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短文两篇》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短文两篇教学方案第2课时爱莲说【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短文,了解说这种文体知识。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3.理解全篇内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教学难点】理解全篇内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感受到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设计意图:旧知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周敦颐,字茂叔
2、,北宋(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2说文体简介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周敦颐的基本信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了解说这一文体。3.诗文朗读欣赏情境课文诵读版,注意读音和断句。(1)检测一:正音可爱者甚蕃(fn)出淤泥而不染(y)濯(zhu)清涟(lin)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噫(y)陶后鲜有闻(xin)(2)检测二:断句先展示断句,再根据情境课文进行跟读。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3、/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学习障碍。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过渡:爱莲说文字较为浅显,韵感很强,读来朗朗上口。1.探究任务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这篇文章变成白话文吗?2.探究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2)查看注释或工具书,在圈画的字词旁写上其意思。(3)结
4、合课下注释和前后文,逐句梳理文意。3.成果展示预设: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预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提示:讲解后老师可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情感。4.活动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的重点字词的翻译,也大体掌握了全文的翻译,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作者笔下的莲有什么特点,象征君子什么样的品格?完成下列表格。描写莲的语句莲的特点君子的品格出淤
6、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过程安排(1)自主思考:圈画关键语句,批注莲的特点,思考象征意。(2)小组讨论,发表自己见解,统一小组观点,完成表格。(3)选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中说出你们观点,在班级内分享交流。3.成果展示描写莲的语句莲的特点君子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不会被污浊的环境污染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濯清涟而不妖不因环境的美好而放纵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花柄通达笔直刚正不阿,豁达大度不蔓不枝不旁逸斜出独立,行为正直香远益清给周围以有益的影响美德广布,有感召力亭亭净植洁净且笔直有力洁净挺拔,卓尔不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凛然不可侵犯独立
7、高贵,令人敬仰教师点拨: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君子的高贵品质,从而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永远保持正直清白的生活态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莲植物形态和象征意。(三) 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莲的丰富内涵及自己的情感的呢?2.过程安排(1)自主思考:根据文本内容,思考本文写作手法。(2)小组讨论,发表自己见解,统一小组观点。(3)选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中说出你们观点,在班级内分享交流。3.成果展示(1)菊、莲、牡丹这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作者好像是在写花,而实际上弦外有音,是
8、在托物言志,即赋予“莲”以某种人格化特征,以寄寓自己的志向、思想、情感。如用莲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感。作者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这样写是为了凸显自己对胸怀坦荡、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等美好品格的崇尚。(2)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这里作者用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来衬托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爱莲的心意在浊世要保持清白的情怀。“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旨在突出莲的品格,抒发感慨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有烘云托月
9、的作用。3.活动小结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客观物品的描写和叙述,间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情趣、意愿等。“衬托”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事物,以突出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为了使所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就用另外的形象来映衬它,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设计意图: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心,体会作者高尚的品质,学习托物言志、衬托、象征的写作手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爱莲说,反复朗读了课文,疏通了文意,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主旨,体会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1.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2.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
10、义:种植)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合适)3.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4.重点虚词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组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的理解。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1)本课的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何异同?预设:两文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2)本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有关人的品格的。谈谈学完两篇文章后的感悟或启示。预设:学习这些美好的品质,在淡泊宁静、洁身自好。 要注意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将“洁身自好”变成“孤芳自赏”。2.课后作业(1)基础作业:背诵并默写爱莲说。(2)提升作业:完成课后习题三,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文字。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莲君子托物言志【板书设计】爱莲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菊隐逸者正衬 牡丹富贵者反衬 5 / 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