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煤矿各种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3594910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478 大小:8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某煤矿各种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8页
1.某煤矿各种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煤矿各种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某煤矿各种操作规程.doc(4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 矿山测量(测工)操作规程1.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制矿山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实现煤矿测量工作标准化,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2.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测绘各种矿图满足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监督,开展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进行矿区范围内地质测量,参与矿区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的编制工作。3.测量工作开始前要编写技术设计书,施测过程和计算过程需有严格的校核,重要测量工作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并拟好资料归档工作。4.对测绘仪器和工具要定期校检,进行重要测量工

2、作前亦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校。5.从新生产水平开始必须采用全国统一坐标系统。6.应积极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机和陆光测距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7.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1)在集团公司测设的四等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测设5级加密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布网方法建立,其边长,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应符合规程要求。(2)水平角观测所用经纬仪必须进行严格检验,进行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程要求。(3)光电测距仪要求定期检验,必须按测距仪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仪器,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4)钢尺应进行比长后再用,量距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

3、。(5)内业计算前应检查外业观测薄有无错误,当采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时,计算程序必须先经过手算检验方可,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符合规定。8. 矿区地面高程控制测量(1)地面首级高程控制网采用集团公司测设的三等水准点,在此基础上依地形条件可用水准或三角高程方法进行加密控制。(2)水准测量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的表格,内业计算取位按规定表格要求。(3)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按规定表格执行,仪器觇标标高应用钢尺丈量两次,取平均值作最终结果。9. 矿井测量(1)联系测量应至少独立进行两次。(2)矿井应尽可能使用陀螺经纬仪定向。 (3)采用几何定向测量方法时,对两井和一井定向测量两次独立定向的结果互差分别不得

4、超过“1”和“2”。 (4)通过立井导入高程时,两次结果互差不得超过井筒深度的1/8000。 (5)近井点要埋设在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的地点,高程基点不少于两个。 (6)定向投点,陀螺经纬仪定向,几何定向,导入标高的技术要求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10.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1)井下首级控制应测设7级导线。(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埋设在碹顶上,应该用铜制或玻璃钢制专用测点,统一编号。(3)井下水平角观测所用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规定表格的要求。(4)钢尺量边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应大于10米定线偏差应小于5CM,量边时应施以比长时的拉力,每尺段以不同地点读数3次,互差小于3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

5、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后互差应小于边长的1/6000。(5)基本控制导线每隔300-500M延长一次,当掘进工作面接近各种安全边界(水,火,瓦斯,老空区)及重要技术边界时,必须以书面手续报告矿井技术负责人并通知安检、施工区队等有关部门。(6)延长经纬仪导线前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按相应测角精度进行检查,不符值不得超过规程的规定。(7)内业计算前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外业手薄,当用计算机时应对程序进行验证后方可使用,导线角闭合差按规定表格执行,计算取位按规定表格执行。11. 井下高程控制测量(1)井下水准点和经纬仪导线点的高程在主要水平巷道中应用水准测量方法确定,所有点都要统一编号,高程点应每隔

6、300-500米设一组,每组至少3点组成。(2)井下水准测量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12. 矿井采区测量(1)采区测量包括采区内联系测量,次要巷道测量,回采工作面和各种碎部测量等。(2)采区测量的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3)要着重注意运输石门与上方石门的相对位置,采区边界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用多种测量方法进行校核。1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施工放线应根据已批准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纸资料进行,标定后要进行检查测量。 (2)施工测量前要有专人负责验算有关数据,核对图上的几何关系是否与现场相符,有疑问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对标定所用控制点及其成果也应进行核对。 (3)

7、检测及标定的结果应记入专用计录薄中并绘出草图备查。14. 井口标定和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 (1)井筒十字中线点应在两个不受破坏的地方埋设两组(每组四个)大型的钢筋混凝土基点,基点的建造应作为工业广场的重要建筑物纳入设计,以便永久保存,在此基础上建立井筒十字线基点。 (2)井口标定的测量方法限差及应绘制的图件按规程执行。(3)地面建(构)筑物施工测量的方法及限差按规程执行。15. 井巷施工和提升设备安装测量(1)立井按普通法或特殊法施工时其测量方法及限差要求按规程执行。(2)矿井提升设备安装测量按规程执行(3)标定车场及各运输,回风巷道的中腰线时应对设计图上的几何要求进行闭合验算。(4)最前

