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效教学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读书笔记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效教学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读书笔记 .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声学热学第一节、声现象问题 1:能让正在发声的物体的振动眼见为实吗? 背景分析:声音是内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可是当我们听到物体发小声纠、有时却看不到物体的振动。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物体的振动太微小, 我们的眼睛无法直接看到。 那么想什么办法能把微小的振动放大,而被我们的眼睛看到呢?解决策略:我们一般用“转换放大”法。至于如何使用“转换放大”法,那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用适当的方法了,而且方法越简单越好。情景:我们擂鼓时, 鼓分居天, 们我们的眼睛却不容易看到鼓面在振动。那么,鼓面是行在振动呢 ?我们在鼓面 L 放些小纸屑或米粒,再敲鼓。许意观察有什么现象。矫
2、正习题:我们用手敲击桌子, 桌子可以发出很多种声音, 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桌子在振动。你认为声音确实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吗?你能用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说明你回答的依据吗? 提示:在桌子上放一杯水, 将桌子微小的振动转化放大为水较大幅度的振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问题 2: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能用实验验证这个事实吗? 背景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振动的物体却不一定发出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还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巾传播,却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我们在用实验验证真空不能传声时,由于实验条件的
3、限制,并不能做到用抽气机将某个空间抽成真空而听不到这个真空中的振动体发出的声音。那么我们是怎样确定真空不能传声这个事实的呢 ? 解决策略:有时虽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 我们的实验达不到某种理想状态的实验,放到我们的头脑中去进行。 这就是理想实验。 在实验基础上的合理椎想也可以证实某些事实。情景:我们将闹钟用一根细棉线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罩里,可以清晰地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 然后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不断地向外铀气。随着抽气时间越来越长, 玻璃罩里面的空气会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但不管抽气时间有多长,还是能听到闹钟微弱的声音。矫正习题:月球上没有空气你们还能像在地球上会做6P些腔备”试猜想如果
4、有一大你能和你的伙伴登上月球样自内地交谈吗”为了和伙伴自由地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谈,你会做哪些准备。提示:不能。因为我们的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所以不能自除交谈。可以用无线电设备或制作简易土电话等。问题 3:物体发生丁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它的声音吗? 背景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定在振动。 那么正在振动购物体定会被听到声皆吗?学生们常常弄不明白,为什么物体振动了却不一定发出声音,在什么情况下, 振动的物体的声音能被我们听到 ? 解决策暗: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举几常事例的方法让学生自
5、己总结情况F,物体振动了,我们却听不到它的声音。情景:春天到了, 百花齐放。蜜蜂和蝴蝶在花园里辛勤忙碌。张小明正在仔细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蜜蜂翅膀很小, 振动得都很快,经过身边时, 可以听到登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蝴蝶翅膀比蜜蜂的翅膀大,振动得却很慢,经过身边时,印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入什么呢 ? 教学效果: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回答, 学生就能理解扳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页音的事实,并且能归纳小哪些情况下以导致物体振动了却不“定发出声音。矫正习题:印度样发生大海啸时,为什么海边很
6、多小动物纷纷向安全处逃避,可海边游玩的人们却毫无知觉”提示:发生海啸的同时会伴有次声波。有些小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次命波的速度比海浪的速度要快,有这些功能的小动物提前听到厂次声波,判断小会古海啸发生。问题 4: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都相同,发比的声音一样吗? 背景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因此荷同学认为当不同的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都相同时, 发出的声合成该是一样的, 可是结果却不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 解决策略:用具体的事例和实验来说明声音具有外。还有音色。情景:播放用不问乐器演奏的问首乐曲;请两个同学演明同一首歌i用同一把金属勺用相同的力应和下奏敲击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和瓷杯听它们发出
7、的声音。教学效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进, 然后介绍声音的第三个特征生就有感性的认识,就很容易理解声音的三个要素。矫正练习:有个熟入夜后面喊你的名字, 你不用问头看就知道是谁。 你主要是根据声音三要素中的哪一个作出判断的? 提示:因为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作些变化,而音色却不易发生变化。问题 5:如何简单判断一些乐器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 背景分析:我国古代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编钟钟音调南低排列的顺序吗”八7L 竖笛排列顺序吗 ? 解决策略:你能从外表简单判断出这些编你能简单判断出高音和低
