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doc(2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推荐-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流行病复习重点+名解+简答+试卷集合 1、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疾病推测的原则;疾病放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2、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的特征:不忽略个体,但更重视群体 (2)对比的特征: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异同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2、 (4)社会心理的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3、影响患病率的因素:(1)使患病率上升的因素:1.病程延长 2.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3.发病率的增高 4.病例的迁入 5.健康者的迁出 6.易感者的迁入 7.诊断水平的提高 8.报告率的提高 (2)使患病率降低的因素:1.病程的缩短 2.病死率高 3.发病率下降 4.健康者迁入 5.病例的迁出 6.治愈率的提高4.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分类发病率患病率来源队列研究或疾病登记报告横断面调查分子观察时间内新发生的病例数调查时的病例数(新、旧病例)分母平均人口数或暴露人口数调查人数或平均人口数时间有时间长度(一般为“年”)理论上无时间长
3、度(分为“时点”和“期间”)用途动态频率主要用于急性病病因分析、效果评价静态比例主要用于病程长的疾病卫生服务投入依据5. 散发的原因:对传染病来说 该病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或免疫水平; 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 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如狂犬病;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6 . 疾病的职业分布: (1)短期波动 (2)季节性 (3)周期性 (4) 长期趋势7. 判断地方病的依据: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都高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减轻或治
4、愈 除人以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发同样的疾病8. 现况调查的特点:(1)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3)确定因果联系受限 (4)对不合发生改变的暴露,可以提示因果关系9. 现况调查的优点:(1)常用抽样调查,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 (2)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结果具有可比性 (3)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局限性:(1)只能反映调查当时个体的疾病与暴露状况,难以确定先后因果的时相关系 (2)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3)研究对象可能处于临床前期而被误定为正常人,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10.现况研究常见的
5、偏倚及控制方法: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 回忆偏倚 调查偏倚 测量偏倚选择偏性的控制方法 (1)严格按照抽样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对象的选取,坚持随机化原则。(2)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和依从性。(3)正确的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调查员要系统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做好资料复查和复核的工作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注意混杂因素的影响11. 队列研究基本特点:(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组 (3)从因果关系看,由“因”及“果”(4)能确认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12.研究人群的选择 暴露人群的选择: 高危人群 :(1)职业人群 (2)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团体 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
6、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13. 人时的计算: 以个人为单位计算暴露人年(精确法):适用于样本不大时 以人群为单位计算暴露人年(近似法):适用于队列进出时间不详、样本太大、精确性要求不高的情况 用寿命表法计算人年:适用样本大并要求有一定的精确度的情况14. 队列研究的优点:(1) 资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2) 可以直接获得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的率,RR和AR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3) 因果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偏倚较少,可计算率,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可证实病因联系(4) 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 有时还可能获得多种预期以外的疾病的结局资料,分析一因与多种疾病
7、的关系。 局限性:(1)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 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3) 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其组织与后勤工作亦相当艰巨。(4) 由于消耗太大,故对研究设计的要求更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5. 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选择偏倚(严格随机化原则抽样,严格规定标准选择对象)失访偏倚(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失访,提高依从性,对已经造成的失访采取补救措施,如查询失访者的结局和基线资料,对失访者和未失访者进行差异分析)信息偏倚(精确测量方法严格操作,提高诊断技术,做好调查员的培训)混杂偏倚(严格限制研究对象,对照选择采用匹
8、配的方法,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资料分析草原合理的分析方法,尽可能的减少混杂因素的干扰) 16.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时间顺序:从“果”“因”(4)通常不能够确证因果关联(与队列研究最大的区别)9、 病例选择的原则:(1)具体而明确的诊断标准 (2)最好是新发病例 (3)尽量大限度收集某地区医院或社区的所有病例10、对照选择的原则:(1)对照最好是全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 (2)对照一定是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如有可能,应尽可能排除亚临床或处于潜伏期的疾病。 (3)对照可为不健康者,但所患疾病病因不应与所研究疾病的病因相同。 (4)注意研究因素以外其它因
9、素的均衡性。 (5)无应答者事先要有统一合理的更换办法,慎重处理。11、影响样本量的因素:(1)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或研究因素在对照组总的暴露率) 比例 样本量(2)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可通过既往研究或查阅文献获得 RR 样本量(3)要求的显著性水平,即第一类错误 样本量(4)要求的把握度,即1- 1- 样本量18、病例对照的优点:(1)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2)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3)同时调查多个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4)不仅用于病因探讨,而且可广泛用于其它方面。局限性:(1)不适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性偏倚。(3
