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二(第二章-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二(第二章-第三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二(第二章-第三章)马克思原理 阶段测验二(第二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二(第二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不包括()。A、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D、 完成性因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2、渗透性因素、准备性因素。参见教材P129。2、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A、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D、 准备性因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参见教材P129。3、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指()。A、 教育 B、 决策 C、 自然科学 D、 劳动资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参见教材P129。4、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下列不属于这三个层次的是()。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上层建筑 D、 精神世界 【
3、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参见教材P133。5、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划分出的社会形态的是()。A、 人的依赖性社会 B、 物的依赖性社会 C、 人的独立性社会 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三种社会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参见教材P136。6、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上层建筑与阶级构成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上层建
4、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参见教材P140。7、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 社会基本矛盾 B、 阶级斗争 C、 技术革命 D、 社会改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参见教材P140。8、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的是()。A、 马克思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参见教材P141。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不包括()。A、 改革 B、 发展 C、 稳定 D、 科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5、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参见教材P147。1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动力。A、 改革 B、 发展 C、 稳定 D、 科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改革是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稳定才能获得可靠的保障。参见教材P147。11、古希腊的思想家中,()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识到人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A、 普罗泰戈拉 B、 德谟克利特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意识到人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参见教材P148。12、我国古代,()主张性
6、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A、 孟子 B、 荀子 C、 杨雄 D、 董仲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教材P148。13、下列不属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的是()。A、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BC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参见教材P151、152。1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A、 群众观点 B、 英雄观点 C、 名人观点 D、 伟人观点 【正确答案】:A
7、 【答案解析】: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参见教材P153。15、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参见教材P99。16、如下对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 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B、 认识主体具有超
8、越性 C、 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 D、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参见教材P101。17、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反映。A、 间接的 B、 全体的 C、 概括的 D、 表面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
9、的认识。参见教材P107。18、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上。A、 适用性 B、 有限性 C、 内容 D、 功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参见教材P117。19、真理()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它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A、 指导实践 B、 再认识 C、 教育 D、 激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真理指导实践的功能是真理最突出的价值,因为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是最能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参见教材P117。20、下面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的是()。A、 富强 B、 民主 C、 文明
10、D、 法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参见教材P117。2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参见教材P124。2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叫做()。A、 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 C、 地理环境 D、 人口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
11、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参见教材P124。23、下列不属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划分出的社会形态的是()。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类历史上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依次占统治地位,因而人类历史就相应地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参见教材P135。24、革命和改革的最深刻的根源是()。A、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B、 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C、 技术革命的巨大推进 D、 社会政治制度的完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
12、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革命和改革的最深刻的根源。参见教材P140。25、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A、 和平演变 B、 会议选举 C、 暴力革命 D、 和平交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参见教材P144。26、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前提。A、 改革 B、 发展 C、 稳定 D、 科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参见教材P147。27、我国古代,()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A、 孟子
13、 B、 荀子 C、 老子 D、 董仲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参见教材P148。2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A、 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参见教材P151。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
14、识的主体是()。A、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B、 一切有生命的人 C、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D、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参见教材P101。30、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的错误。A、 经验论或唯理论 B、 实践论 C、 唯书论 D、 可知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参见
15、教材P107。31、从主体方面来看,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有()。A、 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B、 人的认识受到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C、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 D、 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B项是从主体方面来看的,所以选B。参见教材P109。32、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A、 具有曲折性 B、 具有反复性 C、 具有无限性 D、 具有有限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每个时
16、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因此,上面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参见教材P109。3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A、 唯心论 B、 辩证法 C、 唯物论 D、 实用主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参见教材P115。34、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角度来划分的。A、 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B、 对经济基础的关系 C、
17、 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 D、 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参见教材P126。35、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A、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D、 准备性因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这是以物质实体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参见教材P128。36、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A、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C、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D、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正确答案】:C
18、【答案解析】: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参见教材P141。37、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A、 举行大规模起义 B、 进行罢工罢课 C、 进行抗议游行 D、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参见教材P143。3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关键。A、 改革 B、 发展 C、 稳定 D、 科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展是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经济社会问题,才能使改革得以持续进行下去,才能使稳定获得坚实
19、的物质基础。参见教材P147。39、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A、 唯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B、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C、 实践是认知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参见教材P99。40、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思想根源问题 B、 国家政权问题 C、 阶级基础问题 D、 经济发展问题 【正确答案】:B 4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对资本主义进行阶级斗争 C、 纠正政治错
20、误 D、 规范思想 【正确答案】:A4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A、 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一国两制 D、 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A4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44、我国()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C45、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A、 低级 B、 中级 C、
21、高级 D、 中高级 【正确答案】:A46、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 政治标准 B、 思想标准 C、 经济标准 D、 社会标准 【正确答案】:C4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A、 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B、 一切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 C、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正确答案】:B48、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这种观点属于()。A、 相对主义 B、 绝对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4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解放思想 C、 坚持矛盾的观点 D、 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50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心论 B、 辩证法 C、 唯物论 D、 实用主义 【正确答案】:B51、下面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不正确的是()。A、 富强 B、 民主 C、 文明 D、 法治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