8、面一个中腰线点至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一般应不超过30-40M,在延伸中腰线时,对所使用和新标定的点均应进行检测,巷道掘进100米应至少检测一次中腰线。(5)用激光指向仪指示掘进方向时,仪器的设置必须安全牢固,仪器至工作面的距离不应小于70M,使用过程中要每星期检查一次,看是否偏离规定的方向。16. 贯通测量 (1)进行重要贯通测量前应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并报有关领导审批。 (2)贯通测量至少要独立进行两次,取平值作最终值,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未掘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50M。 (3)重要巷道贯通施工过程中应有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贯通工程进度图,必须及时填绘工程进展情况。 (4)贯通工程剩余巷

9、道距离在岩巷中剩余下15-20M,煤巷中剩下20-30M,(快速掘进应于贯通前两天)时,测量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领导,并通知安检施工区队长等单位。 (5)井巷贯通后要及时将两端导线,高程连结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重要贯通完后要进行精度分析,做出总结,总结要连同设计书和全部内外业资料一起归档保存。17. 测绘资料基本要求(1)在基建、恢复、生产、扩建各个阶段均应绘制完整的矿图,整理出系统的测绘资料,按档案化管理要求分类编号登记,建立使用和保管制度。 (2)各种矿图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绘制,地形图部分按照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有关图式规范绘制。18. 煤矿基本矿图(1)矿井必备基本矿图种类和比例尺应

10、符合规定表格。(2)8种基本矿图的绘制要求按规程并参照本细则有关规定执行。(3)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2000,应以存航测图为基础,参照采矿登记批准范围,描绘一大张透明原图,第3至5年应定期修测一次。 (4)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每2至3年修测一次。 (5)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依情况及时修测。(6)采掘工程平面图,每个运输水平绘制一张,比例尺1:2000,巷道可划成单线,主要表示回采的情况。 (7)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2000,回风水平上方石门水平和运输水平分开绘制,主要表示掘的情况。(8)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巷道或划

11、成单线,每个运输水平绘一张,主要表示井下采的情况和地面对照关系。(9)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每个井筒一张。(10)主要保安煤柱图,比例尺与采掘工程平面图或工业广场平面图一致,按原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绘制。(11)矿图的比例尺及绘制要求按规程执行。每月5号前(遇节假日顺延)向集团公司地测生产部门报交换图,图种如下: 井上下对照图 采掘工程图 主要巷道平面图 工作面采掘平、立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19. 煤矿应具备的测量原始资料,成果计算资料,地表与岩移及各种内业计算薄,成果(台帐)的种类和书写格式按规程执行,并应符合地

12、测工作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20.矿应按要求建立岩移观测站,定期提出总结报告。21.地表与岩移观测的具体要求按规程执行。二 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测绘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测量资料。2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完整、统一。(1)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记录簿上;记录簿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2)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3)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4)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5)地质记录簿中描述的地质观

13、测资料,必须在上井后2 天内整理完毕,并编绘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图或素描卡片。(6)对采掘工程的市置和调整有影响的地质资料,要及时填绘在有关的生产用图上。3严禁在地质观测、资料汇总、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4地质观测人员应根据工作面的位置、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5地质观测人员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条痕板、钉子、线绳等。6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7现场的观测记录必须采用煤矿地质测量图例中所规定的符号。8地质观

14、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准确无误。9沉积岩的观测与描述(1)内容和要求:要正确描述沉积岩的颜色,要取其新鲜断面所显示的颜色;单色岩石先鉴定岩石基本颜色,再观察其色度的深浅。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如深紫红色、浅黄绿色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岩石,首先鉴定出岩石主要颜色,再确定次要颜色。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的结构类型,根据碎屑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确定岩石类型;当某一矿物成分含量达25 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加岩石的命名。要观察、描述沉积岩碎屑的粒度大小,并按岩石粒度分级标准和岩石粒度命名原则进行岩石命名。碎屑粒度含量达50 以上者构成基本名称;粒度含量为

