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获奖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获奖案例.doc(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获奖案例.精品文档.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上 部)目 录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3、对数的概念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5、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6、函数图象及其应用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8、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9、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0、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1、循环结构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1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14、函数的图象15、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1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1)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2)18、正弦定理(1)
2、19、正弦定理(2)20、正弦定理(3)21、余弦定理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6、拋物线及其标准方程27、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前 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和科课程标准有关要求,促进广大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2007年由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举办了一次教学设计大赛活动。这次活动数学学科高中组共收到有49篇教学设计文章。获奖文章推荐评审专家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认真的评审,全部作品均
3、评出了相应的奖项;专家组还为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撰写了点评。本稿收录的作品全部是参加此次福建省教学设计竞赛获奖作者的文章。按照征文的规则,我们对入选作品的格式作了一些修饰,并经过适当的整合,以飨读者。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阅读,获奖文章的排序原则,并非按照获奖名次的前后顺序,而是按照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15的内容顺序,进行编排的。部分体现大纲教材内容的文章则排在后面。不管你获得的是哪个级别的奖项,你们都可以有成就感,因为那是你们用心、用汗浇灌出的果实,它记录了你们奉献于数学教育事业的心路历程.书中每一篇的教学设计都耐人寻味,都能带给我们许多遐想和启迪.你们是优秀的,在你们未来悠远的职业里程
4、中,只要努力,将有更多的辉煌在等待着大家。谢谢你们!编者 2008-3-23 于福州1、集合与函数概念实习作业一、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44页。-实习作业。本节课程体现数学文化的特色,学生通过了解函数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对函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新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学习数学的乐趣。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该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44页。学生第一次完成实习作业,积极性高,有热情和新鲜感,但缺乏经验,所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体现教师的“导演”角色。特别
5、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成绩的好坏、家庭有无电脑、男女生比例、口头表达能力等),选题时,各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尽量多地选不同的题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享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的熏陶。三、设计思想标准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体现数学的文化的价值。数学教育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四、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3在合作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
6、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实践技能和民主价值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准备】1分组:46人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教师需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2选题: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习作业的题目。教师应该到各组中去了解选题情况,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题目。参考题目:(1)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2)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3)函数符号的故事;(4)数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贝努利、欧拉、柯西、狄里克雷、罗巴契夫斯基等)与函数;(5)也
7、可自拟题目3分配任务:根据个人情况和优势,经小组共同商议,由组长确定每人的具体任务。4搜集资料:针对所选题目,通过各种方式(相关书籍-函数在你身边、世界函数通史、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等;相关网页-WWW、200605/43459.html等)搜集素材,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并记录相关资料,写出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年 月 日题目组长及参加人员教师审核意见及等级正文备注(指出参考文献或相关网页)5投影仪、多媒体;6把各组的实习报告,贴在班级的学习栏内,让学生学习交流。【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交流、分享实习报告2交流、分享:(由数学科代表主持。小组推荐中心发言人;以下记录均为发言概述)(
8、1)学生1:函数小史数学史表明,重要的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对数学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对数学分支的产生起着奠定性的作用。我们刚学过的函数就是这样的重要概念。在笛卡尔引入变量以后,变量和函数等概念日益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最早提出函数(function)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最初莱布尼茨用“函数”一词表示幂。175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把给出了不同的函数定义。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我们可以预计到,关于函数的争论、研究、发展、拓广将不会完结,也正是
9、这些影响着数学及其相邻学科的发展。(2)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3)学生2: 函数概念的纵向发展 :该同学从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到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讲述了函数概念的发展。其中包括18世纪中叶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对函数概念发展的贡献。接着又讲述了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以及现代函数概念集合论下的函数。函数概念的定义经过三百多年的锤炼、变革,形成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形式。(4)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5)学生3:我国数学家李国平与函数学生3描述了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李国平(19101996),的身世和他的成长历程。李国平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后历任
10、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务。学生还通俗地讲述了李国平先生在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领域的卓越贡献。(6)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7)学生4: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该学生从历史上重要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事实出发,讲述了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是贯穿古今、旷日持久、作用非凡,回顾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看一看函数概念不断被精炼、深化、丰富的历史过程,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函数概念来龙去脉认识的清晰度,而且更能帮助我们领悟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数学学习的巨大作用 函数概念来源于代
11、数学中不定方程的研究由于罗马时代的丢番图对不定方程已有相当研究,所以函数概念至少在那时已经萌芽该学生说道,早在函数概念尚未明确提出以前,数学家已经接触并研究了不少具体的函数,比如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双曲函数等等1673年前后笛卡儿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 从以上函数概念发展的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联系实际、联系大量数学素材,研究、发掘、拓广数学概念的内涵是何等重要(8)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9)学生5: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该学
12、生说,数学的抽象完全舍弃了事物的质的内容,而仅仅保留了它们的量的属性,即数学抽象的目的只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就决定了数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区别,也决定了数学的特殊性如果在两个集合元素之间存在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就称为是一个映射上述函数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就是一系列弱抽象的过程学生展示了下表:早期函数概念代 数 函 数函数是这样一个量,它是通过其它一些量的代数运算得到的近代函数概念映 射 函 数设M与N是两个集合,f是个法则,若对于m中每一个元素x,由f总有N中唯一确定元素y与之对应,则f是定义在M上的一个函数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在数量上描述一些现象的几个不同的量是紧密地互相联系
