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doc(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发展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发展心理学复习个人整理 复习 个人整理第一章 绪论发展心理学定义:狭义人类个体发展的心理学。广义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关于遗传与环境作用(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2)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个体是主动的和个体是被动的);(3)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年龄特征:划分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婴儿期(出
2、生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青少年期(11、1217、18岁,成年早期(1835),成年中期(3560),成年晚期(60死亡)。 (1) 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典型、本质的特征。(2) 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有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3) 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927年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是第一部发展心
3、理学著作。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阶段划分特点:口唇期(01岁):口唇期初期(06月)快感来自嘴唇与舌吸吮和吞咽活动,口唇期晚期(6月1岁)来自牙齿、牙床和腭部等咬和吞嚼等活动。肛门期(13岁),肛门期初期快感来自粪便排出,后期来自粪便控制。前生殖器期(36岁),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出现恋父情结。潜伏期(612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青春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埃里克森阶段划分和特点:阶段危机年龄品质积极解决危机解决危机失败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02希望恐惧儿童早期自
4、主对羞怯和疑虑24自我控制与意志自我怀疑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7社会指向与目的无价值感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能力无能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忠诚不确定感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爱泛爱(杂乱)或孤独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关心自私自利老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50死亡智慧失望、无意义华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发展心理学理论:行为强化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
5、。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应用,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维果斯基心理学发展观:(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2)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3)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提出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内化说教学最重要特征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事实,使学生通过教学来掌握经验并内化成自身的内部财富。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理论:(1)既强
6、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2)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3)影响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4)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促进创立新图式
7、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就是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改变主动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5)发展阶段(具体请查阅书本P52)心理或思维发展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算思维阶段(27);(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4) 形式运算阶段(12-15)。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纵向研究、横断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和微观发生学设计的概念和优缺点:名称概念优点缺点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能系统详尽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
8、查并加以比较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省时省力省钱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比较复杂聚合交叉研究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融合,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克服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的不足,吸收各自长处。动静结合,省时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让研究者直接观测发展变化过程;可以研究年龄范围内追踪特点行为的个体发展轨迹;可以观察到个体的内部差异费力,被试数量有限;只用于动机强的被试;难以分清被试已具备的能力和变化后的能力第三章 胎儿的发展胎儿的发展阶段:胚
9、芽期、胚胎期、胎儿期。第四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规律及意义:(1)规律: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粗细原则。(2)无条件反射的意义:人类在不同的进化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在今天已没有用处了,一般在几个月内会消失,具有诊断意义,进行婴幼儿智能检查,并且可以利用一些反射进行早期训练。(3)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动作及动作本身的发展使婴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建自我和客体的概念,并产生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之间的分化。习惯化与去习惯化:(1)习惯化:伴随着重复的呈现而产生的兴趣减弱或厌倦。(2)去习惯化:对新事件兴趣的回复。言语发展阶段:(1)不完整句单词句:理解成人的语言,同时说出有一定
10、意义的词;双词句:电报语阶段,此事儿童语言形成是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的。(2)完整句的发展运用呵护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的表达思想,许多研究表明,23岁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性微笑: 自发的笑(05周);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3.5月);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3.54月)。婴儿的依恋发展阶段:(1)鲍尔比的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2)安斯沃思的依恋类型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景中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早期依恋
11、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幼儿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要正式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简单交往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自我意识及三种特性:阿姆斯特丹的“点红测验”用“点红”的方法,对婴儿进行追踪研究,揭示了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五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游戏特征:快乐行为愉悦性,自发行为主动性,假装行为虚构性,有
12、规则行为有序性,社会性行为时代性。根据社会性划分游戏: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和合作的游戏。掌握词汇发展特点: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守恒: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研究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研究方法:对偶故事。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科尔伯格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既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思路,又有重大的发展。采用“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他将道德判断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阶段0:前道德阶段。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
13、为定向,阶段2:以功利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第二个水平:习俗水平阶段3: “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亲社会行为: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同伴交往的目的往往是游戏,为游戏而交往;以语言为主要的交往手段;乐于交往,对于被拒绝会感到不安;同伴关系并不稳固,交往对象容易更换;表现出和同性伙伴游戏的倾向 ,交往水平表现出性别差异;已经存
14、在不同的交往类型和同伴关系:受欢迎儿童,受拒绝儿童,受忽视儿童,一般儿童。 第六章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学习:广义上讲,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狭义上讲,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计划、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学习一般要越过直接经验阶段;(2)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学习策略;(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小学儿童学习障碍: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小学儿童
15、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概括水平,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很少)。大体分为直观概括,具体形象,初步本质三个水平。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塞尔曼的友谊发展观: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谊阶段。儿童间只是短暂的同伴关系,友谊关系很不稳定。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的出于共享和双方的利益而与他人建立友谊。
16、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第七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1)具有成人感,希望能进入成人社会,寻找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其间遇到困惑。(2)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联系的新情绪体验,滋生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压抑。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与眷念童年。思维逻辑分类: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都是抽象思维量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式逻辑)。初中生逻辑思维发展: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自我意
