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农业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顶农业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团醒目弱圈兰Q!生蔓!塑屋顶农业研究赵玉民黄正内容提要:屋顶农业是农业经济的一种新形式,是文化创意产业和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屋顶农业具有缓解用地紧张、维护粮食安全、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论文分析了屋顶农业的内涵、特征、兴起的缘由、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指出推动屋顶农业的发展,应通过科学界定产权、合理分配收益、做好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扶持、推出税收减免、加强法律规范、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技术支撑等措施来实现。关键词:屋顶农业意义措施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7)01006405据2012年10月9日中国农业网报道,某市西藏
2、南路某商务楼7楼顶层有一个近300平方米的“空中菜园”,其中央贯穿一条石板水渠,里面有莲花等水生植物,水渠的两侧,划分了五六块面积均等的田地,种植了茄子、莴笋等蔬菜。无独有偶,2013年1月30日中国农业网报道衢州小伙方春富在萧山区一家企业屋顶搭建了两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蔬菜立体栽培大棚,由于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激素,每天采摘的200多公斤蔬菜供不应求。上述事件启发我们思考。屋顶农业是一种偶发现象?还是具有必然性?若是必然的,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何在?发展屋顶农业有何重大意义?如何助推屋顶农业的发展?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一、屋顶农业发展的历史考察翻阅历史资料。关于屋顶农业的记载很难找到仅见“空中花园”
3、一项。据传“空中花园”由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世纪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现已不存。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悬苑”。相关历史记载如此缺乏,或因存而无论或因稀存少论,我们推测,可能性更大的是后者,理由在于:第一,从农地供给层面看。工业文明之前世界人口相对较少,工业、商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大,农地供给相对较多以屋顶农业而非拓荒、变革生产关系形式缓解用地紧张的需求并不迫切。第二,从市场需求层面看,农业文明时期,农耕文化占据主流,农事体验、采摘
4、、休闲市场没有形成,人们基本上不存有这方面的需求。第三,从技术支撑层面看,工业文明之前的房屋多为木、石、土结构,防渗漏、防流失、栽培、生物基因等技术较为落后,从事屋顶农业的安全风险较大。第四,从房屋结构层面看,农业文明时期的房屋多为单体建筑,屋顶面积较小。屋顶空间的其他需求远比发展农业更为强烈。、屋顶农业兴起的缘由及发展屋顶农业的重大意义1屋顶农业兴起的缘由屋顶农业的兴起,源于用地紧张、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深度解析:第一,农事体验、休闲消遣、观光采摘等精神方面需求是屋顶农业兴起的主观原因。伴随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从小在城市长大和长期远离田园的人,对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粮食、果
5、蔬的播种、栽培和收割。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兼之较普遍的社会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人们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场所来放松身心、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第二,生物技术、栽培技术、水肥技术等科技方面的进步和迅猛发展是屋顶农业兴起的技术支撑。屋顶农业的发展。需要无土栽培技术、防风防渗本文得到重庆师范大学校级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企业的环境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YY045)的资助。一64万方数据坚Q旦兰坚塑垦鱼Q堕Q塑!竺堡兰!兰垒垦鱼坚-l_量I富量匿豳漏防流失技术、基因技术等作为支撑,没有它们作为支撑,发展屋顶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将无法消除,种植风险也将难以控制,发展屋顶农业将是
6、一句空话。第三,创业增收是屋顶农业兴起的经济动力。由于适应需求,就近方便,昼夜均宜,屋顶农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第四,用地紧张、空间闲置、远离农地、就近方便是屋顶农业兴起的客观基础。城市的快速扩张,一座座楼盘的拔地而起,一方面使农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不计其数的顶部平台,这些平台可视为垂直拉升至空间不同高度的楼盘底部土地,它们是发展城市农业可资利用的极好载体。第五,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屋顶农业兴起的社会条件。农民虽然进城,但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难以更易。部分退休后的市民生活空虚,对养花种草、
7、充实生活存有需求。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则为这些需求的满足提供了物质条件。2发展屋顶农业的重大意义步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面临着环境形势严峻、农地供给紧张、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发展屋顶农业,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推动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其一,发展屋顶农业,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用地紧张状况,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截至2013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351634万公顷,哆人口为136072亿人,人均耕地面积O0993公顷。相较于2000年的014公顷和2004年的010公顷,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见表1)。同时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032公顷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名也