13、的,一个量完全决定于其它量的值,即通过其它量值的一些代数运算18世纪函数概念解 析 函 数函数是指由一个变量与一些常量通过任何方式形成的解析表达式19世纪函数概念变 量 函 数对于给定区间上的每一个x值,y总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10)教师带头鼓掌并简单评价3课堂小结:4实习作业的评定:实习作业评价参考意见级别标准很好1小组配合默契(有计划、任务分配合理、每人积极认真)2报告材料丰富、可靠、线索清晰3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好1小组配合良好2报告材料丰富、可靠、线索较清晰3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一般1小组配合一般2报告材料一般、线索基本清晰3有一定的分析较差1小组配合欠佳2报告材料贫乏
14、、线索不够清晰七、教学反思实习作业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实习作业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所以想通过该教学设计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在高一刚开始的时候,如何做好第一次实习作业,是很关键的。就我们学校条件和学生情况,完全可以做好实习作业的,事实证明学生做得很好。可以通过这次实习作业,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再者,通过对数学家的了解,感受数学家的精神,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福鼎市第一中学 曹齐平点 评该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探讨函数概念的形成、发
15、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意义。但该设计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不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只有鼓掌)。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两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是重
16、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二、 学生学习况情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炭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三、设计思想 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即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
17、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2.结合参加我校组织的两个课题对话反思选择和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研究的研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
18、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目标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
19、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约3分钟)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
20、米?【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很多或能算出具体数目】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师:1.2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2007年9月1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7亿吨。这就是说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设计意图: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同时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表示,与
21、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y=2x()和()【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漏掉的取值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中的范围。】(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指数函数的定义师:其实,在本章开头的问题2中,也有一个与类似的关系式()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逐个给出):(约3分钟)()和()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能否构成函数?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学生对比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发现,是一个新的函数模型,再让学生给这个新的函数命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
22、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师:如果可以用字母代替其中的底数,那么上述两式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约6分钟)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若会有什么问题?(如,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 ,都无意义)若 又会怎么样?(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且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学情预设: 若学生从教科书中已经看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求;为什么不行?若学生只给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
23、过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的限制条件, 思考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 【设计意图 :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讨论出,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关注指数是否是变量,而不考虑其它的。】【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2指数函数性质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
24、数三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图象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分组
25、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师:好,下面我们就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每组都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或成果写出来以便交流。【学情预设:考虑到各组的水平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巡视,对个别组可做适当的指导。】【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更可加深对所得到结论的理解。】交流、总结(约1012分钟)师:下面我们开一个成果展示会!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关注各组的研究情况,此时可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
26、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对比从两个角度入手研究的结果。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发现、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或要求学生分析。这里除了研究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再引导学生注意是否还有其它性质?师:各组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是否还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呢?(如过定点(0,1),与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学情预设: 首先选一从解析式的角度研究的小组上台汇报;对于从图象的角度研究的,可先选没对底数进行分类的小组上台汇报;问其它小组有没不同的看法,上台补充,让学生对底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量决定着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什么为分界,教师可以马上通过电脑操作看函数图象的
27、变化。】【设计意图: 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研究一个具体的函数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图象角度研究只是能直观的看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而具体的性质还是要通过对解析式的论证;特别是定义域、值域更是可以直接从解析式中得到的。 让学生上台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对指数函数的底数进行分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分类问题使该难点的突破显得自然。】师:从图象入手我们很容易看出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过定点(0,1),但定义域、值域却不可确定;从解析式(结合列表)可以很容易得出函
28、数的定义域、值域,但对底数的分类却很难想到。教师通过几何画板中改变参数的值,追踪的图象,在变化过程中,让全体学生进一步观察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可以边总结边板书。图 象0a1定义域 R值 域 性质过定点(0,1)非奇非偶在R上是减函数在R上是增函数(三)巩固训练、提升总结(约8分钟)1例:已知指数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求的值。解:因为的图象经过点,所以即,解得,于是。所以。【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师:根据本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什么条件吗?师:从方程思想来看,求指数函数就是确定底数,因此只要一个条件,即布列一个方程就可以了。【
29、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底数是确定指数函数的要素,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2练习: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和的大致图象,并说出这两个函数的性质;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3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把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一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对函数研究的学习,即怎么研究一个函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复习对函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让学生体会本课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总结本节课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强调各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融会贯通。】4作业:课本59页
