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精品文档.实验一及课堂作业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一、 实验原理与方法1、在时域求系统响应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解差分方程求得系统输出;第二种是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通过求输入信号和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得系统输出。2、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其方法是在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观察输出波形,如果波形稳定在一个常数值(包括零)上,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3、系统的频域特性包括传输函数/特性(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傅里叶变换幅频、相频)、系统函数/特性(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Z变换)、零极点分布等。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是为了知
2、晓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所产生的响应结果,因为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频域特性有影响,通过控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特性需求的系统。二、实验内容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输入信号(1)分别求出和)的系统响应,并画出其波形。(2)求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画出其波形。程序见附录1.1、实验结果见图1.1。 3、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用线性卷积法求)分别对系统和)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程序见附录1.2、实验结果见图1.2。 4、给
3、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令,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1)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时,画出系统输出波形。(2)给定输入信号为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程序见附录1.3、实验结果见图1.3。三、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及结论1、实验结果: 图1.1 依据差分方程求取系统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a) 中25个点数和程序所写一致。Filter函数实现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递推求解,调用格式如下:Y=filter(B,A,x) *计算系统对输入信号x的零状态响应输出信号向量Y,B、A是差分方程的系数向量。即B=a1,a2amA=b1,b2bn2、实验结果: 图1.2 线性
4、卷积求取二个不同系统输出响应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d)(f)单位脉冲响应点数与程序要求一致;(e)(g)卷积点数满足M+N-1的要求,图形也满足要求。Conv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有限长序列的卷积;C=conv(A,B)计算两个有限长序列向量A和B的卷积3、 实验结果: 图1.3 依据差分方程求取系统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h)中的输出显然趋近于零,所以系统是稳定的。在(i)中,谐振器具有对某个频率进行谐振的性质,本实验中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是0.4 rad,因此稳定波形为sin(0.4n
5、)。四、 思考题1、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否用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 如何求?答: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用分段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具体步骤是对输入信号序列分段;求单位脉冲响应h(n)与各段的卷积;将各段卷积结果相加。具体实现方法有第三章P91介绍的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 2、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把信号的高频分量滤掉,时域信号会有何变化,用前面第一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答: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则信号的高频分量将被过滤掉,时域信号的剧烈变化变的平滑,在有阶跃处附近产生过渡带。由实验内容1的结果图可见,经过
6、系统低通滤波使得输入信号和的阶跃变化变的缓慢上升与下降。五、 总结与心得体会实验总结即在实验原理中说明的两点:1、在时域求系统响应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解差分方程求得系统输出;第二种是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通过求输入信号和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得系统输出。2、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其方法是在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观察输出波形,如果波形稳定在一个常数值(包括零)上,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实验的心得体会见下:在此次试验中,通过课堂所留的三个例子,温习了关于MATLAB软件的操作及应用,基本使用方法和它的运行环境。又进一步地通过实验加深了对MATLAB软件的了解,体会到了MATLAB具有完