8、较靠后。位居第126位。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5464771、5712085、5895797、6019384、6019384万吨,人均产量为O4l、O42、044、044、044吨,基本没有增长。与此同时,我国从国外进口的主要粮食作物20102014年分别为621289、599459、784296、857662、964928万吨,进口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比为1137、1049、1330、1425、1590呈逐年递增态势(见表2)。粮食对外依赖度的不断提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此外,截至2
9、013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建成面积为4785528平方公里。咐口除道路、公园、广场等用地,屋顶面积估计有1595176平方公里。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发展屋顶农业,对于缓解我国的用地紧张,维护粮食安全,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二,发展屋顶农业,可以适度满足城市居民食品安全及农事体验、休闲放松、陶冶情操的精神需求,表1 2000一2014年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变化年份项目2000 2004 2014耕地数量(千公顷) 130040 130039 121000人口数量(万人) 96259 129988 136781人均耕地量(公顷) 014 010 009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5)。表2 2000
10、2014年主要进口粮食占我国粮食总产量比重进口量种类2010 2011 2012 2013 2014谷物及谷物粉(万吨) 57100 545oo 139800 145800 195107小麦(万吨) 12307 12581 37010 55351 30000稻谷和大米(万吨) 3882 5978 23686 22711 25790大豆(万吨) 548000 526400 5838OO 633800 714031总进口量(万吨) 621289 599459 784296 857662 964928我国粮食产量(万吨) 546477 l 5712085 5895797 6019384 607026
11、1人口数(万人) 134091 134735 135404 136072 136782人均粮食产量(吨) 04l 042 044 O44 0“进口量占我国粮食产量比例() 1137 1049 1330 1425 15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见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4年。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一65万方数据-医团匡蜀露豳!竺篁!塑可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化肥过量、农残超标、激素和添加剂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渴望吃到放心菜。居民可以亲历亲为、常到第一现场的屋顶农业,可以消除这种担忧。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9079亿人,乡村人口为65656亿人,这是我国
12、城镇人口历史上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4年,城镇人口继续攀升,达到7491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77。哒么多的城镇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小到大在城市长大从未到过农村的,他们对生活中须臾难离的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田园风光、农业文明有着一种近乎本能、天然的兴趣和好奇,2008年开发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便是证明。此外,工业文明、城市文明较普遍存在的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生活方式也需要人们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去寻求稀释和缓解,而在屋顶发展立体、观光农业、精心打造农事体验项目、推出瓜果采摘活动、营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主题风光,农
13、业文明特有的慢节奏、农业风情会对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形成一种对冲和互补从而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让城镇居民休闲放松、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其三,发展屋顶农业,可以进一步丰富创收渠道,纾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屋顶农业以其在时间、空间上的便利性及内容上的独特性而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成长空间。其在增加居民收入、丰富就业渠道,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屋顶农业的经营模式,可考虑如下几种:从事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种植活动、花卉的栽培活动等,着眼于市场销售;打造高科技、立体、新奇观光创意农业,着眼于体验和衍生品;打造包含耕种、除草、采摘
14、、收割、人仓等主要农事活动在内的农事体验项目,着眼于科普、生物实验和猎奇:打造浓郁的田园风光,着眼于园内的休闲茶饮和棋牌娱乐:打造以农村为题材的主题演出活动,着眼于商业演出和精神享受等。其四。发展屋顶农业,可以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推动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国家环保重点监控的113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超过250天的仅有泉州、厦门等40个城市。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D见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绿色发展。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其中。发展屋顶农
