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透镜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22920753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透镜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2透镜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透镜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透镜教学设计.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透镜教学设计透镜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总不行避开地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透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透镜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状况获得丰富、详细的感性相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探讨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爱好,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状况与物距关

2、系有关为主线,支配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验产生爱好、发觉问题、激发冲突、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学问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得学问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二、教法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须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猜想实力与设计试验的实力,学生猜想时一

3、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当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试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试验,让学生明白试验探讨什么和怎样去探讨,试验时应当视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其次课时的重点放在培育学生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实力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洁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洁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老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验从物理现象和试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育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实力、分析概括的实力,从而

4、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三、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实力。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乐于参加视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相识。2、组织指导学生

5、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二)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试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定联系。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试验。五、教学过程首先回顾一下前面学的内容课前回顾:1、凸透镜:焦点、焦距,二倍焦点、二倍焦距,物距,像距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幻灯机成像的特点;放大镜成像的特点;导入新课: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里面都应用到凸透镜,但是所成像的特点却不相同,那凸透镜成像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板书: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课前已经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分组探究试验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提出问题(可能有以下的回答)1、

6、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什么有关?2、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依据我们提出的问题,猜想一下其次步骤:猜想与假设(可能有以下的回答)物距越大,像越大。或者物距越大,像越小。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物距有关。)依据猜想,设计一下我们的试验第三步:设计试验摆在桌子上的这些器材,就是我们试验所须要的,谁能说一下,都用到哪些器材?1。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2。摆放: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的依次摆放。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3。试验思路:通过上节课比照相机、投影

7、仪和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了解,我们通过试验看一下,物距、像距是多少的时候能成这样的像,并把物距与像距与焦距进行比较,得出规律。物体首先在2F之外,然后在2F和F之间,最终在F以内。 4。设计试验表格依据我们设计试验的思路来进行试验,验证我们的猜想。试验完成后,我找三组同学,分别从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来演示说明凸透镜成的规律。第四步:进行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提示:器材摆放后要让烛燃、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老师到各个组指导。第五步:分析论证1、分别找三个组的同学,通过本组的试验,说明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以及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2、大于2倍焦距

8、以外成的是缩小的像,1、2倍焦距之间的是成放大的像,那么2倍焦点处成什么样的像呢?3、同理通过试验1倍焦点处成什么样的像呢?学问扩展1、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2、成实像的时候,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成虚像的时候,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3、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向2倍焦点,接着向1倍焦点靠近时,像距怎么改变,像的大小如何改变?4、物体在1倍焦点处向透镜靠近时,像距怎么改变,像的大小如何改变?5、物体移动速度与像移动速度的大小关系?第六部:总结老师在电脑上用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堂练习,接着课堂小测。透镜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通过试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9、规律;(2)会运用相关的试验仪器,能通过视察和试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3)经验从所视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记录和收集到的试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探究难点:从试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具: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f=10cm的凸透镜课型:试验、讲解、探讨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演示试验:课本 图4-23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正立、放大的虚像;适当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看到灯丝倒立、放大的像,接着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倒立、缩小的像。板书:1、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实

10、像。2、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u);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v)。二、新课教学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知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还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凸透镜成不同的像时,像距、物距和焦距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通过试验来进行探讨。为了精确地测量出物距和像距,我们这个试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光具座。 如何测量物距和像距? 强调:试验时,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及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探究活动一:倒立缩小的像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倒立缩小的像问题:(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

11、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3) 物上、下移动,光屏上的像怎样移动?(4) 用书本将透镜上半部分遮挡起来,像有什么改变?(5) 对调蜡烛和光屏,成什么像?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投影仪,物像异侧;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u6、评估小结师: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假如学生难以回答,老师可以详细的问下面的问题)能否简洁谈谈当时所做的猜想和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有何差异?生:猜想时认为成像状况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的远近有关,探究结果对距离描述得更加精确。师:这节课经验了哪几个探究

12、过程?生:(探讨回答)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归纳分析。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生:探讨回答。通过一个口诀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越小。7、拓展其实我们的眼睛的成像原理也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8、当堂练习:1、依据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从距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靠近凸透镜时,像渐渐_透镜,像距渐渐_,像也渐渐_,并且像是_立_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的焦点时,像和像距都变得“无限大”,因而在光屏上无法成像。当物体越过焦点,接