15、50 25 者,以“质”表示;粒度含量为25 5 者,以“含”表示;含量少于5 则不参与命名。如含粉砂细砂岩,砂质泥岩等。对于中砂粒级以上的碎屑岩要观察、描述碎屑颗粒的滚圆度和分选性。要观察、鉴定胶结物的成分,描述其胶结状态、类型。要描述沉积岩的层理类型。区分水平、斜交、交错、波状、透镜状层理类型。岩层的厚度(层系的厚度)要按三类观察记录:厚层(20 05 米);中厚层(05 01 米);薄层(01 001 米)。对于岩石中的结核,要观察、描述其形态大小和成分。要尽可能地鉴定化石的种属,重点观察、描述其特点、数量、大小及产状。用锤击法或用小刀、指甲刻划来确定岩石的摩氏硬度(以岩石强度分级表进行

16、比较,小刀硬度:50 55 ;指甲硬度:20 25),并描述其断口形状和条痕色调。观察、描述岩石的吸水性(遇水变软或膨胀)等物理性质。(2)粘土岩应注意观测描述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固结程度、滑腻与干燥程度、可塑性、吸水性、发育程度以及有无结核、包体结构及页理发育程度。(3)沉积岩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观测描述工作必须随着井巷工程的掘进及时进行,并须敲开岩石,观测描述其新鲜断面。观察描述岩石颜色和条痕时,要在统一的自然光线和岩石湿度下进行。一般情况下用放大镜和肉眼在现场进行观察、描述;若有特殊需要,可采取岩样在室内磨片,用显微镜或化学方法进行鉴定。例如可用浓度为5 的稀盐酸试剂滴在岩石标本上,

17、若发生气泡,即可确定碳酸盐成分的存在。靠近露头受风化影响的岩石,应沿其倾向每隔10 米选一个点观测描述。要采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作为标本,放在标本箱内妥善保存。标本上要贴标签,注明岩石名称、标本的形状特征、取样地点、层位及取样时间。10含煤地层中的火成岩应进行以下观测描述:(1)颜色、结晶程度及矿物成分,并确定火成岩的名称。(2)侵入体的位置、产状、宽度及其形态。(3)侵入体周围的煤层变质范围及其变质程度。(4)观察火成岩的内生节理及含水性。11煤层的观测与描述(1)井筒、石门等穿层巷道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均应按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行观测、描述。(2)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

18、,其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分别为:稳定煤层大于50 米不小于100 米;较稳定煤层大于25 米不小于50 米;不稳定煤层大于10 米不小于25 米;极不稳定煤层不大于10 米。(3)稳定和较稳定煤层,两观测点的煤厚之差大于025 米或倾角之差大于5 时,在两测点间必须增加一个观测点。(4)两观测点间有构造时,必须测量其产状,并绘制素描图。(5)各煤层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包括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质、煤层含水性等。(6)当煤层变薄、分叉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煤质、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煤层顶底板的变化情况、围岩岩性特征等,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

19、界、分合区界积累资料。(7)当煤层受古河床冲刷时,应着重观测冲刷带的冲刷标志、延展方向、岩性、宽度、深度以及煤厚和煤质,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并采取定向标本。(8)当煤层受褶皱、断层、岩浆侵入及喀斯特陷落破坏,并引起煤厚变化时,应着重观察煤质、煤岩层接触关系、煤层结构及煤厚。(9)煤岩特征的观测、描述应包括煤的光泽、颜色、断口、硬度、脆韧性、内生裂隙数量及发育特征,以及宏观煤岩组分、煤的碎裂特征、煤的名称等。(10)煤层结构的观测应包括煤层的各个分层和夹矸层的层数、厚度、稳定性,夹矸的形态、岩性特征及其接触情况。对复杂结构的煤层,对各分层和厚度大于005

20、米的较稳定的夹矸,均应进行分层丈量。(11)煤层厚度观测应遵守的规定:直接丈量煤层的真厚度。在不能直接丈量真厚度时,可丈量煤层的伪厚,再换算成真厚度。观测精度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对于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在回采第一分层时必须探煤厚;对于分层开采的特厚煤层,在回采倒数第二分层时必须探煤厚。(12)煤层底板的观测内容: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并需绘制小柱状图。伪顶、直接顶板的岩性如有变化或不稳定时,需观测其厚度变化范围和尖灭点的位置。(13)煤质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变质程度、灰分的变化,以及后生变化对煤质的影响等。(14)煤层含水性的观