17、识: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情绪的两极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反抗心理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独立意识。具体表现: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第八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成年早期一般特征:(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基本定型;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由形式逻辑为主转换为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到了后阶段的个体创造性思维发展也到达高峰。(3)恋爱、
18、结婚到为人父母。(4)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5)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成年早期智力发展:从占取到开始应用,在观察力方面,记忆力方面,想象力方面。成年早起思维发展: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对问题考虑仅有“对错”“好坏”之分。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通过权衡比较审视,进而找到答案。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能分析事物,同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第九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创生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自我
19、发展阶段:(1)遵奉者水平:个体完全服从社会规则,有强烈归属需要。(2)公正水平:又作良心水平,个体遵守规则只是为了自己,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倾向将复杂东西分为两极。(3)自主水平:自我评价标准与社会规则、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并不是和谐一致的。个体能容忍矛盾冲突存在,并用两极化思想排除。在人际关系上充分尊重个人独立性,认识到人之间的朴素依赖性。(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最高水平,极少数人到达这一水平。个体正视矛盾冲突,积极调和解决问题,放弃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成年中期人格变化: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如何解决成年中期危机:客观认识
20、中年变化;调整生活和工作目标;学会处理工作压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接受生理变化,改善婚姻关系;重新定义成功;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成年晚期人格变化:不安全感;老年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毕生发展观:(1)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2)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3)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获得和丧失组成的。(4)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5)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
21、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时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退休对老年人心理影响: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具体请查阅书本P482483)。发展心理学复习整理第一章 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研究年龄特征范围的两个部分:认知过程,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发展心理学概念:(广义)发展心理学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四、年龄特征的研究: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本质特征;相对稳定性;复杂性五、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
22、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六、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二、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口唇期初期(06月)快感来自嘴唇与舌吸吮和吞咽活动,口唇期晚期(6月1岁)来自牙齿、牙床和腭部等咬和吞嚼等活动。肛门期(13岁),肛门期初期快感来自粪便排出,后期来自粪便控制。前生殖器期(36岁),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出现恋父情结。潜伏期(612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青春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有能力
23、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三、埃里克森阶段划分和特点:阶段危机年龄品质积极解决危机解决危机失败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02希望恐惧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自我控制与意志自我怀疑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7社会指向与目的无价值感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能力无能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忠诚不确定感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爱泛爱(杂乱)或孤独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关心自私自利老年期自我整合对失望50死亡智慧失望、无意义四、华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在怕、怒、爱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基础上的条件反射。五、斯金纳发展心理学理论:行为强
24、化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应用,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六、班杜拉发展心理学理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七、维果斯基心理学发展观:(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2)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3)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提出教育在儿童心
25、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内化说教学最重要特征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的事实,使学生通过教学来掌握经验并内化成自身的内部财富。八、皮亚杰发展心理学理论:(1)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2)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3)影响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4)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就是动作的结
26、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就是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改变主动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5)发展阶段(具体请查阅书本P52)心理或思维发展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算思维阶段(27);(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4) 形式运算阶段(12-15)。九、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1讨论心理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将心理学
27、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系统地分析各种心里发展的研究类型;系统处理结果;3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书62仔细看再认)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特殊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生态化原则(书64,仔细看,再认)三、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从项研究设计;聚合交叉设计(再认)四、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和测验法五、发展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第四章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一、胎儿的发展阶段: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二、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
28、理因素),母体等三、胎教不是教育,而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心理卫生的过程,首选音乐胎教,还有抚摸胎教,言语胎教;光照胎教。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一、婴儿动作发展规律及意义:(1)规律: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粗细原则。(2)无条件反射的意义:人类在不同的进化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在今天已没有用处了,一般在几个月内会消失,具有诊断意义,进行婴幼儿智能检查,并且可以利用一些反射进行早期训练。(3)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动作及动作本身的发展使婴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建自我和客体的概念,并产生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之间的分化。二、婴儿言语的发展:强化说巴普洛夫、斯金纳 ;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LA
29、D,先天语言装置,是假说实际不存在);认识学说皮亚杰三、前语言发展阶段:较长的准备阶段,012月。四、言语交流的发展: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指代性;约定性五、婴儿的气质:托马斯,切丝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再认)六、社会性微笑: 自发的笑(05周);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14周);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14)。七、婴儿的依恋发展阶段:(1)鲍尔比的四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2)安斯沃思的依恋类型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景中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分为:安全
30、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八、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简单交往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九、自我意识及三种特性:阿姆斯特丹的“点红测验”用“点红”的方法,对婴儿进行追踪研究,揭示了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一、脑电波的变化:波波波二、脑区成熟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三、游戏的理论:1霍尔复演说格罗斯生活条件说2席勒斯宾塞精力过剩说拉扎普斯帕特瑞克娱乐放松说3彪勒机能快乐说博伊千介克成熟说四、当代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3学习理论桑代克五、游戏的种类:1按目的性分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活动游戏2按认知发展阶段分(皮亚杰)练习