13、着向凸透镜移动时,像的性质发生了变更,像出现在物体的_侧,变成_、_立、_像。2、在利用蜡烛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试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视察到了蜡烛清楚的像,这个像肯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9、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喧闹闹,但我们肯定要留意,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抽像,干脆得出成像规律是特别困难的,最好在学生分组试验数据试验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成像光路图更简单得出规律。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学生依据试验现象分析、总结规律实力的训练,培育学生的综合实力,

14、传授物理问题的探讨方法。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育学生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实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飞跃。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识,从而用试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其他老师评价1、思路清楚,条理清晰,教态自然,语言精练。通过一个口诀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较好2、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引导学生沟通探讨,充分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各种实力的培育。3、课件制作较好,便于理论分析。4、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抽像,干脆得出成像规律是特别困

15、难的,最好在学生分组试验数据试验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成像光路图更简单得出规律。透镜教学设计5(一)学问与技能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表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在光路图中能确定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会用作光路图表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察和试验把握一些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2、经验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试验过程,培育学生动手、动脑、视察、分析问题的实力。(三)情感看法价值观1、激发探究意识,培育学生重视分析试验,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2、学情分析在学习透镜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已通过第四

16、章光现象的学习,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学问有了肯定的积累,会用激光笔,会用描点法确定真实的光路,用光路图呈现简洁的光学现象,有视察和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透镜和一些光学现象,这些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打下了阅历基础。学问试验的分析意识有待提高。3、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路的作图难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两个概念的建立。4、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简介:每四年一届的全球奥运会和亚洲全运会都有一个盛大大采集圣火的仪式,火种的来源都用到了镜子,(展示广东亚运会和十一奥运会圣火视频,)先请同学们看看,从光学角度,你能否说出它们的不同吗生:前者是凹面镜,光发生反射,后者.

17、(依据学生回答引导补充:后者光穿过镜子点燃火把,所以称之为透镜,透镜一般是用玻璃或树脂等透光材料研磨而成。请同学们想想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或器材上见过透镜依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放大镜、眼镜、照相机等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物品和仪器,都安装透镜。二、导学(一)透镜的分类活动1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带黑边框的透镜,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他们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说一说自己摸到的状况。学生活动:学生摸透镜。学生边试验边边相互沟通问题。并举手回答:两个透镜中间和边缘的薄厚上的不同,一块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一块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课件(板书)学生在学案上记录。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

18、凹透镜。师:再出示老师近视眼镜,请一位同学隔着软纸触摸告知老师它是什么透镜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推断方法。课件展示两类透镜图,全部学生区分,并举手回答。老师补充无论哪种透镜,一般透镜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两面都是球面,我们探讨它们的光学作用必需先了解两个名词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二)主光轴和光心课件用图示引导学生相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轴,特别的光心,演示:用激光笔以不同角度分别入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心,让学生归纳过光心的光线不变更方向。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多束光经过透镜会有什么特点呢(三)透镜对光的作用活动2师:简介光具组,平行光源(课前已经与学生电源相连),透镜,光屏,简介操作,让学生打开开关

19、,视察平行光经过两种透镜的现象,(它们的光亮度和光圈的大小改变状况)老师引导表达现象,凸透镜能聚光,凹透镜不能,(或凸透镜后面有小光点而凹透镜没有)结合学生的初步感知,进一步引导详细探讨,用两束强光视察它的偏折状况以主轴为中心线,在其上方和下方分别射入一束光会折向何方活动3展台出示打算好的半张纸,上面提前给学生供应的4条参考线,透镜位置,虚线,平行光两束,让学生用供应的两个激光笔射出两束平光来探讨平行光经两个透镜的折射状况,并用描点法画出出射光。每组各供应两个半张,一个用于凸透镜一个用于凹透镜,(操作快的可以尝试视察光线不平行光的状况,)试验结束同组初步沟通信息。师:收集学生光路图,对凸透镜和

20、凹透镜分别进行分析(试验很重要但分析试验更重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三、分析试验归纳信息,明确作用、焦点焦距。展台放入学生绘图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动身点放在一下问题上:师:a、对以上凸透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对光其会聚作用,非平行光也能会聚吗用几何激光器演示非平行光的会聚b、光束的会聚点落在哪个位置(引出焦点)c、个别组汇聚点不在供应的虚线上什么缘由(引出主轴随透镜的摆放方向而改变)d、凸透镜该有几个焦点(光线可以从两侧进入)e、不同组焦点所在的位置不同什么缘由(引出透镜焦距,曲度不同,焦距不同,焦距是透镜的重要参数)f、假如想知道目前焦距是多大你能办到吗(明确焦距的测量方法)针对c问题