21、测内容主要是煤层的出水情况。一般分干燥、潮湿、滴水、淋水、涌水等。12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顺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煤层顶板较平整时的操作程序:a.用半圆仪的直边在顶板层面上移动找平;b.沿直边方向划一条线段;c.用矿灯照此线段,在罗盘保持水平的条件下转动罗盘,使罗盘玻璃镜中的长线与走向线在镜中重合;d.磁针所指的方位刻度值即为煤层走向方位角;e.将半圆仪直边贴在层面上,垂直走向即可测出煤层倾角;f.顺倾斜方向可用罗盘测出煤层倾向;g.用产状符号在草图上标定煤层的倾斜方向。煤层顶板不平整时,可在上、下帮的稳定夹矸或底板面上挂半圆仪拉线,找出最大倾角,并用罗盘测出其倾向。利用走向与倾向的夹角

22、为90 的关系,求出煤层走向。当巷道内的金属支架、铁轨、电缆对罗盘有干扰时,不得使用罗盘。煤岩层产状可采用几何丈量法求得。(2)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一般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a.在巷道两帮选同一层而,用绳挂半圆仪并拉平;b.用罗盘测出煤层走向;c.在与走向垂直的层面上,用半圆仪测出倾角;d.按走向与倾向夹角90 的关系:求出倾向。在与岩层走向夹角较小的巷道中观测产状时,可在巷道中间测得两组视倾向、视倾角,也可以在掘进工作面及一帮分别测得视倾角,用作图法间接求出产状。13观测、描述(1)观测描述的内容:褶曲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褶曲两翼煤岩层和褶曲面的产状要素。褶曲与煤层变化、顶

23、板破碎关系。(2)顺层的水平巷道,当其走向变化大时,应加密产状观测来控制褶曲的形态。(3)上、下山及石门、大巷遇褶曲时,可用巷道剖面图结合岩层产状观测来控制。(4)根据产状和同一层面标高的变化,可确定褶曲的几何尺寸。14节理的观测、描述(1)节理的观测、描述内容包括节理位置、岩性层位、产状要素、节理名称、节理面的形状及充填物的性质、含水性及瓦斯情况,测定单位面积平均节理条数,做素描图等。(2)在井巷及采煤工作面测定节理时,首先应测定测区的长、宽,然后按上述内容逐一观测,并填入规定的记录格式内。15断层的观测、描述(1)断层的观测、描述内容: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

24、倾伏角。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物和胶结情况。断层两盘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及断层的含水性。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曲组合特征,断层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等。判别断层性质。(2)断层的观测、描述方法:确定断层位置。测量巷道已知标志点到断层的距离和方位,每当断层面成组出现时,则需分别测出各断裂面的位置,并确定出主要断裂面。测量断层面产状与断煤交面线。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测量方法相同,当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时,要掌握其变化特点和原因。实测断煤交而线时,先从巷道两帮上断层迹线向同一盘煤层的顶板或底板的交点拉线绳,然后用罗盘

25、测量出线绳的倾伏方向与倾伏角。此方向即为断煤交而线方向。确定断距。断层落差小于巷道高度时,可在巷道一壁实测各种断距;断层落差大于巷道高度,且地层出现重复或缺失时,可据测得的水平断距或铅垂断距,并用换算或图解量的方法推算其他断距。也可根据钻探、巷探所获得的断层两盘岩层层位进行地层对比,求出两盘同层位之间的距离,即地层断距,并据此换算其他断距。描述断层。一般以素描为主,再配合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简要的文字描述。主要有巷道剖面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小断面图;巷道平面图加巷道剖面图等。断层两盘煤层和岩层必须进行详细对比,确定其所属层位。回采工作面的断层应每隔10 30 米跟踪观测一次

26、,观测方法及要求与一般的断层相同。16.陷落柱的观测、描述内容:(1)陷落柱的形状、大小、陷落角及位置。(2)陷落柱与正常煤、岩层的接触关系。(3)陷落柱体与围岩接触部位的充填物性质和特征。(4)陷落柱内岩块的性质及充填物的密实程度、大小和层位时代。(5)陷落柱周围煤、岩层的产状变化。(6)按观测煤层含水性的内容观测陷落柱的含水性。产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汇报。17及时整理观测资料,上井后必须当天完成上表、填图、两天内整理完成各种台账、卡片的归档。三 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全规程,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测资料。2严禁