15、业无疑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屋顶的大片绿色可以吸收大气中的粉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可以降低城市的噪音,可以遮挡阳光为楼顶降温为居民降耗这对弱化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碳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最后,发展屋顶农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屋顶农业在屋顶这一特殊空域叠合了三大产业,这对弱化城乡空域的绝对划分,消解城乡对立。增进城乡居民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和谐城乡关系的建立,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转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屋顶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1屋顶农业发展的现状国外屋顶农业发展始于上
16、世纪60年代,目前已风靡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波兰等多个国家。日本和德国的屋顶绿化技术较为领先。2003年,德国屋顶绿化面积已占到屋顶面积的14。其中80的屋顶绿化都采用了拓展型屋顶绿化形式,屋顶花园覆盖了整个屋顶区域,在有效降低城市温度的同时提高了城市碳汇能力。日本近些年将屋顶功能予以拓展,利用屋顶空间从事水稻种植以及蜜蜂养殖等。新加坡已实现由“园在城中”向“城在园中”的转变。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阳台农业。纽约、芝加哥都有屋顶花园农场。北伦敦的超市和永续农业社区花园之间合作,在屋顶养蜂,产品送往超市销售。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吃的蔬菜有两三成靠自家阳台供给。国内屋顶农业的发展要稍晚和
17、落后一些。发展较为突出的城市主要有重庆、深圳、杭州、上海、长沙、武汉等。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南方。从经营范围和发展势头看,内容多样,正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浙江绍兴农民彭秋生连续多年在屋顶种植水稻。曾获“世界屋顶水稻最佳人物金奖”。他用自己种的稻米酿酒,被命名为世界屋顶绿化协会指定用酒。江西省南康市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在自家屋顶种菜、养鱼。上海屋顶花园面积超过百万平米。显见,受地理气候、发展程度、生活观念、科技条件等因素影响,屋顶农业的发展国外(主要指发达国一66万方数据堕Q旦兰堡堕兰竺Q墨Q坚!曼垦兰!兰垒堡竺坚Il_量I墨冒匮嘲家)早于也领先于国内,我国南方好于北方。我国屋顶农业的发展在技术实
18、力、发展规模、政策扶持、运营水平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2制约我国屋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屋顶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产权方面的。它们交互勾连,共同作用。阻滞着我国屋顶农业的快速发展(见图1)。图1 制约屋顶农业发展的因素其一,产权因素。“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诺思,2011),具有激励性、约束性和减少不确定性等功能。产权界定不清晰。权责边界便不明确,主体的经济行为便无所适从。阳台产权毫无疑问属于业主在不侵害相邻权的情况下,业主可以自由选择,自主经营,拥有全部收益。但屋顶产权到底归谁所有?是顶层居民?还是楼盘全体居民?实践中是不太清晰的,
19、产权界定不清晰,屋顶经营行为便无法展开收益分配便无从谈起。其二,经济因素。主要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营屋顶农业的利润空间。如屋顶农业的经营纯粹是一种精神享受,仅为满足精神需求而存在,则其成长性和持续性受居民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相反。如屋顶农业的经营是一种商业行为,为了获利,则其投入成本、运营成本是多少?市场容量有多大?利润回报有多高?影响着屋顶农业经营的选择和发展前景。其三,制度因素。Tw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认为制度的功能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经济价值。道格拉斯C诺思在分析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时指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在于发展出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有效率的组
20、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屋顶农业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政府、社会的足够重视,国家政策落后于现实,助推屋顶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税收减免、法律规范近乎空白,这使得屋顶农业的发展完全成为一种自发行为,专门从事屋顶农业开发的公司极为稀少,市场亟需该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其四,技术因素。斯科恩认为,技术是指扩展人类能力的任何工具或技能,它包括有形的装备和无形的工作方法。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事件的起因。屋顶农业的发展,对自动控制、栽培、灌溉、防渗漏等技术有着特殊而迫切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研发投入过少,技术储备不足,开发成本过高,效果有待验证技术共性平台尚未建立,政府、企业、高校
