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自然景观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与自然景观 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019)第一册课时作业第三节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一、选择题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图1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图2为甲树种春季凋落物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图1 图21.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景观,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 B.气温回升C.日照充足 D.降水稀少图1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
2、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2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图1 图23.图1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月至1月 B.3月至4月C.7月至8月 D.10月至11月4.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坡陡 B.背风坡坡缓C.该地定向风为西南风 D.两翼指向下风向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其生长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5-6题。5.索科特拉岛自然
3、地理景观为()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6.“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有利于()A.储水 B.散热C.耐寒 D.防沙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1 200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7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2米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为双峰林场位置示意图及冬季雪景图。据此完成7-8题。7.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靠近河流,水汽充足A. B.C. D.8.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 )A.亚洲高压变弱 B
4、.全球变暖C.周边森林破坏 D.大气污染加剧图示地区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有时可观赏到滚滚沙流飞泻入海的“倒沙入海”奇景。读图,完成9-10题。9.与图中沙漠形成无关的是()A.山脉对大西洋水汽的阻挡 B.副热带高压的控制C.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D.洋流的影响10.图中“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是()A.副热带高压 B.东南信风C.洋流 D.人类活动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11-12题。11.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是该地区()A.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C.
5、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12.野生动物从地迁徙到地的时间可能是( )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图1为“瓶子树”景观图,图2为南美洲地图。读下图,完成13-14题。图1 图213.“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4.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洋流 D.海陆位置在某国际夏令营活动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位同学介绍了家乡的自然景观。完成15-16题。甲“森林里乔木高大,
6、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色,河流水量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15.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家乡的气候相符的图(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是()A.甲a乙b B.乙b丙cC.丙c丁d D.甲a丁d16.关于上题中四图气候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a气候多位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B.b气候多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c气候是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的交替控制形成的D.d气候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阿拉伯人主要生活
7、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然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A.西风带 B.副极地低压带C.赤道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18.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皮肤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二、非选择题19、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季节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简析世界季节类型分布的特点。(2)分析图中“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举例说明为什么“春城”往往形成于低纬高原上
8、。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气温在14 至18 ,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2)说明制约乙地雪花发育的气象条件。(3)说明丙地雪花大而不精美的原因。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
9、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的焚风是当地气候的显著特征,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冬季某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示意图。(1)指出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图示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的形成过程。(3)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试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1.D解析: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出现在夏秋季节,冬季几乎没有,说明秋季树叶落光,为落叶阔叶林,对应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2.B解析:甲树种一年四季都有凋落物,应为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蒸发(腾)增强,甲树种树叶缺乏水分,出现落叶现象,B正确。3.B解析:从材料可
10、知该景观出现在每年雨季,根据该地区降水资料图可知,3月至4月降水量最大,故3、4月为图1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其他月份降水较少,不是当地的雨季,A、C、D错误,B正确。故选B。4.D解析:新月形沙丘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由新月形沙丘弧形突向主风向可知,该地定向风为东北风;两翼指向下风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5.D解析:“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由此判断索科特拉岛自然地理景观为热带荒漠;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里都是高大的乔木,热带草原的主要植被为稀树草原。D正确。6.A解析:“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粗大的树干有储水功能,可保证其在干旱的
11、环境中生存;“沙漠玫瑰”的枝叶较小,耐酷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其不耐寒,且粗大的树干与散热、防沙无关。A正确。7.A解析: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即山地背风坡,风速小,有利于形成深厚积雪;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故选A。8.C解析:亚洲高压变弱,风力会减小,积雪会增厚;全球变暖不会只影响北部的房屋积雪厚度;周边森林破坏,西北风风力增大,会将北部房屋积雪吹掉,使积雪变薄;大气污染对积雪厚度影响小。故选C。9.A解析:该地位于南纬2030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信风控制;沿岸有寒流经过,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该地
12、形成沙漠。大西洋位于该大洲的西侧,而当地盛行的是东南信风,属于离岸风,所以该地几乎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A正确,B、C、D错误。10.B解析:通过该区域地理纬度,可以推知该地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使沙粒飘向海洋,B正确;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不是“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A错误;洋流和人类活动也不是“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C、D错误。11.A解析:该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大,所以野生动物迁徙到降水多的地区以寻求更多食物;该区整体位于东非高原上,地势起伏小,因此野生动物迁徙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小;该地区全年高温,所以野生动物迁徙基本不受热量的影响。12
13、.B解析:东非野生动物迁徙的根本目的是追逐水源,过了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位于南半球东非高原区域的地受东南信风控制先进入旱季,野生动物追逐降水而向北迁移,因此野生动物从地迁徙到地的时间可能是46月,直到北半球秋分日后野生动物再向南迁徙,故B项正确。13.B解析:“瓶子树”的生长习性为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通过落叶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瓶子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读南美洲地图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4.B解析:由材料可知,影响“瓶子树”分布的
14、主导因素是气候。15.B解析:读图可知,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b夏季(6、7、8月)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7月气温最低,最冷月均温大于15C,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7月气温最低,最冷月均温大于0C小于15C,全年降水均匀,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甲“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说明甲地森林有茎花现象,为热带雨林,对应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a、b、c、d均不符合;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该地森林是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对应气候为地中海气候
15、,b符合;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说明该地气候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c符合;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色,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秋季,河流水量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说明降水比较均匀,因此该地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d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b、c、d均不符合。B正确。16.B解析: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多位于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A错误;b气候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多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正确;c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是受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控制形成的,C错误;d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
16、是全年受西风带控制,而非海陆热力差异,D错误。17.D解析: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这些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是常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的。18.B解析: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地面多沙漠,白色衣服对太阳辐射反射强、能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皮肤、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19、答案:(1)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季节类型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图中“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因为海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气温偏低,冬季降温慢,气温偏高,形成四季如春的季节特点。(3)举例:云南昆明(或者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等)。原因:由于海拔高,夏季平均气温不高;冬季冷空气不易爬升到高
17、原上,且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冬季气温不低,因而四季如春。20、答案:甲地距海较近,受海洋气流影响,水汽充沛;该地地处山区,海拔较高,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有利于雪花充分发育。(2)乙地深居内陆,全年降水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少;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不利于雪花发育。(3)丙地位于伊犁河谷,来自大西洋的潮湿空气在天山迎风坡形成充沛降水,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雪花发育,多鹅毛大雪(或所以雪花大);地势较低,温度较高,1月份均温不在14 至18 ,雪花微观结构发育不充分(或所以雪花不够精美)。21、解析:第(1)题,根据题图可知,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而且大致与太行山平行,
18、等温线向北凸出。第(2)题,根据气温分布可知,该月是冬季,太行山受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的影响,西北风先到达太行山西部,一部分受山脉阻挡,另一部分沿着山脉爬升到达山顶,然后下沉形成“焚风”,所以太行山东侧气温明显高于西部。第(3)题,夜间主要是山风,与太行山东坡焚风风向一致;白天是谷风,与太行山东坡焚风风向相反,所以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答案:(1)南北狭长分布;与太行山走向平行(或呈东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等温线向北凸出。(2)冬季,来自较高纬度的冷气团移经太行山区时,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顶到达东侧背风坡,在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地区下沉,增温明显,形成暖脊。(3)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与焚风风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