8、音的对于相同材料制戊的乐器, 我们先判断是哪部分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根据振动部分质量的大小进行判断:与质量小的物体相比, 质量大的物体不容易振动,所以振动得就较慢,频率就较低,音调也就较低。而质量较小的物体相对来说,振动得就较快,音调就较高。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一排试管, 在试管中倒入不同量的水。 如果用金属勺逐一敲击这些试管,哪个音调最高,哪个音调最低呢?如果片嘴在试管口吹气发出声音,哪个音调最高,哪个音调最低呢?请同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们先猜一猜,然后试一试,看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教学效果:通
9、过问题、 猜想、验证,在事实面前学生很快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相关结论,即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小, 物体越容易振动, 振动得就越快,频率就越大,各调就越高。问题 6:打雷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背景分析:雷电是自然界巾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常常是闪电过后伴随着隆隆的雷声。学生在不知道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之前,并不1定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解决策略:对白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学生在物理课上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我们可以用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的渴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物理知识。本题可以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光速和声速的巨大羌异,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情景:盛夏一个闷热
10、的下午, 刚刚还是烈日高照只见几道电光一闪,轰隆隆的雷声从迈处传来,是充当雷声的先锋,这是什么原冈呢? 矫正习题体育老帅请张小明串一问记时员让他站在100 m跑道的终点处,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试全班同学的百米成绩。 测试结束后, 老师分析成绩时, 发现全班的成绩都比想象的要高山许多, 问才知道, 张小明是听到枪声响起才开始记时的。在不重测的情况厂,你能帮老师修正?下学生的百米成绩吗 ? 问题 7:音乐一定带给我们愉悦的感觉吗? 背景分析:对于噪声和乐音, 要从两个方面区分: 一是从物理学的角度, 物
11、体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 物体杂乱尤章地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一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丽学生一般认为好听的声音是乐音,不处听的声音是噪声。 且在课标中, 要求老师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这部分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解决策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解噪声和乐音的区分。让学生体会他人的感受。矫正习题:某君向有关部门提小申请, 想在居民小区内开一家迪吧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有关部门以迪吧可能造成噪声污染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此君辩称:我播放的是音乐,怎么会造成噪声污染呢?如果你是精选学习资料
12、-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政府工作人员,请你对他做一些解释工作。问题 8: “大需过后,世界安静了” ,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写有科学依据吗? 背景分桥:因为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就衬很多关于声音的描述。有些描述符合科学的道理, 有些描述不符合甚至和科学原理相违背。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 “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因此学过了声音知识后, 对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于声音现象的描写,学生应该能够作出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的判断。解决策暗: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
13、这是关于声音的哪一类的问题。比如,此题从“世界安静了”来确定它是个噪声减弱的问题。然后再判断风雪之后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否符合控制噪声的条件。如果符合控制噪声的条件, 就有科学道理 s 如果不符合甚至和控制噪声的条件相违背,就没有科学道理。情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描写:场狂风暴雪之后, 风停了,雪住了,世界仿佛安静了。 这样的描写纯粹是作家的个人感觉呢?还是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矫正习题: 1在些影剧院里,为什么墙壁做得粗糙不平,还在天花板的造型中设计出
14、很多大小不同的孔? 问题 9:声音的响皮大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吗? 背景分析:很多学生虽然已经知道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应越大;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可是在潜意识巾有个错误的认识一时很难摆脱,即认为声音的响度大是阑为声音的音调高,声音的响度小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低。解决策略:学生产生这样的潜意识和日常生活巾的一些经验或经历有关。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经验或经J4 中的错误观念,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建立起正确的观念。情景: (请同学们看两段音乐会的录像) 音乐会上,女高音歌唱家高亢激越的演pK,常常使人热血沸腾、情绪高涨;男低音歌唱家低四婉转的演唱,又常常使人屏气凝
15、神、默默沉思。冈此,计我们感觉到好像音调越高的声音响度就越大, 音调越低的声音响度就越小。 是不是这么凹事呢”矫正练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老虎一声低吼,山川振荡,小动物们吓得四处逃散。”这里的“低吼”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还是响皮小?音调高还是音调低 ? 提示: “低吼”的“低”指的是音调低;从“山川振荡”看,指的是声音的响应大。第二节、物态变化问题 1: “白气”是水蒸气吗 ? 背景分析:衣物态变化教学中发现, 不少学生认为平时常看到的 “白气”就是水蒸气,这样学生就会把 “白气”的形成过程误认为是