10、)暴露和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信息偏倚。(5)不能计算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6)通常不能够确证因果关联。19、三种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比较方法学特点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现况调查样本组成无病个体病例与对照暴露者、现患者或存活者分组标准暴露或未暴露患病或未患病前两者之一时间顺序前瞻性(从因到果)回顾性(从果推因)现况比较内容暴露者与未暴露者发病或死亡情况病例与对照过去的暴露情况暴露者的患病情况或患病者的暴露情况率发病率或死亡率暴露百分比患病率、暴露率关联指标RR,RD,PAROR,PARRR,RD,PAR优点暴露资料较正确;可计算发病率和RR;可同时研究一种E和多种
11、D的关系;用与检验假设样本小、获得结果快;费用低;无失访;可同时研究一种D和多种E的关系;可用于少见病例研究获结果迅速;获得基线资料缺点需要大样本和长期随访;费用高;失访问题多;不适用少见病样本代表性差,对照选择不易得当;多回忆偏倚,仅能计算OR因果时间顺序不易确定;不适用于病程短、死亡快的疾病和少见病2、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 前瞻:直接随访研究对象,由“因”及“果”干预:实验法而非观察法;主动施加随机:随机分组对照:平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3、设计原则:对照的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的原则、重复的原则4、影响样本含量的主要因素:事件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 试验组和对照组数值差异的大小 检验的显著
12、性水平()和检验效率(1-) 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3、筛检的目的:(1)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属疾病二级预防的内容(2)检出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3)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或开展流行病学监测5、筛检评价指标 一、真实性(validity)(有效性):指所获得的数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在筛检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筛检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灵敏度(sensitivity):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阳性(患病)的能力,即真阳性率。 灵敏度(%)= a/(a+c)100%特异度(specificity):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上
13、未患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阴性(未患病)的能力,即真阴性率。 特异度(%)= d/(b+d)100%按所定诊断标准将人群分组标准按“金标准”诊断有病无病阳性a(真阳性)b(假阳性)阴性c(假阴性)d(真阴性)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误诊率,第一类错误):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标准被确定有病的百分率。 假阳性率 = b/(b+d)100% = 1-特异度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 )(漏诊率,第二类错误b):实际有病,但根据筛检标准被确定无病的百分率 假阴性率= c/(a+c)100% = 1-灵敏度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即
14、病人中出现某种试验结果的概率与非病人中出现相应结果的概率之比。是反映真实性的一种指标,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1)阳性似然比:筛检试验中,真阳性在有病患者中的比例与假阳性在无病例数中比例的比值。真阳性率/假阳性率 说明筛检试验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可能性的倍数。 +LR=a/(a+c)/b/(b+d)=灵敏度/(1-特异度) (2)阴性似然比:筛检试验中,假阴性在有病例数中的比例与真阴性在无病例数中比例的比值。假阴性率/真阴性率 -LR=c/(a+c)/d/(b+d)=(1-灵敏度)/特异度 指标的选择:()选择高灵敏度筛检试验,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可疑病人。 ()选择
15、高特异度筛检试验,避免误诊。 ()选择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筛检试验二、可靠性(reliability):又称可重复性、信度,用同一种筛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对相同的人群进行一次以上的检查,获得试验结果的稳定程度。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符合率 (Agreement rate)= (a+d)/(a+b+c+d) 100% 试验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 Kappa值在-1到+1之间。 Kappa值= -1,为两医生的判断完全不一致; Kappa值 0,表示观察的一致程度大于因机遇一致的程度; Kappa值=1,表明两医生的判断完全一致。.表示有中、高度一致,.有极好一致性 三、预测值(PV): 试
16、验阳性者中患病的概率:阳性预测值a/(a+b)100% 指试验阴性者中无病的概率 阴性预测值d/(c+d)100% 患病率相同时: 灵敏度 愈高,假阴性,-PV高 特异度 愈高,假阳性,+PV高在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的情况下:试验的阳性预测值随着筛检人群患病率的升高而升高阴性预测值随患病率的升高而降低6、在H和X两点间,当诊断点向右移时,特异度升高,灵敏度降低;诊断点向左移时,灵敏度增大,特异度降低。7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Mill准则: (1)、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或称“异中求同法”。 对不同的场合或事物,找它们的共同点正像找发病人群的共同点或找发病地方
17、的共性。 (2)、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又称“同中求异法”; 指在相似的事件(或事物)之间找不同点。 (3)、共变法(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 : 指注意发现疾病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波动时有哪些因素也在变动,即出现和消长动态一致。 (4)、排除法(method of exclusion): 食物中毒 与食物的关系,上海甲肝大流行 (5)、类推法 (method of analogy) 8、因果推断标准(什么时候用)(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课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9、样
18、本量增加,随机误差下降,但系统误差不变。4、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一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两方面: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和监测健康保护 免疫接种、劳动保护一级预防的双向策略(two pronged strategy):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旨在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危险的平均水平,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旨在消除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 二级预防(secondary
