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反思.docx(2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信息窗1-变花总课时数1单元课时数1预授时间9月2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为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体会生活中有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并充分感受到加法的局限性。*o2.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资源
2、包:连加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活用品 小方块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找规律方法推荐:1.数小棒2.识图3.连加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一、复习导入 诱发参与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利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让学生来描述。【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魔术表演”入手,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寻找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二、自主探究 培养能力(一)自习自悟1.初步感知画面(看情境图,从
3、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 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2.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二)交流展示3.解决问题。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师:怎么就不麻烦了?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教学策
4、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体会加法运算的局限性,为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打实基础。【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掌握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基础,为下面教师的讲解做好铺垫。三、巩固练习。1出示图:你想知道什么?数一数,算一算,再用算式表示出来.2摆摆算算.要求学生拿出数量分别是6,8,10,12等数量的小方块,并排摆好.如6个小方块:请你用算式表示出小方块的数量.学生回答:3+3=6 2+2+2=6小结:它们的得数都一样,因为都是算的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只是表示的方法不一样。3.数一数,算一算先说一说菠萝和玉米都是怎样排列的,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菠萝:4+
5、4+4=12 3+3+3+3=12玉米:5+5+5=15 3+3+3+3+3=15列出算式后问:5表示什么?3呢?4.小鸡种禾苗.出示图片:你想知道些什么?小鸡有多少只 ?禾苗有多少棵?2+2=4(只) 3+3+3+3=12(棵)师:2表示什么?3呢?【教学策略】: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列出的算式不同,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交流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受,体会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算式,知道了生活中存在许多需要运用连加来计算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掌握得不错.希望大家在做练习
6、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巩固学到的新知识.1. 激发兴趣,观察图片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法指导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2.看情境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条鱼? 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图找信息。提数学问题。3.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第一题: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个)生回答:都是连加,加数相同。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动手写:3+3+3+3生答:很麻烦。用乘法。4.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小方块,互相交流,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然后汇报。学法指导通过数小方
7、块,自己寻找计算方法。5、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列算式进行计算。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学法指导通过有序观察提出计算问题并,并列式计算。6.师生共同作出总结。课堂练习计划用时 20 分钟课堂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 教科书4页第1、2、3、4题。(二)深化提高 第5题。(三)扩展延伸做游戏:第6题。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和家长一起做连加的练习板书设计看魔术2+2+2+2=8(人)课题信息窗2-变葫芦总课时数2单元课时数2预授时间9月7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对乘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乘法的意义、写法
8、、读法及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法规律方法推荐:1.数小方块2.识图3.连加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一、复习导入 诱发参与承接上一个情景,由“变葫芦”的话题引入,然后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策略】:利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9、产生求知的欲望。由兴趣出发更有助于专注力培养。【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魔术表演”入手,让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寻找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学会对魔术的热爱会增强专注力。二、自主探究 培养能力(一)自习自悟引导生观察信息图,问从舞台上你发现了什么?(二)交流展示引导学生交流根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初步思考:魔术师如果变得串数更多呢?比如8串呢?(三)精讲释疑1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老师故意写成9个5相加。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2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3引入乘法。85=40或58=40认识
10、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意义和读法。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学策略】:要引导学生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初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利用多种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用相同加数运算的局限性和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将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能正确读和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
11、识提高专注力的重要性。三巩固练习结合图片写出加法,乘法算式.第一幅图上有什么?1 +=+=引导交流:1.有2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8个球. 2个8相加加法:8+8=16乘法:28=16或者82=162.填一填3+3+3+3=7+7+7=5+5+5+5+5+5=6+6+6+6+6=【教学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练习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专注力的培养。【设计意图】:在数和算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计算的优越性和必要性。通过认识必要性,提高专注力。四、小结今天我们和魔术师一起学习了乘法,可见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哪里有乘
12、法,应该怎样列式.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1. 激发兴趣,观察图片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法指导】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信息图,薛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看情境图,找数学信息。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3.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说出算式,发现老师的错误后帮助找出写错的原因。生思考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较简便呢?小组合作交流,创造数学符号。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生讲述
13、自己创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较每种写法的优点。【学法指导】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充分认识连加变乘法的必要性,并学会连加变乘法的方法。4. 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解决问题,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然后汇报。【学法指导】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寻找计算方法。5、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列算式进行计算。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学法指导】通过有序观察提出计算问题并列式计算。6.师生共同作出总结。课堂练习计划用时 20 分钟课堂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 教科书7页第1、2、题。(二)深化提高 第4、5题。(三)扩展延伸做游戏:第7题。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和家长一起
