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综述.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综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综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进展综述黎荣彬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摘 要: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碳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因素、测定、周转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四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进展。同时,为国内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
2、考。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简称土壤微生物量C)是指土壤中体积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而且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林分。李香真9等对蒙古高原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的研究发现,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土壤的较高,荒漠草原土壤的较低。此外,张蕴薇10等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的情况,结果表明,重牧区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仅为轻牧区的一半,停止放牧后,微生物量C含量大幅度下降。谭周进11等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背景区由于没有受到旅游踩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C的含量最高,缓冲区由于人为的干扰,土壤微生物量C也
3、受到了影响,活动区由于受到严重的旅游踩踏,土壤微生物量C严重减少。研究表明,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高于不施肥处理12-14,但是在旱作条件下,稻田中不同取样点土壤微生物量C对长期施化肥的显著性有很大差异7,这可能是因为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与新鲜有机物输入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5。也有研究反映了土壤微生物量C的含量因肥料种类的不同而异16。曹志平17等发现,单施化肥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下降,因为化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但是施入有机物后,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这与刘小虎18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而胡诚19等的研究却不同,他们的结果显示,单施化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物配合施用化肥作用更
4、加明显。这是因为在低肥力的农业生态系统中施用化肥可以促进植物和其它生物的生长,增加了作物的根系和根系分泌物,因而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20、21。研究表明,在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具有影响。如李新爱22等对广西环江大才的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稻田显著高于林地,林地显著高于旱地。刘文娜23等研究了林地、菜地和粮田三种用地方式结果显示,微生物量C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粮田菜地林地。但是,张于光24等的研究结果却不同: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原始林最高,其次为60年代人工林和80年代人工林,农地最低,农地土壤微
5、生物量C含量分别低23%、25%和21%。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温度和湿度不同环境下土壤微生物量C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有明显的不同。王晖25等在对鼎湖山地区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C对氮沉降响应的研究中发现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土壤微生物量C和可浸提有机碳含量较高,该结果与易志刚用熏蒸培养法测定的鼎湖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C结果一致26。国际上相关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如Compton等27在北美Harvard森林的研究发现,2001年6月的土壤微生物量C和可浸提有机碳明显高于2000年11月的数值。Acea与Carballas28和DiazRavina等29分别在研究中也得出一样的结论。土壤温度和湿
6、度最高的时期正是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快,微生物活性最高的时期,所以,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通过土壤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固化率也就更高,微生物量和土壤可浸提有机碳也相应更大。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工业活动产生的各种物污染以前所未有的范围和速度进入土壤,酸、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量C的影响越来越大。郭朝晖30等的研究发现,在模拟酸雨下,不同复合污染水平的红壤和黄红壤中微生物量C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且随重金属量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重金属复合污染作用对土壤中微生物量C造成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量C和酶活性明显降低。Compton27等在长期施氮的哈佛森林的研究中发现,松林和阔叶林里氮的增加均引
7、起土壤微生物量C的减少。王晖25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沉降增加季风林土壤微生物量C减少,但可浸提有机碳含量则增加,而且这个趋势在高氮处理下表现明显。2 土壤微生物量C的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是土壤有机碳中最活跃的组分,与土壤碳的转化有密切关系。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是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国外围绕土壤微生物量C的测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Jenkinson 31等1976年创造的熏蒸培养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即根据熏蒸与未熏蒸土壤培养期间释放CO2的量之差,以及死微生物体碳的矿化率估算土壤生物量碳,相继有不少报道对该方法改进32。Brookes P C 33等1985年提出了氯仿熏蒸直接提取法,即在氯仿熏蒸
8、后直接浸提C含量,并进行测定,以熏蒸和不熏蒸土壤中总碳的差值为基础计算土壤微生物量C。与氯仿熏蒸培养法相比,氯仿熏蒸直接提取法具有简单、快速、测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等优点。之后又有报道论述了氯仿熏蒸直接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的影响因子22,使氯仿熏蒸直接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日趋成熟。现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已成为国内外最常用的测定土壤微生物量C的方法34-37。3 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有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量C可以作为土壤有机质变化的早期预测指示38。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土壤微生物的总体生物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实际活性39。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壤
9、有机质和重要养分元素的转化与积累,就引入了测定微生物量C周转动力学特性(周转速率或时间)这一重要手段。王志明等人研究发现从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特征40、41可以反映,施入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速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供肥性能,加速土壤中营养元素的释放41。但是,不同土质周转速率不同,Jones42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量C在粗质土中要比在细土中的周转速率高。吴金水35等研究表明了,土壤微生物量C的周转时间反映了微生物的活性,还能够反映土壤与土壤微生物之间有机碳周转和积累机理上的差异。易志刚43等人的研究发现,土壤中微生物碳的周转带动了营养元素的周转,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10、。易志刚26后来在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即土壤微生物碳周转带动了营养元素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4 土壤微生物量C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把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量C结合在一起研究44、45。土壤微生物量C量仅占土壤全碳量的很小一部分,然而,微生物的活性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非常密切46。一方面,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进程与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因此,可以把土壤中有机碳分解的快慢看作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外在表现41;另一方面,土壤微生物量的多少反映了土壤同化和矿化能力的大小,是土壤活性大小的标志。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利用率是一项反映土
