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doc(5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八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标标题1、新闻两则教 学 目 标1、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3、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教学过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2、横渡长江(两课时)一、预习:学生朗读,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二、导入:1、作者介绍。2、背景介绍。三、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1、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又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3、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4、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5、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6、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其特点是:及时性、真
3、实性、简明性。四、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新闻的结构:请学生用横线画出,教师给予引导、指点且明确。(此题让学生明了新闻的我五部分。)五、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新闻的六要素,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六、内容探究:思考、讨论且归纳。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2、导语从几方面总领了全文?3、文章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明确: 1、“百万”是实数。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的准确性很重要。 2、从导语可知渡江的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3、第一层:(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
4、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第三层:(汤恩伯认为至结束),叙述东路军作战情况。 4、本文依时叙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详说东路激战,文势涌起高潮:东路军的战况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六、文章中心归纳:学生根据所学讨论并归纳。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
5、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七、通过比较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精练及情感鲜明的特点:让学生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八、布置作业:完成成功同步练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课时)一、解放南阳的背景: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消息结构的五部分,划分层次,理清思路。第一层:(在人民解放军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南阳一带),背景。用两则史料说明南
6、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现有放弃南阳。),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介石军队全局崩溃的趋势。第四层:(从此又逃到了葫芦岛?),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王凌云到襄阳至结尾。),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三、赏析“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分析:“树木”、“森林”,形象地表明根据地的发展,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富有气势。这一片段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让人形象地感知根据地日益壮大,生气勃勃。四、概括中心:中原
7、我军解放南阳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以及其军事上的重大意义:标志蒋介石军队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而我军则走上了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式,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战斗的斗志。五、分析两文的写作特色: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2. 语言简明、气势磅礴。六、布置作业:完成成功同步练习。七、课堂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结千里战线,大气磅礴。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纵横挥写,儒雅广博。在今天来说,虽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依旧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的威武气势,他们为人民而战,为正义而战,他们是永远不倒的。新闻的结构把握,有助于我们高效阅读,阅读时事,阅读社会,阅读人生。八、板书设计: 新闻两则六要素:人物、时间
8、、地点、原因、经过、结果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三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修正栏:教学反思标题2、芦花荡教 学 目 标1、 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2、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生字词注音注解;疟子(yozi)、寒噤(jn)、蹿(cun)、仄(z)歪(wi)、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2、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二、导入: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
9、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三、作者及作品介绍。四、整体感知: (一)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
10、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明确: 1、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 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确即可) 3、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 4、(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
11、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2)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3)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决“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4)还表现
12、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5、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二)、总结: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用了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封锁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自信,业绩突出。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这种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
13、中也可应用。 (三)、布置作业:1、识记字词。2、思考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抽查听写。 二、品味赏析:(完成课后练习三) 景物描写: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答案。(答案见教参) 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教师示例:讲解第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体味:“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
14、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3、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4、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5、动笔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三、重点研读文章的154段,问题如下: 1、
15、“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请你说说炮楼里的敌人监视着芦花荡,有什么罪恶用意? 4、请你指出第四段中从“老头子特别明亮”一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透过“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6、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
16、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7、“老头子”执行任务从不带枪,为大女孩复仇仍不带枪,你认为他这是不是鲁莽?请结合文段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8、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1、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2、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
17、器。“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3、敌人企图用这种卑劣手段困死荡中的军民。 4、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精明强干、敏锐、机智、特别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员的形象。 5、写敌人为封锁毒计的失败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和智慧。 6、心理描写的语句:课文47段中从“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 (补写的心理活动合理即可。 )7、不是鲁莽。因他心中有着对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靠着高超的水上技艺,拥有独特的对敌斗争的利器船桨和鱼钩使他在对敌斗争中游刃有余,是处于高度的自信。 8、可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想象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的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
