着的。唯有小村里与她一起长大的玩伴,故意跟在她的身后逗她“王户家的,王户家的”,她才会停下脚步,冲你发“狠”。其实,那个时候,她心里满满的都是王户,你叫她“王户家的”,她心里才美呢。“王户呢,有消息没?”二蛋子妈那样问翠芸的时候,翠芸摇摇头。反过来,翠芸也会那样问二蛋子妈:“二兄弟呢,有消息吗?”翠芸口中的二兄弟,自然就是二蛋子。不过呢,二蛋子皮瓜瓜的,与她这个小嫂子整天没大没小斗嘴子,翠芸当面叫他二子,有时也叫他二蛋子。二蛋子和王户是发小,两个人整天形影不离的。前些时候,乡里组织支前民工队,两个人同时报了名。他们赶在后秋,一同推着村里

12、女人烙的高粱煎饼,过术河,奔临沂,前往山东那边送军粮。说是十天半月就能回来。可眼下,一个多月过去了,前去送粮的队伍,一点消息都没有。翠芸等得心焦时,就去村东的菜园地里拨青菜,顺便拐到二蛋子的家门口,故意让二蛋子妈看见她。于是,两个女人便有了上面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其间,翠芸还挽着篮子,顶着头巾,装作到南河沿洗衣服,前去探听南河沿上那几家同出民工的情况呢。可家家都没有前方的消息。直到有一天,二蛋子妈半夜里来敲窗户,连声喊呼翠芸:“王户家的,俺家二蛋子回来啦!”听到喊声的翠芸,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划根火柴点灯的功夫都没顾上,抢在二蛋子妈的前头,脚步匆匆地就去找二蛋子打听王户的情况。那会儿,二蛋子

13、正端着水瓢,拧头咬着煎饼。他一边嚼着口中的煎饼,一边口齿不清地告诉翠芸,说他与王户在莒县那边就分开了。还具体说到王户个头高,力气大,被选派到担架队了跟着队伍到前方抬伤员去了。二蛋子说,他们此番回乡,是回来筹粮的。前方的队伍,马上就要攻打徐州了。果然,时隔不久,东陇海铁路两边,响起了“砰砰”的枪炮声。紧接着,盐河口小码头上,昼夜都在过队伍。翠芸每天都到小码头那边去张望,她想在队伍后面的担架队里,看到她家的王户。可她一连守望了好多天,始终没有看到王户的身影。转年春天,东陇海铁路两边的枪炮声慢慢平息了,大批的队伍开始往长江边上集结时,翠芸家收到一封公函,不用问,王户“光荣”了。前来送公函的人,把信件

14、交给翠芸的公爹后,嘱咐说,拿着那封信件,到县里可以领到一份抚恤金。那一刻,翠芸的公爹没有吭声。可等那个送公函的人转身离去后,公爹抚摸着那份公函,唤一声“我的儿”便老泪纵横了。而此时,正在锅屋里刷锅的翠芸,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但她一直都在那儿不停地刷锅,她手中的饭帚一直都在锅边上打转转,直到有人过来拦住她,想让她哭两声时,她这才一下子晕倒在锅台边。第二天,公爹持公函到县里,领来两袋大红的高粱。翠芸看到那两袋高粱,眼泪涮涮地往下滚。她跟公爹说:“这两袋高粱连着一条命,咱们怎么忍心去吃它。”翠芸恳求公爹,把那两袋高粱换成路费,去徐州把那个人接回来。她让公爹想个法子,把王户的尸首搬回家,以便以后她和她肚

15、子里的孩子,面对一堆黄土,也好有个祭奠、说话的地方。公爹自然是同意的。连夜找到二蛋子和本家一个堂叔,让他们手持上级发来的那份公函,一路向西。三天后,王户的遗骨被搬回来时,是装在一个蒲团里的。本家的堂叔说,王户的尸体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说到那里时,那堂叔自个儿先捂住脸,蹲在地上了他说不下去了。可翠芸抱住那蒲团,哭得死去活来。尤其是到了要收棺棂时,翠芸护住那蒲团,说什么也不松手。这个时候,一直守在旁边的二蛋子,看翠芸哭得过于伤心,便实言相劝,他告诉翠芸,说那蒲团里根本就没有王户的尸骨。碾庄那场战斗,死人太多了。二蛋子和那堂叔找到王户的牺牲地之后,很难辨出王户的尸首,只好就地抓了两把土,算作王户的灵

