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2748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4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19)第一册课时作业第二节第2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一、选择题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上层存在的季节性庞大暖高压系统,它虽然生成于副热带,但与一般的副热带高压的动力性质和生成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南亚高压的进退活动与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关系十分密切,其位置偏北时,我国东部上空存在一个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气流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南亚高压范围。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月份可能是()A.1月 B.5月C.7月 D.10月2.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对我国东部地区

2、天气影响是()A.东北地区干旱少雨 B.华北地区降水较多C.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D.珠江流域干旱少雨下图为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完成3-4题。3.关于阿留申低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形成的B.该低压和亚洲低压的成因相同C.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被迫抬升形成D.在此系统控制下多阴雨天气4.M、N处同属世界典型季风区,二者相比()A.形成原因相同,风向不同B.形成原因不同,风向相同C.N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D.M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为大陆上气压中心,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5-7题。5.若图中为高压中心,则()A.为

3、夏威夷高压 B.为阿留申低压C.为亚速尔高压 D.为亚洲高压6.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有( )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 B.C. D.7.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主要盛行西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北京炎热多雨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7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

4、 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8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读下图,完成910题。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A西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1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112题。1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 BC D1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东

5、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2000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据此完成13-14题。13.图示时期该区域( )A.海洋与陆地比热容年际变化显著B.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年际变化较大C.陆表温度与海表温度之差的年际变化小D.陆表温度与海表温度之差存在年际变化14.图示期间,我国( )A.季风区范围扩大B.受夏季风影响大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多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少下图为某季节32N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15-16题。15.此月份最可能为( )A.1月

6、B.4月C.7月 D.10月16.下列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且天气相对凉爽的是( )A.P地 B.Q地C.M地 D.N地二、非选择题17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气压带看,A是_带,B是_带。(2)从近地面风带看,D是_带,E是_带。(3)气压带和风带是随_变化而移动的,图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约在_季。(4)图中A、C、F三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最少的是_。(5)北半球夏季在B气压带控制下亚欧大陆东岸受_季风影响,降水较_。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两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 图2材料二下图为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1)写出图2中甲、乙

7、、丙、丁对应的图1中的气压带或者风带:甲_,乙_,丙_,丁_。(2)图3中A处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图2中_、_有关,B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图2中_有关。(3)图1所示的气压带和风带中多雨的是_。(4)图1所示为北半球的_季,该季节亚欧大陆被_控制,此时北半球的_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其中在太平洋上的是_,在大西洋上的是_。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材料二 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 (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 (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

8、有所增强。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0、下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原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原因。 (5)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反映D地气候特点的是_;并分析该气候在D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亚高压是高空的季节性庞大暖高压系统,高空是高压,近地面应为低压,是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高空气流堆积形成的,7月份北半球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所以南亚高压强度最大的

9、月份最有可能是7月,C正确。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气流辐散,因此华北地区近地面气流辐合,中心气流上升,造成华北地区降水偏多,B正确;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中心气流下沉,造成长江流域降水偏少,C错误。东北地区和珠江流域受南亚高压影响小,仅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其天气状况,A、D错误。3.B解析:读北半球1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可知,1月亚欧大陆比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即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残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A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低压形成于北半球的夏季,是陆地受热气流上升

10、形成的,与阿留申低压的成因不相同,B错误,符合题意;阿留申低压属于副极地低压带的一部分,该纬度范围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低压,C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暖湿气流被迫抬升,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D正确,不符合题意。4.D解析:M为东亚季风区,N为南亚季风区,冬季风均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南亚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与东亚夏季风成因(海陆热力差异)不同,A错误;无论冬夏季风,二者的风向均不同,B错误;南亚(N处)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C错误;东亚(M处)冬夏季风均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D正确。5.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

11、美大陆上,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为高压中心,则为亚洲高压,为阿留申低压,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北半球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6.C解析: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切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7.A解析:当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东部主要盛行西北风;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6.B解析:根据图上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偏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半球。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7.A解析:b处为南回归线

12、附近,大约135E的地方。根据地理坐标可知此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8.C解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9.C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10.B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11、C解析:图中的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12.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

13、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13.D解析:比热容和海陆热力性质属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基本不会发生变化,A、B错误;读图可知,19602000年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C错误,D正确。14.C解析:根据海陆热力差指数大小与夏季风势力强弱之间的关系推断,图示时期,有些年份夏季风偏强,有些年份夏季风偏弱,但我国季风区是一固定范围,不可能扩大或缩小,A、B错误;由图可知,1961年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大,夏季风势力偏强,说明夏季风推动的雨带很快就到达了华北和东北地区,且控制时间延长,因此华北地区降水增多,C正确;1980年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小,

14、夏季风势力较弱,说明夏季风长期徘徊于江淮地区,给当地带来丰沛降水,D错误。15.C解析: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C项正确。16.C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偏北,位于32N大陆西岸的P、Q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气候炎热干燥;位于大陆东岸的N地也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形成伏旱天气;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M地位于青藏高原,该地的海拔较高,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而且由于海拔高,其天气相对凉爽。17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2)信风西风(3)季节夏(4)CF(5)东南多18、答案:(1)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

15、压带东北信风带(2)丙乙乙(3)(4)夏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9解析:(1)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不同产生气温的差异,气温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根据其分布回答即可。(3)W势力增强导致G与W之间的水平气压差变大,西北季风(L)增强,亚洲高压(G)的范围向东、向南扩展。答案:(1)南太平洋东岸为寒流,气流以下沉为主,近地面气压较高;西岸为暖流,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压较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气流;最终形成热力环流。(2)G为亚洲高压,L为西北季风,N为东北季风。(3)变化:G的范围向东南方向扩展,L的势力增强。原因:W势力增强,G与W之间的水平

16、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20、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第(2)题,B所在风带是北半球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东北风。第(3)题,结合图示说明甲、乙气压带位置差异并依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分析原因。第(4)题,C海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影响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第(5)题,D地处于40N60N的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2)画图略。(在B处画东北风向即可)(3)差异:甲图气压带位置较乙图中气压带偏北。原因:受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影响,甲图中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5) 原因:D地位于40N60N之间,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地形多平原,山地多东西走向,利于暖湿气流进入内陆;海岸线弯曲,深入内陆,使该区更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