21、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其五,管理因素。屋顶农业开发牵涉部门众多,关系复杂。屋顶农业开发涉及到规划、绿化、能源、国土资源、消防、房产、水利、电力、环保、农业、林业等众多政府管理部门与研究机构,关联到诸多法律问题,其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外房屋是否具备相应承重能力?又是否会引发排水道堵塞?大风天气是否会产生吹飘物质影响空气质量?这些安全方面因素和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方面因素以及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方面因素,也制约着屋顶农业的发展。四、推动屋顶农业发展的措施屋顶农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产权、制度、技术等方面多措施并举,综合施策,才有可能取得长足发展良好效果。1产权方面。应科学界定楼顶空间的产
22、权归属,合理安排屋顶农业的收益分配楼顶空间产权到底该归谁所有?需分隋况讨论。本文认为:第一,如果是居民住宅楼,在开发商将该楼盘以市场价格销售给居民后,居民即取得对该楼盘的完整产权,因此,楼顶空间产权应归全楼居民所有,从事屋顶农业经营获得的收益亦当在全楼居民间进行分配。开发商不宜将楼顶产权捆绑顶层住房进行销售。第二,如果是开发商将楼盘商业出租给第三方使用,则楼顶空问产权视其出租范围而定。整体出租,则楼顶经营权归承租方,所有权归开发商。第三,如果是机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用房,则楼顶空间产权和收益权归该单位所有。第四,如果是居民自建住房或企业自建厂房,则屋顶空间产权和收益权归一67万方数
23、据_国圃匿盈匿圈!竺!竺篁!塑居民或企业所有。2经营方面。要最大程度降低屋顶农业的前期开发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尽可能提高屋顶农业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发展屋顶农业具有重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屋顶农业真正落地加以实施,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和社会选择,其成本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这些费用,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也可以通过打破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让技术提供者展开充分竞争实现还可以通过技术积累和技术更新使技术优化、简易化实现。当然,除了最大程度地去降低成本,还要尽可能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开拓市场空间,吸引更多消费者,赚取更多收益。至于经营模式屋顶农业开发可以采用自营模式即由楼盘居民民主选举一
24、个或几个懂技术、会经营的人负责经营,开发所需的技术和服务通过市场行为购买:也可以采用外包模式,即楼顶空间承包给一个公司去经营楼盘居民按照约定的收益分成比例获得分红。3制度方面。政府要因应现实需求,做好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屋顶农业发展予以政策上的引导、资金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规范屋顶农业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政府要高瞻远瞩,做好顶层设计,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关规定对屋顶农业予以政策上的引导,并对经营主体和技术开发公司给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融资方面的优惠。比如,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属下的闲亭苑种植技术分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创意休闲农业的高科技企业。“闲亭苑”作为新时期
25、都市阳台农业的知名品牌其开发的面向老人、退休人员和家庭主妇的“田立方”家庭农场,以及面向儿童和都市白领的“园立方”快乐农场,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于这类企业,国家应予以必要的扶持,让其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此外,人大要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法律,对该市场行为加以规范。当然,政府对楼顶空间的不当、非法利用也要加强监管。为此,我们建议在农业部或住房城乡建设部专设一个机构负责屋顶农业的管理。其主要工作是统筹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加强监管,对屋顶农业项目予以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评估,对相关企业的资质予以认证和审查等,对于不当利用屋顶空间的活动坚决予以取缔。4技术方面,要汇集各方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尽可能开发
26、出更经济更安全的技术以支撑屋顶农业的发展屋顶农业的发展需要有防土壤板结、防渗漏、雾培、立体栽培、管道栽培、自动控制等技术作为支撑。为此,政府要尽快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构建起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政府与高校相合作的研发机制。加强市场调研,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技术积累,加快技术创新,力争攻关出一批更经济、更安全、更简易、更符合各地不同情况的技术,推动屋顶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顺利发展。最后,发展屋顶农业,还应加大媒体宣传的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做好项目的推广示范工作,为居民提供网上技术与经验交流平台,通过网上远程与专家对接交流,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整个社会对发展屋顶农业重要意义的认识鼓励相关主体积极投身于这一新的经济实践。参考文献:1黄小柱:屋顶农业发展探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9期。2肖际亨:屋顶农业与城市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1986年第2期。3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1):低碳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作者简介:赵玉民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重庆401331);黄正,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重庆401331)。责任编辑:徐元明168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