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836440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精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尝课文精致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主动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美丽、形象语言的实力。 2.培育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实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培育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肯定的文言基

2、础学问,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驾驭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学问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学问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爱好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学问。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改变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困难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主动意义。 4、培育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3、: 1.学生思索: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改变的?(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表现情感改变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殊留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

4、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比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状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其次段 桨,光,方;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觉,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化而发生改变的原因,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状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

5、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奇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扬;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潇洒。 3、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老师提问,学生思索。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索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波,月光如烟雾般覆盖

6、着江面,清风缓缓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随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漂亮、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争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观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老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皎:皎洁

7、光明。 佼(ji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漂亮。 舒:舒缓轻快的样子。窈纠(ji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担心。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快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其

8、次、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安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特别的漂亮。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妙愿望的象征,多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很多美妙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简单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很多美妙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方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妙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

9、限的仰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缓缓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其次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细致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宁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

10、瘦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意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白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其次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担心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郁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明,因而生发出无限的忧愁和感慨。爱美是人的天性,尽管那女子没有丝毫的觉察和反应,但诗人已经为之倾倒了,而这正说明白诗人的痴情和爱的深厚。关雎里所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与此时此刻诗

11、人心情是一样的。 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优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美丽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加了几分神奇的色调,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把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两个,诗人愈扬妇子,则愈抑自己。把女子写得愈姣美,则自己愈觉得求之不得,难以攀比,可望而不行即,所以忧心愈重。这也是一种比照的手法。通过刻划“佼人”的美比照出诗人自己的痴情心理,让人觉得情之所发,合乎自然之理。 学生作答 明确:时间上:七月即望

12、,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呼唤月亮出现,而月亮好像听到苏子的呼喊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内容上:月出诗写出了在光明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仰慕和郁闷担心。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紧接着描绘“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思索作答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

13、的感受。 (6)在这个月光如水、气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无边的江上,用了哪两个字表现泛舟时的情景?品尝这两个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探讨 明确:“纵”、“凌”。作者丢掉了平日的顾虑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随自己心灵压力的一种释放。“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逍遥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烈和轻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激越壮丽的心情。 2.学生读其次段并思索: (1)客由乐而悲,悲又从何而来呢? 明确: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联系二三段内容及创作背景体

14、会,详细有以下几方面: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2)如何写箫声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方,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舞幽之壑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运用夸张性比方,从侧面写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也为苏子“愀然”发问创设了气氛。 (3)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还在哪篇课文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欢乐气氛向悲伤转化,完成

15、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4)文中“美人”指什么?作者远隔千里,被贬黄州怎么还惦记仕途呢?大家沟通一下。 明确:古人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妙志向的象征。 说明作者在遭遇贬谪之后,依旧坚持对生活的执着看法,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心沉沦。受到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影响,作者身在千里,心忧天下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总结:箫声起,悲意生。哀怨,仰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方,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快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争论。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知。朗读课文 二

16、、接着赏析评价 1、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1)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受。那么,“客人”之悲来自哪几方面?采纳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探讨作答) 明确:对比。一是由历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境况(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 却“知不行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总结:客的回答重复了一个前代人重复的永恒主题:感慨人生苦短。这就留给了我们一个悲观者的形象。表现了一种消极的社会观点以及虚无主义的思想。对封建文人士大夫而言,当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迷茫

17、与苦闷。这其实也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思想感情的一个侧面。 2、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思索。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劝服“客”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化理解。) 明确: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上的月亮说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逝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绵延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 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周而复始,始终无所增减。 (2)由此得出什么道理? 明确:变与不变,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假如从变的角度来看,人生百年,天长地久,其实一挤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态;假如从不变

18、的角度来看,万物无穷无尽,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3)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如何评价? 明确: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有肯定的道理。这种宇宙观表现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志向的坚持;表现了他在身处逆境时候的一种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看法,这种看法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劝慰。 (4)那么诗人主见从什么地方寻求劝慰呢? 明确: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非但不必因为“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要使“无穷”的万事万物为“吾生”所享有。 3、分析第五段。 (1)结尾段主客感情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明确:“喜而笑”、“相与枕藉”。“客”心悦

19、诚服。主客心情格外欣慰和轻松。 (2)本段写酒后一片狼藉,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有何作用?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用“杯盘狼藉”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安静。 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训练 第三课时 一、字词学问归纳 1、通假字: 举酒属客 属嘱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山川相缪 缪缭 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

20、挚友(意动用法) 3、特别句式: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推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二、检查背诵 三、写作特色 1、写景、抒情、争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争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建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溢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

21、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争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

22、段落,这就使本文特殊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特长。 3、美丽形象,擅长取譬的语言特色: 文中有很多描写,生动形象。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详细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延长阅读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索: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简析: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

23、(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概雄豪,淋淳酣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担当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疆上的敌人统统一网打尽。 后赤壁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