16、魂,将其包裹在蒲团里带回来了。翠芸听二蛋子那样一说,哭声更高了!同时,她还抓起棺棂前的一把乱草,猛甩到二蛋子的脸上,说:“谁让你说实话的,你个傻二蛋子!你这样说了,我以后可怎么面对这个蒲团子?”哭诉间,翠芸踹了二蛋子一脚,又蹬他一脚。(有删节)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翠芸的娇嗔开头,塑造了一个活泼可人的新媳妇形象,她的心口不一,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害羞心理。B二蛋子妈半夜来给翠芸报信,只说二蛋子回来,并不及时告知王户的近况,巧妙地暗示后文王户牺牲的情节。C二蛋子自作聪明地拆穿了“蒲包”的秘密,绝了翠芸的念想,翠芸对他又蹬又踹,全然是为了发泄对他的怨恨。D王户在战争中尸骨

17、无存,其妻苦盼丈夫归来而不得,这一悲剧揭示了战争的惨烈,表明了作者反战的主张。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写翠芸,暗写王户,一明一暗,共同发力,讲述了一个悲壮而凄婉的故事。B小说精心选择了一些意象,如“大红的高粱”“一堆黄土”,既是生活中的事物,又具象征意义。C小说妙用伏笔,尺幅兴波,如堂叔说起王户的尸骨时的反应,就为下文揭示蒲包的秘密埋下伏笔。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富于地域性、时代性、口语化的用语,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为文章增色。8小说叙述节奏张弛有度,疏密有致,请从情节角度,简要赏析。9小说通过翠芸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的主题,请简要分析。三

18、、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煽动山越,为做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宿恶荡除。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

19、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20、”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对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由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备既往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本题选自微信公众号山城学术圈陆逊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

21、深险所向/皆服/B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C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D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领,兼任较低官职,在古汉语中表示“兼任”之意的常见词汇还有“兼”“判”等。B山越,三国时期是对分布在东吴一带山区的越人的通称,因不服统治,常遭征剿。C牙幢,即“牙旗”,天子或将军所立于军营前的大旗,因竿上以象牙为饰而得名。D假节,与“持节”同义,古代君王派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文中指担任使

22、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逊关爱百姓,治理有方。他在辖地遭遇旱情之时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又对危害一方的贼人加以讨伐,使百姓安宁。B陆逊胸襟宽广,为人磊落。会稽太守淳于式曾经上奏章弹劾陆逊愁扰百姓,而后来陆逊却在孙权面前称赞其是优秀官员。C陆逊胸有谋略,相机而动。面对蜀军挑战,陆逊力排众议隐忍不出,挫败刘备计谋;待时机成熟,他采用火攻大获全胜。D陆逊一心为国,格局甚高。诸将不听号令,陆逊顾全大局不与之计较,并劝谏孙权向蔺相如学习,保持团结,共谋国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2)备大惭恚,

23、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14通过这段内容,可以看出陆逊有哪些军事才能?请简要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族弟绾从军安西李白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葡萄宫。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大唐兵马乘风出征、军鼓壮行、向西进击敌人的情景,“破”字展现出必胜的信念。B三、四句写族弟从军,诗人想象其杀敌如挥镰割草,“奇功”二字寄托着对族弟的鼓励与期待。C五、六句想象君王宫中按剑,神情肃穆,迫切想了解前方战况,派出的使者手持旄节赶往边塞。D七

24、、八句写敌人运数已尽,必定会向大唐投降称臣,这是诗人自己对战事发展作出的乐观判断。16我校微信公众号山城学术圈在一期刊文中评价李白的诗歌展现了“生命的激扬”,请结合这首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两句是“_,_”。(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_,_”表达了对秦朝统治者压榨百姓而又挥霍无度的强烈批判。(3)面对落花,多情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句“_,_”。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的即时性使人们已经没有 的那份悠闲,人们希望随时获取信息,关注重大事件的发展

25、过程,传统媒体已满足不了受众的这种求知欲。关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这就让新闻早已成为()。而网络媒体的强时效性使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一件事情发生不到两分钟即可上网,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例如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新浪网在当日清晨6时24分对此事发布了网上快讯,6时40分又作了详细报道。而新浪微博则是8日上午9时44分通过网络版发布这一消息的。不仅如此,网络媒体还具有全天候能力,24小时随时网上见。人民日报网站在美国袭击我大使馆事件中

