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精品文档.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网络】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构成组成物质元素单质化合物游离态化合态同素异形体原子离子分子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力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宏 观 角 度微 观 角 度宏 观 角 度二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SO2 SiO2 Mn2O7、CrO3 碱性氧化物:Na2O CaO 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Al2O3 BeO ZnO 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易错指津】 一记忆性的知识记忆不牢。如有关物
2、质的俗称记忆不清而造成错误。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不清。如认为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该酸的酸酐;结晶水合物与对应的无水物是同一物质,因而结晶水合物脱水成无水物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等。 三酸的几个不一定:1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H3PO4(浓)+NaNO3=NaH2PO4+HNO32 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43 含氧酸的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HMnO4对应酸酐Mn2O7就是金属氧化物。4 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5
3、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 O O HOPOH 、 HOPOH H H6 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如“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这仅仅是胶体的凝聚,沉淀物还是氢氧化铁Fe(OH)3,这一变化应属于物理变化。五搞清结晶水合物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之间的差别。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是一定的,是纯净物,它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并不是同种物质。如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实质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
4、5H2O,注意“+”和“.“的含义截然不同。六易混概念辨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BeO ZnO(两性)、Mn2O7 CrO3(酸性)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等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NO2-因与碱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因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典型例题评析】例1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1998年高考试测题)A.硫
5、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思路分析:A中纯碱属盐类;C中石炭酸属酚类而非酸类,乙醇属醇类而非碱类;D中苛性钠属碱类。答案:B方法要领:分清物质分类的依据,记住常见物质的俗名和类别。例2 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1999年上海高考)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思路分析:各物质的化学式为:A组Na2CO3、NaHCO3,B组CuSO4.5H2O、FeSO4.7H2O,C组C3H5(ONO2)3,D组Na2CO3、NaOH。答案:C一题多解:对于常见的重要物质的俗名要记住,并了解其主要
6、性质。例3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2000年全国高考题)A.无机物 B.烃 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思路分析:除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金属碳化物外,碳的化合物都属有机物,在有机物中,只含C、H两元素的称为烃类,相对分子质量数以万计、由n个重复链节构成的物质才称得上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 方法要领:这是一道极为简单的高考题,所谓“起点高”涉及到高科技领域的材料,但“落点低”解答问题的知识十分简单。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区分几个类别的概念范畴。例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7、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思路分析:这是正误判断的考题,可根据选项找反例。因AlO2-、MnO4-中的Al、Mn均是金属元素,A正确;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价态也可升高作还原剂,如H2常作还原剂,B错误;在反应2KI+Cl2=I2+2KCl中,碘元素被氧化,C错误;在2Fe3+Cu=2Fe2+Cu2+中Fe3+被还原未得到Fe单质,D正确。答案:A、D方法要领:此为知识型题,要求考生对概念理解准确(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该元素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并提取记忆
8、中的元素化合物等诸多知识信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面对一些不易辨别清楚的说法,应寻找客观事实中存在的实际例子加以对照,这样便可使模糊的说法得到澄清。例5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3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3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1990年全国高考题)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思路分析:以现代观点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因而可知,原子核在原子中只占很小的空间,电子在其中作高速运动,并不是实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同种元
9、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即存在同位素,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综上所述均不正确。答案:D方法要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审视、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科学理论,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微观的和宏观事物,以加深对现代科学概念的理解。引申发散:1881年,阿伏加德罗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其主要论点是:原子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分子是游离状态下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小质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单质分子由相同的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则由不同元素的若干原子组成。从现代观点看,可以充分肯定的是A.没有 B. C. D.思路分析: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确认了物质可由三种微粒构成:原子、分子、
10、离子,而且化学反应实质上是由参与反应的微粒通过电子转移或共用成键来完成的。因此阿伏加德罗提出的理论要点以现代结构理论的观点看,显然是错误的。答案:A。方法要领:相对于道尔顿的原子论来说,阿伏加德罗的分子概念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前人的理论或认识,不断创新。例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91年上海市高考题)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思路分析: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有的是过氧化物(如Na2O2),有的
11、是两性氧化物(如BeO、Al2O3),某些金属(过渡元素)氧化物甚至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CrO3、Mn2O7);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有对应酸,但有的为不成盐氧化物;有的不是酸酐的氧化物,却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如3NO2+H2O=2HNO3+NO),个别酸酐的氧化物不与水反应(如SiO2)。答案:C。方法要领:找出具体的物质,检查其说法是否正确,是解答这类正误判断题目的行这有效的方法。例7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思路分析:要弄清上述变化
12、的内涵:A中利用了甘油有吸水性(有护肤作用),无新物质生成;B中是利用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Al(OH)3胶粒的吸附性(胶粒表面积大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达到净水目的,属于化学变化;C中烹鱼时用酒解除腥味的原理是鱼肉里“隐居”着有脱腥臭味的三甲胺,乙醇能溶解三甲胺,且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加热后挥发出来,D中烧过菜的铁锅的表面残留有电解质溶液,而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Fe为负极:Fe-2e-=Fe2+;炭(C)为正极:O2+2H2O+4e-=4OH-;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 H2O,
13、呈红棕色,涉及到吸氧腐蚀的化学变化。答案:A。方法要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发生了化学键的改变,导致了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的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例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997年上海市高考题)A.二氧化碳和漂白粉作用,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物质B.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溶液的酸性一定减弱C.二氧化硅和烧碱反应,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二氧化氮可相互结合为四氧化二氮思路分析:A正确:生成HClO,具有氧化性;B错误若过量SO2通入H2S酸中,则溶液酸性一定增强;C、D正确。答案:B方法要领: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解题中要注意审题。例9 某金属元素最高价氟化物的相对分子
14、质量为M1,其最高价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若此元素的最高正价为n,则n与M1、M2的关系可能是(1996年高考化学试测题)A. B. C. D.思路分析:题中金属元素(设为R)的最高化合价可能是奇数或是偶数,若为奇数,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n;若为偶数为R(SO4)n/2,而氟化物化学式均为RFn,设R的式量为x,则:n为奇数时: n为偶数时:M1=x+19n M1=x+19nM2=2x+96n M2=x+48nn=(M2-2M1)/58 n=(M2-M1)/29答案为:A、D方法要领:本题通过式量与化合价之间的关系,考查运用知识的周密性与统摄能力。解答时必须注意到金属离子化合价有奇数和偶数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