21、老师同步用几何激光演示器演示让学生视察。对归纳出的信息板书和课件板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称会聚透镜焦点概念,平行于主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于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OF=f可测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动身点放在一下问题上:a、对以上凹透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引动身散作用)非平行光也能发散吗(演示)b、光发散了焦点在哪里呢动画演示(引出焦点在反向延长线上)c、不同组发散实力不同什么缘由(引出透镜曲度不同,焦距不同)四、光路是可逆的及应用。接着上面光路图发问:若沿着发散光的反方向入射,则出射的光将会怎样老师演示确定学生的推断,并引导学生说出光路是可逆的,课件光路图,加深对比。接着追问

22、:凹透镜是这样,那凸透镜若将光源放在焦点上呢课件光路图对比。依据学生的回答,进入应用环节,解读前面试验中用的平行光源如何射出平行光,学生很清晰的看到和摸到镜头,小灯泡的位置。进一步教化学生我们的身边到处是物理。五、训练分析十一圣火用到的镜子种类及作用,火把放的位置。前后呼应,结束课堂。时间足够,则课堂测焦距。六、作业 1、依据今日的学习你能说出几种识别两种透镜的方法,将它写出来。 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二)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CC O F OF=f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起会

23、聚作用反思:透镜一节内容简洁,探究问题也和生活有关,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忱,我在设计导课时,用圣火采集方式激发学生爱好,展示“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把学生拉进课堂。既然透镜对我们生活有用,那我们有必要把它学好。原来应当让学生试验才会,但是手电筒光源并不是很好,不利于归纳透镜的作用,学生用透镜都是圆形不利于放在桌子上,而几何激光演示器不仅光源强,而且可以调整它的出射方向,便于探讨平行光和不平行光的会聚与发散作用,对光路的可逆同学只是一种感觉,但是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归纳和用光路图表示那就很简单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得以解决。对于焦距的引人我是采纳不同透镜对光的作用,让学生亲眼看到他们

24、的会聚实力是有区分的,同时也体现了焦距参数在透镜中的重要性。动画也是本节的一大特色,快捷便利再现过程,同时一体机的优势也将板书与动画有机整合。通过本节课教学收获多多:除了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外,还要注意课堂上建立同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参加师生探讨;充分信任学生的探究实力放手让学生大胆思索、探讨、质疑、激发学生潜能,不足是在展示练习时渗透中考题型的题目比较少。总之,通过教学反思,人觉得以后应多让学生绽开想象的翅膀,任其翱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建实力。透镜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 相识透镜,知道凸透镜的作用。(

25、2)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2)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爱科学的看法、情愿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1、凸透镜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方法:探究、归纳、分析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仪器: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教学过程:一、相识透镜1、透镜由透亮物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光学元件。视察:近视眼镜

26、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的区分2、两种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簿的透镜凹透镜中间簿,边缘厚的透镜3、主光轴和光心的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二、探究透镜的光学特性1、提出问题: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要戴不同的透镜,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凸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什么作用。2、进行猜想:依据生活阅历,揣测凸透镜可能有聚光作用,凹透镜可能有散光作用。3、设计试验:(老师启发:采纳探究性试验,让学生学会试验操作的同时,学习物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拿一只手电筒照到一张白纸上,视察光斑的大小,然后把透镜放在手电筒前面,视察光斑的大小。假如光斑变

27、小了,则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假如光斑变大了,则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4、试验结论:思索:参照原来光路的方向和主光轴的位置,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发生了什么改变?(1)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更靠拢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会聚作用。结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折射后的光线跟原入射光线相比远离主光轴,我们把这种作用就叫做发散作用。结论: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5、凸透镜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焦点和焦距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说明: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焦距测量:说明:太阳光线虽然是向四周射出的发散光

