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4.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 的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三、编排特点1. 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 突出对知识
2、的梳理和总结。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 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1. 理解“ 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5 课时(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六、教学建议1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要注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
3、关系?(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根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从关键句入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3)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外化形式。示意图线段图 枝形图(4)在训练课中要注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因为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达到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算式中明确先
4、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但老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列综合算式解答。3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知识点要保留)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1)加强口算的训练。(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审运算符号。二审数据特点。三定计算方法。(3)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4)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5)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6)关于作业的批改问题。(7)练习要经常化。(8)坚持弃
5、九验算法。学情分析:第一课时(例1)教学目标:1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
6、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 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 (4) 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2. 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 (3)尝试用
7、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 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 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小组讨论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 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
8、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 加数 和被减数 减数 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 )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 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 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三、练习1. “做一做” 2.练习一 1 题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9、圃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 加数 和被减数 减数 差和 加数 加数减数被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作业布置A 层:练习一2、3、4、5 B层:练习一2、4、5 C层:练习一2、4 第二课时(例2、例 3)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知道关于0 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
10、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理解0 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 理解乘法的意义。出示例 1(1)用加法算: 3+3+3+3=12 用乘法算: 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
11、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 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2. 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 2(2) (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 、 (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 123=4 12 4=3 (2) 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
12、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与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4)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
13、关系?(5)练习:做一做三、 0 的运算1. 计算: 6+0、6-0 、60、 60 2. 引发学生讨论:60=?为什么?讨论: 0 不能作除数。60 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相乘得到6。讨论: 00 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 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 除以一个非0 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0。3. 练习二 7 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板书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