16、升华或汽化。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看到的姻、气体大都是有颜色的, 而水蒸气却是无色的,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把“白气”看成气体也就顺理成章了。如何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 形成对“白气”及其形成过程的正确认识呢? 解决策赂:情景:用电水壶烧水使水沸腾提示: “内气”是液态的小水珠,而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白气”形成是变为液态的过程,不可能是汽化。问题 2:冰和石蜡的熔化有什么不同? 背景分析:对于冰和心蜡的熔化现象学生都有虚的生活经验基础,如对熔化要吸热,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对冰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不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7、 - -第 10 页,共 27 页学生往往会产生认知冲突, 片面地认为物体只要被加热, 它们的温度都会升高。这样就不能正确理解晶体的熔化条件,也会影响对品体凝固果件的理解,从忻性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对物体状态及温度变化的误判断。突破学生刘晶体熔点理解的关镕在于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解决策略:情景: 展示冰和石蛤,准备好学生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器材。问题 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奔流到海的水真的不能回到黄河的源头吗,白然界的水是怎样实现循环的? 背景分析:学生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后, 对水的了态及它们之间的物态变化过程认识较清楚, 但这种认识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联系较少,对自然现象
18、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往往认识不清,因为此时学生对水的变化和运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系统性。怎样让学生对地球的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呢? 问题 5:分子间有空隙吗 ? 背景分析: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既看不见义模不着, 也无法用感觉器官感知。那么怎样让学生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呢?可以采用一种间接力法,即根据一些观测现象, 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然后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 这也正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结构过程中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采用的方法,在提出猜想和证实猜想
19、的过程中,学生要做一定的逻辑报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恩维能力。解决策略:情景:观察气球被庆缩、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以及黄豆和芝麻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问题 6: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吗? 背景分析:分子间的相互作蝴对于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因为分广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而且它们的大小与距离有关。 这样分子间距离不同时,分子间表现出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同。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呢?除了通过义验和间接推理外,还可以借助模型类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分子间相吁作用的清晰图景。解决策略:情景;取两个球,呻间用压缩弹簧和拉伸橡皮筋连在一起定距离时,弹簧的压力等于橡皮筋
20、的拉力。问题 7:水男会出现在窗户哪一侧? 背景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学牛学习液化之后,往往会遇到类似于水雾会出现在窗户哪侧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液化条件理解44 透,冉加上教材中对热传递的条件没有明确介绍,这样就使学生乔不清是哪一侧的水蒸气放热洒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水雾。 如果学生在这丑能分析汽哪一侧水蒸气是高温物体,哪一侧水蒸气是低温物体, 此问题便刘迎刃而解, 类似的冰花出现在哪一侧的问题也就不言白明。问题 8:霜是凝固形成的吗 ? 背景分析:学生都见道霜, 但很少有学生亲眼看到过箱的形成过程。
21、不少学生认为霜是水蒸气先液化成小水珠,然后小水珠再凝固形成的。 怎样让学生正确认识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呢?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模拟霜的形成,使学生亲眼看到霜的形成, 直接认识到箱是凝华形成的。解决策暗情景:将放人冰箱中冷冻较长时间的西瓜置于桌面,过一会儿四瓜上就台出现一层霜。问题 9: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那么乐缩体积能使气体液化吗?问题 10: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高还是低,背景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7 页水中加入处后,饮水的凝队与是降低还是升岗uh?这是一个学生可以闷行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设计多种方
22、案, 利用冰箱、温度计等器材在家巾完成探先过程。 如果木提供温度计的情况厂, 学生能否根据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设计实验说明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高还是低呢?第三节、内能及其应用问题 1: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吗?问题 2: “属性” 、 “特性”是回事吗 ? 背景分析:在复习“质世和密度” 一章时,学生对于“属性”和“特件分不清,有的学生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也钉的学士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到底谁是谁非呢, “属性”、 “特性”是一回事吗 ? 问题 3:淮的比热容大 ? 背景分析:甲、乙两金属块质量和初温均相等,先把甲放入水杯巾热平