7、备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等功能。通过做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的结果,了解并学会了filter函数和conv函数的基本用法,前者可计算知道输入信号的前提下求解输出响应的序列,后者则可以通过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作业的第三个问题里面,由于程序里面缺少“;”,导致少了一个结果图,通过检查并修改程序,解决了问题。总得来说,实验还是比较圆满的。通过这次的实验。极大地提升了自己对于程序编辑的熟练度,增加了对于书本里面知识点的应用,更深一层的加深了对MATLAB软件的使用。这对自己以后的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8、六、附件:MATLAB原程序清单1.1调用conv函数计算卷积close all;clear allA=1,-0.9;B=0.05,0.05;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x1n=1 1 1 1 1 1 1 1 zeros(1,40); %产生信号x1(n)=R8(n),用zeros用来加点的个数x2n=ones(1,60); %产生信号x2(n)=u(n)hn=impz(B,A,40); %求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subplot(3,1,1);stem(hn); %调用函数stem绘图title(a)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y1n=filter(B,A,x1n); %求系统对x1(n)
9、的响应y1(n)subplot(3,1,2);stem(y1n);title(b) 系统对R8(n)的响应y1(n);y2n=filter(B,A,x2n); %求系统对x2(n)的响应y2(n)subplot(3,1,3);stem(y2n);title(c) 系统对u(n)的响应y2(n);1.2利用线性卷积求取二个不同系统输出响应close all;clear allx1n=ones(1,8); %产生信号x1(n)=R8(n)h1n=ones(1,10) zeros(1,10);h2n=1 2.5 2.5 1 zeros(1,10);y21n=conv(h1n,x1n);y22n=co
10、nv(h2n,x1n);subplot(2,2,1);stem(h1n);title(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subplot(2,2,3);stem(y21n);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subplot(2,2,2);stem(h2n);title(f)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subplot(2,2,4);stem(y22n);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1.3 调用filter解差分方程求取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close all;clear allun=ones(1,300); %产生信号u(n)n=0:
11、299;xsin=sin(0.014*n)+sin(0.4*n); %产生正弦信号A=1,-1.8237,0.9801;B=1/100.49,0,-1/100.49;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y1n=filter(B,A,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y2n=filter(B,A,xsi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subplot(2,1,1);stem(y1n);title(h)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subplot(2,1,2);stem(y2n);title(i) 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课堂作业1、绘出的频谱。解:实验程序:1
12、.1n=200;stept=2*pi/n;w=stept:stept:2*pi;y=sin(2.5*w)./sin(0.5*w);plot(w, y,w,zeros(size(w);axis(stept 2*pi -2 6);ylabel(y=sin(2.5*pi)/sin(0.5*pi);xlabel(w=02*pi);grid on;1.2n=200;stept=2*pi/n;w=stept:stept:2*pi;y=sin(2.5*w)./sin(0.5*w);plot(w,abs(y),w,zeros(size(w);axis(stept 2*pi 0 6);ylabel(y=sin(
13、2.5*pi)/sin(0.5*pi);xlabel(w=02*pi);grid on; 实验结果: 图1.1 图1.22、 输入,单位脉冲响应,求输出序列,解:实验程序:N=5;M=6;L=N+M-1;x=1,2,3,4,5;h=6,2,3,6,4,2;y=conv(x,h);nx=0:N-1;nh=0:M-1;ny=0:L-1;subplot(2 3 1);stem(nx,x,.k);xlabel(n);ylabel(x(n);grid on;subplot(2 3 2);stem(nh,h,.k);xlabel(n);ylabel(h(n);grid on;subplot(2 3 3);
14、stem(ny,y,.k);xlabel(n);ylabel(y(n);grid on;实验结果: 图2.1 图2.2 图2.33、分析频谱(a,b,c保证幅频特性的最大值为1)。解:实验程序:p=0.8;r=0.85;alpha=pi/4;N=25;b1=1,1;a1=1 -p;a=(1-p)/2;b1=b1*a;b2=1,-1;a2=1 -p;b=(1+p)/2;b2=b2*b;b3=1 0 -1;a3=1 -2*r*cos(alpha) r*r;c1=exp(j*2*alpha);c=abs(1-c1)/(1-r)*abs(1-r*c1);b3=b3/c;h1=impz(b1,a1,N)
15、;subplot(331);stem(h1,.k);subplot(332);zplane(b1,a1)H1,P=freqz(b1,a1,256,whole,1);subplot(333);plot(P,abs(H1);grid on;h2=impz(b2,a2,N);subplot(334);stem(h2,.k)hold on;plot(zeros(size(h2);subplot(335);zplane(b2,a2)H2,P=freqz(b2,a2,256,whole,1);subplot(336);plot(P,abs(H2);grid on;h3=impz(b3,a3,N);subplot(337);stem(h3,.k)hold on;plot(zeros(size(h3);subplot(338);zplane(b3,a3)H3,P=freqz(b3,a3,256,whole,1);subplot(339);plot(P,abs(H3);grid on; 实验结果: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