26、不定时发布最新消息,最初几天,热心读者一天()此网站多次,每次都会有新收获,网络成了新闻的来源,网友成了 。5月9日2:0023:50时段,此网站共发布新闻23次,这是传统媒体()的。18下列在文中两处横线上补写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安然等待驿路邮车“千里眼、顺风耳”B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千里眼、顺风耳”C安然等待驿路邮车“包打听、万事通”D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包打听、万事通”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昨日黄花悍然到访望尘莫及B明日黄花公然到访鞭长莫及C昨日黄花公然造访鞭长莫及D明日黄花悍然造访望尘莫及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新闻

27、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B至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要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还要借助中介传播C对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在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D关于新闻的制作和发布,传统媒体在经过写稿、划版、校样、印刷等组织处理过程之后,还要借助中介传播七、简答题组人文主义从神学至上的泥泞中挣脱出来,却在对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战斗中逐渐式微。这固然和市场教条蛊惑人们不计后果地追求财富有关,知识精英阶层的堕落和学者“失语”也难辞其咎。要成为一个忠实的人文主义者,就必须放

28、弃利益和效率的考量,以“人”的姿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拥有人文精神,会使我们心情明朗;心情明朗,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那么幸福自然就唾手可得了,一些社会问题也会得以缓解甚至解决。现代大学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技术崇拜、物质崇拜和崇尚享乐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就是工具理性损害价值理性的结果,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认为,此带来的价值困惑和心理困扰凸显了当代大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失落;而我国大学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 。近些年来,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水准、人文素质的话题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重建大学精神,开展人文主义教育,既是对大学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更是对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21

29、文中第一段有四处存在推断问题,请仿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三处的问题。(1)成为一个忠实的人文主义者,不一定必须放弃利益和效率的考量(2)(3)(4)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八、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多家媒体评选“2022年第一季度十大流行语”,其中“年轻人不讲武德”这句话,高居前五名之列。该流行语本意指年轻人不知道武术的品德规范,不知道尊重前辈大师。针对这句话,在南开中学微信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论坛中早有热议:有人认为年轻人确实要谨守规范,多向前辈学习;但有人认为年轻人就该打破陈规,出其不意;还有人

30、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技不如人者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读完以上材料,对“年轻人不讲武德”这句话,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1页,共11页参考答案:1B2A3B4材料一从国家、社会角度宏观阐述应该如何入手解决。材料二从家庭微观角度,具体说明家庭成员如何形成有效的解决措施。5教育负担是生育意愿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减负给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教育减负可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教育减负让无意义

31、的竞争变少,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措施。【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当前实施的三孩政策足以应对”“成效正在逐渐显现”错误。结合“三孩政策已经满足了中国人对生育的基本需要,但政策成效仍需一定时间才能逐步显现”分析,原文是“满足生育基本需要”,没有说“足以应对”;是“成效仍需一定时间才能逐步显现”,不是“成效正在逐渐显现”。C“属增强家庭功能的家庭制度建设”错误,应该是属于减少家庭压力的家庭制度建设。D“组织老年人发挥余热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错误。结合“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通过提供养老、子女照料、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减轻家庭生活的压力”分析,原文说社区“提供养老

32、子女照料、子女教育等社会服务”,不是组织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当前中国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之一是生育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责任”错误。结合“中国生育意愿低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育的社会责任大,二是经济负担重,三是婴幼儿无人照料,四是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分析,材料一谈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之一为“生育的社会责任大”,此处“社会责任”指家庭承担的社会责任而非给社会带来责任。选项强加因果及曲解原文。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认为抚养孩子的成本下降,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也会减小,材料二则不然,认为成本降低可以提高生

33、育意愿。B主要讲家庭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家庭及整个社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与材料中“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表现出的低生育率的强化和固化持生育活动的制度安排的作用在弱化”观点一致。C是“抑制人口”的理论,与增加人口相反。D认为人口增长趋于静止,与生育率下降不符。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材料一共八节内容。第一、二段讲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第三段分析中国生育意愿低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后面四段为汪泓提出鼓励生育的具体政策,如“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孩子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34、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倡导女性就业平等,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在住房、教育和医疗上下大力度减负”等。最后一段总结。从落实“三孩”生育政策的配套政策角度提出,是受访者提出的政策建议,是从如何入手去做的角度来分析的。材料二共六段内容,第一段先交代“需要通过家庭制度的变革、通过建设有效的家庭制度来支持人口的生育”,后面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如“第一种家庭制度建设,是恢复和加强家庭的功能,从而支持人口的生育”“第二种家庭制度建设,是将家庭的功能转移到社会,并因此支持家庭的发展和福利”等。第四段讲“人口流动对生育表现出中断效应”,第五段讲“增强社区的作用”等。最后一段讲“通过家庭制度的建设来支持和服