28、线,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所以太阳射到地球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器材:给你一块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怎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沪科版)教学设计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同一凸透镜为什么会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猜猜看:这些结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有关。猜想2: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思索:凸透镜成大小、虚实、正倒不同的像?缘由可能是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还可能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有关。有了这些猜想之后你应当怎么办?3、制定安排与设计试验:介绍:试验室常用来探讨凸透镜成像的仪器光具座。讲解:比照光具座

29、说明,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在运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含义。光屏上得到特殊清楚的像,这时间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2)器材的组装、摆放、调整: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3)调整: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说明:试验全部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4)试验步骤: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始终线、同一高度。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40 cm、30cm、17c

30、m、13 cm和7cm、4 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像,并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像、实像)。提示:当物距为5cm时,在光屏上能否看到像?假如无法成清楚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5、分析论证:经过试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哪个小组能完整地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讨: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状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状况下成放大的像?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状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状况下成倒立的像?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状况下成虚像?在什么状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思索:依据记录表中

31、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2)当u=2f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v=2f。(3)当fu2f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v2f。(4)当u=f时,不成像。(5)当u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uv。6、沟通评估:在试验中有哪些步骤没有做好,须要改进?揣测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是不是相同呢?你是不是参加到了整个探究活动中来了?课堂小结:大家通过试验,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试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

32、哪些收获?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布置作业:1、完成导学案。2、通过作图来进一步巩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教学设计71学问与技能(1)了解透镜的种类。(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相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

33、律。(4)了解透镜在投影仪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实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新课引入(充分引发学生的新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复习:筷子斜插入透亮玻璃杯的水中时,为何从侧面看筷子变弯折?生: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2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说过用冰取火的故事吗?用冰取火,好像不行思议。但这并非讹传,这一创举发生在一千多年前。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

34、载:“消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独创创建。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以及所隐藏的科学道理呢?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将逐步揭开这其间的神奇面纱。二、新课教学:相识透镜其实将透亮的冰削成圆形后就变成了一种光学器材,我们把这种光学器材称之为透镜。1透镜:由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亮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光学装置。(展示实物)2透镜的类型:请同学们视察上图,看看这些透镜有没有什么特点?生:有,有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也有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那么,“用冰取火”的故事中的透镜应当是哪一种呢?为

35、什么这种透镜可以点着火呢?生:应当属于凸透镜。看来,我们还得先来了解一下各种透镜对光会起到怎样的作用?3.(视察试验)透镜对光的作用: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以小型平行光源射出一平行光束。然后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从烟雾中视察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视察老师演示试验,通过对所视察到的现象的探讨得出结论:光束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老师总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几个关于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C1、C2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的特别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薄透镜的几何中

36、心可以认为是光心。用“O”表示。(演示现象,从现象入手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焦点: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的能量会聚点,用“F”表示。这一点光斑最小、最亮。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O点的距离叫焦距,用表示。师:我们又如何能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呢?生探讨分析得出:我们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透镜的太阳光能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我们假如能测出承接面与透镜平面的距离,那么我们就测出了该透镜的焦距。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聚焦法6透镜对光的作用中的几条特别光路。师: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能否也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呢?假如能成像,那么凸透镜成像的缘由

37、是什么呢?生:也能成像。7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成像的缘由。三、课堂反馈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别光线四、课内小结学生总结本节学问要点让学生们在课后去视察一下,在生活的四周有没有透镜?能不能区分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通过实践活动,再次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学生活动手册的部分练习,或可由任课老师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适当支配练习。教学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在参加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尽量通过自己的视察去发觉问题、相识透镜、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在试验的基础上,由学生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本

38、节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自主视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新奇心,吸引其进行视察,使其在视察中学习、思索。透镜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视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情感、看法、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新奇,初步领会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常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

39、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亮的器件(实物视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更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别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

40、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学问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和方法经验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运用,获得胜利的喜悦。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难点: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教学器材:透镜、纸片、放大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

41、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进行新课: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胶卷快门图3。21示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结构:图3。24示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是一个凸透镜怎样运用?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教学后记: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详细化?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实力。通过探究活

42、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索:是什么缘由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1、演示试验: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焦距:用f表示2倍焦距:用2f表示留意事项:A、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调整光屏找出最清楚的像。结果:距离不同成的

43、像不同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A、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C: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比照电脑模拟)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虚、实u2fu=2ffu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虚像:探讨其特点探讨: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凸透镜成像时各种的规律。54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望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2、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重、难点:眼镜怎样矫正视力。教学器材: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