31、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游戏3按儿童社会性发展分(帕滕)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和合作的游戏六、掌握词汇发展特点: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掌握句子发展特点: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七、元记忆(弗拉维尔):关于记忆过程的认知或认知活动八、幼儿思维的特点: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九、关于儿童自我中心性的研究:(皮亚杰)三座山测验;守恒;类包含十、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
32、的评价4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十一、皮亚杰研究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研究方法:对偶故事。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十二、科尔伯格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既遵循皮亚杰的研究思路,又有重大的发展。采用“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他将道德判断水平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阶段0:前道德阶段。第一个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2:以功利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第二个水平:习俗水平阶段3: “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第三个水平: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法定
33、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十三、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十四、性别的发展:柏姆的模式是男子和女子属于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具有两性化的特质。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P253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阶段。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水平的过程。(二)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P26
34、0 1.差异性2.缺席性3.集中性4.排除性5.可逆性6.贯穿性柯克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P2681.逐步过渡到由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三四年级)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4.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四)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三个阶段P2751.第一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 2.第二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 3.第三阶段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五)赛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P2931.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2.阶
35、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3.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4.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5.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六)塞尔曼的友谊发展观:P298第一阶段(37岁):未形成友谊阶段。儿童间只是短暂的同伴关系,友谊关系很不稳定。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的出于共享和双方的利益而与他人建立友谊。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七)小
36、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八)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P306第一阶段,依靠外部教育要求,依靠教师制定的具体规定和教师及时的检查第二阶段,儿童还未形成自觉纪律,但已经体会到纪律要求,一般能够遵守纪律第三阶段,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表现在P328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4.高傲与自卑5.否定童年与眷念童年(二)青少年逻辑思维分类: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都是抽象思维量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式逻辑)(三)思维监控的发展P337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
37、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五)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两极性)P348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六)反抗心理P3521.产生的原因(三点):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独立意识的产生。 2.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于2-4岁,第二个反抗期出现于青春期。3.反抗心理具体表现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反抗行为十分迅速,常使别人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的随之消失。 (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采取一种
38、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 (3)反抗的迁移性。迁移性: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七)与成人的关系P3591.情感上的脱离 2.行为上的脱离 3.观点上的脱离 4.父母榜样作用削弱第九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成年早期的年龄阶段规定为18-35岁。上限:生理的成熟时间 下限:社会生活的成熟时间(二)成年早期一般特征:P3751.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基本定型;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社会职业稳定,且
39、能忠于职守。2.智力发展到达全盛由形式逻辑为主转换为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到了后阶段的个体创造性思维发展也到达高峰。(三)佩里成年早期思维发展阶段:P382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对问题考虑仅有“对错”“好坏”之分。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通过权衡比较审视,进而找到答案。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能分析事物,同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拉鲍维维夫认为,成年期思维中的形式思维性逐步减退,而已现实为导向的实用性成分逐渐增多。(四)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P3861.造成青年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世界的原因:急剧的身体成熟、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认识能力的发展。2.对内部世界的关心并不能意味着对
40、外部世界注意力变弱,相反,进入成年早期的青年对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而广泛,而且对外界的注意和关心建立在以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之上。3.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了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对自我意思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也产生作用。(五)P390人生观: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以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它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六)P401 霍兰德认为 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十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成年中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41、。(一)埃里克森的观点P406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创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二)哈维格斯特把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归纳为7点P409 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 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幸福的成年人 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6.承受并
42、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 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三)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P411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基础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四)卢文格的自我发展阶段:P428(1)遵奉者水平:个体完全服从社会规则,有强烈归属需要。(2)公正水平:又作良心水平,个体遵守规则只是为了自己,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
43、个体自己的规则,倾向将复杂东西分为两极。(3)自主水平:自我评价标准与社会规则、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并不是和谐一致的。个体能容忍矛盾冲突存在,并用两极化思想排除。在人际关系上充分尊重个人独立性,认识到人之间的朴素依赖性。(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最高水平,极少数人到达这一水平。个体正视矛盾冲突,积极调和解决问题,放弃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五)舒帕从终生发展的视角出发,将人的一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P4391.成长阶段(0-14岁) 2.探索阶段(1-24岁) 3.建立阶段(25-44岁) 4.维持阶段(45-59岁) 5.衰退与脱离阶段(60岁以上)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个体发展
44、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2)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3)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获得和丧失组成的。(4)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5)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时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二)成年晚期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三)SOC模型:1.选择 2.最优化 3.补偿P481(四)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时期:P482 1、期待期 2、退休期 3、适应期(五)长寿老人的心理特点:1.热爱生活 2.心情愉快 3.性格开朗 P488(六)临终心理的五个阶段:1.否认 2.愤怒 3.交易(讨价还价) 4.抑郁 5.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