19、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二级预防的核心是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的措施: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科门诊、自我检查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5、疾病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
20、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第十二章 伤害流行病学1、传染病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和措施。2、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机体中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两个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3、传染源:指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4、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至机体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的繁殖时
21、间有关。 意义:潜伏期长短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短 来势凶猛(流感) 长 持续较久 根据潜伏期长短决定预防措施。 隔离、留验、观察、检疫 期限:潜伏期 + 1、2天 根据潜伏期可判断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 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预防接种时间: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施行被动免疫效果好5、临床症状期:传染病病人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意义: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作为传染源意义最大。6、动物性传染病(zoonosis):又称人畜共患病,人类罹患的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7、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传播到另一个易感宿主,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是传
22、播机制的具体表现。 (1)经空气传播 (2)经水传播 (3)经食物传播 (4)经接触传播 (5)经节肢动物传播 (6)经土壤传播 (7)医源性传播 (8)垂直传播8、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是否容易感染的程度。9、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10、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被移走或已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2)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传播途径不复存在;(3)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11、感染谱:机体感染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对病原体反应轻重程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1)以隐性感染(in
23、apparent infection)为主 (冰山现象)(2)以显性感染为主 (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 12、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一)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1)策略着眼于全局,是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 (2)措施立足于局部,是开展工作的具体手段和方法(3)预防为主 (4)加强疾病监测(5)加强国际合作 (二)传染病的预防(1)改善卫生条件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防护措施 (5)国境卫生检疫 (三)传染病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防疫措施针对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13、预防接种: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14
24、、冷链 cold strain: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所需的多环节链式储存、运输设备15、免疫效果评价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1、伤害(injury):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2、伤害的预防策略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健康促进策略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 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3、伤害的干预措施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教育干预 Haddon模型4、我国主要伤害类型的干预措施:(1)
25、机车伤害 (2)跌倒 (3)溺水 (4)自杀5、伤害的原因主要是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第十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 (1)突发性 (2)群体性 (3)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4)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5)事件发生往往与违法行为、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6)时间地区分布各异3、 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4、开展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突发事件的意义:(1)有助于全
26、面了解我国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状况,评价我国突发事件的流行形势,深入认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2)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突发事件在我国的流行特征,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3)有助于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策略、援救措施和应对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5、暴发调查:疾病暴发通常起初原因不明且发展迅速,欲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获得及时、真实和足够的资料。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6、暴发调查的步骤(书P292)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1、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医学相关生物群体特征及其与人类疾病
27、/健康的关系,制定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生物标志(M/MB):是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即可检测)的物质特征。3、分子生物标志物:直接反映外来理化因素与细胞靶分子, 特别是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后果, 是生物标志的主要部分。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集锦1. 流行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 疾病的分布: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简称疾病的“三间”分布。3. 发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4.
