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适《燕歌行》赏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适燕歌行赏析.精品文档.燕歌行唐高适【序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原文】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第一部分写边烽突起,奉命出师。“赐颜色”一句已为后文将帅轻敌伏笔)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第二部分写力竭兵稀,战斗失利)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
2、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第三部分从战事转写征人和妻子的两地相思,幽怨缠绵,气氛悲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第四部分通过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点出题旨)【注释】汉家:代指唐朝。 烟尘:指战事发生。 汉将:代指唐将张守珪。 残贼:凶暴的敌人。横行:指纵横驰骋,奋勇杀敌的行为。 非常赐颜色:给以非同寻常的恩赐。据新唐书张守珪传载,张守珪破契丹有功,“赐金彩,授二子官,诏立碑记功。”摐金伐鼓:撞击铃钲一类铜制响器,敲打战鼓,以壮行色。 榆关:即山海关,通往东北边塞的险关要隘。 旌旗:一作“旌旆”,原指以羽毛
3、为饰的大旗,这里泛指形形色色的旗帜。 逶迤:蜿蜒曲折,连绵不断。单于:古代匈奴对其君主的称号,这里借指契丹等族的首领。 猎火:狩猎时燃起的火把或火堆,借指战火。 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极边土:穷临边塞的尽头。 凭陵:仗势侵凌。军前:指战场上。 半死生:指大半战死。 帐下:指主帅营帐中。穷秋:晚秋。 腓:一作“衰”,病萎枯黄。 斗兵稀:战士大半伤亡,所剩寥寥无几。当:承受。 恩遇:承受皇帝的恩惠和知遇。 恒:常常。铁衣:铁甲,这里代指身披铠甲的士兵。 玉著:一作“玉筋”,玉制的筷子,比喻思妇眼泪。蓟北:唐蓟州以北地区,泛指东北边地。边庭:边地。 飘飖:飘摇不定,动荡不安。 度:
4、逾越,到达。 绝域:荒无人烟的极远边疆。刁斗:古代军用铜器,形似锅,白日用作炊具,晚上用来打更。死节:以死报国。 岂顾勋:哪里想望立功受赏。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武帝时人,曾率兵抵御匈奴,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且能身先士卒,与其同甘共苦,屡立战功。【赏析】开元二十三年,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珪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二十六年,其部将为奚族余部所败,张守珪贿赂调查官员,掩其败绩,高适得悉实情,作此诗以示讽谏。此诗沿用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但突破了这类诗作大多写思妇怀人的狭小题材,多方面反映了边塞征战生活的复杂情况和真实的画面,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杰出代表。
5、这首诗选取了出征的典型事件,从几条线索展开描述,赞扬了士卒英勇奋战,杀敌报国的无畏气概,又揭露了将帅沉于歌舞,不恤士卒,骄纵轻敌的情事,中间还穿插描述了征人和思妇久别相思之苦,最后进一步写战争的艰苦和征人的愿望。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士兵的将军。全诗概述与细描相辅相成,对比与烘托各尽其妙。形象鲜明,气势奔放,文字隽永,深切感人。且四句一转韵,音韵铿锵,耐人寻味。“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概述开元年间东北边境
6、时发战事,张守珪曾因破敌立功而受重赏之情事,为以下写一次出征兵败而虚报窃功相对应。“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写一次唐军北征时旌旗招展、金鼓齐鸣的豪壮声势。“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写军情紧急,双方已聚集兵力,做好交战的准备。“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战斗激烈,士卒伤亡惨重,但中军帐内仍然轻歌曼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写将帅深受皇帝恩宠而骄纵轻敌,以致士卒大量伤亡,深陷重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战乱不息,征人思妇两地徒然相思之情。“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写边塞的萧瑟、荒凉和战争的紧张气氛。“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写战士不顾功名,以身许国的高尚气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以忆念李将军作结,对当时贪功窃爵的将帅以有力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