35、务人们的生育”。主要从支持人口生育的家庭制度建设角度提出。后者是学术论文,有系统的理论构建,主要分析论述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影响生育行为的一个基本家庭因素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橙子认为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和降低生育的相对成本,会带来对生育子女的收入效应,从而增加家庭生育”分析,教育减负可以降低家庭的教育经费开支,降低生育的相对成本,从而增加家庭生育。结合“例如,美国将幼儿托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通过立法保障经费投入和推行质量评价系统,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通过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来减少家庭的负担,从而支持人口的生育可以减少家庭的压力,

36、从而增强夫妇生育的意愿和行为”等分析,通过美国的相关保障措施,教育减负可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教育减负减少了父母在孩子课业辅导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减轻家庭承担的过重的教育责任,从而减轻生育焦虑。还可以着力解决人民关注的一些民生问题。教育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也可以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让无意义的竞争变少。教育减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减轻家长的负担,可以将家庭的教育功能部分转移到社会,从而支持人口的生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6A7C8开始翠芸假装不喜欢被叫“王户家的”,后文王户牺牲,她哭晕在灶台,突出她的极度悲伤之情

37、。在送公函人面前翠芸看似波澜不惊,在人离开后才忍不住哭出来,刻画出一个人前坚韧,实则情感丰富的女性角色。开篇提到王户,全文不见王户,在读者满怀期待之际迎来他的死讯,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9守望王户回家、想法接回王户遗骸,都凸显了女性忠贞的主题。战争使得家破人亡,揭示战争破坏性巨大,表达出反战主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巧妙地暗示后文王户牺牲的情节”错误。从原文“二蛋子正端着水瓢,拧头咬着煎饼。他一边嚼着口中的煎饼,一边口齿不清地告诉翠芸,说他与王户在莒县那边就分开了”来看,二蛋子并不清楚王户的具体情况,所以与王户后来牺牲的情节没有必然的联系。C.“全然是

38、为了发泄对他的怨恨”错误。翠芸只是因为无法面对蒲团中没有王户的尸体而痛苦悲伤,并无对二蛋子的怨恨。D.“王户在战争中尸骨无存”错误。原文只是说“很难辨出王户的尸首”,并非“尸骨无存”。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C.“如堂叔说起王户的尸骨时的反应”不是伏笔,是铺垫。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述特点的能力。由“翠芸转过身来,故意装作很是生气的样子,板起脸来问你:我没有名字呀?嗯随即,她冲你扬一扬下巴,似乎是在警告你。然后呢,她会换一种口气,教给你:叫我姐,叫我翠芸。什么王户家的,王户家的,难听死啦!”可知,开始翠芸假装不喜欢被叫“王户家的”,这部分的描写,富有生活

39、气息,塑造了一个活泼可人的新媳妇形象,情节舒缓;后文中“而此时,正在锅屋里刷锅的翠芸,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但她一直都在那儿不停地刷锅,她手中的饭帚一直都在锅边上打转转,直到有人过来拦住她,想让她哭两声时,她这才一下子晕倒在锅台边”,翠芸知道王户牺牲后哭晕在灶台,突出她的极度悲伤之情,情节紧张;体现了小说叙述节奏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特点。由“而此时,正在锅屋里刷锅的翠芸,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但她一直都在那儿不停地刷锅,她手中的饭帚一直都在锅边上打转转”可知,在送公函人面前翠芸看似波澜不惊,在人离开后才忍不住哭出来,刻画出一个人前坚韧,实则情感丰富的女性角色。体现了小说叙述节奏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特点

