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三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三首.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由4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组成。课文包括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古诗三首给我们展现的是诗人清高孤傲、洁身自好、英勇奋战、淡泊名利、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文言文二则从古人读书的故事中告诉我们读书要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道理;“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的是“诺曼底号”轮船被撞,船长哈尔威镇定救船员的故事,展现了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黄继光则向我们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事迹,这惊天动地的壮举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自我介绍”。“习作”的主题是“我的自画
2、像”。“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4个栏目组成。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他们正处于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同时,这时候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接触了“猜猜他是谁”这样的人物描写片段习作,也学习了许多突出人物特点的文章。因此,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既有熟悉感,又有一些新鲜感。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就应该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已经了解,了解到了什么程度,在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构想,以实现从学情出发再回到学情的教学理念上。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要
3、求会认、会写的字;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及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等感受人物的品质。3.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通过朗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行为等内容,通过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展现人物的品质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不同人物身上展现的不同精神品质,感受人物身上散发的各种可贵品质,学习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教法与学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
4、,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可采用“品读赏析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写人物品质时运用的写作方法。学生要学会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1课时安排教学。(每篇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芙、蓉、洛”等生字,会写“壶、雁、砚”等生字,掌握多音字“单”。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3首古诗,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能从古诗中的关键词知道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高尚的情操。重点、难点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书写
5、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古诗。突破方法(A案)1.学生自主识字,利用“换一换”“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字,通过临写、书空等方式熟悉生字的笔顺。2.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古诗写作背景和大意。(B案)1.学生自主朗读,体会古诗内涵。2.多形式朗读,体会古诗情感。难点体会古诗意境,感受古诗中包含的情感。突破方法(A案)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古诗意境,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B案)学生通过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情景教学法、朗读法。(B案)想象法、讲授法。学法(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B案)合理想象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
6、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A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芙、蓉、洛”等生字,会写“壶、雁、砚”等生字。2.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伟人的足迹,好好地去感受古人身上散发的光芒吧。(板书课题:古诗三首)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及写作背景。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人誉“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7、。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丞时所写。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渡江,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此诗原题共两首,一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另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清晨在江边送别的情景。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写的就是清晨江边送别的情景。2.通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2)教师指名读。教师点拨“芙”“蓉”“洛”的读音,学生给生字组词,了解字义。3.指导读出节奏。(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画出来。(2)学生交流:
8、朗读时应该在哪些地方停顿?(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正确停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4.借助注释,了解诗意。(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读准确,读流畅。结合文中注释,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句诗写了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标上问号。(2)汇报交流。(3)品读第一、二句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学生想象诗歌第一、二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寒”字与“孤”字的意思。(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学生朗读,教师指名
9、读,齐读。(4)品读第三、四句诗。(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诗句)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写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冰心”“玉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尽管当时的天气十分阴沉,朋友远离,还有众多的毁谤以及朝廷的贬谪,但诗人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应对一切,表明自己的心仍像玉壶里的冰一般晶莹、纯洁)情境朗读:诗人如此豁达,因此在临别之时,他坚强地对辛渐说一切的一切,王昌龄没有失望,而是乐观地对辛渐说让我们像王昌龄一样,坚强而乐观地说5.总结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小结。(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诵
10、古诗。三、指导写字,巩固生字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指名认读。2.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3.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重点指导“蓉”“乾”“坤”。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并没有因为友人的离别而伤感,相反,却乐观地要友人给亲人传达自己的信念,即“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诗人没有因为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与豪迈。2.布置作业: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并默写古诗。板 书 设 计21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孤冰心玉壶坚强乐观课 时 作 业一、看拼
11、音,写词语。 f rng lu yng shu h ( 芙 蓉 )( 洛 阳 )( 水 壶 ) d yn yn ch qin kn ( 大 雁 )(砚 池 )( 乾 坤 )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1. 解释词语。 平明: 天刚亮冰心: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2.芙 蓉 楼 送 辛 渐是 唐 朝诗人 王昌龄 写的一首 送别 诗。诗人与 友 人 分 别 的 时 间 是 早晨 ,具体的地点是 芙蓉楼 ,友人所去的地方是 洛阳 。 3.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一句是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 清廉正直、永葆高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掌握多音字“单”。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两首古诗。3.
