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4106450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3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 / 18第二章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机构简图如下:已知21OO=150mm,1/2BOBC,行程 H=100mm,行程比系数 K=2,根据以上信息确定曲柄,1AO2,BOBC长度,以及2O 到 YY 轴的距离1.AO1长度确实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 / 18图 1 极限位置由)180/()180(00K,得极为夹角:060,首先做出曲柄的运动轨迹,以1O 为圆心,AO1为半径做圆,随着曲柄的转动,有图知道,当AO2转到12AO,于圆相切于上面时,刀具处于下极限位

2、置;当AO2转到22AO,与圆相切于下面时,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于是可得到12AO与22AO得夹角即为极为夹角060。由几何关系知,212211OOAOOA,于是可得,021221160OOAOOA。由几何关系可得:2111cosOOAO?代入数据,21OO=150mm,060,得mmAO751即曲柄长度为 75mm2. 杆2BOBC、的长度确实定图 2 杆 BC ,BO2长度确定由图 2 知道,刀具处于上极限位置2C 和下极限位置1C 时,21CC长度即为最大行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3、3 / 18H=100mm ,即有21CC=100mm。在 确 定 曲 柄 长 度 过 程 中 , 我 们 得 到021221160OOAOOA, 那 么 可 得 到022160BOB,那么可知道三角形221OBB等边三角形。又有几何关系知道四边形1221CCBB是平行四边形,那么1212CCBB,又上面讨论知221OBB为等边三角形,于是有1221BBOB, 那么可得到mmOB10022,即mmBO1002又已知1/2BOBC,于是可得到mmBOBC1002即杆2, BOBC的 100mm。3.2O 到 YY 轴的距离确实定图 3 2O到 YY 轴的距离有图我们看到, YY 轴由3311yy

4、yy移动到过程中,同一点的压力角先减小,后又增大,那么在中间某处必有一个最正确位置,使得每个位置的压力角最正确。考虑两个位置:1 当 YY 轴与圆弧12BB刚相接触时,即图3 中左边的那条点化线,与圆弧12BB相切与B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4 / 18B1 点时,当 B 点转到12, BB,将会出现最大压力角。12BB重合时,即图中右边的那条点化线时,B 点转到 B1 时将出现最大压力角为了使每一点的压力角都为最正确, 我们可以选取 YY 轴通过 CB1中点 C点为12BO与12BB

5、得交点 。又几何关系知道:2/ )cos(cos22222222COBBOBOCOBBOl?由上面的讨论容易知道02230COB,再代入其他数据,得:mml3 .93即2O综上,插床主体设计所要求的尺寸已经设计完成。选取1:1 的是比例尺,画出图形如图纸一上机构简图所示。第三章插床切削主体机构及函数曲线分析主体机构图见第一张图。已知mrw/60,逆时针旋转,由作图法求解位移,速度,加速度。规定位移,速度,加速度向下为正,插刀处于上极限位置时位移为0. 当O1751位移在 1:1 的基础上,量的位移为79.5mm。 ,即 曲柄转过 175。2速度由已知从图中可知,2AV与AO1垂直,23AAV与

6、AO2平行,3AV与AO2垂直,由理论力学中不同构件重合点地方法可得方向大小?2233AAAAvvv其中,2AV是滑块 上与 A 点重合的点的速度,23 AAV是杆 AOB 上与 A 点重合的点相对于滑块的速度,3AV是杆 AOB 上与 A 点重合的速度。又由图知,Bv 与BO2垂直,CBv与 BC 垂直,Cv 与 YY 轴平行,有理论力学同一构件不同点的方法可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5 / 18?CBBCvvv方向大小其中,Cv 是 C 点,即插刀速度,BCv是 C 点相对于 B 点

7、转动速度,Bv 是 B 点速度。又 B 点是杆件 3 上的一点,杆件 3 围绕2O 转动,且 B 点和杆件与 A 点重合的点在2O的两侧,于是可得:3322AAOBOBvv由图量的mmAO22032,则可到3220100ABvv由已知可得smmAOwvA/47175212,规定选取比例尺mmsmmu/151,则可的矢量图如下:最后量出代表Cv 的矢量长度为 12mm, 于是,可得Cv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6 / 18即曲柄转过 175时,插刀的速度为0.174m/s。3加速度由理论力学知

