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廊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综合管廊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精品文档.综合管廊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1常见质量通病本工程中为地下管廊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及以往工作经验,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防水工程易出现质量通病。表1-1 常见质量通病现象表分项工程工作内容质量通病现象土方工程土方开挖1.场地积水2.边坡塌方3.土方超挖4.基底产生扰动土方回填1.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2.回填土沉陷钢筋工程钢筋加工1.箍筋不方正2.成型钢筋尺寸不准确3.成型钢筋变形4.箍筋弯钩形式不符合要求钢筋连接1.焊缝成形不良,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宽窄不匀
2、2.焊缝咬边3.电弧烧伤钢筋表面4.焊缝夹渣钢筋安装1.骨架外形尺寸歪斜2.板筋被踩下移3.受力钢筋保护层不符规定4.绑扎接头松脱5.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接头未错开布置、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6.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7.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8.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9.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10.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模板工程模板安装1.板底不平、下垂、下挠2.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3.墙体烂根4.模板接缝处跑浆5.标高偏差超标模板拆除1.混凝土表面粘连2.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1.匀质性差,强度达不到要求2.蜂窝3.露筋4.混凝土麻
3、面5.孔洞6.夹渣7.墙体烂根8.缺棱掉角9.现浇板面龟裂10.混凝土结构构件脱模后,表面酥松脱落11.现浇楼板面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12.洞口移位变形13.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14.混凝土结构位移、倾斜砌体工程砖砌施工1.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2.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防水工程防水施工1.混凝土构件的渗漏2.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处的渗漏3.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漏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5.穿墙螺杆孔洞处理不当产生的渗漏6.防水卷材施工引起的渗漏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1土方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土方开挖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场地积水产生原因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
4、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防治措施:按要求做好基底排水沟、集水井及坡顶截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处理措施:抽排场地积水,清扫干净。2)挖土边坡塌方产生原因:基坑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图纸及方案要求坡度开挖;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
5、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处理措施: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或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基坑开挖前对边坡上下坡口线做好标记;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处理措施:选用砂石回填,控制夯实质量。4)基底产生扰动土产生原因: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土很容易被扰动。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
6、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防治措施: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30cm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7、处理措施:挖除扰动土并回填砂、石或其他材料,分层夯实到设计标高。(2)土方回填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产生原因: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选择图纸中要求的粒径不大于8cm的开山石渣进行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
8、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处理措施:土料不合要求时应挖除换土回填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先挖除后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材料,重新夯实。当碾压机具能量过小时,可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2)基坑回填土沉陷产生原因:基坑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基坑
9、宽度较窄,采用手工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回填前排净槽中积水,将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处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粘土混合物,然后重新夯实。2.2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钢筋加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原因:下料不准确;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防治
10、措施:加强钢筋下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处理措施: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整理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2)已成型的钢筋变形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
11、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处理措施:将轻微变形的钢筋现场手工调整,严重变形的钢筋运回钢筋加工厂重新加工。(2)钢筋连接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焊缝成形不良,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宽窄不匀防治措施:严格选择焊接参数。提高焊工操作水平。处理措施:对已产生表面不良的部位,应仔细清渣后精心补焊一层。2)咬边焊缝与钢筋交界处烧成缺口没有得到熔化金属的补充。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操作时电弧不能拉得过长,并控制好焊条的角度和运弧的方法 。处理措施:对已产生咬边部位,清渣后应进行补焊。3)电弧烧伤钢筋表面已焊钢筋表面局部有缺肉或凹坑。防治措施:精心操作避免带电
12、的焊条、焊把与钢筋非焊部位接触,引起电弧烧伤钢筋 。严格操作,不得在非焊接部位随意引燃电弧 。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紧固。处理措施:、级钢筋有烧伤缺陷时,应予以铲除磨平,视情况补焊加固。4)夹渣在被焊金属的焊缝中存在块状或弥散状非金属夹渣物,影响焊缝强度。防治措施: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区域内的脏物清除干净。处理措施:焊接过程中发现钢筋上有脏物或焊缝上有熔渣时,焊到该处应将电弧适当拉长,并稍加停留,使该处熔化范围扩大,以把脏物或熔渣再次熔化吹走,直至形成清亮熔池为止。(3)钢筋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斜原因:钢筋端部未对齐,板筋被踩后向下发生位移防治措施:
13、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严禁板筋绑扎完毕后随意踩踏,以防止钢筋骨架偏斜或骨架扭曲。处理措施:可将钢筋骨架松绑重新调整安装,绑扎牢固。2)墙钢筋位移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防治措施:墙竖向钢筋要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处理措施: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45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3)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定,露筋原因: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防治措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混凝土
