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20468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1.佛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心理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 佛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俄狄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的异性的一方。 2.埃里克森的“人的八阶段”: 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现着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青

2、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3.华生的心理发展观:环境决定论(体现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万能论)。 华生的学习理论:条件反射 4.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41页 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3)斯金纳强调强化要及时。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

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 5.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43页 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即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法去活 动。 攻击性、性的作用、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 6.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2)他探讨了“发展”的实质: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制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制的转化过程。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

4、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3)他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47页 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最近发展起,二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最近发展区:(49页) 4)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7.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的发展观: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即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

5、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是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二是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发展的结构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和平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

6、15岁)8.新皮亚杰主义简述:(57页) A.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一原因;B.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二原因;C.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原因。9.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1)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先天来自后天,后天来自先天。先天提供了可能性,后天使之变成现实性。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环境和教育史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反复实施 不断内化教育 领会、掌

7、握、知识、经验 发展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2)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儿童心理整体发展的研究。(3)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10.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A.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B.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矛盾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A.纵向研究的设计: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科学儿童

8、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最早应用此方法。 缺点:第一,样本的减少;第二,反复测量;第二,时间较长。B.横断研究的设计: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C.局和交叉设计:(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77页)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测验法:E.实验法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11.胎儿发展(1)胎儿的发展(105页)A.合子的形成。4.5万个。染色体女性23个,B.胎儿生长的阶段 胚种阶段

9、(02周):胚种移植胚胎 胚胎阶段(38周):骨化胎儿阶段(938周):C.胎儿的产出及孕妇药物的使用 分娩的过程:第一,温和、不规则的宫缩;第二,开始;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12.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1)婴儿生理发展:是指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 A.婴儿大脑的发展:同步节律波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B.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a “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 “预先成熟论”认为,动作时“预先成熟后”的结果,后天(运动)经验在动作发展中只扮演最普通的支持者

10、角色;“可能成熟论”者认为,机能的发展可以引发或转换出新的结构来。 b 助长与诱导之争。 助长论者:运动经验只是加速或提前了心理发展,动作发展促进了心理的发展; 诱导论者:运动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前提,动作发展“诱导”心理的发展,故又称“可能成熟论者”。C.婴儿认知的发展: a 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视觉的产生:4、5个月已有了视觉反应 立体觉的发展:6个月 颜色视觉的发展:4个月 b 听觉的发生发展 听觉的发生:5、6个月 c 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味觉的发生发展:3个月 嗅觉:7、8个月触觉:49天d 注意的发生发展: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e 记忆与学习的发生发展:个体记忆发生的

11、时间应是在怀孕期,而不是出生后。 婴儿学习阶段为:习惯化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各种复杂类型的学习。 6个月出现了“认生”现象。f 思维的发生发展:3个月的婴儿就具有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g 婴儿言语的发展:言语过程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 强化说:斯金纳强化依随 转化生成说:乔姆斯基提出的,“言语或的装置”实现的。 模仿说:阿尔波特最先提出的,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认知学说:皮亚杰则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h 婴儿的气质:(177页)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

12、独特的个人色彩。气质类型: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传统的四重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i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微笑第3周左右。 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期指儿童从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称学前期。13.幼儿的心理发展(1)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A.大脑的发展:儿童脑的重量增加,即神经细胞

13、结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延伸。(2)幼儿的游戏 A.早期的传统理论: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室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作室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活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作是儿童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则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的,而是一种欲望的表现。B.当代的游

14、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埃里克森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同化儿童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练习游戏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 C.游戏的种类:创造性游戏、教学性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吧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一

15、般是从模仿性游戏发展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进而到有规则的游戏。(3)幼儿言语的发展 幼儿期市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A.词汇量数量的增加: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积极词汇量的增加,B.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幼儿言语表现有情境性特点。(4)幼儿认知的发展: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 A.记忆的发展: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记忆的策略(复述和组织)和元认知的形成与发展。B.思维的发展:幼儿的思维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

16、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皮亚杰认为2到7岁水域“前运算阶段”,这是儿童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三座山测验”自我中心、守恒(8岁)、类包含。、(5)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A.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3.5到4岁转折年龄,自我情绪体验4岁转折年龄。自尊萌芽3岁,稳定于学龄初期。自我控制4到5岁转折年龄。 B.道德认识的发展: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

17、认识发展研究: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将儿童道德认识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C.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4岁,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亲社会行为: D.同伴关系的作用: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促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次,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6、7岁到12、13岁时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14.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1)小学儿童的

18、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A.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a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b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人是活动;c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d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e 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B.小学儿童的学习

19、特点: (a)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按照与社会需要的联系,可分为直接动机、长远动机等多种形式; 按照与智力的联系,可分为具体动机、抽象动机等多种形式; 按照价值,可分为正确动机、错误动机等多种形式。 (b)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科兴趣开始分化。C.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分类: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 柯克则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a)胎儿期、出生前、出生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常见原因;(b)遗传素质教说(艾尔丝提出感觉综合失调是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c)生物学假设;

20、(d)心理与环境假设;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治疗:预防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因素;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治疗提供特殊教育;进行行为矫正(柯克提出了任务或技能训练、能力或过程性训练、过程任务法等)。(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A.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 小学儿童思维过渡的实质: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与改造而实现的。 小学儿童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10-11岁) B.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逐步深刻化、

21、逐步丰富化、逐步系统化。 C.小学儿童品质的发展: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趋势: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3)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A.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阶段性: 阶段0:自我中

22、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儿童不能识别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同。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约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约810岁),儿童开始意识到即使得到周围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约1012岁),儿童能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别人也可能这样做。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4)小学生的品德发展A.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

23、步分化;自己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小学生的品德的关键期:三年级下学期前后。B.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道德认识主要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到的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第八章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初期)。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中期)。15.初中生面临

24、的心理危机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1)生理发育高峰:A.身体外形的改变身高、体重、体形、面部等内脏机能的成熟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增强性的成熟性激素的增多、性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B.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封闭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心里生物性林乱、自杀的倾向及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2)初中生智力的发展: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死亡的抽象逻辑性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A.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思维创造性和批判性、

25、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自我中心的表现: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却不能明确区分它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所在。表现在:假象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3)初中生个性的发展:一是不平衡性,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A.自我意识高涨: B反抗心理:(a)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时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b)反抗心理的表现:第一个反抗期2岁到4岁,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初中

26、阶段,主要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 反抗心理的具体表现: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 C.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D.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a)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b)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c)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d)与父母关系的变化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E.初中生的消极心境:心理整合过程至少包括两个环节持续性环节、统一性环节。 (a)烦恼突然增多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不知如

27、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之中应有的地位; (b)孤独(c)压抑16.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1)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A.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B.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概念的发展、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高中生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C.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2)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A.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

28、展;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部分;第三,强烈地关系着自己的个性成长;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B.价值观的确立: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C.自治需要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选择职业、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影响高中生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第九章 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成年初期,又称为青年后期,18、49岁到35岁。17.成年初期的基本问题(1)成年初期的基本问题:A.成年初期的一般特征:(a)成年初期在人生中的意义第二次诞生;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边缘人”

29、地位;人格的再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心理的延缓偿付期。(2)成年初期的认知特点: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个时期个体的重要思维方式。A.成年初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2545岁),价值观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B.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一般3560岁,女性更年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指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时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812年,47左右,智力发展模式主要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单维的还是多维的。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 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岁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智力内隐理论是指人们(包括心理学家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机构及其发展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