27、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3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4水文地质观测工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5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可靠。7地面水文地质观测(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观测。(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

28、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矿井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4)地表水观测。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下列地段网点进行观测: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碎带)。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7)观

29、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 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要经常清除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日调整自计钟、换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及时清除储水器内的冰霜,防止仪器冻裂。观测要求:观测降雨量记至01 毫米,不足005 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记至分钟。每日降水量以早8 时为每日分界,从本日8 时至次日8 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观测降水量应采用定时分

30、段观测制。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 时观测。但降雨量大的地区或雨季高峰时,则应根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 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 分钟以上可看作两次降水。(10)降水量的量法:将储水瓶内的水倒入量杯,量杯呈垂直状态,使视线与量杯水面平齐。观测量杯中水面的凹下面,记至01 毫米。每次观测后应立即记入记录簿中。如降水量较多,不能一次量完,可分次量,将总数记入记录簿内。每次水量待复测后方可倒去。自计雨量计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使用。(11)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每日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簿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否正确、齐全。发现有错误或不全时,应根

31、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月、日最大降水量及出现日期。自计雨量计的记录还要作时间订正、虹吸订正和虹吸记录纸倾斜订正等工作。必须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对渗漏情况,要在井下设点定期观测,并对地面相关水体水量等进行监测。必要时,取水样作全分析、放水试验与连通试验等工作。(12)地表水位观测站的建立,应符合以下要求: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牢固、观测方便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实测测站基而坐标、高程,测定不同高程的断面积,以便计算不同水位的过流量。实测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根据水位标尺的零点标高,重新计算水位,并用红墨水填在“水位

32、”栏内。(13)对地面井、泉、水文钻孔、河流、渠道、湖泊、水塘、水库及塌陷积水区等设立的观测站,要统一编号,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发现有变化应随时补测。(14)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若达不到同步,则应按顺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15)地表水体的水位观测,必须使用水位标尺或自计水位计。水位标尺读数应读至厘米,记载以米为单位。直接观测读数时,应使视线尽可能地接近水面,读取水面截于水位标尺上最近的一个读数。当水面落到水位标尺零点以下时,使用标尺量取的水面到水位标尺零点的距离为负数。内在有风浪的情况下,应将波浪的峰顶和谷底在水位标尺上所截取的最大和最小

33、值读数都记下来,取其平均值。必须保证测得关键地形点的最高洪水位,如发现漏测,应立即在断面附近找出两个以上的可靠洪水痕迹,及时测下高程。如果在断面附近找不到洪水痕迹,则应在断面上游及下游各找出一组洪水痕迹记录下来。(16)使用自计水位计观测水位,应在每日8 时或经指定的其他固定时间进行检查和校正。性能良好的长期自计水位计,在水位变化不大时,可改为每2 5 日检查校正一次。自记纸应按其周期记录形式,每个周期结束时及时更换。检查和校正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将携带的时钟对准。观测校对水位标尺的水位。在纪录纸上记录准确的时间和水位。调整自计水位计处于正常运转状态。(17)井、泉和钻孔水位观测需遵守下列规定

34、:在使用铅钟、电极、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等器具测量水位时,严禁使用标志不准或滑动的测绳和电线。当测绳和电线标记与标准钢尺的比长误差超过11000 时,应重新标定或更换。水位遥测仪每半年要用测绳实测检校一次。每个测点使用固定的测量工具,不得随意更换。必须更换时,要用新旧测量工具同时各观测一次,并进行误差改算。每次水位观测要进行两次实测和读数,读数读至厘米。以米为单位时,估读至小数点后二位。水准观测取二次平均值为采用值。水井或水文钻孔水位观测结束后,必须妥善保护井口装置,切实防止钻孔被破坏和堵塞。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水井和钻孔的深度测量,发现淤堵应提请领导采取清扫措施。(18)观测井、泉、钻孔涌水量时,