14、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处理措施:使用钢刷将钢筋表面铁锈刮除并清理干净,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表面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然后浇捣细石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4)绑扎接头松脱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防治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处。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处理措施:重新绑扎牢固。5)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原因:未认真核对图纸及技术部下发料表。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墙、板钢筋接头
15、较多时,可在模板上标明各搭接点位置。重新措施:对钢筋骨架松绑并重新按要求加工绑扎。6)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要求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处理措施:浇灌混凝土前支设马道;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7)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原因: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防治措施: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行交底。2.3模板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模板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板底不平、下垂、下
16、挠原因:模板龙骨、支柱刚度、强度不够,支柱基础下沉。防治措施: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及方案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厚实模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板产生下挠,板模板应按设计或按标准要求起拱。处理措施:剔凿鼓包部位且不破坏板内的钢筋。2)胀模、断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原因:模板强度、刚度不够。防治措施:根据墙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主次楞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穿墙螺栓间距,以保证墙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及方案要求作业。处理措施:剔凿鼓包部位且不破坏内部钢筋。3)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原因: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
17、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未认真操作。防治措施:现场模板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认真执行。处理措施:剔凿鼓包部位且不破坏内部钢筋。4)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原因:模板根部缝隙未堵严,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未座浆。防治措施: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水泥砂浆座浆50mm厚。处理措施:凿除烂根处混凝土,清理完毕后浇筑比原标号大一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5)模板缝隙跑浆原因: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靠。防治措施:模板拼装时缝隙垫海绵条挤紧,并用胶带封住。
18、加强检查,及时处理。处理措施:用钢钎进行人工剔除不密实的混凝土、浮石子;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浮尘;刷素水泥浆一道。6)标高偏差超标原因: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防治措施: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作找平。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处理措施:剔凿结构鼓包部。(2)模板拆除主要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粘连原因:由于模
19、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时间按规范执行。处理措施: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2)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原因: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造成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防治措施: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要求方可拆模。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用大捶、撬棍硬砸猛撬。处理措施: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
20、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补好,并及时养护。2.4混凝土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匀质性差,强度达不到要求原因: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骨料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含泥量和杂质超过规定,有冻块混入;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袋装水泥欠重,计量器具失灵,施工中随意加水,没有扣除砂、石的含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冬期低温施工,未采取保温措施,拆模过早,混凝土早期受冻。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完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过长,振捣过度,养护差,使混凝土强度受到损失。防治措施:水泥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并应加强水泥保管
21、工作,要求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的强度等级使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及时测量砂、石含水率并扣除用水量。混凝土应按顺序加料、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冻期施工应根据环境大气温度情况,保持一定的浇灌温度,认真做好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和测温工作,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在冬期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在遭受冻结前,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达到40%以上,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 MPa。(2)蜂窝原因:混
22、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防治措施:混凝土一次下料厚度及振捣应符合规定规定。根据钢筋间距确定混凝土骨料规格,做好配合比。模板缝隙处理作为一道工序,要堵严。墙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 mm厚。(3)露筋原因: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防治措施:钢筋垫块按规定垫好,钢筋绑扎位置要保证不位移。混凝土振捣应防止漏振或过振。(4)混凝土麻面原因: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
23、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防治措施:支模时应保证模板表面清洁干净,并刷好隔离剂。混凝土拆模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进行。(5)孔洞原因: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治措施: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小直径振捣棒,防止混凝土漏振。(6)夹渣原因: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防治措施:混凝土支模及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混凝土或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先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铺浆不少于50mm厚。(7)墙体烂根原因:支模前未每边模板下口未找平,模板下口不严密,混凝土漏浆。防治措施: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保证模
