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豆浆B 牛奶C 蔗糖溶液D 烟、云、雾2.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4NH36NO=5N26H2O。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A NH3中的NB NO中的OC NO中的ND NH3中的H3.关于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B 都具有丁达尔效应C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相同D 它们的稳定性相同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 化合物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
2、化合物在水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D NaHSO4在水中电离出H,因此它属于酸5.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AmolBmolCmolDmol6.ClO2遇浓盐酸会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ClO28HCl(浓)=5Cl24H2O,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9.6321023,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 11.2 LB 33.6 LC 22.4 LD 44.8 L7.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过滤B 电泳C 渗析D 加入Ag
3、NO3溶液,过滤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16H10Z2XO=2X25Z28H2O2A2B2=2A32B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 Z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Z2、B2、A3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9.在表中,欲用一种试剂Z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在同时有离子Y存在时,此检验仍可以判别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1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 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O22H=H2OC
4、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BaSO4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11.对于反应HNH3= H2NH的正确说法是 ( )A 属于置换反应B H是氧化剂C NH3是还原剂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H2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13.如图是实验室用漂粉精固体(主要成分为Ca(ClO)2)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A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B 通过装置B中锥形瓶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可以监测实验过程中C是否发生堵塞C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D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观察苯层为紫红色,可以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14.下列化合物及其类别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Na2CO3、碱、电解质B 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 H2SO4、酸、电解质D 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1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
6、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 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C 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D 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在该实验中,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填字母)。(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3)D中的现象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写出氯气与
7、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5)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Cl2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_。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 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查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_性。(3)该小组由
8、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有人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_。18.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死微生物功效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无机含氯消毒剂包括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等。(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填字母)。A.液氯和新制氯水都是游离态氯,都能做杀菌消毒剂B.由于氯气能与水反应,所以新制氯水中不可能存在游离态氯C.溶液中H浓度越大,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越好D.含氯消毒剂应密封保存(2)漂白粉是一种优良高效、价格低廉的常用杀菌消毒剂。
9、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其中肯定存在氯化钙,设计实验,探究该固体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物质。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_;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_;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既含有次氯酸钙,又含有碳酸钙。设计实验方案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稀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表格可以不填满)。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
10、是_。20.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_。2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 molL1。(2)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 molL1。(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
11、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1。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 mL。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检验溶液中的SO时,为什么要用稀盐
12、酸?23.写出下列碳酸盐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碳酸钠溶液与硝酸溶液混合_;(2)碳酸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_;(3)碳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_;(4)将少量的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_;(5)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硫酸溶液混合_;书写碳酸盐(碳酸正盐)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要注意:碳酸正盐的水溶性(难溶性与易溶性);酸的强弱,即盐酸、硝酸、硫酸等强酸用H表示,醋酸等弱酸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其离子方程式不同,酸不足生成碳酸氢根,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4.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如双氧水可作为采矿业废
13、液的消毒剂,如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如KCN,其中氮元素为-3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A+NH3。(1)你能推出上述反应中A物质的化学式吗?简述推断的原理。(2)简述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3)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为什么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5)H2O2只具有氧化性吗?有还原性吗?怎样通过实验说明。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豆浆、牛奶、烟、云、雾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发生丁达尔效应。2.【答案】C【解析】已知氢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