23、衡后水温升高了 I o ,取出甲故人乙热平衡后水温义升高了10,不计热量损失,则甲、乙的比热大小父系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7 页问题 4: 物体吸热温度就升高, 放热温度就降低的说法对吗?背景分析:一般情况下吸热物体的内能就增大, 放热物体的内能就减小,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因此学生认为 “物体吸热温度就升高,放热温度就降低”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放热温度也不一定降低。 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种错误认识呢 ?究其原 Ug,一方面是学生对热量、温度之间的关
24、系不情楚,另一方面是对影响内能的出素分析不全面。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 问题 5:内能、热量、温度之间到底有何关系?问题 6:可以用 m Q来定义燃料的热值吗热值是用来表示燃料放热本领的物理量,1kg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并用g 表示,即 ?Q M c 那么,我们能用 m Q来定义燃料的热值吗 ?很多学生说不能, 理由是课本就是用 gQ m来定义热值的。那么到底能不能呢?如果能,那又如何让学生来探究这种定义?这种定义的物理意义如何?第二单章光学第 1 节光的直线传传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15 页,共 27 页问题 1:白光是单纯的吗 ? 问题 2:物体为什么合不同的颜色? 问题 3:有听不见的声音,有没有看不见的光? 问题 4:怎样看见光的传播路径? 问题 5:日食和月食分别是地球上纳入在何种情况下的视觉? 问题 6:光在同种介质中定是沿直线传播吗? 问题 7:小扎成像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有关吗?问题 8:伽利略为什么没有测出光速? 1607 年,伽利略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让两个人分别站在 L 61km的两座山上,每人拿一盏AJ第一个人先举艇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刘N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322km的时间。第
26、 2 节光的反射问题 1:人为什么能看到本身水发光的物体? 问题 2:光的反射有规律吗 ? 问题 3:在生活小,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物体看上去特别刺眼,也就是反光,认为这是光的强度太强的缘故。你认为正确吗?问题 4:角反射器如何改变光路? 问题 5:如何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问题 6:如何用作图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问题 7: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7 页第 3 节光的折射问题 1:光发牛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问题 2:如何理解会聚与发散?问题 3;如何辨别 tu 透镜
27、ao 透镜? 第三章、力学第 1 节力和运动问题 1;刀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问题 2:如何理解运动状态与运动状态的改变? 问题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 4:力是怎么分类的 ?力的种类有哪些?问题 5:已经发生形变的物体,都会有弹力发生吗?问题 6;既然力的作剧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为什么我们还要区分施力物休和受力物体? 问题 8: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布什么不同问题 9:相互作朋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吗?那为什么有时产生的效果却不是相同的 ? 问题 10:物体的运功需要力来维持吗?问题 11:如何了解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与它受到的力有关吗 ?
28、 问题 12:物体的运动力向与物体的受力方向一致吗?物体受到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7 页力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吗?问题 13: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有天吗? 第 2 节物质的属性问题 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一定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候之和吗 ? 背景分析: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败将物体放在盘,硅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在标尺上移动游码, 使指针对样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砍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相亲虽物体的质量。同学们往往在 已住这个结论的情况下,对1 在有盘、硅码放在
29、左盘时也这样来 L1 算物体的质量。问题 2:用不等臂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吗?背景分析:在学习了杆杆知识之后,同学们了解天平臂等于阻力臂,乔不移动游码的情况下,动力出有盘砧码的总质量等于左盘物体的质量。司时,他们就认为既然力臂不相等了,两边的力1 质量不相等,也就不能测量物体的质量了。问题 3:测液体的密度也应测量烧杯的质量吗? 背景分析:在测显水的质量时,我们是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记为 ml”再测旦烧杯利水的总质量,记为m : ,计算水的质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7 页为(M:一州 )。同
30、学们会把这种方法同样用丁液体密度的测量中,但是在把烧杯小的液体倒人旦简中时会川现烧杯内些残留一部分液体,使体积的测量偏小,t1算出的液体密度值会偏大。杰解决这一问题时应采用测楚法, 即先在烧杯市倒入适量液体, 用天平测员出总质量为问题 4:如何更好地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固体密度?问题 5: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快慢?在学习物质比热容时,从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湿度不同导入,然后用同样的酒精灯对同样质量的水和沙子进行加热,把吸热的多少转化为加热时间的长短, 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来比较加热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物质吸热升温的快慢。即加热时间越长 说明吸热升温就越慢。对于被加热的物质用沙子和水,考虑
31、到要不断搅拌水和沙;F,而水和沙子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它们在吸热的同时还不断向外散热,而沙子能否搅拌均匀是影响沙子升温多少的一个因素。如果搅拌过频会加快沙子的散热。 如何更好地设计实验, 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采蝴引么方法比较物质吸热升温的快慢呢”问题 6:定义密度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哪些应用矫正试题: 1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巾, 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问题 7:如何理解密度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7 页问