11、壤质量的重要特性。利用率越高,维持相同微生物量所需的能源越少,说明土壤环境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质量比较高47。吴金水15认为,在同一土壤中,微生物量C变化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因而土壤微生物量C变化可敏感地指示土壤有机C含量变化,彭佩钦48等的研究表明这一结论也适合于水田和湖洲湿地。朱志建8等人研究了四类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量C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此外,土壤微生物量C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也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积累或损失的一个重要指标49。 5 展望有关土壤微生物量C的研究工作虽然
12、进行了很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有很多方面不足或是有争议的,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单施化肥增加还是减少土壤微生物量C,不同学者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不同;但他们也得出一个共同结论,即施入有机物后微生物量C增加17-19。由此看来,化肥与有机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和效果可能是不同的,化肥、有机物和土壤微生物量C的内在联系很值得探讨。另外,有学者研究了化肥与有机物的配比问题16,但这方面的文献还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用地方式情况下土壤微生物量C的含量,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23、24,主要分歧在于,林地和农地微生物量C含量哪个更大。Sparling 5
13、0等认为,如果土壤被过度使用,土壤微生物量C将会较快下降,最终导致土壤微生物商降低。由此看来,产生林地和农地微生物量C含量的分歧的原因,可能是土壤利用的程度,即是否过度使用。但是,张蕴薇10等研究发现,停止放牧后,对照与各放牧处理区微生物量C水平大幅度下降,推测与年度干旱有关,深入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解释。也有学者认为是取样地点、人为活动影响不同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有所差异的原因51。在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量C的影响研究结果也并非完全一致,Paul52等发现在高氮样地(N 300 kghm-2)明显比低氮样地(N 100 kghm-2)的土壤微生物量要高得多,目前学术界还不完全清楚造成这些
14、不同结果的原因。微生物参与物质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土壤微生物量C变化是植物、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这方面的很多原因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微生物商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微生物商比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C更稳定,表现出更平稳的趋势24。这是不是分歧的原因之一,有待探讨。另外,能否以其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量C和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的指标,也值得研究。关于不断加剧的全球氮沉降会否改变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引起土壤碳储量变化的问题,已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国外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例如美国已于1988年在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哈佛森林(Harva
15、rd Forest)建立氮沉降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地开展氮沉降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覆盖美国全国的氮沉降监测网络早已建立,并逐渐完善。而国际上关于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C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53,国内极少发现有关的专项研究。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已成为全球三大氮沉降集中区之一(分别为欧洲、美国和中国)54,因此,加强开展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量C影响的系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此外,开展环境酸化等条件下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参考文献1 Jenkinson D S,Ladd J N. Microbial biomass in soil measurement and
16、turnoverJ. Soil Biochemistry,1981,5:415-4712 Fan J,Hao M D. Effects of long-term rotation and fertilizatio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J. Res. Soil. Water. Cons,2003,10(10):85-873 姜培坤,徐秋芳,俞益武. 土壤微生物量碳作为林地土壤肥力指标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17-194 何振立.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在养分循环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意义J. 土壤,1997(2):
17、61-695 陈国潮,何振立,黄昌勇. 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周转及其研究J. 土壤学报,2002,39(2):152-1606 赵先丽,程海涛,吕国红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进展J. 2006,22(4):68-727 刘守龙,肖和艾,童成立. 亚热带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状况及其对施肥的反应特点J. 农业现代化研究,24(4):278-2828 朱志建,姜培坤,徐秋芳.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比较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523-5269 李香真,曲秋皓. 蒙古高原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J. 土壤学报,39(1):97-10410 张蕴薇,韩建国
18、,韩永伟. 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J. 草地学报,2003,11(4):342-34511 谭周进,戴素明,谢桂先等. 旅游踩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1):1921-192612 王晶,解宏图,张旭东等. 施肥对黑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18-12013 杨劲峰,韩晓日,阴红彬等. 不同施肥条件对玉米生长季耕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4(1):173-17514 于树,汪景宽,高艳梅. 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
19、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602-60615 吴金水. 土壤有机质及其周转动力学M. 见:何电源. 中国南方土壤肥力与栽培作物施肥.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37-46116 徐阳春,沈其荣,冉炜.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2,39(1):89-9617 曹志平,胡诚,叶钟年等. 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华北高产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5):1486-149318 刘小虎,许艳华,杨劲峰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几个肥力指标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5,36(4):474-47819 胡诚,曹志