35、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分别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浮标法、喷水钻孔法,流量计(水表)法等不同方法。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水位观测,只准使用测绳、铅钟(或电极接头)和自计水位计、水位遥测仪等测量工具。(19)用水堰观测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水堰要坚固,槽(箱)内壁要光滑,不易变形。水堰要安装在平直、坡度不大于05 的水流平稳的水沟内,安装时要用水准尺找平。如必须安置在水流湍急的地点时,则必须采取消能整流措施,使流过水堰的水流保持平稳。观测前应检查水堰是否变形、倾斜、漏水,堰根外侧通气带是否堵塞等。水堰内及其附近如有杂物沉积,必须清理。读数标尺应设在堰板的迎水方向,与堰板的距离应不少于3 倍的堰口

36、高度。每次观测至少测量两次水头值,取其平均值。(20)用流速仪测定涌水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根据水流速度、水深状况,选择不同型号的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的测速范围为02 35 米秒;旋浆式流速仪测速范围,一号浆适用于007 15 米秒,二号浆适用于03 05 米秒)。井下水沟内测流速和计算流量也可使用电子式防爆流速、流量仪。流速仪一般应每年校正一次,并重新标定流速参数。测流速时断面的位置应选择在河流(水沟)平直、河底比较平坦、水流平稳的地段。根据河段(水沟)实际情况布置测速垂线,然后在各测线断面上实测数点的点流速,取其平均值即为测线断面的平均流速。流速测定时,首先应确定流速垂线的数目,一般视河宽及

37、断面的形状而定。在流速有很大变化的转折点处必须测定流速。(21)在特殊条件下,如需采用浮标法测定涌水量时,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在难以使用流速仪或缺少测速仪器的情况下采用。浮标法的实测断面应选在顺直且比较规则的地段,其长度为井下水沟的5 10 倍:水沟水流应均匀平稳,无旋涡及回流,无阻碍水流的杂物等。实测时按下述程序进行:a.选定实测地段后,按相等距离布设2 3 个断面,即上断面、基断面(中断面)、下断面。b.对每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测量,水深点距应为03 10 米,并用坐标纸给出横断面图。井下水沟横断面测量水深不得少于3 个点。c.根据实测地段水的深浅选择浮标种类,从上游断面以上5 20 米处投

38、放,以便使浮标在接近上断面时,已具有同行水流的速度,测出浮标从上游断面至下游断面的时间,求出流速。浮标可采用水面浮标及浮游浮标。井下可用木片、乒乓球、纸片等代替水面浮标。(22)地下水温度的观测,应根据地下水的深度、温度、井(孔)口径及要求测量的精度,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温度计放在水中的时间不少于3 5分钟,读至01 。使用高灵敏测温仪时,需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和记录。(23)对塌陷积水区和水库,除观测水位外,还应在地形图上圈出积水范围,用求积仪分段计算不同水深的面积,求得塌陷积水区、水库的总积水量。同时,要根据地形图和地表水系的分布情况圈定和计算该塌陷积水区或水库、塘坝的汇水面积,以便预计

39、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可能汇水量和水位上升情况。8井下水文地质观测(1)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任务: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提供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为钻探、堵水注浆提供观测资料。(2)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矿井、水平、含水层、煤层、采区和采掘面的涌水量观测。井巷及采而的突、涌、淋、渗、滴水点的水量、水质、水温观测。井下各类水文地质钻孔、地质孔的水以、水位(压)、水质、水温的动态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含水层、导(阻)水断层、陷落柱、喀斯特裂隙、喀斯特暗河洞穴、涌砂点等的水文地质调查及编录。矿井可能的充水通道的水文地质编录

40、。定期检查各类防(隔)水煤柱的留设情况。(3)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他先进的测水方法。(4)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在下列情况下可用容积法测量:涌水量较小且有管状引水设备的井(孔),或备有水箱、水池等容积较大的容器时,应设置便于测量的标尺和放水用的闸阀。在井下可利用井筒、巷道作为容积时。顶帮的淋、流水可用塑料薄膜将水汇集到容器内。(5)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 米时,观测一次涌水量。掘凿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6)观测井巷及井下钻孔揭露的含水层时,要确定含水层的名称,详细观测、记录含水层的产状