40、。小说在开篇提到王户,全文不见王户,在读者和翠芸一样满怀期待之际,却迎来他的死讯,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体现了小说叙述节奏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特点。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形象和主旨意蕴的能力。翠芸是一个活泼可人的新媳妇,他的丈夫王户与二蛋子一起报名参加乡里组织支前民工队,前往山东那边送军粮,从此之后,翠芸就一心盼望着王户归家;当王户牺牲后,“这两袋高粱连着一条命,咱们怎么忍心去吃它”“翠芸恳求公爹,把那两袋高粱换成路费,去徐州把那个人接回来。她让公爹想个法子,把王户的尸首搬回家,以便以后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面对一堆黄土,也好有个祭奠、说话的地方”,想法接回王户遗骸,这些都凸显了女性

41、忠贞的主题。由“本家的堂叔说,王户的尸体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碾庄那场战斗,死人太多了。二蛋子和那堂叔找到王户的牺牲地之后,很难辨出王户的尸首,只好就地抓了两把土,算作王户的灵魂,将其包裹在蒲团里带回来了”可知,王户在战争中尸骨难辨,可见战争的惨烈,表明了作者反战的主张。10B11B12D13(1)淳于式是想要休养百姓,因此告我的状。如果我再说他的坏话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助长。(2)刘备非常羞愧愤恨,说:“我竟然被陆逊打败而蒙羞,难道不是天意吗!”14审时度势,调整战术;团结军队,上下一心;打仗时指挥有方。【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很久以来成为

42、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本题中,“旧为所在毒害”,“为”,是,谓语;“所在毒害”,“毒害”,祸害,名词,作“为”的宾语,“所在”是“毒害”的定语,故本句结构严密,不可断开,排除CD;“逊以手下召兵”,“逊”主语,“以”谓语,“手下召兵”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单独成句,排除A。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越人的通称”错误。山越是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孙吴诸郡县山区的山贼式武装集团的统称。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并劝谏孙权向蔺相如学习”错误。从“臣虽

43、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来看,是陆逊仰慕蔺相如、寇恂对部下谦让的义气,用以共同参与国家事务。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养民”,休养百姓;“白”,禀告;“毁”,诋毁;“长”,助长。(2)“惭恚”,羞惭愤怒;“为所”,表被动;“岂非邪”,难道不是吗。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

44、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可知,陆逊能审时度势,调整战术,打仗时指挥有方。由“受恩深重,任过其才。由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可知,陆逊能团结军队,上下一心。参考译文:陆逊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孙权做将军,陆逊二十一岁,就开始在孙权将军府中任职,历任东西曹令史,外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同时兼管县令职务。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蚕,百姓得到依赖。当时吴郡、会稽、丹阳有很多为逃避赋税而藏匿起来的百姓,陆逊上书陈述好处,恳求准许招募他们。 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很久以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

45、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适逢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公委任,煽动山贼替他做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很多,而带去的兵很少,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长期的祸害一下荡除。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揭发陆逊非法掠夺百姓,骚扰当地。陆逊后来到都城,和孙权说话中间,称赞淳于式是好官。孙权说:“他告你你却推荐他,为什么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想要休养百姓,因此告我的状。如果我再说他的坏话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助长。”孙权说:“这实在是忠厚长者之事。”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攻打西部边界,孙

46、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担任使臣,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抗击刘备。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经历的事很多,他的军队刚集结时,他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触犯他。现在他驻军长久,没有占到我们的便宜,军队疲惫,士气沮丧,无计可施,夹击此敌,正在今日。”于是先攻打一个营寨,没有取胜。众将领都说:“这是白白让士兵送死罢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攻破他们的办法。”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攻破他。顷刻之间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杀死了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将领,破蜀军四十多个营寨。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走投无路,请求投降。刘备登上马鞍山,环绕自己陈列军队。陆逊命令诸军从四面进攻,于是刘备军队土崩瓦解,死者有几万人。刘备于是连夜逃走,驿站的人断后,才逃到了到了白帝城。刘备非常羞愧愤恨,说:“我竟然被陆逊打败而蒙羞,难道不是天意吗!”在防御刘备来进攻的时候,众多将军有孙策在的时候的老将,有的是王公子弟身份高贵的人,各自都自以为是,不听从陆逊。一直到击败刘备,计策大多是出自陆逊,众位将领才心服。孙权听说这件事,说:“你为什么当初不上报诸位将领不听你的指挥啊?”陆逊回答说:“我受到恩惠太深重,给我的任命超过我的那些才能。再加上这些众多将领,有的是担任着重要事,有的可以担当锋利的爪牙,有的是功臣,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