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培训.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2345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4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基础知识培训.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基础知识培训汽车的整体构造概述:汽车通常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一:发动机的整体构造: 1:定义:发动机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部件,是整个汽车核心总成。是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最终转变为机械能并输出。2: 发动机的分类: A:按照燃料分类: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B:按照行程分类:可分为四行程机和二行程

2、机。 C:按照冷却分类:可分为水冷和风冷。 D: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可分为单缸和多缸。 E: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分类:可分直列、V型和水平对置。 F:按照进气系统分类:可分自然吸气式(汽油)和增压式(柴油)。 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两大机构: A:曲柄连杆机构:是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准换的主要运动部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B:配气机构: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 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空气和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排出,实现换气的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达组、气门驱动组组成。 五大

3、系统: A:燃料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配制一定数量的混合气体,供入汽缸并燃烧,最终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油机是吸进去的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柴油机是分别将空气和柴油供入汽缸再形成混合气体。) B:润滑系统: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C:冷却系统: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D:点火系统: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

4、、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E:起动系统:是使发动机从静止状态过滤到工作状态的全过程,叫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叫起动系。 4:发动机的工作原理:A:汽油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经(化油器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一定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进气行程被吸入气缸,经压缩点火燃烧而变成热能,燃烧后的气体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同时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而变为旋转的机械能,对外输出功。 B:柴油发动机吸入气缸的为纯净空气,柴油由喷油泵和喷油器直接喷入气缸,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并进行自然。 C:发动机根据作功行程的不同可分为: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

5、二冲程发动机是将进气和压缩变成一个冲程,作功和排气变成一个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 a:进气行程:进气行程开始时,活塞于上止点,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可燃混合气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气缸。 b:压缩行程:压缩行程开始时,进气、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容积缩小,压缩混合气,使其压力和温度升高到易燃的程度。 c:作功行程时,进气、排气门关闭,当压缩接近终了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作功,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d:排气行程开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使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把燃烧后的废气挤出

6、气缸。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A:吸入气体不同,柴油机吸入的纯净空气,汽油机吸入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点火方式不同:由于汽油和柴油的燃点不同。燃点定义,是指在容器中加热直至燃烧的温度,也叫自燃点。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柴油燃点低。柴油的燃点220 汽油的燃点427。柴油较汽油容易自燃,但不易被点燃是因为柴油的蒸发性差。所以柴油机没有化油器和火花塞,属于压燃式,汽油机有属于点燃式。 C:燃料不同。 二:汽车传动系统 1:传动系的功能: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使汽车产生运动。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正

7、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传动系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半轴等组成,全轮驱动汽车还包括分动器。A:离和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结合或暂时分离,可靠传递发动机扭矩,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挡等操作。B变速器:是一种能改变汽车发动机输出转矩、转速范围以及动力旋转方向,并将动机传递给动力传动系的一种装置。变速器具有三种公用:1:改变传动比2:提供倒档,3:利用空挡。汽车变速器按照变速档机构分类,可分为手动、自动和无极变速器(CVT)三种。C:万向节: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

8、线方向的位置。D:传递轴:将变速器的转矩传递到驱动轮。E:驱动桥:是由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其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动力经过降速,将增大的转矩分配到驱动车轮。a: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作用的主要部件。B: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能自动使两侧的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行驶,避免轮胎与地面打滑。三:汽车行驶系统1:行驶系的功用: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和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方向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

9、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震动,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并且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的稳定性。2: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 A: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动力连接装置的总成。功能是:将路面作用在车辆上的力和力矩传递到车架(或车身)上,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悬架一般包括弹性元件(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导向机构、横向稳定器等组成。按悬架结构分为:独立悬架(小汽车)和非独立悬架(货车)。B:车架:车架俗称也称大梁。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

10、轮上。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C:车桥:是通过悬架与车架连接,支撑着汽车大部分重量,并将车轮的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及侧向力经悬架传给车架。车桥分为:前桥和后桥。一般轿车的前桥作为驱动桥和转向桥,后桥作为辅助桥。一般货车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全驱动车前桥、后桥都作为驱动桥。四:汽车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为汽车转向系。 1: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反复运动,并对换下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 C: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出

11、去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2:转向系统类型: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五:汽车制动系统: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车辆减速甚至停止,使下坡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停使的车辆保持不变的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1:分类: A: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排气制动)等。 B:按制动操纵能源: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 C: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为分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传输方式的制动系统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2:组成: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六: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器在现代汽车发展史上应用的相当广泛,越来越多的汽高科技应用到汽车领域,汽车电器设备主要包括:蓄电池(干电池和湿电池)、交流发电机、起动系统(钥匙启动和一键式启动)、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信息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安全舒适系统的电气化设备。 赣州分公司 3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