8、识可得矢量方程:?方向?大小?23232A3rAAkAAA其中,2A是滑块上与 A 点重合点的加速度,2A=212/88.29577544smmAO,方向由4A 指向1O ;kAA23是科氏加速度,223323/10802smmvAAkAA其中233,AAAvv大小均从速度多边形中量得 ,q 方向垂直42AO向下;rAA23是4A相对于滑块 的加速度,大小位置,方向与42AO平行;nA3A2是 C 点相对于 B 点转动的向心加速度,nA3O2=22/43.993/smmBCvCB,方向过由 C 指向 B;tOA23是 C 点相对于 B 点转动的切向加速度,大小位置,方向垂直BC。次矢量方程可解

9、,从而得到3A。B 时杆AOB 上的一点,构AOB 围绕2O 转动,又4A与 B 点在2O 的两侧,由RRnt2,是 角加速度可得3322AAOBOB量出42AO则可得到B的大小和方向又由理论力学 ,结合图可得到;方向大小?CBtnCBBc其中,B在上一步中大小方向都能求得;nCB是 C 相对于B 点转动的向心加速度22/36/smmBCvBCnCB, 方向由 C 点指向 B 点;tCB是 C 相对于 B 点转动的切向加速度,大小未知,方向与BC 垂直。次矢量方程可解,从而可得到C 点,即插刀的加速度。取比例尺mmsmmu/362,可得加速度矢量图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0、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 / 18最后由直尺量的ca 长度为 12mm,于是,可得ca2/432.0sm当O3551位移在 1:1 的基础上,滑块的位移为1.5mm。 ,即 曲柄转过 355。2速度由已知从图中可知,2AV与AO1垂直,23AAV与AO2平行,3AV与AO2垂直,由理论力学中不同构件重合点地方法可得方向大小?2233AAAAvvv其中,2AV是滑块 上与 A 点重合的点的速度,23 AAV是杆 AOB 上与 A 点重合的点相对于滑块的速度,3AV是杆 AOB 上与 A 点重合的速度。又由图知,Bv 与BO2垂直

11、,CBv与 BC 垂直,Cv 与 YY 轴平行,有理论力学同一构件不同点的方法可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8 / 18?CBBCvvv方向大小其中,Cv 是 C 点,即插刀速度,BCv是 C 点相对于 B 点转动速度,Bv 是 B 点速度。又 B 点是杆件 3 上的一点,杆件 3 围绕2O 转动,且 B 点和杆件与 A 点重合的点在2O的两侧,于是可得:3322AAOBOBvv由图量的mmAO5.12352,则可到35.123100ABvv由已知可得smmAOwvA/47175212,规

12、定选取比例尺mmsmu/101,则可的矢量图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9 / 18最后量出代表Cv 的矢量长度为 2.16mm,于是,可得:Cvs/m0216.0即曲柄转过 355时,插刀的速度为s/m0216.0方向沿 YY 轴向上。3加速度由理论力学知识可得矢量方程:?方向?大小?23232A3rAAkAAA其中,2A为滑块上与 A 点重合点的加速度,2A=2212/88.2957754smmAO,方向由5A指向1O;kAA23是哥氏加速度,5/22223323323AOvvvAA

13、AAAkAA其中233,AAAvv大小均从速度多边形中量得 ,方向垂直52AO向下;rAA23是3A 相对于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位置,方向与52AO平行。 B 是杆 AOB 上的一点,杆AOB 围绕2O 转动,又5A与 B5 点在2O 的两侧,由RRnt2,是 角加速度可得35522AAOBOB量出52AO则可得到B的大小和方向又由理论力学 ,结合图可得到;方向大小?CBtnCBBc其中,B在上一步中大小方向都能求得;nCB是 C 相对于B 点转动的向心加速度22/44. 155/smmCBvBCnCB,方向由 C 点指向 B 点;tCB是 C 相对于 B 点转动的切向加速度,大小未知,方向与B