32、题 8: 三种不同物质组成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之比为1:2:3,请问它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学习了密度公式P等之后,同学们已经利用数学知识中的反比例函数理解了当 M相同时,两种不同的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我们经常迟到两种物质比如m相同,v1认 12,那么 PiP2就等于 z:1,奸像是把 1;2 前后颠倒过来就可以了, 而没有真正理解211的由来。这样导致在做子种不同的物质时也直接把体积之比前后例过来得到密度之比,使结果大相径庭。解决策暗:情景:可以直接引入三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之比为 1,23。同学们会不假思索地得出密度之比为3:2:1。然后呈现正确答案6232
33、,同学们在认加上产生冲突,迫切地想知道其小的原山。 带着这样的不解之惑去进行思索探训,会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问题 9:没有量简也可以测金属块的密度吗? 没有量筒就不能亢接测量金届块的体积了,但是我们14 以设法把小金届块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问题 10:合金的密度就等于金属密度的平均值吗? 平均速度导入,分析几种不同情况的平均速度,然历展示体积相等的两种不同金属制成的合金材料,让学生说出合金的密度, 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然后推出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届制成的合失的密度,让学生产生认加冲突,最后推广到一般情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34、-第 20 页,共 27 页第三节、压强和浮力问题 1:重 lo N的物体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是10 牛吗? 问题 2:容器中有 2N的水,它能对物体产生8N的的力吗?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学生校往认为浮力的大小受到容器中液体质量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容器巾液体所受重力定要大于(或等于 ) 物体所受浮力,才能排开心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相等的液体。 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呢?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中,认为容器中若没有8N的水,是不可能排开8N重的液体的。其实,物体所受浮力只是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并不是
35、一定要把液体排出容器,物体才受到浮力。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并不是物体把液体排出容器外的体积,丽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呢? 问题 3: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的材料有关吗? 问题 4:覆杯实验中,为什么装半杯水,纸片也不会下落? 问题 5:贝克汉姆为什么会踢出“香蕉球 ? 问题 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定等于物体自身所受的重力吗?定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吗? 问题 7:在仙测大气压的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 第四节、简单机械问题 1:在已经平衡的杠杆上,再增加个作用力后,杠杆定会发生转动吗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36、 - - - -第 21 页,共 27 页杠杆的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在初中物理的研究市般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当在已经静止的杠杆上再增加“个作用力历,般情况下杯杆平衡条件要被破坏但忽略了杠杆转动不但与力有关,而且勺力臂有关, 当作用力的方向通过杠杆支点时,该力的力臂为零,因此这个特殊方向的力作用于已静止的杠杆上,没有改变转动效果。问题 2:有人说“动力臂较长的杠杆结论正确吗?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I LI f2 L2,我们可以得出: 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前提下,动力臂越长,其动力越小,即可越省力,这是w一个杠杆使用的结论。 省两个杆杆在完成问件任务时,也误认为动力歼较长的巫省力,这是忽略了
37、杯杆省力关系应满足严:F2L,f5 ; ”少比例关系,真正省力关系是勺每个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问题 3:某学牛在探究杯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利用一组钩码所侧得的多组数据中, 得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距离等于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距离”的平衡条件,你认为正确吗问题 4:一个已经平衡的杠杆,当动力和阻力增大或减小相同的力后或当动力臂和阻力臂增大或减小相同的量后,杯杆还能保持平衡吗? 问题 5:在实际位用杠杆时,最小的动力如何判断和表示?问题 6:动滑轮在使用时支点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动滑轮在使用时的支点位置”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38、 - - -第 22 页,共 27 页问题 7:拖拉机和卡车发动机的功率大致相但两种车的功能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 问题 8:南京 K 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高,但为什么铁路引桥比公路引桥田 R多? 背景分析: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大桥就是斜面的应用。学牛在理解斜面为什么能省力,斜面省力的条件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和误区。 一般会认为斜面越长就越省力。还有人认为, 料而可以少做功。问题 9:有人说“机械效率是机械的性能,所以一个机械效率是固定不变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机械效率是机械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种性能标志,但关于对 效率”理解上的一种片面, 总会误认为“效率”与“额定功