24、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时常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振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行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

25、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前后赤壁赋被认为是苏轼散文中的“双璧”。 请同学们阅读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内容、体裁、情感和写作特点等方面比较有何不同。 五、作业布置 1.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一句话加以扩展。(不少于30字) (1)(在句首扩展) _ (2)(在句尾扩展) _ 答案:(1)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2)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多数酷爱他的读者走

26、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气度,什么是才华。 2.校要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请你结合诗歌内容、风格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首诗词串联起来。要求连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50字。 第一首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结束,串联词(1)_ 请听诗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别康桥。朗诵结束后,串联词(2)_ 接下来,请观赏配乐诗朗诵戴望舒雨巷。 答案:(1)离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穿越历史的烟云,我们来到了充溢异域风情的康河河畔。 (2)挥一挥手,告辞优美、静谧的康桥。让我们走进江南烟雨中的石巷,去邂逅一位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3.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的伟人,而

27、他的人生际遇或许正是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生活在今日,真的应当庆幸!我们不必再遭遇流放、战乱之苦,不必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必再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寒。但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打击,面对失意苦难,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一般人的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索的问题。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2 故都的秋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其次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需反复阅读,专心品尝,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

28、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早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谈秋凉、胜日秋果 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调(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调(个人心情)完备地溶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详细,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精确捕获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

29、特点,初步驾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驾驭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 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尝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

30、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索,小组探讨沟通后,老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 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其次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沟通,老师参加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 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 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 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31、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3 1、指导学生深化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奇妙。 3、指导学生品尝本文精练美丽、朴实清爽的语言。 一、支配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开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纳课堂探讨的方式,老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育阅读爱好,

32、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老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随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主动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喜闻乐见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留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

33、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丑修楔(x)流觞(shng)游目骋(chng)怀趣(q)舍万殊齐彭殇(sh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老师答疑或学生探讨。应特殊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探讨: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探讨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34、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短暂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依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探讨: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

35、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探讨: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老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晰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超群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美丽,朴实清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索: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绽开争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其次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探讨其次段内容 1.老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

36、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肯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绽开争论的?是如何逐步绽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探讨这段话的争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

37、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争论,推动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探讨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探讨: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争论中饱含感情,

38、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心情,但在当时是难能珍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奇妙?学生探讨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日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奇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白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

39、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爽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珍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关注诗歌的细微环节描写。 2、驾驭“比兴”手法。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化挖掘文本。 课堂支配:学生自主探讨,老师适当点拨。 第一课时: 一、导入,然后老师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一遍,不清晰的字音查字典,然后齐读两遍。 三、对课文注释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解说

40、和补充。 四、请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五、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总共六个章节。设问: 1、能否删去诗歌第三第四节? 这两节记叙很少更多的是抒情和争论。删去这两节对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并没有影响,但会使女子的形象没有那么丰满,减弱氓和女子性格特点。(第三节写了女子从切身体验中相识到了当时男女不同等的地位,告诫年轻姑娘吸取教训。第四节是女子痛斥氓的负心行为。) 2、能否将诗歌的第三第四节调换到其它位置? 不行。此处用了“比兴”手法 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短暂中断,这样就避开了叙事的平铺直叙; 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示意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诗

41、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第三第四节起到过渡作用。 其次课时: 一、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常用来比方年轻女子的美貌,然而这篇文章用桑叶来比方女子,为什么不用桃花呢? 后文有斑鸠吃桑椹,以此来暗喻女子为爱情而痴迷。 女子回娘家的途中吟唱这首哀伤的歌,在途中她刚好看到了桑树,触景生情。 (以实景起兴的例子,在诗经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大家熟识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以眼前实景为发端起兴的。) 二、诗歌第四节是女子对婚后生活的回忆,痛斥男子的负心,抒发了怨愤的心情。可是有一句话好像多余,至少用在此处显得突兀。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歌中共有三次提及“

42、淇”水。找出来并分别说说用意。 第一次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里的淇水应当就指河名,反映姑娘对氓的情意,依依惜别之情见于行间 。 其次次写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回忆嫁时的情景,也以打湿车上的帷幔来喻自己的择婿不慎 。 (这里也可以说是女子回娘家又路过淇水。淇水汤汤来衬托渲染女子孤独无助,内心悲愤极不安静。) 第三次写淇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这就是一个比方的用法,就是说,做什么都要有个限度的意思。 三写淇水正为我们提示了女主子公思绪的轨迹。 三、概述诗歌中男女主角的性格特点。 氓:乖僻、虚伪、薄情、暴虐、始乱终弃、言行反复 女子:纯真、热情、勤劳、和顺、忠贞、坚毅、刚烈 四、有人称氓是“中国第一弃妇诗”,也有人认为这不是弃妇诗。请说说你的看法。 1、这是弃妇诗。氓之前渴求和女子结婚,后来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