24、板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8)缺棱掉角原因: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干净,模板加固不牢,接缝不严密,拆模过早;混凝土浇筑时漏振或振捣不密实,欠振。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不漏振、欠振或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混凝土拆模应符合
25、规范要求,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9)现浇板面龟裂甚至形成沿板厚贯通原因:混凝土配比砂率大,混凝土收缩变形大。混凝土浇筑后,未按要求及时养护,使混凝土失水干缩形成裂缝。混凝土板面堆载超载,或荷载不均匀,甚至使混凝土受冲击荷载。防治措施:混凝土配比要合理,防止出现砂率过大造成混凝土严重收缩变形。混凝土浇筑后,应按要求及时浇水或覆盖塑料布养护,防止混凝土失水干缩形成裂缝。混凝土板面荷载应根据设计荷载进行验算,不得随意在板面堆载,并要注意板面荷载要均匀,严禁出现冲击荷载。(10)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表面酥松脱落
26、原因:木模板未浇水湿透或湿润不够,混凝土表层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酥松、脱落。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模后未适当护盖浇水养护,造成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酥松。冬期低温浇筑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低,未采取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表面受冻、酥松、脱落。防治措施:木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浇水湿透。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模后应立即适当护盖浇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酥松。冬期低温浇筑的混凝土,应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受冻。(11)板面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或盲目抢进度,混凝土板面强度未达到1.2MPa就上人操
27、作;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防治措施: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用抹子认真抹平,并设置防护措施或未垫板进行操作,防止上人过早。(12)洞口移位变形原因:浇筑时洞口两侧混凝土未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防治措施: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13)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支撑松动,土层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就上人,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印
28、痕。防治措施: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操作。(14)位移、倾斜墙以及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的偏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原因: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顶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口采用悬挂吊
29、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认真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防治措施: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
30、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位移或脱落。2.5砌体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防治措施:1)控制砂的含泥量。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5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不小于M5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砂浆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使用完毕。灰槽内的砂浆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翻动、清底。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进行二次拌合。2)要重视砂浆试块的制作,强度等级评定要符合现行标准规定。3)配齐计量工具,严格过磅,计量准确,根据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及时的调整用水量。处理措施:对局部强度偏低的砂浆进行凿除处理,直至强度符合要求(每边凿除
31、不小1.5CM),并用清水清理灰缝,然后用901号胶水涂刷灰缝,再用1:2水泥砂浆分批进行嵌实,对二次嵌实的灰缝不少于7天的保养(每天不少于2次),并派专人专项检查督促。(2)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防治措施:1)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2)砌筑用烧结普通砖必须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铺长灰而使底灰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造成砂浆不饱满。处理措施:对局部灰缝砂浆不饱满处进行凿除处理,并用清水清理灰缝,然后用901号胶水
32、涂刷灰缝,再用1:2水泥砂浆分批进行嵌实,对二次嵌实的灰缝不少于7天的保养(每天不少于2次),并派专人专项检查督促。(3)砌砖不按规定留槎,组砌方法不正确防治措施:1)控制好摆砖撂底,在保证砌砖灰缝812mm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墙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2.确定标高,立好皮树杆,双面挂线。2.6防水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构件的渗漏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造成地下室渗水。原因:配合比不准,坍落度过小,长距离运输和自由入模高度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局部钢筋密集或预留洞口的下部混凝土无法进入,振捣不实或漏振,跑模漏浆等。防治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对混凝土应严格计量,搅拌均匀,长距离
33、运输后要进行二次搅拌。对于自由入模高度过高者,应使用串桶滑槽,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分层进行,振捣密实。对于钢筋密集处,可调整石子级配,较大的预留洞下,应预留浇筑口。模板应支设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指派专人值班“看模”。(2)结构施工施工缝发生的渗漏原因: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施工缝清理不净,新旧混凝土未能很好结合;钢筋过密,混凝土捣实有困难等。防治措施:施工缝应按规定位置留设;施工缝的留设、清理及新旧混凝土的接浆等应有统一部署,由专人认真细致地做好。(3)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渗漏原因:可由于干缩、温度、水泥用量过大或水泥安定性不好等因素引起。防治措施: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必须经过检测,杜绝使用安定性
34、不合格的产品,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4)预埋件部位产生渗漏原因:预埋件过密,埋件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碰撞预埋件,使预埋件松动;预埋件铁脚过长,穿透混凝土层,又没按规定焊好止水环;预埋管道自身有裂缝、砂眼等病,地下水通过管壁渗漏等。防治措施:预埋件应有固定措施,预埋件密集处应有施工技术措施,预埋件铁脚应按规定焊好止水环。(5)穿墙螺杆引起的渗漏原因:穿墙螺杆封堵不当。防治措施:用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具体做法详见龙门五路北段管廊工程-主体结构对拉螺杆孔洞处理方案。(6)卷材防水施工引起的渗漏原因:卷材防水施工时,卷材施工不到位,造成漏水;卷材搭接不够;阴阳角附加层或穿墙管道处防水卷材处理不当,致使漏水防治措施:加强结构阴阳角的处理,卷材附加层经检查合格后,开始大面积做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保证搭接尺寸,在防水搭接头收头粘贴后可用火焰或抹子沿搭接缝边缘再行均匀加热抹压封严,或用密封材料沿缝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管道表面的污垢或铁锈应清楚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