39、率” 等相似,一个机械只商个效本忽略f“效率”的文质是在完成果任务过程巾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 对任何个机械而言, 都不会是同定不变的。影响机械效率的冈素也是多方面的。第五节、功和能问题 I :你知道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吗问题 2:书用弹簧侧力H拉若物体布斜面上匀速上升时,你加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7 页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吗? 使学生明确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不一定是二九的平衡,有可能是多力的平衡。在使用斜砌这一简单机械时,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了解什么是斜面的总功、有用功均额外功。问题 3
40、:你能区分“热量”、 “内能”与“温度”吗问题 4:做功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吗? 我们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做功,边。物体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向外放热,共内能这个结论是小确的。侗做功是否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呢? 问题 5: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其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问题 6:在蹦极运动中,你知道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机械能内部的转化关系吗? 题 7:你知道“机械功率”、“机械效率”、“机械省力的关系吗 ? 第四章电学第一节电路的连接、识别和设计问题 1:如何识别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问题 2:怎样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问题 3:在识别电路时遇到
41、电流表或电压表怎么办? 在识别电路连接情况时,遇到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就将电流表等效为一根导线, 将电历表等效为断路后, 再用常见的电流法、 节点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7 页效法或假设法的三种方法,来判定电路市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问题 4: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的一船方法是什么?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还应注意:(1) 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电路图对应; (2) 一般从电源正极开始连线,沿电流流向,至电源负极结束; (3) 连线不能交叉;连接点一定要画在元件的接线往上;不要在相关导线上画点表示连接;(4)
42、 连线时,开关应断开。问题 5:如何正确画出电路变化时的等效电路? 在电路的开关断开和闭合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其电路的连接情况往往也会发生变化。根据每一次电路变化的情况画一个简化的等效电路,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路是如何连接的,这也为今后学习电学计算打好了基础。问题 6:引起电路连接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判断电路变化的方法有哪些 ? (1) 对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而引起电路的变化(2) 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而引起电路的变化(3) 更换电表而引起电路的变化。问题 7:按要求设计电路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1) 根据题目给定条件,运用所学电学知识分析判断电源的位置,确定用电器的连接方式。(2根据题意
43、, 分析开关作用, 确定开关在于路、 支路上的位置。 (3) 将上面经过分析、判断形成的方案画成电路固初稿 (4) 用题目给定的要求和条件对电路图进行检验、修改成电路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7 页计。问题 8:如何按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生活巾的电路? 设计生活中电路的关键是根据生活中的要求选择器材,再确定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学生能按生活的需要来设生活中的电路也为他们识别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打好了基础。问题 9:在设计电路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短路吗1 通过分析“用电器短路”和“电源短路”这两种不问情况,能使学生感悟到在
44、设计电路中一定耍注意防止出现“电源短路”的现象;但常利用使“用电器短路”的方法来达到所设计电路的要求。问题 10:当电路发生断路故障时, 如何快速查出断路所出现的部位? 当电路发生断路故障时,所发生断路的部位没有电流。苦在电路发生断路处接一根导线, 或接一个电流表, 或接一个小灯泡, 或接一个电乐表,内于所接的导线、电流表、小灯泡、电压表自身电阻大小的特点,会使电路呻的相关物理量和相关现象发生变化。通过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和观察有关实验,既使学生综合应用了所学知识,同时也直观地看到了与此有关的现象, 为学生今后分析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打下了基础。第二节 电学重要实验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为什
45、么要换上不同的灯泡?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时,要测量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7 页么方法可以使操作过程简化吗?3凭自己感觉的结论一定庄确吗?问题 4:电流与电压戊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则电流与电乐和电阻的又系就能用 I uR表示了吗 ?难道不能写为 I 2uR吗? 问题 5: “老师,为什么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 问题 7:测定电阻值大小的实验一定要用滑动变阻器吗? ( 看测量的要求 ) 在测电阻的实验中要首先注意看测量要求,若测量要求的精确度不高,则可以不需要滑动变阻器, 而用定值电阻配合电流表或电压表进行测量,若测量要求的精确度比较高, 那么就一定需要滑动变阻器。问题 9: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巾都要用到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在以上两个实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相同吗? 问题 10: “我应当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问题 11: “我的实验故障出在哪儿呢?”第三节、电功电热家庭电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