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吨的认识》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吨的认识》教案_1.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吨的认识教案吨的认识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 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 (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如:3吨)2,请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同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请同学们找出教
2、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请同学举例)(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2,认识吨(1) 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让学生说说他们的重量。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 (约100千克)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
3、吨(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A:卡车载重4( )B:小明体重35(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D:浙江举重运动员,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请学生联想他能挺起几个学生,几个占旭刚就可以挺起一吨)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三):吨和千克的化聚。1,请同学试一试例3.(1)5吨=( )千克 (2)245
4、0千克=( )吨( )千克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2,试一试8000千克=( )吨 6吨20千克=( )千克(四),课堂小结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五),练习1,填空4000千克=( )吨 3吨=( )千克2吨600千克=( )千克4200千克=( )吨( )千克7吨38千克=( )千克2,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吨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5、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教具准备:体秤、生活实物。教学构想: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教学过程:一、导课复习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1) 小兰体重32( )。(2) 一个鸡蛋重50(
6、) 。(3) 2瓶矿泉水重约( )。(4) 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三、作业布置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吨的认识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
7、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
8、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1、初步认识吨。(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
9、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
1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2、充分感受吨。(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2)再次感受1吨。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
11、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吨的认识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31页例7、32页例8。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千克的
12、水1桶,一捆10千克的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2、练习:填合适的单位。师: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呢?(蓝鲸)出示蓝鲸资料,学生阅读。师:课件中蓝鲸的重量用吨作单质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又用蓝鲸的资料引出质量单位“吨”。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师: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出示集装箱和一节火节的载质量。1、初步认识1吨有
13、多重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1吨。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吨。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一只东北虎250千克,()只是1吨。分组汇报结果。小组活动(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
14、1吨。(4)分组汇报结果。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3、吨和千克的换算。(1)课件出示例8。4吨=()千克3000千克=()吨(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
15、“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1)课本第34页第1题连线。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2)课本第34页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最后一题要告诉同学们要填长度单位千米。(3)课本第34页第3题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4)课本第34页第4题解决问题。锻练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
16、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五、板书设计:吨的认识1千克=1000克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吨的认识教案5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
17、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 );那一箱苹果约重10( ),能填上什么单位呢?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二、自主探索1、教学吨的认识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
18、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 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 20千克的水重吗?生:重!师:这桶水的质量是 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师板
19、书: 1吨=(1000)千克)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 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生: 40个同学。师:你能一次背起 40个同学吗?(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吨=( )千克 20xx千克=( )吨生: 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生: 1000千克就是1吨,20xx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3、归纳小结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吨千
20、克克)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很重、很轻)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电脑显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质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 60吨。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三、趣味练习1、填空。一只鸡约重 2( ) 一条鲸鱼约重48( ) 一个足球约重250()6000千克=( )吨 ( )千克=3吨 3000克=()千克2、(电脑显示)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
21、、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 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生:注意交通安全!3 、(电脑显示)拓展应用。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 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好吗?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
22、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
23、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
24、提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
25、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
26、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吨的认识教案6教学目标: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和光盘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
27、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 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24页
28、练习三第2题。(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板书:1000米=1千米1000千克=1吨(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
29、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吨的认识教案7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吨有多重。2掌握“吨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
30、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建立1吨的概念。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故事引入。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
31、认为合适吗?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2)小组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
32、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2.填一填。第1题4千克()克3吨()千克5000克()千克()t20xxkg18t()kg()kg6t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在里填上“”“”或“”。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3t3600kg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4.数学故事。(1)估算。刚才同学们听
33、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第几次12345678质量/kg280220250300230250270350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找生汇报。(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各组汇报计算结果。(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吨的认识教案8设计说明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
34、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35、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2讲故事。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师生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吨。(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
36、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2)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吨的认识教案9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37、,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估计教师的体重。学生自由估计教师的体重。教师提问:你在估计老师体重的时候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引入“吨”。教师出示几种比较重的动物的图片,提问
38、:你能估计下面几种动物的体重吗?学生估计后,教师出示它们的体重,提问:如果这几种动物的体重也用“千克”作单位,会怎么样?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1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并以此想象1吨的重量。学生分组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小组内交流感受。班级内汇报。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教师指出: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学生读,教师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
39、少千克?想象:如果把1吨重的大米装成一大袋,这一袋你能搬得动吗?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计算: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全班学生的总体重有没有1吨?指出: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33个同学起立,学生观察、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1)出示图片(教材第48页第2题),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2)出示几种常见的物品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件,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总重量才够1吨。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吗?在哪里见过?2说说下面图中的牌子表示什
40、么意思?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教材第49页第5题)4小明的数学日记中使用的单位准确吗?请帮他改正。指名读,改正用错了的单位。指出: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经常观察生活,有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把收获写道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小组内交流。吨的认识教案10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研讨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看,今天我
41、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师生动手整理聘请超市小营业员二、我学会了吗?1、小超市开业了!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200个呢?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丰收园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板书设计:1kg=1000g1t=1000kg吨的认识教案11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会称整克、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42、。3、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学难点: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物品质量的信息。教师整理几条,然后结合教材信息中的内容制成卡片。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收集整理。注意交流的广度、深度。活动一:发现问题。1、出示信息卡片。师:瞧,大家收集到了这么多信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2、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主阅读卡片出示的信息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几条信息都用到了克或者千克单位,从而产生疑问:一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重视引导
43、学生提出有关质量的问题。活动二:解决问题*1克有多重?1、师:是啊、1克到底有多重呢?根据前面几条信息,你能不能估计一下?2、师:到底谁的估计更准确?让我们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结合身边常见的物品来估计。学生可能说:大概和一料花生差不多重;可能比一块中香糖还要轻;也许和一个乒乓球差不多重重视引导,将1克和身边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起来称一称,验证一下。3、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你们组验证的结果?4、师:把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5、教师小结:在表示一些较轻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克”来做单位,“克”还可以用来表示。板书:较物品克6、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克()?小组合作,从提前准备好和学具袋中拿出花生米、吕香糖、乒乓球以及一枚二分硬币,分别用天平称一称,得出结论。学生交流称量结果:一枚二分硬币1我。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有的同学会发出感慨:1克原来这么轻呀!学生自主交流:在很多物品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