14、做连加变乘法的练习板书设计变葫芦 +=+=课题信息窗2-变葫芦总课时数3单元课时数3预授时间9月8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对乘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习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及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变乘法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法规律方法推荐:1.数小方块2.识图3.连加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15、活动一、复习导入二、针对性练习 三、课后小结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乘法,老师这里有一些连加的题,谁能把它变成乘法?2+2+2=8+8+8=7+7+7+7+7+7=3+3+3+3+3+3+3+3=同学们表现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闯关游戏”【教学策略】:充分理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下一步学习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激励性语言提高专注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乘法的写法,学习乘法的读法。引导认识专注力重要性。二、进行练习:(3-7题)1 3小题.列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或 3乘5 6和4相乘或 自主完成.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 24小题、连一连把相对应的加法与
16、乘法算式连起来.提醒学生仔细认真的寻找,并且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73=7+7+7=3746=6+6+6+6=645+5=25=2+2+2+2+23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自主练习的第5小题.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书上的题目,然后小组内自己用小手摆一摆列算式.46小题.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算式把图片补充完整.24先引导学生说一说24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再补充图片.57小题.这些小朋友们在干嘛?(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滑冰?(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读问题一,先说一说再列式.一共有4对小朋友,每对2个人,列式:2+2+2+2=8(人)24=8(人) 42=8(人)自由提问,
17、只要合理都要给与肯定。【教学策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通过交流提高学生专注力。【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多安排一些带有操作性、游戏性的练习,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利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专注力。三、教师小结 1.看题进行口算练习。【学法指导】利用连加变乘法的方法。2、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列式并加以计算。【学法指导】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补互助。巩固方法。3、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自己总结,在小组交流。【学法指导】总结、讨论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和连加变乘法的练习。板书设计变葫芦2+2+2=8+8+8=7+7+7+7+7+7=
18、3+3+3+3+3+3+3+3=课题信息窗3-变鸽子总课时数4单元课时数4预授时间9月9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o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并找出规律。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变乘法算式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1和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1和0的乘法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
19、法规律方法推荐:1. 识图2. 连加列式3.1和0的乘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一、课前谈话、诱发参与同学们,昨天咱们观看了变葫芦表演,今天咱们看看魔术师又给咱们带来了什么新奇的表演。【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专注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变魔术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感兴趣的知识使学生的专注力更好。二、自主探究、培养能力(一)自习自悟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展台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
20、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2)思考:魔术师现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观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提问: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引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算式。【教学策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小组合作并小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设计意图】首先展示热闹的变葫芦的主题图,学生很感兴趣,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东西学生的兴趣会更高,所以专注力会更强,更利于
21、学习。(三)精讲释疑观察你列出的算式。咱们还可以再写出加数都是一及加数都是0的算式1+1+1+1+1= 1+1= 1+1+1+1+1+1+1=0+0+0+0 = 0+0= 0+0+0+0+0+0=他们都可以写成乘法的形式,写一写。发现了什么?结论:1乘几就得几。因数有0积是0【教学策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探究思考的过程。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学习,专注力增强。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自主练习1:看图列算式。第1小题,图中一共有几棵树
22、?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乘法算式的意义。第2小题,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第1小题,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第2小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知识迁移、验证等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 解决问题增强专注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不
23、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多种方法培养专注力。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1乘几就得几。因数有0积是01. 观察图片,激发兴趣,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法指导】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信息图,薛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看情境图,找数学信息。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3.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法指导】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充分认识连加变乘法的必要性,并学会连加变乘法的方法。4. 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
24、中,理解1乘几就得几。因数有0积是0。【学法指导】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寻找计算方法。5、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列算式进行计算。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充分理解连加变乘法的必要性,1的乘法和0的乘法。【学法指导】通过有序观察提出计算问题并列式计算。6.师生共同作出总结。课堂练习计划用时 20 分钟课堂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 教科书10页第1、2、题。(二)深化提高 第3、4题。(三)扩展延伸做游戏:第5题。 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和家长一起做1和0的乘法的练习板书设计1和0的乘法1乘几就得几。因数有0积是0课题我学会了吗总课时数5单元课时数5预授时间9月10日
25、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o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变乘法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1和0的乘法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1和0的乘法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法规律方法推荐:1. 识图2. 连加列式3.1和0的乘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针对性练习 三、课后
26、小结一、谈话导入师: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教学策略】谈话法,激发兴趣提高专注力。【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行专注力培养。二、解决问题1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展台出示主题图)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师: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提出问题。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3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小
27、组派代表说算式,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教学策略】运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学生解决问题。游戏进行专注力培养。【教学策略】采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进行教学,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专注力。三、补充练习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22222( )(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2)6666( )(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3)777( )( )100个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
