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精品文档】第 5 页认识图形的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教材设计的是“牧童骑牛”的剪 贴画,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激起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欲望,进而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在实践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的特征。认识平面图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并不难,可难的是与立体图形分清楚。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
2、性认识。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说实话,谈到让一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我真是害怕,一节课要不停的组织教学,调动浑身的解数,全身的细胞,去组织教学。于是我这样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在课的导入时,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欣赏立体图形,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然后展示学生作品“牧童骑牛”, 激励学生想去认识这些平面图形,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2电脑演示,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课教学中,大量使用课件演示知
3、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阶段,先让学生独自想办法怎样从立体图形上得到平面图形,然后用电脑验证从立体图形上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再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图形分类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自主练习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辨认平面图形,最后欣赏生活中平面图形做的建筑。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3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
4、我注意把独立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电脑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验证,获得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从本节课的教学定位上说,要突出实践性,加强亲身体验。而我本节课的教学,注重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注重用电脑课件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