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1).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教学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热爱。【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3、PPT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一 、借助媒体,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2、习第九课西风胡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胡杨的生存环境非常的恶劣,他就像一位战士,每时每刻都在和大沙漠进行着英勇的斗争,让我们带着对“战士”的尊敬之情齐读课题。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散文,然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结:是啊,我们不管是在西域的热闹繁华中,还是在西域古城的荒凉斑驳中都能发现胡杨的影子,那么胡杨和西域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二、理解课文,体会特点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能不能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胡杨和西域的关系?2、学生汇报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事务中酝酿着新事物。那么胡杨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和品质才能孕育出几千年的西域文明呢?3、
3、自主学习,批注感悟(出示课件3)请同学们按照大屏幕上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2、3、4自然段,并在书上作批注。4、小组互学,质疑问难5、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出示课件(1)出示课件4联系实际理解“二十米的根茎有多深,零上和零下四十摄氏度是什么样的滋味?”学习作者列数字的写作手法,理解胡杨的坚韧。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虚浮漂移的流沙、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展开想象,说说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指导朗读过渡:胡杨的生存环境如此恶劣,那么它为什么还那么顽强的活着呢?它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吗?(2)出示课件5理解“无私”。学生自由发言后,请一个同学把胡杨的无
4、私读出来。理解“摧肝裂胆”。 (3)胡杨除了无私、坚韧还有哪些精神品质呢?学生自由回答。(出示课件6)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胡杨真的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不死、不倒、不朽的是什么?播放视频(出示课件7)指导朗读,感受胡杨的悲壮。(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4)小结:胡杨是最坚韧的树,是最无私的树,是最悲壮的树。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胡杨林一起去领略胡杨的风采吧(出示课件8-13,请三个同学依次读课文的2、3、4自然段)。三、关注胡杨,唤醒良知过渡:当我们还不忍从胡杨林中走出的时候,仅仅千年,西域已经由昔日的热闹繁华变成了如今的荒凉斑驳。而我们的有着坚韧、无私、悲
5、壮精神的胡杨林也正在遭受着破坏(出示课件1418)。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19),学生轻声齐读。1、当西域文明消失,当哺育胡杨的河流干枯,大家想一下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组讨论,交流看法。2、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祈求吧(齐读)(出示课件20)3、(出示课件21)联系上下文填空是啊,哪怕我们从现在开始去关注,改变,保护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胡杨也不会消失的。齐读本段剩余内容(出示课件22)。四、回归整体,拓展深化同学们,我们就是那被激励的来者(出示课件23),总有一天我们会化作那一颗颗茁壮成长的胡杨树,站在烈烈西风中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胡杨”;当西域文明重新回到沙漠上的时候,我们会骄傲地说:“我们是胡杨”。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变成了万顷良田的时候,我们可以骄傲的对全世界的人民说:“我们是胡杨”。五、作业设置 请用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胡杨。【板书设计】 9 西风胡杨最坚韧 关注 最无私 祈求 改变最悲壮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