28、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游戏进行专注力培养。【设计意图】分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专注力都得到增强。四、总结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教师的引导下谈谈自己的收获。【学法指导】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2、观察情境图,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列式并加以计算。学生提出问题,做操的有多少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踢键的有多少人?做操的有多少人?64=24(人) 46=24(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02=0(人) 20=0(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16=6(人) 61=6(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34=12(人) 43=12(人)踢
29、键的有多少人?24=8(人) 42=8(人)【学法指导】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补互助。巩固方法。3、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自己总结,在小组交流。【学法指导】总结、讨论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做连加变乘法,1和0的乘法的练习。板书设计22222( )(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课题看杂技1总课时数6单元课时数1预授时间9月14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 让学生通过“看杂技”的主情境图,自己提出问题、编儿歌、写算式、编口诀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学会编口诀的方法。*o2.通过对口诀、猜
30、算式等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悉5的口诀。*o3.培养学生用5的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法规律方法推荐:1.数小方块2.识图3.连加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四、总结反思,能力提升一、课前谈话,诱发参与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吗?师:谁能说说看过什么样的杂技?能试着做一下动作
31、吗?(指生表演)师:看来这样的杂技是既惊险又刺激。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看一场精彩的杂技(出示教材的情景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在这幅杂技图里。请你仔细观察,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描述看到的情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能用更简便的语言来描述。一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两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教学策略】:利用教材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让学生来描述。用兴趣培养专注力。【设计意图】:以“看杂技”为主要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用有趣的情景增强专注力。三、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一)自
32、习自悟活动一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个人;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学具把儿歌说下去,也可以呈现一个表,让学生借助做同数连加算出得数,并填在表中。利用编儿歌增强专注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掌握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基础,为下面教师的讲解做好铺垫。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专注力。(二)交流 展示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
33、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教学策略】: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用对口令的方式,提高专注力。【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总结的水平。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否在清楚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注意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三)精讲释疑活动二: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观察主情景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红方巾?)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
34、是怎么想的?这个同学能够应用我们刚学习的口诀来解决问题,真善于应用! 教师板书:52=10(块)口诀:二五一十 我们生活中也有好多可以用5的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谁能提一个让大家一起来解决? 【教学策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中去,对于学生的发现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评价。及时评价是专注力增强。【设计意图】:在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后,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生正确的理解乘法的意义。游戏培养专注力。四、巩固提高拓展应用1.把口诀填完整。 三五 五五 四五 2.看口诀说算式 55 25 53 45 3.快速说得数: 51= 52= 35= 54= 55= 【教学策略】:让学生独自思
35、考,交流自己的方法,只要能说清楚思路即可,学生不明白的,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事物引领,增强专注力。【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记忆口诀,能独立的解决问题。游戏培养专注力。五、总结反思 能力升华小结: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最后一起闭上眼睛大声背出我们编的口诀好不好? 【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大声背出自己编制的口诀,可同桌相互背着听。多种方法增强专注力。【设计意图】: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巩固5的口诀。学生自己表达,增强专注力。1. 激发兴趣,观察图片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法指导】提高学习兴趣,利用
36、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信息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看情境图,找数学信息。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3.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规律。全班交流。【学法指导】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充分认识连加变乘法的必要性,并能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联系起来。4.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提问了解学生情况,汇报想法。【学法指导】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寻找计算方法。5、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把算式和口诀对应起来。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学法指导】通过有序观察提出计算问题并列式计算。6.师
37、生共同作出总结。课堂练习计划用时 20 分钟课堂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 教科书13页第1、2、题。(二)深化提高 第5、6题。(三)扩展延伸做游戏:第4题。家庭分层作业书面无实践和家长一起做背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25=10 二五一十35=15 三五十五45=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课题看杂技 2总课时数7单元课时数2预授时间9月15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理解2的乘法口诀来源,能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2.会编2的乘法口诀并熟记2的乘法口诀。*o3 .初步培养学生推理和
38、概括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变乘法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计算规律资源包:连加变乘法的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 日常生活用品学生自主学习:1.看图列式。2.连加3. 连加变乘法规律方法推荐:1.数小方块2.识图3.连加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针对性练习 三、课后小结一、复习引新 1.游戏师生做5的乘法口诀的对口令游戏。 2.儿歌一辆小车2个轮 【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儿歌说下去,以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设计意图】:在编过5的口诀的基础上,
39、引导学生编制2的口诀较为容易,可以进行对口令游戏熟练5的口诀。增强专注力。二、探索新知 1 .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学生独立编) 2.找规律记口诀 师:为了更好的记住这些口诀,我们来找找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小结:被乘数都是2,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就一个比一个多2。 真棒!请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 3.应用2得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观察主题图:台上一共多少个灯笼?2 48(个)(2)计算一下平时你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需要准备多少根筷子? 4.记忆口诀 5.用口诀。(1)看算式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25 24 27 23 21 26 28 29 22 (2)说出卡片上的数是2和几相乘的积。 1
40、2 18 4 10 6 2 16 14 8 (3)火眼金睛(看算式说得数) 25 24 2+3 27 23 2+9 21 26 28 2+1 29 2+6 22 210 最后一题210没有口诀你是怎样算的? (4)计算下题,怎样算得快? 2+2+2+2+2+2+1= 【教学策略】: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提高专注力。【设计意图】: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通过练习,熟练2的口诀,并会实际应用。激发兴趣,增强专注力。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大声背出自己编制的口诀,可同桌相互背着听。【设计意图】: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巩固2的口诀。1. 生做5的乘法口诀的对口令游戏。【学法指导】利用学过5的乘法口诀。2生交流: 学生1:我这样编 1辆小车2个轮 1 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 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2 36 二三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