14、等于零。计算各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对比可知答案为C。3.【答案】A【解析】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都能透过滤纸;氯化铁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具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铁溶液是稳定的分散系,而氢氧化铁具有介稳性。4.【答案】C【解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在水溶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碱式碳酸铜);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为盐,氯化铵属于盐。5.【答案】A【解析】首先分析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u的价态由21(还原),11 mol P元素中
15、6 mol化合价升高(氧化)、5 mol化合价降低(还原),可见被氧化的6 mol P,是被Cu(2)和另一部分P共同氧化的。由电子得失数目可知,6 mol被氧化的P共失电子6 mol530 mol,其中Cu(2)得15 mol,另一部分P得另15 mol。即15 mol CuSO4所氧化的P为3 mol,则1 mol CuSO4氧化0.2 mol的P。A项正确。6.【答案】C7.【答案】C【解析】渗析法可以提纯、精制胶体。8.【答案】D9.【答案】A10.【答案】A【解析】单质、氧化物、难溶于水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D均错误;C项还生成氢氧化镁沉淀。11.【答案】D【解析
16、】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可知,H中H为1价,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3中H为1价,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12.【答案】D13.【答案】D【解析】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氯化氢易溶于水,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B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C中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目的分别是检验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干燥氯气、检验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生成的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过量氯气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故
17、D错误。14.【答案】C【解析】Na2CO3属于盐而不是碱,故A项错误;MgO属于电解质,B项错误;CO2属于非电解质,D项错误。15.【答案】C【解析】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B项错误;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有离子参与反应,是离子反应,D项错误。16.【答案】(1)c(2)Cl2中混有少量H2O(g)在AB之间增加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3)溶液变蓝色Cl22I=I22Cl(4)Cl22OH=ClClOH2O11取少量烧杯内吸收Cl2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H
18、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5)盐酸【解析】(1)根据“固液气”原理可知应选择c装置制取Cl2。(2)布条褪色证明Cl2中混有H2O(g),生成了HClO,应增加除H2O(g)的装置。(3)Cl22I=I22Cl,CCl4将I2萃取出来,I2溶于CCl4,溶液呈紫红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法。(4)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检验Cl,应先用稀HNO3酸化中和溶液中的OH,并将ClO转化为HClO,再加AgNO3溶液,若有AgCl白
19、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5)因酸性HClH2CO3HClO,HCl与NaHCO3反应:HClNaHCO3=NaClH2OCO2,而HClO不与NaHCO3反应,故氯气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盐酸。17.【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2NaOH=NaClNaClOH2O(2)5 mL、pH13漂白(3)ClOCl2H=Cl2H2O取洗气瓶中溶液5 mL,向其中逐滴加入稀H2SO4,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解析】(2)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同样体积和pH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 min后褪色,而消毒液,pH13,滴加2滴酚酞,溶
20、液变红,5 min后褪色,短时间即可褪色,说明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3)该小组操作b中使用的盐酸中有H和Cl,向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酸性增强同时Cl浓度也增大,因此无法判断到底是酸性增强导致NaClO稳定性下降还是Cl浓度增大导致的,故加的酸应排除氯离子干扰,因此需向溶液中加入H2SO4,若溶液变为黄绿色,则说明消毒液稳定性下降,H2SO4和溶液中的Cl、ClO发生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2HClOCl=Cl2H2O。18.【答案】(1)CD(2)Ca(ClO)2CaCO3(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液氯是游离态氯,新制氯水是混合物,A错误;Cl2能与水
21、反应,但溶液中还存在部分Cl2,B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含氯消毒剂是由于含有HClO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HClO是弱酸,NaClO溶于水产生ClO,ClO与H结合生成HClO,所以溶液中H浓度越大,ClO与H结合生成的HClO浓度也越大,其消毒效果越好,C正确;HClO易分解,则含氯消毒剂需密封保存,D正确。(2)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可得到CaCO3沉淀,据此可判断该密封不严的漂白粉中是否含有CaCO3;Ca(ClO)2与盐酸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可确定该密封不严的漂白粉中是否含有Ca(ClO)2。19.【答案】(1)
22、41(2)42 g20.【答案】CeO2NH4F18【解析】该反应中,eO2eF3,Ce化合价降低,CeO2做氧化剂,H4F2,氮化合价升高,NH4F做还原剂。若有18 mol NH4F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原子为2 mol,未被氧化的N原子为16 mol,被氧化的N原子与未被氧化的N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8。21.【答案】(1)4.0(2)0.04(3)C(4)4.6250【解析】(1)由c得,c(NaClO)4.0(molL1)。(2)稀释前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00 mL103LmL14.0 molL1100 mL100103LmL1c(NaClO),解得稀释后c(Na
23、ClO)0.04 molL1,c(Na)c(NaClO)0.04 molL1。(3)选项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选项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选项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选项D,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0 g。(4)根据H2SO4的组成可知,溶液中c(H)2
24、c(H2SO4)4.6 molL1。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 L2.3 molL14.6 mol,设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则有:4.6 mol,解得V250。22.【答案】加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等离子的干扰。23.【答案】(1)CO232H=CO2H2O(2)CaCO32H= Ca2H2OCO2(3)CO232CH3COOH =2CH3COOH2OCO2(4) CO23H=HCO3(5) CO232H=CO2H2O24.【答案】(1)KHCO3。利用原子守恒可得出A的化学式为KHCO3。(2)利用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以判断K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反应中C的化合价升高为A(KHCO3)中的+4价,因此为还原剂,故KHCO3为氧化产物,则H2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KHCO3。(3)。(4)H2O2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没有毒性,不会造成污染。(5)H2O2中O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可取少量H2O2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的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到红色消失,说明H2O2具有还原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