30、习题21A组第5题。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2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
31、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得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福州十一中 胡鹏程点评:本节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概念课,胡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法指导,重视新旧知识的契合,关注知识的类比,学习方法的迁移。胡老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娱乐“计算米粒”与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在观察“准备米粒”得到和章开头()函数关系式后,巧妙而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发现指数在变化,这与以前所学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都不一样,把变化的量用表示,不变的量用a表示;通过让学生给函数命名,举几个指数函数例子这个
32、小环节,增强学生对指数函数本质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概念的得到可谓“润物细无声”。接着,胡老师在设计中还注重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的限制条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及底数的取值范围。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胡老师能够紧扣第一章的函数知识,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研究函数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出发,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图象及其性质。设计中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侧重对解析式、作图象
33、探索。学生的上台报告,老师借助几何画板的直观图形,以形助数,以数定形,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研究效果。3、对数的概念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A版必修中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
34、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故应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三、设计思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
35、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四、教学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2、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通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
36、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难点 :(1)对数概念的理解;(2)对数性质的理解。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程序及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 课引例(3分钟)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5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分析:(1)为同学们熟悉的指数函数的模型,易得(2)可设取x次,则有 抽象出: 2、2002年我国GPD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GPD是2002年的2倍?分析:设经过x年,则有抽象出: 让学生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这两个例子都
37、出现指数是未知数x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x,激发其对对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生活及科研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此引入对数是必要的。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一、对数的概念(3分钟)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 就是 =N 那么数 b叫做 a为底 N的对数,记作,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注意:底数的限制:a0且a1对数的书写格式正确理解对数定义中底数的限制,为以后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作准备。同时注意对数的书写,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误。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5分钟)幂底数 a 对数底数指数 b 对数幂 N 真数思考: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a0且a1
38、? 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负数和零没有对数让学生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明确对数式与指数式形式的区别,a、b和N位置的不同,及它们的含义。互化体现了等价转化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三、两个重要对数(2分钟)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简记为: lgN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的对数简记为: lnN . (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e为底的对数)注意:两个重要对数的书写这两个重要对数一定要掌握,为以后的解题以及换底公式做准备。课堂练习(7分钟)1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 (2) (3) (4)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 (2) (3)3 求下列各式的值:(1)
39、 (2)本练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69例1和例2后思考完成,从而熟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加深对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并要求学生指出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四、对数的性质(12分钟)探究活动1讲授新课求下列各式的值:(1) 0 (2) 0 (3) 0 (4) 0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1”的对数等于零,即 类比: 探究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通过思考,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练习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更能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最后,将学生归纳的结论进行小结,从而得到对数的基本性质。 探究活动2求
40、下列各式的值:(1) 1 (2) 1 (3) 1 (4) 1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 类比: 探究活动3求下列各式的值:(1) 3 (2) 0.6 (3) 89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对数恒等式:探究活动4求下列各式的值:(1) 4 (2) 5 讲授新课(3) 8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对数恒等式: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小 “1”的对数等于零,即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结 对数恒等式:对数恒等式:将学生归纳的结论进行小结,从而得到对数的基本性质。巩固练习(10分钟)1、课本P70 练习 2、提高训练(1)已知x满足等式,求值(2)求值:巩固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巩固对数的基本性质及
41、其应用。归纳小结强化思想(3分钟)1、 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就是 =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3、对数的基本性质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对数恒等式: 总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时对数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业布置一、课本P82 习题2.2 A组 第1、2题二、已知,求的值三、求下列各式的值: 作业是学生信息的反馈,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板书设计2.2.1 对数的概念引例1引例2
42、一、对数的定义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练习三、对数的基本性质四、小结五、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先由引例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对数的兴趣;在讲授新课部分,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及一系列的课堂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对数的认识;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对数的掌握。古田一中 林宁宁点评:对数概念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目标的制订具体、适宜,且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层次脉络较清晰。强调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对书写规格等做了要求,有利于学生作业的规范化,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高中新课程在教学方面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对
43、于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只有对此有客观和充分的认识,我们才不至于生搬硬套,适得其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应该是好的教学方法。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一、 教材分析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初步应用。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初等函数,无论从知识或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