18、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答案不求一致。 四、小结:本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怀。希望大家能认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写,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运用这一描写手法。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2、独立完成成功同步练习。六、板书设计: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
19、加强抒情韵味 修正栏:教学反思标题3、蜡 烛教 学 目 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3、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
20、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阅读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二)、介绍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21、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三)、介绍作者及本文体裁: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22、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23、3、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话意味深长?蜡烛在文中何深意?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1)、对蜡烛的六次描写: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在炮火烧焦了
24、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2)、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蜡烛的深意: a 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b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c 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 d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除了对蜡烛反复描写外还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对德军炮火的次描写(4)、对黑围巾的次交代(5)、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次“爬”、次“跪”)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
25、,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五)、探究写法,揣摩感悟:1、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
26、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
27、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六)、教师小结: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七)、布置作业: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八)、板书设计:蜡烛 哀思 生命之光|老妇人蜡烛红军战士 |爱与敬修正栏:教学反思标题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 学 目 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体会作者立场鲜
28、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2、难点: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1、让学生查阅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段历史。2、给生字词注音注解。(二)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三)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29、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联军远征中国历史资料简单交流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焚毁并掠夺圆明园。 (四)整体感知 :1、读课文。2、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4、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
30、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五)合作探究,品味文章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 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六)重点研读自读1-4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
31、味。 1.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整段的内容都是雨果在评价园明园,代表性的句子有: 明确: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光”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展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
32、上一座座花圃,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美的赞美。 “希腊有巴特勒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
33、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七)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
34、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
35、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7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8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八
36、)品味语言: 同学们,大家探讨分析了课文后,对雨果的语言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细细品来,你觉得雨果先生高超的语言表达,表现在那些地方呢?找出具体句子加以分析。 预设: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明确1: 替换法是揣摩语言常用的方法。 “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明确2: 第2句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
37、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明确3: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明确4: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
38、干的事情。明确5: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6: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晶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明确7:法兰
39、西政府人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8:我们完全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九)布置作业 :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 (十)板书设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赞美圆明园 同情中国 人类的立场“赞誉”(反语) 谴责英法 正直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修正栏:教学反思标
40、题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 学 目 标1、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 。3、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预习:1、 给文中的生字词注音注解。2、 让学生查阅有关我国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二)导入 :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
41、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三)、整体感知文章 1、参观完这个遗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一段文字。也就是文章开头的这段引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过程中
42、,请同学们留意下萨特着重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 两种记忆是否矛盾?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感受那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把握文本情感。 第一段是坟地所见所闻; (1) 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中的空气,弥漫着无尽的悲哀,而一切
43、皆源于历史。 (2)这部分写悼念活动的所见多闻,那么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l 明确:回顾历史,现实中的悼念场面,两位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老人。 第二段记述各种演出记念活动; (1)在开头,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44、) (2)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怎样理解这句话? (强调要记住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第三段记录作家座谈会; 西德和日本两位作家对法西斯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历史,各自的态度如何?在文中找找他们的语言。 (1)从他们的语言可以看出: 西德自责 日本辩解 (2)从两人不同的态度,你了解到了什么? 西德得到人们的原谅(握手) 日本忘记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历史,自私,令人鄙视 人,要正视历史 第四段摘录遗言。 (1)作者为什么要摘录遗言,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遗言,你读出了什么?) a、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牵挂亲人的。这令人感动。 b、孩子们
45、是勇敢的 。 c、谴责屠杀者的罪行 。 d、屠杀、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总结 :整体感知全文后,有谁能告诉我,前面我们提到的“沉重的记忆”与“美丽的记忆”是否矛盾呢?或者说,为什么屠杀给人们留下的是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 (生答) 沉重:屠杀中,全是普通市民。另外,那场屠杀中有300个孩子遇难,孩子们临死前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多么撕心裂肺。 美丽: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宁死不屈的。他们不做民族的叛徒,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不向刽子手乞怜。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这真是个美丽的记忆。 结束语: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并且要和平,不要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这篇课文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搜集我国南京大屠杀相关资料,并记忆这一段历史。(六)板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