28、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5.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6.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7. 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8. 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9. 暴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10. 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该地区存在。11. 地方病:
29、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12. 长期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13. 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14. 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15. 现况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用普查或抽
30、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16. 抽样调查: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17. 选择偏倚: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研究条件受限制或设计失误所致的系统误差,最终导致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而使研究结果不能外推。18. 生态学研究: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某种疾病的频率,在群体的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19. 队列研究: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
31、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20. 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21. 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22. 外对照: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组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而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23. 相对危险度: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最常用的指标。24. 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
32、,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25. 匹配:要求对照在某些非处理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26. 混杂偏倚:当研究暴露于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的因素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27. 比值比: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28. 随机对照试验: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
33、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的效果。29. 单盲: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可减少来自研究对象的偏倚。30. 双盲: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及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可减少研究对象和观察者双方的主观影响。31. 诊断试验: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32. 真实性:诊断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33. 灵敏度:由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34. 特异度:由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例数的比例。35
34、. 约登指数: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反映了诊断试验发现病人与非病人的总的能力。36. ROC曲线: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取诊断试验的多个不同界值(5个以上)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算得到多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将各个界值对应点连接而成的曲线。37. Kappa值:表示不同操作者对同一试验结果,或同一操作者不同时间判断同一批结果的一致性强度的指标。38. 平行试验:同时做几个试验中只要有一个试验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阳性。39. 系列试验:依次相继做几个试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才能判断为阳性。40. 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
35、,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几率就下降。41. 初级卫生保障: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卫生保健服务。42. 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对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4. 疾病监测: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36、。45. 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简答题集锦1. 简述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内涵流行病学:指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对象: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内容:不仅研究各种疾病(包括伤害),而且研究健康状态研究方法的重点: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目的: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 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
37、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解释疾病完整的自然史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3.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观点是学习和应用流行病学的最基本观点比较的观点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率论的观点:流行病学多使用频率指标,是对相应问题的概率参数的估计值,而不是决定值。4. 简述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区别 患 病 率 发 病 率 分子 新旧病例数新发病例数获得方式横断面调查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意义疾病存在或流行情况疾病出现情况用途适用于慢性病适用于死亡率低的疾病5. 简述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升高因素降
38、低因素病程延长病程缩短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即发病率降低)病例迁入病例迁出健康者迁出健康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治愈率提高报告率提高6. 试述疾病地方性的三种类型自然地方性:因传播媒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统计地方性:因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造成,与自然环境无关。自然疫源性: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完成绵延繁殖,一定条件下传染人。7. 简述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均低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
39、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符合上述标准的数越多,说明该病与该地区的有关致病因素越密切8. 简述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方法横断面分析: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中疾病或其他健康特征与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常用于描述传染病等急性疾病的年龄分布特征。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变化,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变化。出生队列分析: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以了解发病或死亡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和不同出生队列的暴露特点对发病或死亡的影响。9. 简述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分析的基本原则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
40、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10. 简述现况调查的特点及目的现况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特点: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相关因素的选择与解释有一定的限制目的: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态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发现病因线索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用于疾病监测评价健康水平11. 简述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抽样调查: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