20、平,叶钟年等.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3):808-81420 Angers D A,Pesant A,Vigneux J. Early cropping induced changes in soil aggregation,organic matter,and microbial biomas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92,56: 115-11921 He Z L,Wu J,ODonnell A G,et al. Seasonal responses in mi
21、crobial biomass carbon,phosphorus and sulphur in soils under pastureJ. Biology & Fertility of Soils,1997,24:421-42822 李新爱,肖和艾,吴金水等.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 (10):1827-183123 刘文娜,吴文良,王秀斌等.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3):406-41124 张于光,张小全,肖烨. 米亚罗林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
22、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029-203325 王晖,莫江明,鲁显楷,薛花,李炯,方运霆.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对氮沉降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8,28(2):470-47826 易志刚,蚁伟民,周丽霞等. 鼎湖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J. 生态环境,2005,14(5):727-72927 Compton J E,Watruda L S,Porteous L,et al.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to chronic nitroge
23、n additions at Harvard forest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4,196:143-15828 Acea M J,Carballas T.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s of humid zone of Galicia ( Spain )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1990,22:749-75929 Diaz-Ravina M,Acea M J,Carballas T. Seasonal chan
24、ges in microbial biomass and nutrient flush in forest soilsJ. Biology & Fertility of Soils,1995,19:220-22630 郭朝晖,廖柏寒,黄昌勇. 模拟酸雨下Cd、Cu、Zn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4):382-38531 Jenkinson D S,Powlson D S. The effects of biocidal treatments on metabolism in soil. A method for measuring soil
25、biomassJ. Soil Biol. & Biochem. 1976,8:189-20232 林启美,吴玉光,刘焕龙. 熏蒸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改进J. 生态学杂志,1999,18(2):63-6633 Ocio J A,Brookes P C,Jenkinson D S. Field incoropration of straw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inorganic NJ. Soil Bio. Biochem.,1991,23(2):171-17634 俞慎,李振高. 熏蒸提取法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研究进展
26、. 土壤学进展,1994,22(6):42-4935 Brookes P C,Landman A,Pruden Gand Jenkinson D S. Chloroform fumigation and the release of soil nitrogen,a rapid direct extraction method to measure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in soilJ. Soil Biol. Biochem.,1985,17:837-84236 Wu J,Brookes P C,Jenkinson D S. Formation and dest
27、ruc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glucose and ryegrass in soil. SoilJ. Biol. Biochem,1993,25(10):1435-144137 彭佩钦,吴金水,黄道友等.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7):2261-226738 Brookes P C,Wu J,Ocio J A. Soil microbial biomass dynamics following the addition of cereal straw
28、and other substrate to soil. In:Firbank L G,Carter N,Barbyshire J F,et al. edsJ. The Ecology of Temperate Cereal Fields1,Oxford,Blackwell Sci. Pub1,1991:95-11139 吴金水,肖和艾.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表观周转时间测定方法J. 土壤学报,2004,41(3):401-40740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等. 秸秆碳的田间原位分解和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J. 土壤学报,2003,40(3):446-45241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等. 水旱
29、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J. 江苏农业学报,2003,19(1):33-3642 Jones C,McConnell C,Coleman K et al.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soil carbon stocks;predictions from two contrasting models for the turnover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5,11(1):154-16643 易志刚,蚁伟民,周国逸等. 鼎湖山三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碳释放研究J.
30、生态学报,2003,23(8):1673-167744 张金波,宋长春.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影响的敏感性评价指标J. 生态环境,2003,12(4):500-50445 杨景成,韩兴国,黄建辉等.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J. 生态学报,23(4):787-79646 MARTENS R. Current methods for measuring microbial biomass C in soil: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J. Biol Fertil Soil,1995,19:87-9947 赵先丽,程海涛,吕国红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进展
31、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4):68-7248 彭佩钦,张文菊,童成立.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0):1872-187849 Singh J S,Reghbanshi A S,Singh R S et al. Microbial biomass acts as a source of plant nutrients in dry tropical forest and savannaJ. Nature,l 989,338:499-50050 Sparling GP. Ratio of microbial biomass
32、 carbon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J. Aust J Soil Res,1992,30:195-20751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5):1-652 Pauljw,Beauchampeg.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N mineralization and N uptake by corn in dairy cattle slurry and u
33、rea amended soils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6,76:469-47253 Mo J M,Xue J H,Fang Y T.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its responses to simulated N deposition for the major plants of Dinghushan forests in subtropical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4,24(7):1413-142054 Fenn M A,Poth M A,Aber J D,et al. Nitrogen excess in North American ecosystems:Predisposing factors,ecosystem responses,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8,8:70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