1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能从古诗中的关键词知道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高尚的情操。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复习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3.导入:古诗简短,却能给我们无限的想象,让我们受到心灵的震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诗歌。4.出示课题,介绍作者。塞下曲的作者卢纶(约742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南)人。著有卢纶诗集。二、朗读古诗,理解词义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2.教师指名朗读。注意读准多音字“单”。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4.小组讨论,每
13、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5.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1)师:通过刚才的自学,说说你们懂得了哪个词或哪句诗的意思?(2)初步学习“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在乌云遮月、大雁高飞的夜晚,敌军首领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3)初步学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大雪纷纷,顷刻便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感悟前两句。(1)师:从“月黑雁飞高”一句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个字,既交代了时间,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2)师:
14、“单于夜遁逃”中的“单于”是谁?“夜遁逃”说明了什么?(“单于”是古时候匈奴的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说明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皇逃遁)(3)指导朗读。2.学习后两句。(1)教师指名朗读第三、四句诗,引导学生回答读后的感受。(2)理解“轻骑逐”。想一想:发现敌军潜逃,为什么选择“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3)如何理解“大雪满弓刀”?(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将士们虽然还未出发,却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怀着必胜的信心
15、。这句诗表现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4)引导朗读。四、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过渡:在寒冷的冬天,除了有奋勇善战的战士,还有与严寒抗争,傲放枝头的梅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梅花有关的诗。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3.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的梅花)4.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1)练习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6.检测古诗朗读的情况。(1)教师指名读,并相机纠正字音。(
16、2)注意读准“砚”“乾”“坤”等字。(3)请小组同学来读,读出节奏。7.小组合作学习。(1)自读古诗,交流读懂的词语和诗句。(2)小组成员间交流收获和疑问。8.小组汇报交流。(1)理解“我家”。教师讲述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家的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完书法都在此洗毛笔。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称为“墨池”了。这就是“墨池”的典故。诗人与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2)体会“淡墨痕”。(淡淡的墨痕)(3)体会“满乾坤”。(充满天地之间)(4)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低调、不张扬)9.听故事思考:王冕出身贫寒,自学成才,不仅善于画荷花,画梅花更是他的一绝,
17、被称为“画梅圣手”。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在大都期间,士大夫都争着向他求诗索画。据记载,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服务,曾有官员和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向他求画,但都被他拒绝。当官员亲自下乡去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躲了起来,让官员吃了个闭门羹。师:听完这些,你们认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10. 学生深情朗诵诗歌,教师小结。板 书 设 计塞下曲轻骑逐必胜信念满弓刀奋勇善战墨梅色淡、气清、低调、不张扬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课 时 作 业一、解释下列字词短语。 月黑: 没有月光 遁: 逃 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 追赶 池头: 池边 清气: 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18、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意思是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大雪纷纷,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表现了将士 们不畏严寒,奋勇善战的品格。(2)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要将香气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诗人借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教学反思如何在两个课时里高效地进行三首古诗的教学,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根据古诗的生字、内容等难易程度不同的特点,我进行了本次授课内容的安排。一是分散识字量,二是培养学
19、生的自学能力。在芙蓉楼送辛渐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扶”的策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生基本上能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学习塞下曲和墨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之前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习,我则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关键字词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方法的运用问题不大,但在一些关键点上还是需要教师的辅助、指导,不可完全放手。B案 第一课时 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f rn lu yn ()() shu h d yn ()()yn ch qin kn () ()2.我会填空。(1)王昌龄是()时期著名诗人,被人们称为()
20、。(2)这首诗的首句中的“寒雨”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天气是()。参考答案:1.芙蓉洛阳水壶大雁砚台乾坤2.略。一、谈话导入师:诗言志,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王昌龄在出塞中这样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古诗,看看这些诗人又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怀?(板书:古诗三首)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1.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分组朗读,反复练习,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组织学生赛读古诗,检查字音朗读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指导。4.学