14、C 垂直。次矢量方程可解,从而可得到C 点,即插刀的加速度。取比例尺mmsmu/502,可得加速度矢量图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0 / 18代入数据可得:ca2/04.3sm所有数据详见第四章表格凸轮摆杆行程角为 =150,摆杆长度 LO4D=125mm,算出凸轮的最大推程为L=32mm,如下列图所示;凸轮推程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回程运动规律为等速。画出凸轮的运动规律图,如下列图所示;凸轮的基圆半径rb=50mm,结合已知参数利用反转法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线,并描出实际轮廓线,作图

15、尺寸比例为1/2(mm/mm):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1 / 18作图步骤:1)画出基圆 O1,再画出以摆杆长度LO4D为半径的圆 O2与基圆同圆心;2)利用反转法在圆O2转过 900四等分,分别以各等分点为圆心,以摆杆长度LO4D为半径各画一段弧分别与基圆相交四个点,然后在凸轮运动规律图上对应的等分点上量取尺寸,并以此尺寸为半径,以与基圆相交的点位圆心画弧,两圆弧相交一点即为所要求的点。同理画出回程时的凸轮运动轨迹;3)选取滚子半径gr ,画出凸轮的实际廓线。如下列图:齿轮机构的设

16、计已知:z1=14 z2=70 m=10 =20*ah=1 *c1) 确定变位系数对于变位齿轮,为有利于强度的提高, 小齿轮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位,使大小齿轮的强度趋于接近,从而使齿轮承载能力提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2 / 18X1min=*ahminminZZ=0 X2min=*ahminminZZ=-4 则取 X1=0 X2=0 ( 满足 X2 X2min) 2) 确定中心距变动系数y 及齿顶高降低系数 y X1=0 X2=0 则是标准齿轮传动,即y=0 y=0 3变位

17、齿轮的几何尺寸公式齿轮 1 齿轮 2 d =d = zm 140 700 = 20 20 ah= *ahm 10 10 fh=(*ah+*c)m ad=d+2ah160 720 fd=d-2fh115 675 a=(d2-d1)/2 280 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齿轮机构的设计G4 G6 maxP4SJZ1 Z2m N Kgm 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3 / 18280 160 2600 14 70 10 20 . 凸轮廓线的绘制 : 选定角度比例尺 , 作出摆杆的角位移曲线 , 如图

18、3-3(b) 所示, 将其中的推程和回程角位移曲线横坐标分成假设干等分. 选定长度比例尺 , 作以 O为圆心以 OB=0r 为半径的基圆 ; 以 O为圆心 , 以 OA=a 为半径作反转后机架上摆杆转动中心的圆. 自 A 点开始沿 -方向把机架圆分成与图3-3(b) 中横坐标相应的区间和等分, 得点123,.A AA, 再以123,.A A A为圆心 , 以 AB=L 为半径作弧与基圆交于点123,.BBB, 得线段112233,.A B A BA B. 自线段112233,.A B A BA B开始, 分别作123,., 使它们分别等于图 3-3(b) 中对应的角位移 , 得线段112233

19、,.A B A BA B. 将点112233,.A B A BA B连成光滑曲线 , 它就是所求理论轮廓线 . 实际轮廓线可用前述滚子圆包络线的方法作出. 如图 3-3(a) 所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4 / 18三、具体要求插床是用于加工各种内外平面、 成形外表,特别是键槽和带有棱角的内孔等的机床如图 1 所示 ,已知数据如下表参考图2 。参数nrH LO1O2C1C2C3C4G3G5JS3Q K 单位rpm mm mm mm mm mm mm N N Kgm2N 数据60 1

20、00 150 120 50 50 120 160 320 1000 2 另:lBC/lBO2=1,工作台每次进给量,刀具受力情况参考图2。机床外形尺寸及各部份联系尺寸如图 1 所示其中: l1 =1600,l2 =1200, l3 =740, l4 =640, l5 =580, l6 =560, l7 =200, l8 =320, l9 =150, l10 =360, l11 =1200,单位均为 mm,其余尺寸自定。所有数据详见第四章表格第四章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SVa数据表角度位移 S mm) 速度V(m/s) 加速度(m/s2)7 1.5 03 2.05 14 3 55 2 21 4