41、、厚度、岩性、成分、颜色、构造、裂隙和喀斯特发育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坐标、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及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必要时应进行水中环境同位素比值及特殊元素的测定。(7)井筒或穿层石门揭露含水层时,要绘出顶及左、右或底及左、右三面1 100 1 500 的展开图,应较全面地反映含水层及顶底板的地质特征,喀斯特、导水裂隙及有意义的构造等在空间的展布情况。绘制展开图时,两壁应采用同一起点、同一方位、同一坡度的观测基线。(8)观测喀斯特时,要注意其形态、方位、大小、所处标高和岩石层位及其与断层裂隙和上下层的关系,有无充填物及充填物成分和充水状况。(9)绘制喀斯特素描图或进行实测编录的步

42、骤:确定实测范围及方向,说明喀斯特赋存的地点及相应的坐标、标高,确定素描图的比例尺。进行实测描绘,整理清绘成图。重点地段的喀斯特形态除进行实测素描外,应摄影或录相记录。(10)观测含水层裂隙,较密集裂隙可取1 2 平方米,稀疏裂隙可取4 10 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观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宽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充填程度及充填物。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等。测定面积。(11)开采受地下水威胁的煤层所揭露断层,在其出水或有出水征兆时应记明断层的位置,确定其坐标、标高,并观测以下内容:断层的产状及落差。断层带的宽度及其力学性

43、质。断层两盘含水层的岩性、厚度、破碎程度、顶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断层带充填物的胶结程度,判断其含水性、导水性及隔水性。出水情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其出水量,并观测变化趋势。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气味等),必要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或环境同位素比值的测定。(12)对于井下揭露出的出水或有出水征兆的小型褶曲构造,其观测内容如下:褶曲的产状及力学性质,记录观测点位置,确定其坐标、标高。裂隙的产状、发育程度及充填情况。出水状况、出水方式和出水部位,测定水量、观测变化趋势。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气味等),并取样进行全分析,必要时应测定环境同位素比值。(13)井下探到或揭露陷落柱时,应进行下列观

44、测:陷落柱的位置(坐标及标高),尽量圈定其范围。详细观察陷落柱内充填物的岩性、胶结程度等。涌水的陷落柱要测定涌水量,并要取水样做水质分析。必要时要取样进行特殊项目分析,以判断涌水水源。用钻孔探到陷落柱时,要做出钻孔柱状图或剖面图。孔内如有出水现象,则要测定水量、水压、水温等。(14)井下突、涌、淋、滴、渗水点的观测内容如下:出水时间(年、月、日、时、分)。出水地点以巷道最近的导线点控制其位置,以便算出准确坐标、标高;突、涌水点填绘在采掘工程图和充水性图上。出水层位、厚度、岩性,喀斯特裂隙发育情况,出水形式、出水点顶底板围岩压力的显现变化情况。出水点水的颜色、温度、透明度、口感、气味等物理性质,

45、并取样进行水质分析。周围出水点和观测孔的水量、水位(水压)变化情况,判断出水水源及影响范围。(15)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连同其他有关的水文点应每天观测一次。对溃入性的突水点,1 2 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的间隔时间,涌水量稳定后,按正常要求进行观测。(16)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窖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17)井下疏水降压(疏放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压观测,在涌水量、水压稳定时,应每小时观测1 2 次;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18)对井

46、下水文钻孔进行水量、水位、水压观测的方法和要求,与地面水文钻孔基本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测压用的压力表要校验合格,反应灵敏,最好用专用的高精度压力表或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进行观测,并根据孔口标高及时换算出水位标高。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记录初见涌水的孔深、水量水位(压)等,且每进尺5 10 米或按设计要求测定水量、水压或水位。发现水量突变时,应停钻测算孔深和进行水量、水位观测,以了解相对隔水层的渗透性。(19)喷水钻孔水量观测方法只适用于井上、下自流钻孔(由于喷水高度不易准确测量,故精度较差)。其方法是用量尺测出水头上喷高度、套管内径,计算其涌水量。(20)水压观测应根据水头压力的大小和观测条件,选用水头测量方法、压力表法等:用压力表观测水压时,应将压力表拧紧在测压管上,不得漏水,压力估至001 兆帕。观测水位时,其方法步骤依次为:a.选用适当量程;b.检查工作电压,不得低于132 伏;c.将传感器接在测压管上,插头插入“输入”插座,调零;d.开测压管阀门,待数字稳定后读数,如为高精度压力计应读至980帕;e.关闭闸门,关机拆除传感器;f.审核原始记录,并填写台账、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