21、生分小组交流,集体讨论。(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2)学生想象第一、二句展现了怎样的画面?(3)后两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二)小组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2.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总结。理解古诗意思时,不要求学生逐字逐词翻译,要注意通过诗句来想象当时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境。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朗读,通过读,突出节奏、读出情感、读懂诗人。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1.请说说第二句中的“孤”字好在何处?2.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孤”字既点出了眼前所
22、见之景,也融入了作者当时孤独的心境。2.最有可能问的是:“因何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或犯了什么事?”(合理即可)三、组织学生自主识字1.学生自主读诗歌。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将诗歌读顺畅。2.学生分小组互读生字,互相纠正错误。小组成员给每个生字组词、造句。寻找识字认词的好方法,巧妙记忆生字。3.小组交流并汇报怎样记住这些生字。4.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集体认读生字。5.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芙、蓉、洛、壶、雁、砚”等生字。(1)教师示范书写。(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自主识字既包含所学古诗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又包含另外两篇古诗中的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充分
23、利用学生已具备的合作探究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既避免了老师的“灌输”,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效果相对更好。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例:夫(芙)(芙蓉)容()()各()()奇()()见()()申()()2.表现诗人内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句子是()。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参考答案:1.蓉椰蓉洛洛阳骑骑马砚砚池 坤乾坤2.一片冰心在玉壶3.略。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通过加偏旁并组词的方法可以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按照要求当堂背诵古诗,课后默写古诗,可以达到熟练掌握古诗的目的。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
24、习了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及三首古诗的生字词。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投入,尤其在小组合作环节更是充分发挥了每个同学的优点,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二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我知道作者。(1)塞下曲是()代诗人()写的。(2)墨梅是()代诗人()写的。2.我知道下列诗句的意思。(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参考答案:1.(1)唐卢纶(2)元王冕2.(1)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大雪纷纷,顷刻便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它的颜色多么好看,只要留下
25、清香之气充满天地间。一、复习导入,揭示古诗1.教师指名背诵古诗芙蓉楼送辛渐。2.教师说诗句的大意,学生根据大意回答相应的诗句。3.板书课题:塞下曲。齐读课题。4.交流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通过复习背诵古诗,尽量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1.研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分析“逐”和“满”字的妙用?2.墨梅中,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参考答案:1.逐:追逐,指我方守军准备追击逃跑的敌军部队。满:大雪突降,顷刻间落满了弓刀。两个动词,前一个写将士们的警惕与果敢,后一个写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2.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
26、污的志向。二、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一)合作学习塞下曲1.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2.教师范读。3.教师指名读。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通过比赛读、合作读等形式达到熟练朗读课文的目的,同时小组成员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5.小组成员派代表汇报每句诗的意思。6.教师引导思考:第一、二句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感悟第一、二句。7.出示第三、四句,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对古诗的学习进行小结。9.齐读古诗。(二)合作学习墨梅1.板书诗题:墨梅,解读古诗题目。2.学生介绍作者,教师相机补充诗人资
27、料。3.小组间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4.教师检查朗读,指导读好停顿。重点指导“砚”“乾”“坤”等字的读音。5.小组间合作交流理解诗意,体会诗情。6.讨论:(1)诗中的梅花有什么特点?(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7.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配乐指导朗读。8.背诵积累。诗歌的学习方法一般有“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等。对于中学段的学生,应着重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通过读来领悟诗文大意。因此,在教学时,应更多地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展思维。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卢纶的塞下曲从题材上分,应该属于(),第一、二句所描写的环境和事件是()。2.墨梅中的
28、梅花有哪些特点?3.墨梅中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参考答案:1.边塞诗。一个昏黑的夜晚,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2.花色淡,香气清新。3.拟人的修辞手法。三、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四、课堂延伸了解卢纶的其他作品以及与梅花相关的其他诗歌。塞下曲(其二)卢纶白梅王冕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将士们不畏艰难、英勇杀敌的精神品质,体会到了像梅花一样冰清高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古人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品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触动着我们,从你们的表现中我发现你们
29、真正受到了感染,希望同学们在向古人致敬的同时也不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此外,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视野,去接触更多古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去感受那一个个充满人性光辉的鲜活生命。资料链接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教学反思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能够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让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诗情。在理解诗意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然后再小组内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诗中难理解的字词以及诗句的意思,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引导者在关键时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感悟,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课外延伸,拓展阅读”的环节,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