21、 5 28 0.115 1.95 35 8 25 42 36 49 1 56 1 63 1 55 70 6 0.85 77 25 0.77 84 30 92 0.6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 / 1891 31 0.201 5 98 07 0.15 105 41 10 0.09 112 45 12 -0.02 119 4 2 -24 126 55 12 133 57 05 140 01 3 147 2 154 0.196 -0.36 161 73 0.19 -0.39 168 76

22、 0.18 -0.4 175 79.5 4 -0.432 180 83 0.172 -0.45 187 85 7 -0.59 194 90 40 -0.7 201 92 3 -0.79 208 26 -0.9 215 95 0.093 - 222 98 0.073 - 229 9 0.05 -1.9 236 99 0.03 - 243 99 -2.6 250 98 - 257 97 - 264 - 271 90 -0.274 -5.12 278 -5.1 285 73 -0.52 - 292 66 -0.574 - 299 -0.62 - 306 -0.61 313 320 -0.43 327

23、 -0.3 334 -0.23 341 3 -0.13 348 - 355 -0.0216 3.04 360 0 0 1、( )S图的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6 / 18随着曲柄,1AO逆时针转动角度的增大,滑块C 位移由 0 开始增大,大约在240 度时到达最大,然后开始减少,易知滑块C 进程与回程时,曲柄,1AO转动的角度并不相等,这说明了曲柄,1AO转动时存在急回运动。2、()V图的分析 :随着曲柄,1AO逆时针转动角度的增大,即的增加,速度 V 正向增大,大约在120 度

24、时到达最大,然后呈现下降趋势,在240 度时下降为 0,说明位移以增大到最大,即滑块C到达最下端,由曲线看出,滑块C 的正向平均速度比负向平均速度小,进一步说明了急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7 / 18运动的存在。进程时,速度比较小,更有利于进刀;回程时,速度较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证明了此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下面对特殊点作一下分析:转角为0 度时, V=0;曲柄转动至 120 度,正向速度到达最大值/s,此时滑块 C 具有最大速度,当曲柄继续转动至240 度时正向速度减少至0,此

25、时由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可知,其位移到达最大值。当曲柄继续转动时,滑块C 速度反向,变为负向速度,随着转角增大而增大,曲柄转至240 度,速度到达负向最大值/s 之后,当滑块继续由摇杆带动时,却曲柄由300度转至 360度时,其速度由负向最大值变为0. 3、( )a图的分析:随着曲柄,1AO逆时针转动角度的增大,滑块C 先向下作加速运动,但加速度越来越小,但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然后反向增大知道位移到达最大,接着滑块进入空回程,由于存在急回运动,加速度迅速正向增大,到达最大后又开始减小,直到滑块C 进入工作行程。下面对一些特殊点进行分析:进程时,滑块C 具有正向加速度,由2.2 开始减少,在102

26、度时到达 0,当角度继续增大时,加速度反向增大,大约在240 度时滑块位移到达最大值,但是加速度还是在反向增大,而且增长率明显比前段更大,当角度到达270 度时加速度增大到 5.2m/s2时到达峰值,开始减少,在300 度左右是到达 0,然后正向增长,说明了滑块将要向上减速运动,最后回到0 位移,然后往复运动。我们可以看出,在0 至 240 度区间内,加速度都很平缓,而在240 至 360 度内,加速度变化很快,都说明了急回运动的存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8 页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8 / 18第六章总结通过

27、这段时间的设计,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学问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不能畏惧,而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的。就象人们常说的在战略上藐视它。但是在战术上的重视它。通过慎重的考虑认真的分析,脚踏实地去完成它,克服重重困难,当你成功实现目标时,那种成就感一定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这次设计的题目是插床。主要是确定机械传动的方案,通过凸轮机构到回杆机构,回杆平行机构带动棘轮传动,再传到工作台,从而使工作台进行间歇进给运动,使刀具能安全的进行切削。这次设计课程不仅让我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更培养了我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许我的这种方案不是很好的方案,但它解决了工作台间隙进给运动的问题。作为初次接触设计的我,对未来的设计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学校多开设这类的设计课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我们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让我们更容易解决问题。1.稳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3.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标准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